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结合策略
2023-12-29季琪
季琪
摘要:文章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结合的策略,通过分析任务型教学和主题语境的定义、作用及理论关联,阐述了将两者结合的现实意义,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提出了任务设置与主题匹配、多元任务设计以及情感体验与任务融合三种策略,并以实际教学为例,探究在各种主题下如何运用以上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真实交际情境,提升其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關键词: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主题语境结合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基础的关键时期,而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将任务型教学和主题语境结合,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任务型教学强调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主题语境则能够为任务型教学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这种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的结合策略,旨在通过深入剖析二者的理论关联与实际意义,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1 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
1.1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和原则
任务型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完成实际任务来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核心原则包括:情境真实性,即任务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综合性,即任务需要涵盖多种语言技能;交际性,即任务要求学生互相之间进行真实的交流与合作;个性化,即任务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设计。
1.2主题语境的作用和优势
主题语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特定主题所创造的情境,促使学习内容更具连贯性、可操作性和生动性。主题语境的作用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信息整合、提供真实交际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和表达的积极性等。通过主题语境,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1.3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的理论关联
任务型教学和主题语境有着紧密的理论关联。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实际语言的运用,而主题语境为任务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将任务设置在主题语境中,可以使任务更具实际性和情境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度和动机。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交际性,而主题语境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帮助其在实际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应用所学语言。将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结合,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真实的交际,提升其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而主题语境则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真实的背景。两者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考,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2 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融合的现实意义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融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参与度。学习兴趣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任务型教学的情境化特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主题语境为任务提供了真实的背景,帮助学生感受到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将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结合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与任务内容引起共鸣,从而更积极地投入任务解决中。任务的情境化设置使学生能够在任务中扮演特定角色并与同学合作,有助于增强其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任务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主题语境的引入则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任务的实际完成过程,二者共同促进学生投入学习,从而有效推动了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
2.2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将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任务型教学强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领域获取知识,促进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主题语境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融合,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将从不同领域获取知识,并将知识整合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全面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做好准备。
2.3提升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的融合,对于学生的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将学习任务融入真实的语境中,使学生得以在实际情境下运用所学语言。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尝试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其语言输出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交流,主动运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学生能够在更真实、更有意义的情境中培养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结合策略
3.1任务设置与主题匹配
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时,可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兴趣相关的话题,并以此设定明确的任务目标,确保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任务目标应该要求学生在主题背景下进行语言输出和交际,从而实现任务与主题的有机结合。教师根据主题特点,选择适合的任务类型,如信息搜集、问题解决、角色扮演、讨论等,以确保任务完成的过程能够在主题情境中开展。在任务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主题语境,确保任务的情境化设置,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模拟语言的运用,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教师应避免选择过于抽象的任务,要确保任务内容描述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理解任务要求并直接在主题语境中完成,以便学生具体参与到任务流程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选择译林版(三年级起点)教材的“My Family”作为英语教学的主题。在“My Family”主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设定任务目标,即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这样的任务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在主题情境下进行语言输出和交际,达到任务与主题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特点,设计角色扮演任务,要求学生扮演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成员介绍。例如,Teacher:“Hi, Mia? Can you introduce your family members?”Mia:“Of course. In my family, there are four people. My dads name is Mike, and he works as a chef. My mom is Sarah, and shes a nurse.”;接着,教师在任务设计中创建一个家庭聚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完成任务,提升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具体的家庭成员角色和对话内容,指导学生在任务中进行表达。
教师通过在任务设计中融入情境,引导学生在家庭聚会的场景中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强调了任务与主题的有机结合。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模拟语言运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这种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其语言技能的提升。
3.2多元素任務设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任务与主题语境进行多元融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丰富学习体验,并且这样能够训练多项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促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交际场景。首先,教师可以在任务设计中引入不同主题语境的英语听力内容,引导学生熟悉英语的不同口音和语速,帮助其更自信地参与真实对话。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多元素任务的设计中加入口头表达环节,设置与主题语境相关的问题,进行对话练习,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实际的口头表达,从而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表达自身的想法。此外,阅读也是多元素任务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挑选适宜的阅读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从中获取信息。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者任务指导。最后,学生的写作技能也应该在多元任务中得到锻炼。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主题语境的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其提升语法和篇章结构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思想和观点。
3.3情感体验与任务融合
在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将情感体验与任务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主题,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任务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个人经历、情感或者观点,通过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分享自身的想法,激发其情感,使任务更具个性化和情感化。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情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其在任务中产生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任务与主题产生联系,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方式,将自身的情感与任务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创意表达。这种创意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与主题语境的融合策略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适当的任务设置与主题匹配,多元任务设计以及情感体验的引入等融合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参与度,对于培养其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其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使学习更富有意义,而且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任务型教学和主题语境的优势,灵活运用相应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具情境感的学习体验,从而推动其在语言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伟芸.单元主题语境下词汇教学的实施途径初探[J].校园英语,2022(44):109-111.
[2]周成玉.新课标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路径分析[J].校园英语,2023(18):184-186.
[3]肖满心.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方法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6):168-169.
[4]刘雅婷.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1(14):74-75.
[5]张凌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