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策略

2023-12-29周庆华ZHOUQinghua陈小娇CHENXiaojiao

住宅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现象学场所居民

■ 周庆华 ZHOU Qinghua 陈小娇 CHEN Xiaojiao

0 引言

城市既有老旧小区是城市中极具生活气息的地方,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基本体现,映射出城市发展历史中的繁荣与衰败,蕴含着小区居民的集体记忆。在社会多系统综合作用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稳定的社区结构形式。然而,随着岁月更迭,社区人口结构变化,公共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居民的审美、经济水平等方面产生改变,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

富有成效的公共空间更新改造能够提升小区空间环境质量,增进居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提升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社会治理具有卓越的促进作用。现有针对既有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改造的研究主要围绕整体功能更新、规划策略调整和空间环境功能重塑等方向展开;随着近年我国城市更新工作持续纵深推进,相关研究视角逐渐转向生活性文化活动和城市人群行为,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认知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路径[1]。

基于建筑现象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则主要从场所理论和空间知觉理论出发,将场所结构、集体记忆、使用者的感官体验与公共空间融合,带动社区活力增长与人口要素流动,建立居民的生活秩序,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提供新的指引方向。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的研究,洞悉合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问题,并基于建筑现象学,对老旧小区的场所环境和空间感知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使用者的视角,从宏观过渡到微观层面,指引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

1 建筑现象学相关理论

现象学最初是研究表面迹象和现象的一门科学,它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是通过表面上观察和探索,从而恢复其实质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方式。在现象学基础上衍生出的建筑现象学,其主要理论包含场所理论和空间知觉理论。

场所理论认为场所的生成要素应包括:空间范围、活动的主体(人)、空间中发生的具体的活动,三者缺一不可。该理论强调场所是以空间为基础的一种文化特性,引导处于其中的人发生特定的行为活动,并提出场所营造就是把缺乏边界的空间,变成清晰的、难忘的空间节点。

空间知觉理论则进一步指出身体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是先由空间感知开始,经由空间认知、对比、联想,最终确认行动目的和活动方向,进而形成的一系列的情感感知过程和活动场所记忆[2]。从空间知觉理论的角度来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不只是被建筑和外部景观实体切割形成的空间物性结构,同时也是具有多种颜色、多种气味、多重质地和声音的体验型公共空间,是集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身体格式塔”[3]。

2 合肥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实困境

2.1 合肥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状

合肥市老旧小区大多建造于20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多由政府或单位出资建设,住宅多为7 层以下的多层建筑。老旧小区主要分布在庐阳、蜀山、包河、瑶海区等4 个老城区,靠近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居住环境稳定。

2.1.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类型

小区公共空间是指除小区内的私人居住空间外,供小区居民共享使用的其他一切空间,主要用于居民的社会公共来往、文娱健身、活动举办等[4]。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文献资料查阅,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内容的目标层架构下,将公共空间类型细分为室内功能空间、交通空间、住宅组团内部小型公共活动空间、社区大型公共空间、绿化景观空间等5 类基本空间(表1)。

表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分类

2.1.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状

根据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内容的指引,对合肥市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对公共空间特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表2),并总结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表3)。

表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表3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调研现状图

2.2 合肥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情况

2.2.1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总体情况

2019 年,合肥市成为老旧小区改造全国试点城市,改造模式由原来的拆除重建转变为整体翻新改造,改造对象主要为2000 年以前建成的商品房小区和由政府拨款投资建设的回迁安置房小区,改造的专项实施内容包含基础类改造、完善类改造和提升改善类住房改造3 类。就已完成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来看,改造重点多为配套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外立面、管网、道路、停车场建设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千篇一律的问题,且大多数改造仅流于表面形式,对小区的场所空间特质和集体记忆的提取并未予以过多关注。

2.2.2 公共空间更新改造问题

(1)空间边界生硬,缺乏氛围感营造。合肥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改造主要针对小区健身广场和入口广场,增设健身设施和座椅,对空间边界的处理仅采用硬质铺地抬起的措施将场地与道路进行区分,造成了公共空间边界生硬的现象;同时,改造缺少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导致居民在公共空间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2)功能有所缺失,无法满足空间复合使用功能。由于老旧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建筑密度较大,公共空间面积不足,居民表现出对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需求和对较大活动空间的需要。改造后的公共空间功能单一,功能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缺少复合功能的公共空间,导致空间的使用率低,无法满足各年龄段人群同时使用的需求。

(3)配置内容局限,缺少场所感的特色营造。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充满居民的生活场景记忆,改造时应对具有场所感的空间加以保护和营造。然而,已完成改造的公共空间却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统一的配置内容在不同空间构成的小区出现,如:入口广场的座椅结合树池设置,健身广场的活动设施沿边布置,等等。设计只为满足现有改造项目中配套改造要求,鲜少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造成公共活动使用率低下,制约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场所感营造。

(4)景观空间严重缺乏,制约公共空间活力。调研发现,目前老旧小区改造重点为增设停车位、健身活动场所等,存在占用宅前组团绿地和道路增设停车位的现象,而健身活动场所则多设置在原有的绿地上,导致小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可逆的破坏。此外,改造虽然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位,但部分非机动车依旧停放在楼梯间入口,制约了公共空间活力。

3 建筑现象学理论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框架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并非均质的、有边缘的几何空间,而是充满了具体的情感体验和集体记忆的空间。作为老旧小区使用主体的居民,他们之间既有共性感知,也有自身差异性,居民们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个人价值、对自我的认知与公共空间环境相结合。因此,在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中,应注重居民主体在场所中的感受和作用,以满足居民情感需求。

依托调研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提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建构的框架(图1):①根据不同活动主体的空间使用需求,营造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和秩序感的公共空间;②构建适合小区生活的基本空间情境;③以空间行为模式为导向,区分动态和静态行为空间。

图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框架

3.1 营造归属感、认同感和秩序感

提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归属感有利于社区公共精神营造,驱动小区重焕活力。基于场所理论的更新改造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居民作为改造主体,有权利表达自己合理自主的使用需求,提升空间使用率和居民满意度,以保证公共空间长效运作;同时,考虑各活动主体的不同活动需求,将不同年龄结构功能分区与活动设施融合,丰富空间的预设功能,提高空间复合使用功能。由此形成的公共空间能提高居民与场所的联系,建立改造进程的正向反馈机制,引导居民对社区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创造出具有社区文化价值的集体记忆,实现对小区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凝聚。

3.2 构建小区生活基本空间情境

知觉现象学理论强调人自身的感知与环境的联系,引导更新改造朝着自我认知与环境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时空变化,强调刺激感官需求引发的情景化空间体验模式。利用知觉现象学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在改造过程发掘并深化小区特有生活情境,是解决小区公共空间功能服务同质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共空间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全生命周期的变化,以及短时间内功能的更替重组,将挖掘现有生活情境作为改造基础,选取原生空间材质来丰富空间体验,二者结合共同提升公共空间活力。

3.3 区分动态和静态行为空间

老旧小区的道路系统往往与城市道路相连,这有利于开放式小区的形成,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小区内部道路则缺乏秩序性的引导和功能性的区分。基于建筑现象学理论的改造策略,根据行为心理学,以整体的观点看待和理解人的行为模式,区分动态穿行区域和静态散步观赏区域。在动态穿行区域,对外道路使用绿化带分隔人行和车行空间,内部道路则重点关注道路的景观层次和道路质感;在静态散步观赏区域,在人流聚集点设置等候座椅、移动书吧等休闲设施,吸引人群在公共空间停留,实现公共空间的叙事性和空间秩序。

4 基于现象学理论的合肥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策略

人对于公共空间的感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体验阶段,对空间处于未知探索阶段,此时带着想象的联觉,通过感知去探索各处的自然景观;第二阶段,空间体验阶段,对小区公共空间重复认知并逐渐熟悉,对出行路径经过的场景有大致的印象;第三阶段,情感体验阶段,对出行路径的空间场景熟悉,且对某些场景持有特殊的情感记忆,形成自己对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场所情怀。根据感知阶段理论,以及不同人群的场景感知和记忆,分区设置场景,优化小区公共空间,对室内功能空间、交通空间、公共活动场地、景观绿化空间提出相应策略(图2)。

图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示意图

4.1 室内功能空间

社区活动中心为老旧小区主要室内功能空间,使用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和青少年,现有活动中心存在开放时间段不合理、缺乏场所感营造,以及缺少复合功能性等问题。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室内功能空间改造,应从功能、色彩、材质等方面入手,对社区活动中心进行情境感知的探索改造。

4.1.1 功能互通

在功能方面,对使用人群类型的数量和使用时间进行调研,了解居民生活作息、日常活动偏好。首先,应根据人群使用功能的联系性排布功能空间;其次,在合理的时间内对不同功能空间开放使用,满足不同年龄段对使用时间的需求,提高空间的使用率。例如,在包河区炳辉社区活动中心的改造中,将会客厅与儿童书吧结合布置,方便居民沟通交流时照看儿童(图3a)。

图3 改造后的炳辉社区活动中心

4.1.2 色彩搭配

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影响居民的日常使用感知。社区活动中心作为综合型公共空间,不同的功能对应的感知需求具有差异性,因此空间色彩的使用应注重强调视觉焦点以区分动静关系,强调色彩比例平衡以丰富视觉层次感,强调整体色调以彰显空间功能主题,在区分空间功能的同时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炳辉社区活动中心在公共活动区域主要采用原木色,使用彩色的软装加以点缀,给人温暖而明朗的视觉感受;而办公区则采用原木色和黑色,符合办公区域简洁大方的特质(图3 b)。

4.1.3 材质选择

材质主要通过触觉感知唤起人们对空间的记忆和情感,包括墙面、屋顶等硬质触感及软装等软质触感[5]。在更新改造时应注意对材料的选取和保留,材质的细部刻画能够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例如,炳辉社区活动中心在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空间形态的基础下,保留了带有建筑历史记忆的钢框架和混凝土顶棚,做好保护措施后将之展示给居民,木质的家具材质也充分考虑了建筑的使用性质和服务人群(图3c)。

4.2 交通空间

老旧小区交通路网交错,但道路旁铺地、绿化景观形式单一,道路空间氛围较为生硬、清冷,步行系统缺乏安全感和空间体验感。基于建筑现象学的交通空间改造从解决停车问题、提升步行空间安全感与氛围感等方面入手,提升空间感知。

4.2.1 停车空间

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是交通空间改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首先应梳理小区内各类闲置空间和消极空间,作为机动车集中指定停放点;对于面积有限的闲置空间,可先征求居民意见,建设立体停车场,并将其周边闲置公共空间进行复合开发使用,释放潜力活动空间。例如,合肥市蜀山区康居时代家园北区的改造中,在保留部分场地中原有树木的条件下,将原有闲置绿地改造成集中停车场地(图4)。

图4 康居时代家园北区停车场地

4.2.2 步行空间

现有老旧小区步行空间界限较为生硬,整体氛围僵硬、清冷,缺少空间感知。为此,应尽可能建立人车分流的内部步行道路系统,并与居民日常出行的宅前道路相结合,引导人群至公共活动空间。在合肥市福禄园改造中,使用双色沥青铺设步行路面,以深色沥青铺设行走的路径,浅色沥青则用于勾勒道路的边界,道路两侧种植层次分明的灌木,沿途设置照明路灯和景观小品,并在步行道尽端布置休息凉亭等建筑小品,强化视觉方向性,从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对步行道路进行细部设计,提升步行空间安全性及交通流动性(图5)。

图5 福禄园步行道路

4.3 公共活动场地

老旧小区存在大量闲置公共活动场地,究其原因是空间功能的重合,导致其失去对居民的吸引力。改造应构建新的公共空间体系,将最富有活力的公共活动场地作为小区空间体系节点,并设置不同的功能服务主题;对于零散分布着的微型公共空间,应保证环境色彩、设计风格手法、空间元素、绿化植物等要素的和谐统一,以形成社区整体印象,以此重塑小区集体记忆。

4.3.1 驻足停留空间

在公共空间中会常常发生一些如驻足、观望、等候、与熟人交谈和欣赏自然景色等活动,虽然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却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能够引发停留行为发生的场所一般位于建筑旁和相邻功能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居民在这些空间中可以获得安全感和良好景观的视野。因此,可根据空间使用者的人群特征和行为心理特征,结合空间要素,布置插入式的口袋活动场所,营造富有生活情境的驻足停留空间,活化空间界面,提升居民出行的舒适度。例如,合肥东陈岗一支巷小区沿街空间改造中,选择相对安静又遮阴的位置,布置富有质感的木质花坛座椅,座椅背后紧邻的植物给予居民安全感(图6);在具有场所记忆的树木下布置桌椅,吸引人群使用,提升驻足空间活力;沿街设置宠物安置空间,便于养宠人士进行日常交流。

图6 东陈岗一支巷小区沿街空间

4.3.2 住宅组团内部休憩空间

住宅组团间的休憩空间作为居民的户外公共客厅,是公共空间改造中值得关注的重要节点。住宅组团内休憩空间的设计应以居民活动事件模式为基础,综合考虑目标使用人群的需求,因地制宜打造休憩空间功能布局和风格特色。此外,研究表明,空间边缘和建筑四周是人群倾向于停留的空间,人们又往往倾向于从空间中寻求支持物,凹处花坛、长凳的两端、空间过渡处,以及背后受到保护的空间是居民户外交往的首选之处,因此休憩空间设施设置的位置应遵循边界效应,优先选择布置在空间边缘处。

4.3.3 集中型活动场地

部分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或改造后拥有集中活动场地,作为小区主要服务节点,场地中分布有集中使用的户外空地、健身器材、座椅和配套娱乐设施,基本满足居民户外休憩锻炼和生活娱乐需求,但缺少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此类集中型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首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需求情况,按使用人群比例,合理设计功能分区,做好不同空间需求状态下的空间功能再分配,以及功能空间的独立协调与空间共融。例如,合肥市东煌公寓全民健身苑合理设置多功能空间,以充分满足居民“潮汐式”的功能需求(图7);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老大院改造中充分考虑了现有空间基础,对现有功能空间进行补充完善,顺应原空间肌理特征,并进行历史元素重新提取整合和适当强化,以保留、传承集体空间的记忆,营造场所感。

图7 东煌公寓全民健身苑

4.4 景观绿化空间

景观绿化可以调节小区环境微气候,营造出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在老旧住宅小区景观绿化改造实践中,应从空间感知方面充分挖掘属于社区文化的植物符号,分层次植入各个公共空间,从认知维度层面上有效引导居民行为意识。

4.4.1 梳理景观空间,挖掘植物符号

首先应对小区景观空间进行梳理,挖掘植物符号与场所记忆。老旧小区初建时种下的树木,拥有几十年的历史,是无可替代的情感价值寄托物。例如,合肥市南园新村建成年代较早,许多树木及其树下场地、四季的花香和场景已经成为居民的集体记忆,在改造中对具有特殊场所意义的树木和景观予以保留,并进行景观提升优化,提升空间活力,延续场所精神(图8)。此外,可在住宅组团内部绿地中设置居民自主种植的绿地,让居民通过动手接触自然,加深体验感知,促进邻里间的经验交流和体验分享,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8 南园新村活力提升

4.4.2 修复闲置空间,植入特色绿植

调研发现,老旧小区绿化景观缺乏总体规划,绿化率较低。因此,应对小区闲置空间进行梳理,将特色绿植植入到有待改造利用的空间,增强居民对景观空间的感知。例如,在合肥市国建香榭水都小区改造中,对当地特色植物进行深入调研,设置相应主题景观和四季景观,通过高低和色彩不同的植物配置,营造视觉层次和通透感,为居民提供动态变化的、促进邻里交流的新记忆场所(图9)。

图9 国建香榭水都小区景观

4.4.3 融入特色文化,构建空间场景

老旧小区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文化的沉淀与其内部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息息相关。基于建筑现象学理论的老旧小区的景观改造应该在对小区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后,融入每个小区的特色文化元素,以串联小区的景观空间,增强其整体性和层次性,形成场景化的小区景观,以此来完善现有公共活动空间层级。

5 结语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是庞大社会体系构成的一部分,小区的更新改造不仅要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更要从空间场景和人的行为感知活动入手,延续社区非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生活气息。本文依据建筑现象学理论对合肥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进行梳理和研究,试图建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系统化的策略框架。基于建筑现象学理论构建的公共空间更新改造,不仅是在物质层面满足居民对公共设施和停车场地等需求,更是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氛围的营造和场所记忆的挖掘建构。通过对小区公共空间归属感、认同感、秩序感的营造,实现场所精神的凝聚;构建基本生活情境,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稳定;以空间行为模式的导向,提升空间叙事性和空间秩序;最终促进小区整体空间氛围感知和场所活力提升,为小区更新改造指明方向。

猜你喜欢

现象学场所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