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型乡村的文旅产业园设计策略探析
——以山川乡项目为例

2023-12-29卢小伟LUXiaowei

住宅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山川文旅产业园

■ 卢小伟 LU Xiaowei

0引言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传统乡村产业结构正在加速重构,形成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旅游型乡村是指具备发展旅游业所需的相关资源与自身特色,并以旅游服务业为核心主导产业进行发展的一类乡村[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产业园不仅仅局限于依托一产的农业产业园,以及产品加工生产型的二产产业园,还包括与文化创意产业、休闲体验产业等融合的三产产业园。旅游型乡村的文旅产业园是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延伸出适合乡村发展的、契合乡村特色的产业,不仅为旅游发展提供内容与文化元素,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旅游休闲需求,同时也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更好地完善乡村本地文化生活。

文旅产业园注重商业化运作的实际需求,以客群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打破传统乡村配套设施“低、小、散”的局面,联动乡村、景区等资源,聚集人气,成为主题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空间体验丰富、互动打卡有趣、满足多客群需求的文化旅游综合园区。文旅产业园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留住人,同时吸引年轻人、外出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振兴,把乡村旅游业发展好,让更多城里人到农村去,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下将以山川乡乡村产业联动共同富裕产业园项目为例,对旅游型乡村文旅产业园的设计策略进行阐述。

1 项目概述

项目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山川乡是以全乡域为创建范围的4A级旅游景区,属于典型的旅游型乡村。山川乡以“浪漫山川·云尚生活”为主题,总体形成了以运动小镇为主要特色,以休闲度假为核心产品,以全域旅游为实践路径的产业布局。全域旅游以旅游引导并促进全域发展,突出“全空间、全时间、全产业、全人群”的特色发展模式[2]。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2 338 m2,建筑面积约80 000 m2,场地呈三角形,西侧与北侧为乡村主要道路,南侧面向鸬鸟溪(图1),鸬鸟溪对岸为项目计划二期建设范围。项目立足山川乡休闲旅游产业,以长三角地区年轻人群作为主要客源市场,依托安吉人气旅游项目“云上草原”,充分联动山川乡,全面承载“山上游乐、山下休闲”功能,探索乡村生活与文旅产业共生的道路。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购物、运动、健康等多元素聚集的文旅产业集群,补充区域内目前紧缺的配套设施与产业形态,发展运动产业,延长旅游产业链条。

图1 项目区位图

2 设计策略

项目在设计理念上充分融合山川乡本地休闲旅游、山地运动、高山滑雪等特色,以“浪漫、运动、活力”为主题进行设计。设计充分考虑地域性元素,放大山川乡经济发展优势,传承和发扬山川乡文化;充分考虑整体性因素,处理建筑群各单体间的关系及建筑形态的整体感,实现“1+1>2”的效应;充分考虑时代性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营造一个标志性体量与多样性空间并存的文化娱乐场所。项目设计主要围绕规划、功能、空间三大设计策略展开。

2.1 规划策略:融入文化,蝶舞山川

规划设计融入山川乡的基因,模拟山川乡自然特征,汲取富有特征的水、丘、山、桥、云、林六大元素进行意境演化(图2、3)。

图2 六大元素设计推演

图3 六大元素设计效果图

(1)引水为渠(图2a)。分析区域主要人流方向及景观资源,确定“十”字轴线结构框架。通过主要人流分析,场地形成3 个客流交汇节点:①游客经由项目东侧道路进入山川乡,东侧为游客汇聚的节点;②场地西南处为联动水岸乡村发展的节点;③西北侧为乡村内部2 条主要道路的交汇节点。将客流交汇节点串联形成路径,引入更多客流,并利用中央轴线进行场地分区,提供分期实施的可能。同时,场地南侧的鸬鸟溪是重要的景观资源,设计顺应重要的客流节点,引入水系,进而形成“十”字轴线结构框架。

(2)临渠衍丘(图2b)。充分利用优势景观资源,场地南侧邻水布置小体量建筑,从而创造出尺度适宜的滨水公共空间。

(3)借丘升山(图2c)。场地北侧错位布置建筑,建筑形体运用切削、拉伸、错位等设计手法模拟山体自然特征,在竖向上形成高低错落布局。同时通过有效的空间组织,保证空间的通透性,在北侧建筑与南侧水系及景观之间建立视觉通廊,创造出围合式布局的建筑空间关系。

(4)跨山引桥(图2d)。在室外空间搭建步行桥连接各建筑,形成双首层立体式步行空间,增加二层建筑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拓展多维的空间体验,同时步行桥为连接溪流对岸二期项目预留条件。

(5)云绕山川(图2f)。建筑外立面形式精炼简洁,幕墙材料采用白色铝板、玻璃,抽象化表达山间云绕的浪漫意向,各建筑单体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使建筑群体成为有机整体。

(6)山林叠翠(图2e)。景观设计强化入口广场的汇聚性,通过临水绿道、退台花园、屋顶绿化搭建多维度的立体景观系统,建立景观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实现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此外,山川乡全域旅游开发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内涵式投资开发,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形象,并以特色文化为亮点进行旅游环节的构建[3]。山川乡旅游发展将“大山小川”蝴蝶形象作为文旅形象,因此规划设计提出“蝶舞山川”设计概念,场地空间形态如蝴蝶飞舞在山川之间(图4~6),以抽象的设计语言融入空间整体形态,寓意山川乡的未来发展蝶变新生。

图4 总平面图

图5 “蝶舞山川”设计概念

图6 实景合成鸟瞰图

2.2 功能策略:业态复合,内外兼顾

项目功能旨在改善传统乡村布局“低、小、散”的局面,塑造娱乐休闲、旅游度假、艺术与运动等产业集群,以适应旅游型乡村新的空间需求,激发山川乡的产业活力。设计有机混合布局娱乐休闲、餐饮美食、艺术文化、体育运动、零售商业五大业态功能(图7),以满足本地居民与游客需求为基本原则,填补区域内配套以及旅游设施配套,同时兼顾场景营造、文化创意、艺术赋能等功能,形成互动创新、体验丰富的多元空间。

图7 功能混合叠加分析图

简·雅各布斯指出“融合”是社区精神的源头,即为满足人们的多种生活需要提供丰富的空间环境和混合多样的功能[4],因此,设计以需求为导向,重点打造创客功能与村民中心。①产业园内嵌入一站式创客功能,打造乡村企业“成长+孵化”的系统化服务平台,集创客办公、企业展示、企业活动为一体,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②设计融入山川乡的“云尚生活”浪漫文化,在建筑制高点设置村民中心,村民与游客可临高远眺,直观感受乡建成果。开放性村民中心融合村民图书阅览、学研交往、休闲娱乐、文化传播等功能,营造多元化、复合化的村民社区活动场所。

在室外空间设计上,通过打造内街式集市空间,弱化室内外空间边界,使得原本各自封闭的空间发生交流与渗透,呈现出开放连续的状态。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5]将这种属于中间状态的模糊空间称为“灰空间”“中间领域”,其具有较好的空间延伸性。内街式集市通过空间的扩张、渗透,将街道空间范围扩大,并有效利用空间节点,创造出人性化、趣味性的延伸性空间[6]。另一方面,集市空间根植于乡村的街巷空间,具有功能的不确定性和空间的可变性,不仅仅是购物消费的商业空间,也是举办文化讲座、艺术展示、音乐演出的文化场所。

2.3 空间策略:八趣造景,四季常新

空间设计着意于场地活动的多样性与可变性,结合潮流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用造景的方式营造八大趣味空间(图8)。八大趣味空间的塑造注重场景的艺术性与文化性,能够产生强大的引流作用,虹吸效应使项目与山川乡既有景点实现高效联动,使项目不只是作为配套存在,其自身亦成为景点,以此实现从“人想来”到“人再来”的转变,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图8 八大趣味空间

第一趣:云浮之塔。在游客进入山川乡的道路交汇节点设置入口广场,以景观塔作为场地的制高点与广场的核心,营造具有仪式感的广场空间,建立游客对山川乡的第一印象。景观塔模拟冰雕凿刻的手法,塑造玲珑剔透的形象,夜间塔身透光成为灯塔,斑驳光影点亮山川乡;同时塔身外部设置为攀岩活动场地,拓展山川乡体育运动项目,契合“活力山川”精神。

第二趣:迷雾蝶谷。将花谷、流水、竹林等当地特色自然元素植入室外空间,同时运用竹板制成的绿色材料展现原生态的山川风貌。室外平台吊顶边线处暗埋雾喷装置,营造山谷云雾缭绕的场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维度构建出模拟自然的新奇体验空间。

第三趣:樱花大道。场地中心主轴两侧种植樱花树,沿樱花大道漫游便可行至鸬鸟溪,二者形成轴线对景,主轴线两旁樱花的致密与溪流的疏朗形成有张力的对比。步行桥将近景的樱花、中景的溪流与远景的山川串联,设计营造出具有丰富场景的公共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体验山川乡的浪漫文化。

第四趣:山间飞虹。三层室外长廊运用全息投影和动作捕捉技术,地幕上虚拟飞虹的影象随行人肢体变化而产生变化,打造可观赏、可互动的主题体验场景。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跨领域运用,为项目注入艺术性与趣味性,提升项目的可玩度。

第五趣:山川光影。运用三维楼体投影与声影自动控制艺术结合,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将建筑表面转变为动态的画面。游客通过游戏、艺术等形式体验浪漫山川的故事,融合情景、意境、场景为一体,打造行浸式互动演艺体验主题园区,动态演绎山川乡的文化呈现。

第六趣:乡村阳台。项目多处设置户外平台,将交通空间和功能空间由水平组织转为纵向穿插组织,形成垂直空间聚落。夜晚平台上、下空间均可作为休闲娱乐的慢时光场所,融合夜经济、集市经济,为山川乡的夜间生活增光添彩。

第七趣:云中叠水。部分构筑物外立面使用镜面不锈钢,并结合艺术装置,模拟水和云的自然动态变化。设计中不进行构筑装置的锚固,而是策划艺术装置不定期的更新,吸引艺术文化名家举办各类艺术展览。设计契合山川乡崇尚文艺与创新的浪漫氛围,在丰富本地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吸引更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

第八趣:水岸夜泊。项目临近草地、林荫与溪流,场地周边环境景色优美,设计充分发挥场地的自然本底特征,结合户外徒步、露营等潮流文化,设置水岸餐吧、亲水露营地、水秀设施等,开展各类户外运动和文化活动,让人们在水岸感受美好场域的同时,提升活动的参与感与时尚度。

综上所述,项目运用造景的方式丰富山川乡的旅游资源,在现有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叠加运动、商业、文化等现代化游乐场景,不仅能在空间上拓展山川乡的旅游场地,在时间上也能提供夜间游乐场所,延长服务时段,使人们多维度、多层次感受山川乡的浪漫文化。

3 总结

山川乡文旅产业园项目从规划策略入手,以需求为导向,策划功能业态,分析场地特征,融入乡村特征文化,整体建构布局与形体。项目功能设计致力于当地生活与文旅产业的全面提升:①研究乡村现有资源,着重引入需求高、人气旺的空缺业态,补齐旅游配套,延长旅游产业链;② 运用造景的方式将项目塑造为新的景点,与既有旅游资源形成联动,形成“1+1 >2”的协同效应;③设置创客空间并引入内街集市,鼓励创造创新,激发当地商业活力;④在项目中设立开放性村民中心,打造广场、绿地等公共活动场所,提供满足人们的多种生活需要的丰富空间环境,完善乡村功能。

希望通过对本项目设计策略的分析梳理,为未来旅游型乡村相关项目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山川文旅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退耕还林还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还林还草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