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3-12-29龚良虎孔凡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华核心时代

龚良虎 孔凡瑜

(浙江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标志和独特精神,又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力及影响力,既是我们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1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1.1 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坚守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连接,坚持推陈出新和革故鼎新,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厚德载物”等核心精神理念的内在养分,创新性地跟随时代发展提出了“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伟大构想,将具有特色的民族要素熔铸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传统文化历史基础和思想基础,才能夯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没有终点的,更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体系,只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与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与时代条件相结合,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中展现其时代价值、历史价值、世界价值。这既是历史的需求,又是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需求。

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支撑之需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14亿多的人口,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然困难重重,容易出现信心不足、信念不牢等问题。只有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支撑,才能保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地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整体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着物质的富足,可能出现“富口袋、穷脑袋”的现象,浮夸、奢侈等恶性现象将会不断削弱、蚕食着人们的精神。因此,必须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勤俭治家、虚心治学、持恒修心、葆真求善”等传统思想,端正理想信念,确保在不断厚植物质基础的同时,充实人们的精神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和谋求自身发展为己任,用“仁者爱人、博爱厚生、文明和谐”等儒家思想武装自己,凸显出“泱泱华夏、礼仪之邦”的世界格局。

1.3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之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其漫长的文化演变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仅创造了自身独特的璀璨文化,而且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展现出强大的中华文明魅力。从原始农作物稻、粟,再到杂交水稻,种植文化传播四海;从四大发明到超级计算机,科技文化享誉全球;从唐诗宋词到汉语的广泛使用,汉字文化闻名世界。中华文明在悠久的文化历史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中,展示了文化精髓,展现了中国形象。在这历史之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到唐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泉州港贸易盛况,中华文明影响力不断辐射四周,在求同存异中追求万物并存,始终用文明交流的方式来对抗、超越文明的矛盾冲突,通过文明互鉴互促来抵抗世界文明的隔阂,通过文明共存共生突破文明卓异。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此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多文化的融合,“一枝独秀不是春”,单一的文化不可能引领世界文化主流,中华文明正是在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创造出自己的灿烂辉煌,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传播力。

2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义根植于习近平自然观、人本观、知行观。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明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明晰生态文明的构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懂得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2.1 自然观

习近平生态思想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生态文明的当代行动指南,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哲学理念与生态理念。明确剖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融会贯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把握和运用,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建成。

新时代生态思想理念从价值观念维度上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原则,从经济发展层面上对生态价值进行了整体认识,具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基因和智慧,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而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与创新领会。“天人合一”理念作为中华传统的一个哲学命题,由北宋张载首次提出此概念,他在《正蒙·乾称篇》中写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不仅从伦理道德上强调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而且从客观世界中注重个人与自然的统一。从客观世界中认识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自古以来我们用于解决人与自然问题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习近平生态思想内涵的首要内容,贯穿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既从哲学原理上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从现实维度上论述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意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体现了当今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一方面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另一方面,“两山理念”的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新性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两山”理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维度上论述了生态环境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总书记将生态环境视作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提高,这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升华。“两山”理念的提出,不仅充分吸纳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而且升华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既是对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

2.2 人本观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承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执政理念,坚定“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崇高信念,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提出一系列的观点与论述,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所贯彻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民生时就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模式与道德规范的基本思想,贯穿整个社会发展的始终,对统治者维持社会稳定、国家安定团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深远影响着历史发展进程。深入理解和学习新时代关于以民为本的中心思想和相关新观点、新阐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现实的把握。

新时代民本思想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于:坚持人民之上、执政为民、执政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为根本、人民幸福感为职责,坚信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历史前进的根本决定力量。正如荀子所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与人民是“水舟”关系,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执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最大的依靠也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2]这既是对我党执政理念最本质的把握,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与转化。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才能所向无敌、无所畏惧,确保长治久安。新时代的民本思想是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立场上,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扬弃性批判继承,让传统“惠民济世,民为邦本”等思想与新时代相契合,焕发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领导干部会议上讲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个体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与担忧,升华到治国层面,联系到每位领导干部,让他们时时刻刻需心系群众、情牵群众,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挂记于心。

2.3 知行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经济飞速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好转,这主要得益于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断从理论中获取知识,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从中华传统知行观中提高自信、增强智慧。

传统知行观作为认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方法论,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基础而形成的道德规范。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与时代状况,古人从不同方面对传统知行观的认识与理解做出了论述。荀子通过对“知与行”地位的认识,阐述到:“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王阳明从“知行”内在本质去理解和深化其自觉性与实践性关系,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统知行观的价值取向、理念内涵和其影响力对我们提升道德修养,规范行为等发挥着资政育人的现实作用。

新时代的“知行观”不仅认同和提倡传统“知行观”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原有的所属理念范畴,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从个体与国家层面出发深化“知行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3]。告诫广大干部要端正自身动机,贯彻领会“知行”内在,在思维上与实践上相统一。对个人而言,如何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同样从“知行”角度作出了解释:“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同时,新时代“知行观”在继承传统“知行观”修身养德内在核心的同时,又在治国层面上赋予了创新性的内涵,对每位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不断勇于自我革命创新、砥砺前行、迎难而上。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治国实践中,深刻践行“知行观”,才能开创新局面、迎接新时代。

3 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3.1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路上具有“领头羊”作用。“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传承数千年,其内涵博大精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必须与时俱进地借助新的载体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以全新的面貌焕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更好地展现其核心精华。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历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自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文化立场,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焕发生命力,构建出共有的精神家园。要持续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的活性,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历史走向以及价值观念和精神实质,以此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新时代,要不断深化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全国各大中小学教育中,在各大校园内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实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规章制度建设,形成党委领导、社会参与、校园落实的格局,让绘画、书法等极具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课程形成规范化体系。另一方面,实施文化强国数字化战略,加强公共数字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扩大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库,实现数字化传统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借助先进的数字文化技术,赋予诗词、绘画、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铸牢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兴国之魂”,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当代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层的价值理念、人文情怀、道德观念。新时代,应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更好地融入个人、社会、国家层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塑造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个人,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规范与公序良俗,只有不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教化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涵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形成适合新时代背景的,符合大众需求、深入人心的新时代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拓展,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内涵,而且要从行动上躬行落实。从个人层面来说,要在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个人对优秀传统文化兴趣爱好的同时,注重个人道德素养与思想境界的提高,强调个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培育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数字新媒体技术,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其社会认同感,扩大其社会参与感。同时,要利用数字平台,开展以中华传统佳节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系列主题活动,动员广大社会群体参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得到夯实与拓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3.3 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导向,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有千年历史,当今所属时代也有所变化,但必须让其传承做到“师古而泥不古”。中华文明虽然已经烙印在每个人最深沉的血脉当中,但是仍需要我们用符合时代的方式去唤醒每个人心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与使命感。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不断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丰富其传承与发展途径。

“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确保文化事业在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生活产品的同时,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例如,注重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保护与保养,丰富青少年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的内容,让文化事业涵盖的门类更多、分布更广,管理形式更加多样化。文化产品的创作,必须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从社会效益出发,创作出大众更加喜闻乐见、反映真实历史、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播出深受大众好评,这些文化产品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新颖、更加符合社会气象的方式展现在人民面前,使大众更容易、更愿意接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传承发展,深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借助网络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数字技术相融合,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灵活,进一步满足时代需求与传承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中华核心时代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