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侠电影面临的市场困境与出路

2023-12-29陈博斐

中国电影市场 2023年12期
关键词:功夫传统文化

陈博斐

【摘要】武侠片作为华语电影独有的类型影片,不仅深受国内观众喜爱,也受到国外观众的广泛认可,是华语电影对外传播的重要作品。武侠片不仅让世界观众感受到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也给世界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并且数十年来屡创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的票房纪录。但随着电影作品的多元和其他种种原因,当下武侠电影显得有些黯淡。本文通过分析武侠电影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重振武侠电影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武侠电影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武侠电影 功夫 传统文化 电影市场

由中国电影人创造的电影类型———武侠片[1]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并走出国门,博得世界声誉,被国际市场广泛认可。以《叶问4》为例,该片于2020年12月被美国知名流媒体平台奈飞(Netflix)选入观看次数最多的国际电影,其他类型的国产电影,鲜有此接受度。近年来,我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供给匮乏、市场萎缩、人才断档、创新不足等,武侠电影面临的困境应引起业界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重现武侠片的影响力和市场热度。

一、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屹立世界影坛的一张王牌

武侠电影是将中华功夫巧妙融入故事情节,以武打动作为叙事策略的电影类型。精彩的功夫和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互映衬,博得观众的喜爱,如《少林寺》《精武门》《霍元甲》《黄飞鸿》等诸多作品都是武侠电影的典范。

作为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武侠电影以中国功夫的基本动作为表现形式,包括套路、功法、散手等。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从侧面呈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优秀的武侠电影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语境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精彩绝伦的打斗画面和传达的中国历史、文化及情怀,使其艺术贡献与商业价值集于一身。统计显示,中国武侠电影所取得的艺术贡献与商业价值是中国其他类型电影难以比拟的。

首先,从艺术贡献方面来说, 1975年《侠女》得到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大奖; 2001年《卧虎藏龙》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四个奖项和第5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2003年《英雄》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第60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2014年《一代宗师》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及最佳服装设计两个技术类奖项提名; 2015年,《刺客聂隐娘》获得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武侠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得奖情况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取得的艺术成就。

其次,从商业价值角度看, 1973年《天下第一拳》作为第一部在北美上映的华语武侠电影,在当年的全球总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九。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在国内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以当时一毛钱的票价计算,累计票房高达1亿元人民币。《少林寺》辐射全球,卖座奇佳,在拍摄期间,已被外国发行商抢购版权,并引发了继李小龙之后的第二次全球武术热。截至目前,北美地区外语片历史票房排行榜的前十位中,入榜的三部中国影片均为武侠电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以1. 28亿美元成绩排名第一(全球总票房2. 13亿美元票房);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以5371万美元位列第三(全球总票房1. 77亿美元,海外票房约占全球总票房的83%);排名第八位的《霍元甲》则代表了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余晖。由此可以看出武侠电影的巨大国际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再次,武侠电影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提到中国的电影,多数外国人都会想起中国武侠电影中的精彩打斗场面和其传达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武侠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武侠电影的发展,更多的武术拳种和拳技被吸纳入武侠电影创作之中,并通过电影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此外,还有包括武术文化在内的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也通过武侠电影这一途径被世界观众所了解。

二、武侠电影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自2002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全面推进,当初引领潮流的电影作品多为武侠电影,如张艺谋的“功夫三部曲”:《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武侠电影经历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张艺谋的《英雄》和李安的《卧虎藏龙》又使华语武侠电影真正跻身世界电影主流。然而,近些年来却佳作寥寥,虽有徐克《七剑》、程小东《江山美人》、陈可辛《武侠》、路阳《绣春刀》、徐浩峰《刀背藏身》、叶伟信《叶问》系列等偶露峥嵘,但已不能领风气之先。从当下中国武侠电影市场现状分析,主要面临以下困局:

一是产量低迷,供给不足。从近六年的数据看,每年上映数百部影片中,功夫片的供给量非常低。据猫眼专业版統计, 2017年共上映两部武侠电影,即:《绣春刀2》和《健忘村》; 2018年上映3部武侠电影,即:《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武林怪兽》和《铁壁双雄》; 2019年上映2部武侠电影,即:《乾坤镯》和《碧血丹砂》; 2020年上映3部武侠电影,即:《马永贞之闸北决》《李畋传奇》和《回马》; 2021年上映1部,即:《奇霞夺宝录》; 2022年上映2部,即:《刿心剑》和《英雄武松》。

二是市场趋于萎缩,票房不断下跌。2019年以来,武侠电影的市场表现惨不忍睹。2019年武侠电影票房冠军《乾坤镯》只有4.7万元, 2020年武侠电影票房冠军《马永贞之闸北决》582.7万元, 2021年武侠电影票房冠军《奇霞夺宝录》票房1.2万元, 2022年武侠电影票房冠军《刿心剑》19.7万元。

三是创新不足,囿于俗套。如今的武侠电影不能把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进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故事不同程度“缺血”,且向观众传递的所谓哲理都大而空,巧妙融合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不少武侠电影的口碑相对较低,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表现差强人意。《刀背藏身》尽管获得了一些电影奖项的提名,但在豆瓣电影上尚无评分,关注者寥寥。在海外获得一些关注的《叶问4:完结篇》,豆瓣评分也不过是6. 8分。2022年武侠电影票房冠军《刿心剑》,豆瓣电影评分5. 3分,仅400多人关注。

四是一味追求视觉的冲击,过分添加特效。一些武侠电影为了追求视觉的冲击和震撼,常常对武术技术形态进行虚构和夸大处理。不可否认,特效和神话色彩的添加是武侠电影中的常见元素,但这些特技和夸张的表达方式也仅仅是电影的表现手法之一,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武术的实际技击效果和特点。即使这些特技和夸大处理可以使影片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但它们更有可能会误导观众对功夫的认知和理解。另外,在武侠电影中,有些演员并不具备真正的功夫基础,却凭借特技设备等完成各种高难度的空中打斗和特技动作,这容易让部分观众产生误解,认为真正的武术也具有类似的神奇效果。此外,一些武侠电影过于强调场景的渲染和动作的特技化,导致武打场面过于夸张和失真。这些不仅会阻碍人们对功夫的正确认知,还可能使观众对真正的武术产生误解和不信任,也因此失去对武侠电影的兴趣。

五是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目前武侠片市场上耳熟能详的明星,依然是几十年前就已经成名的那些动作演员,比如成龙和李连杰。稍微年轻一代的,有甄子丹和吴京等。有潜力的新人,则较为罕见。《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2017年度中国电影北美地区传播调研报告》显示:“功夫片这一曾经传播度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类型片在该项调查中排名垫底。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或许与近年来功夫明星的断层,功夫片产量和质量的回落有关。”更致命的是,明星占据了重要角色,导致功夫新人缺少磨炼演技的机会,也无法获得重要的角色来提高其市场知晓度。久而久之,“吃苦练功难敌漂亮脸蛋”似乎成了铁律,这无异于自绝了武侠片之路。

三、武侠电影的出路:思考与建议

一是坚持市场引导,特别是借助电影节展及类似的平台,以最具实效的方式推动武侠电影市场的发展。如果能举办专门的武侠电影节展,则可以吸引更多的目标观众参与,提高武侠电影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从而增加票房收入,推动市场拓展。同时也能够吸引各地的电影制作公司和电影人的关注,通过展映和交流活动,促进行业合作与交流,拓展武侠电影的发展空间。

二是加强武侠电影人才培养。建议相关影视院校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成立武侠电影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武侠电影研究和培养武侠电影创作人才。这种合作将促进学术与产业的交流,增强武侠电影的创作能力和人才储备。

三是开拓创新,打造新型武侠电影。通过类型化的视角,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运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听影像体验,让观众在享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此外,还要关注如何在叙事过程中体现出武侠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更加美好和富有想象力的功夫文化与商业叙事相结合的虚拟电影世界。让更多观众欣赏和了解功夫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同时也为商业化影像制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四是打造国际功夫IP。目前,高品质的中国武侠电影数量偏少。中国武侠电影长于展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故事,而异国观众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文化折扣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将主人公塑造成具有国际品质、中国内涵、长期潜质和优良文化品格的角色,应该成为功夫片IP的开发方向。

五是加强国际市场布局。中国武侠电影国际化区域布局有待优化,特别是考虑周边,然后扩展。中国武侠电影需要兼顾国内外市场,或根据不同细分市场安排多种文化元素的投入与比重,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基于“一带一路”优化输出区位方案,融合目标国的文化,从而提高中国武侠电影在目标市场的认可度。

从任彭年执导的电影《车中盗》《荒山得金》开始,武侠电影已随中国电影走过百年。当下,电影市场资本充足,技术完善,这为武侠电影创作与革新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通过精湛的技法、创新的思维和对武侠文化的深刻理解,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塑造出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将观众重新带入一个充满江湖氛围、英雄豪情的武侠世界,這是新时代武侠电影创作的新使命。我们既要在满足大众娱乐口味的同时植入符合时代的价值观,又要让武侠电影继续作为我们独有的电影类型不断走入国际电影市场,让世界更充分地了解中华文化、中国武术、中国电影,这需要我们电影人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

注释

[1]功夫电影和武侠电影虽然是中国电影的两个重要类型,但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集和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并不严格区分两者。首先,功夫电影和武侠电影都以中国传统武术为基础,并注重展示武术技巧和格斗场面。两者通常都有精彩的打斗镜头和动作设计,强调动作的流畅性和美感。其次,许多影片在功夫电影和武侠电影之间划不清界限,因为它们常常交叉融合,同时包含着武侠的元素和功夫的元素。例如,有些武侠电影会强调主角的武功修行和练习,同时也会展示其与其他角色的激烈格斗场面。同样地,有些功夫电影也会通过叙事的方式探索武侠的情节和江湖氛围。最后,功夫电影和武侠电影都是中国电影的独特贡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通过影像的形式传达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和哲学,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功夫传统文化
功夫猪
功夫猪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功夫猪
功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