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医改背景的中医院预算管理实施的困境和优化策略
2023-12-29谢丽娟
[摘 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医院应积极创新和改革,以便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匹配日渐增长的医疗需求,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新医改背景下,高质量落实医院预算管理,作为中医院内部资源科学、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降本增效的有效举措。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基于新医改背景的中医院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多维度、多层次分析当前在这方面面临的困境,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法,真正提高中医院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医改;中医院;预算管理;困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志码:A
新医改环境的变化给中医院财务管理理念、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主动提高领导层、职工层的思想认识,呼吁医院全体职工参与预管管理工作,对中医院战略目标实现、控制日常医疗活动、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中医院将不少工作放在了医疗水平提升、服务患者等方面,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中医院的良好发展。因此,中医院要梳理预算管理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改进策略,更好地使用每一笔资金,科学配置资源。
1 基于新医改背景的中医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在中医院管理范围内,预算管理主要立足于中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预算年度内中医院各项经济活动做好预测和决策,坚持以预算为基准对不同部门、科室资源做好整合、配置和使用。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入,中医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中医院资源利用率。中医院落实预算管理主要包含多个内容,可以对各部门、科室工作展开统一规划,具体、精细地划分各科室的权、责、利,并且正确梳理各科室间的关系,搭建相对完善的业务工作流程。明确中医院基本医疗活动范围,实施预算管理,既有助于中医院各科室间相互协调运作,消除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真正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又能够按照各科室、部门需求,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科室内,提升资源利用率。
其次,强化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预算管理的贯彻和实施要求中医院全员参与,明确不同科室、职工的经济责任,能够严格制约医务人员经济行为,为达成中医院整体发展目标发挥自身力量。同时,将中医院预算执行状况归集到不同部门、职工工作绩效考核中,并且按照最终考核结果落实奖惩措施,真正做到奖惩分明,以便于强化医务人员预算意识,激发其工作主动性,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
最后,实现中医院战略发展目标。中医院中长期发展战略是规划医院发展方向、确定医院未来特定时间内发展目标的依据,但实际上中长期发展战略较为笼统,可行性、可操作性不强,落实预算管理后能够将中长期战略目标逐层拆分并且加以实现,在预算年度内通过严格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核预算,保证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2 基于新医改背景的中医院预算管理实施面临的困境
2.1 预算编制水平有待提升
中医院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关系着执行是否到位和中医院的发展质量,应立足医院实际现状,编制切实可行的预算,并且将其落于实处,真正实现预期目标。目前,中医院在编制预算时,由于多重因素的干扰,使得预算内容不符合实际,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预算编制参考的数据不翔实。有些中医院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从多个层面严格把控预算编制参考数据和信息,筛除无效、干扰的信息,造成预算编制缺少可靠、准确的信息,使预算编制精准性有待提升。其次,预算编制方法固化、滞后。部分中医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仍存在固化的思想和理念,多使用“增量+预算”方法、固定预算法等,没有对预算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造成预算编制内容与实际不相匹配,难以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集约化,制约了中医院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提升医疗质量和水平。最后,预算编制缺少全体职工的配合和参与。中医院的预算编制要求全体职工的配合和支持,但部分中医院将这项工作交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没有在与其他部门、科室做好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编制预算,造成预算编制内容与实际不匹配,制约了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
2.2 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中医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这不利于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医院预算执行不到位,是影响预算管理效用发挥的关键因素。首先,忽视了预算执行监督检查。中医院预算执行时,只有加强执行监督检查,才能保证各项活动处于监督状态下,找到其中的漏洞和缺陷,主动改进调整。但由于一些中医院过于重视预算编制,在执行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也没有加大监督检查力量,无法结合中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难以对预算执行全生命周期進行追踪,无法在短时间内确定其中的漏洞和不足,难以改进和调整,严重制约了预算执行力的提升。其次,预算执行调整不合规。中医院在执行预算时会面临多个特殊状况,需要对预算做好调整,才能符合实际,但有些中医院预算执行调整时,没有依照预算执行调整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造成预算执行调整不合法、不合规。
2.3 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医疗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中医院业务体量增多,需要处理的财务数据、信息显著增加,且种类繁杂,近年来,一些中医院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引入了ERP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工作归集到平台内,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标准化,保证中医院稳定、健康地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可知,有些中医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与实际不相匹配。首先,中医院尚未深层次解析国家相关文件、规范,难以制定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无法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导向,造成预算信息化建设速度较为滞后,难以展示其效用。其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位,不能动态监控预算执行相关数据,难以将实际执行数据与预算目标做好比对,无法确定二者间的数据偏差,难以及时纠偏和调整,造成预算管理不能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最后,中医院内部信息化建设速度较快,无法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集成,难以加深业财融合,难以将一线业务信息传递到财务端、将财务信息反馈到业务端,造成业务、财务等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也不能将最新的信息提供给管理层,造成各项决策制定缺少科学性[3]。
2.4 预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当前,中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忽视了绩效考核,主要表现在:首先,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单一、考核周期和标准不明确,难以全方位评估不同科室、部门预算执行效果,也难以帮助中医院快速找到预算管理中的不足,无法及时调整和改进,难以发挥预算绩效考核的效用。其次,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使用效率较低,加强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是中医院高质量落实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但部分中医院没有将其作为业务综合考核、资源配置、职工晋升等的参考,使得预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难以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2.5 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据实际调研可知,有些中医院对预算管理人员培养有所忽视,仅仅重视一线医疗人员的培养,没有预先了解和掌握预算管理人员的薄弱点、知识盲区,不能制定长短期人才培训计划和方案,造成专业人员无法通过专项培训提升人员综合素养、信息素养、道德水平等,难以高质量开展预算管理活动,无法为中医院预算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3 基于新医改背景的中医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提升全面预算编制水平
新医改背景下,中医院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中医院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保证预算编制内容符合实际要求,为后续执行到位夯实基础,帮助中医院真正科学配置资源、防范运营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首先,保证预算编制参考数据翔实。当前,中医院要从源头上控制预算编制参考的数据,主动筛除干扰、无效的信息,存留有较高价值的信息,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真正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其次,筛选科学、适当的预算编制方法。中医院要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基本流程,逐层做好预算编制,摒弃传统固化、滞后的工作方法,选用科学、适当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可以单独使用或结合应用,使得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匹配,满足中医院发展的现实要求。第三,保证全员参与其中。预算编制需要全体职工的参与,不能仅仅交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要主动与其他部门做好沟通和交流,全身心参与到预算编制中,提高预算编制精准性,助力中医院可持续发展[4]。
3.2 严格把控预算执行过程
待中医院预算编制完成后,要将其执行到位,才能发挥效用,促进中医院实现战略目标、加强内部控制。为了保证中医院预算执行到位,就要着手落实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力量。中医院要严格执行已经批复的预算,并且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注重预算执行监督,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快速明确预算执行中的薄弱点和缺陷,深究其成因,制定解决策略和方法,保证预算执行到位,提高预算执行力。其次,保证预算执行调整合法、合规。中医院预算执行过程中,受多个特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所以要遵循预算执行调整基本原则、要求,保证预算执行调整合法、合规,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力。
3.3 注重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是打造中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技术支持,中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落实预算也要注重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最为关键的是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开展预算活动,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及质量。首先,深入解读和研究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标准,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真正突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及时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支持,高质量开展各项活动。其次,使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动态、实时追踪预算执行数据,将其与预算目标做好比对,找到二者间的偏差,并及时改进和调整,确保预算执行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尽可能早地控制预算执行偏差。最后,中医院内部信息化建设速度较快,如各部门信息系统仅仅基于自身实际状况做统筹分析,整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资金管理系统、ERP、OA系统等,深度推进业财融合,高质量开展预算管理,促进中医院的科学运营和决策[5]。
例如,某医疗集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中医院,是JCI国际认证医院,经营范围含医疗服务;医疗美容服务;依托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服务;中药饮片代煎服务等。该集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突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加快信息互联共享,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首先,实现了预算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归集到系统内,将相关内部审核工作转移到线上,改变原本的人工操作,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确保预算管理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其次,使用预算各单位基本模块,在系统内实时、动态查看预算执行的进度、成果,主动分析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薄弱点,及时做好纠偏和保证,确保各科室高质量开展各项活动。最后,科学合理决策。利用信息系统自动化收集信息,转变为多元化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以便于提升决策水平。
3.4 确保预算绩效考核到位
强化预算考评工作,能够调动人员参与积极性,提高预算执行力,科学配置和使用资源,帮助中医院实现预期目标,为其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一方面,中医院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始终以预算管理核心内容、环节为焦点,科学设置预算绩效考核指标,明确预算绩效考核范围和标准,真正评估不同科室、部门预算执行实际情况,灵活做好改进和优化。另一方面,提高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使用率。中医院要注重最终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资源配置、年度评比、收入分配等参考依据,激发各科室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提高预算管理水平[6]。
3.5 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中医院预算管理具有综合性、专业性,需要专业的人才做支撑,才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真正科学配置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中医院要高度重视高素质、综合型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持,建议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熟悉预算管理人员知识的薄弱点,以此为基础制定预算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确保人员通过培训提升专业素养、道德素养、信息素养,参与到预算管理中,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用,帮助中医院实现战略目标、科学配置资源。
4 结语
预算管理是中医院适应医疗体系改革采取的经济管理措施,对于规范经济业务运行、优化有限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应从思想、行动等方面提供配合和支持。但是,中医院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思想意识、行动等方面,阻碍了中医院良性发展,无法落实“无预算不支出”的理念。因此,中医院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梳理预算管理中的困境和不足,深究各类问题形成原因,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法,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集约化,帮助中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思慧.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J]. 首席财务官,2021(19):17-18.
[2]叶婉冬.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J]. 管理学家,2022(18):61-63.
[3]刘思汛. 基于新医改浅析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J]. 財富生活,2022(4):46-48.
[4]霍曈.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探索——以D医院为例[J]. 财会学习,2023(19):146-148.
[5]丛怡. 新医改背景下强化公立医院全面预算控制的对策[J]. 经济管理文摘,2021(8):56-57.
[6]沙定宁.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探究[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31):38-39.
[作者简介]谢丽娟,女,江苏宿迁人,沭阳县中医院,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