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12-29尹文嘉贾钰鑫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尹文嘉,贾钰鑫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 530299)

理论是实践的先驱,先进的理论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以先进的理论指导、推动实践,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党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需要、解决发展难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为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增进民生福祉,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历史进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着眼于中国,而且目标高远、格局宏大,为世界各国解决现代化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把对人民的承诺作为自己制定方针政策、领导协调工作的出发点。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在于人民,前进力量来自人民。从根本上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才能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不断维护、发展和普惠民生福祉,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

当前全球局势纷繁变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经济复苏乏力,同时新的科学技术与发展模式不断衍进,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波谲云诡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人民立场观点,心中装有人民,以非凡卓绝的政治定力和勇气,精确判断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带领中国人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中国共产党恪守人民标准,为人民执政、为人民谋发展、为全人类共同解放而履行承诺的实践写照。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远景光明,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其蕴含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愿景目标。

二、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为了人民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的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其目的是要解放全人类,其本质是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主义在充分考察人类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开拓者,在彰显其科学性的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人民性,是无产阶级先进性在理论中的具体展现,是真正属于人民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将人民性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贯彻于其理论和实践的全过程。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统一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证明,人类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性质对社会中的人具有重要影响。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发展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脱离了社会,作为个体的个人就丧失了与群体和社会交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力量。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的人民群众构成和推动的,人民群众进行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也在改造和推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人在追求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使自身成为社会历史前进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把握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这一规律,以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终实现社会发展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坚守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坚守为了人民这一价值遵循,不忘马克思主义追求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目标,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不断丰富发展其内涵。纵观历史,为了人民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构成了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人民理论不断发展向前。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忘的是为了人民这一价值旨归和政治底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进“四个现代化”任务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毛泽东曾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而奋斗目的也是为实现国家和人民“共富”“共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民标准”,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重要判断标准[5]。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进,党牢牢把握“人民”这一主线,坚持为公为民的执政思想,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现代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人民坚守[6]。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积极革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再次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更深刻的内涵。习近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7]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擘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胜利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汇聚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三)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超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所追求价值目标的超越性。现代化作为追求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运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蕴含着人类追求自我解放的内在要求。自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现代化道路,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步伐,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应看到,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西方各国工业和信息文明所带来的现代化不可避免地遵循了资本的逻辑和原则。现代化中所蕴含的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解放被资本不断追求增值的逻辑所异化,资本野蛮扩张和增值裹挟了国家和人民,引发了国家范围内和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政治风险以及生态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因追求资本增值的本质逻辑影响,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盛行,而这背后所展现的是人精神世界的空虚。资本逻辑支配了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无序的竞争和对资本的贪婪不但影响了社会正常的公序良俗,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矛盾,人成为资本增值和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和手段,扰乱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带领人民在一百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追求,破解了西方现代化在资本逻辑下对人民的剥削和贫富的两极分化,突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和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在追求生产力巨大发展时要丰富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思想,要求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力量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依靠人民

(一)人民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尊重人民的意愿,充分发挥人民自己创造历史的昂扬动力。习近平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8]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定能够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引入新的阶段中去。

伟大的作品需要有伟大的“编剧”和伟大的“主角”。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编剧”。从唯物史观出发,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历史,构成人民群众的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都是“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薪火相传,塑造了社会历史的“模样”;在社会历史的十字路口,同样是人民群众决定了发展的“走向”。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编剧”作用,尊重人民意愿,引导人民群众自觉作为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发展人民所想之发展,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编排”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剧情”。另一方面,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角”。作为一场“好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有优秀的“主角”,“主角”的功底是“好剧”的灵魂。历史和实践表明,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中最优秀的“主角”。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民,将人民群众引上社会历史的台前,作为“主角”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表演好、践行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这场“好剧”。在新征程上,应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性意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伟力,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二)群众路线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工作路线

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一基本点,党的事业和各项工作才有最坚实的基础和牢靠的保障。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因人民而兴盛,在一百多年的具体实践中,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积极性,引导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的变革。中国共产党在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创新并发展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信要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党始终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带领人民群众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买办势力,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战胜各种困难,发展了社会主义事业;党秉持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谨记“来自谁、依靠谁”的信念源泉,依靠人民群众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进向前;党谨记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信“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

人民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主体、利益主体和力量源泉,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打开中国式现代化大门的关键“钥匙”。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正是无数人民群众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党要到群众中去,通过党与人民群众的相互交融促进,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要通过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历史的主观能动性,秉持“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结合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稳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贯彻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扬人民群众的才智,集中人民群众的力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稳、行得远。

(三)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经成立,“人民”二字就写入国家的名字中,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深厚联系,体现了党坚定不移维护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当家”和“作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人民“作主”天经地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证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人民群众的手中。通过人民“作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前进的方向始终是以人民的意愿为转移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作主”实现了民主发展里程碑式的飞跃,是最广泛最有温度的人民民主,充分地保障全体人民的利益。通过将人民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确保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实践和精神动力,为人民“当家”奠定了政治基础。有权利就要有义务,人民“当家”就是说人民群众要为自己负责,为社会主义事业负责,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始终相信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发展,这正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实践体现。

同时,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有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人民是生产力中最能动的因素,历史和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在面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困难时才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最终带领人民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扎实的战略布局,这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团结人民、始终依靠人民,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和发扬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和创造精神,确保了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具有不竭的生命力之源。

四、愿景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同富裕理念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追求。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庄严保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追求共同富裕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共同富裕、富民的思想绵延千年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唯有道者”能够“有余以奉天下”,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平均分配的理念,提出“与人和者”要做到“均调天下”。这些关于道家平均分配的伦理观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当今时代的共同富裕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奠定了一定的文化渊源。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先决条件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这一基本特征也与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共同富裕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指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增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之后[9]。

共同富裕思想在充分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时,取其精华、辩证扬弃,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推进共产主义事业的历史逻辑相结合、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客观条件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地将社会发展与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结合起来,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而展开的,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构建上、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互动中,实现了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共同富裕理念蕴含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其着重强调全体人民更是坚守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目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目标追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找到了一条可知可行的实践路径,实现了当代发展观和现代化发展观的飞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人间正道。

(二)满足人民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应“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愿景。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逻辑旨在对人民群众负责,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要对人民的物质需要负责。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是最根本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世人惊叹的发展成就,在中华大地上消灭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党坚持一以贯之地推进生产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重要例证。

但是,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当前发展的现状,人民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不仅要把视野聚焦于人民群众的当前需要,更需要着眼于人民群众可能的未来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高质量发展,有力地解决了当前发展的难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民群众在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时,也对民主、公平、法治、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是社会主义事业之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凝心铸魂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人民的愿望、准确判断人民的需要,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人民共享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为了什么人、要做什么事,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廓清的问题。我们党来自人民,因人民而兴,我们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习近平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11]134中国共产党鼓励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同投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本质上是要鼓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创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创共享实现了推动发展的主体与发展成果的享有者的辩证统一,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享有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成果。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创共享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将人民群众提到历史的聚光灯下,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民群众胜任感与获得感的双向促进。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能够展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人民群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感和胜任感。同时,享有自己创造的发展成果也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发展成果是否由人民群众共享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尺。通过将人民群众的共享作为检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依据,能够确保党和国家与人民同进退、共努力,实现党和国家的事业与人民事业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遵循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充分保障人民共享的平等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根本的愿景目标。

五、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实践检验和问题导向,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思想和理论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伟大而艰巨的道路,前途远大,道阻且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品格,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守正创新相结合

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指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11]90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根基在人民,紧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了党的各项工作和事业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创者、发展者,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只能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党的领导确保了人民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核心,有助于中华民族进一步凝心聚魂,集中全体人民和全社会的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前进。

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还要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要紧紧把握守正这一要点,做到不忘初心、为了人民,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迷失方向,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犯根本性的错误,才能确保我们的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守正不是教条主义,不能偏安一隅,要以创新发展的积极态度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创新发展跟得上时代和经得住人民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毫不动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积极昂扬的态度和精神推进人民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守正创新相结合,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将民生福祉普惠于人民群众,昂扬人民群众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斗志,在发展中实现公平、正义和共享,确保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协同推进。

(二)坚持人民至上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坚守的重要立场。在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尊重和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化。通过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人民有序、合理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以广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要认清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握人民愿望、发展人民利益、保障人民主体地位,选拔和挑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在坚持人民至上的同时,还要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我们要坚持公有制为基础,推动建立全国大市场,通过进一步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加快经济循环,建设中国式的高质量经济体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实现可循环发展、永续发展和绿色发展。要坚持将人民至上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起来,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确保高质量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发展,确保人民至上的发展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发展。

(三)坚持胸怀天下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前进发展的精神航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其所知所为所行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人前进奋斗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全人类谋发展、为全世界谋大同。因此,我们要扩大全球视野、构建全球格局,以天下为己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全人类发展的立场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坚持胸怀天下的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彰显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在前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考验,我们要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进取心态,在实践中利用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胸怀天下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