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精准化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

2023-12-29张爱芹赵紫名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精准服务工作

□ 文/张爱芹 赵紫名 李 响

202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8 万人,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严峻。加上近些年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影响巨大的新冠肺炎疫情、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下行压力较大的经济等,这些因素对劳动力市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剧了劳动力供求形势的变化和不均衡,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巨大的外部宏观压力和多元化的内部微观需求这两方面的挑战,高校需要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全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提升就业工作精准化水平成为应对时代挑战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必然趋势和转型着力点。就业工作精准化是对高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高校传统就业指导方式和体系的升级,逐渐成为新时代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基本理念。高校应不断构建科学完善的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丰富精准就业的工作内涵,积极应对当前就业工作的挑战,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校就业工作精准化的必要性

第一,是实现“就业育人”新时代要求的重要抓手。当前,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和偏好高度雷同,重稳定、求轻省的心态明显。部分大学生会因“有挑战”“事情多”“不稳定”[1]等原因抵触进入一些有发展空间、能锻炼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岗位,形成了就业市场上某些岗位竞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和“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反差;当社会现实或个人能力无法满足过高就业期待时,部分学生不是积极地提升自我素质或灵活选择其他路径实现“曲线救国”,而是直接拒绝或逃避进入劳动力市场,所以“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问题显现。

这些问题依靠普及化、大而全的就业教育是难以引导和解决的,其教育效果和引领作用将会大打折扣,但如果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需求、思想认知、困难痛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过程中,提高就业工作精准化程度,有温度地进行引导,让思想引领入脑、入心,方能逐渐纠正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得到学生的认同,产生真正的行为转变。

第二,是满足学生日益增多的个性化需求的有效举措。新时代大学生不再追求“共性”或“一致”,而更加专注“独特”和“个体”,体现在就业方面就是学生对个性化、有针对性就业服务需求增多,希望得到“量身定制”的指导,得到“特殊”的关注。

近年来,高校也不断开发和上线网络管理平台,推出优质的在线服务与学习内容,以此实现资源整合、打破时空限制、补充就业师资力量的目标,[2]这些举措丰富和满足了大学生很多共性和普遍性的需求。海量的网络资源就如同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让学生更便利、轻松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和学习资源。但线上资源更关注的是学生们的共性需要,解答的是普遍性问题,与学生实际的个性化目标还有或长或短的距离,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开展更精准的就业服务。因此,高校须将精准就业帮扶向纵深推进,就如同为学生、单位提供了便捷而充足的“共享单车”,缩小学生需求与服务项目之间、学生和岗位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获得感,增强教师的成就感,提升用人单位的成效感。

第三,是兼顾知识能力与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我国高校早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呈现出一定的短视化和功利化表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就业教育仅面向毕业年级开展工作,指导的主题多为“临时抱佛脚”式的“速成”项目,虽然让学生掌握了一些求职“套路”,看似在求职时有用。但对于哪种发展道路是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体现等这些深层次问题关注较少,也难以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解决。另外,实用主义倾向也容易造成师生之间仅有“有用”知识技能的传递,而缺少应有的情感交流。当感情基础薄弱,只讲结果不谈背景和过程,学生对于教师的主张、传递的观点有时容易误解或抵触。

而当前要求就业工作,不仅注重外在“术”的提升,更关注内在“道”的传递。精准化的就业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能力提升,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因生施策”地开展工作。既能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被看到的温暖。就业工作精准化,不是仅在毕业阶段完成技能培训的硬性任务,而是从低年级开始就提供发展和理念上的引导,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形成“长期陪伴”的效果。当需求被关注、个体被重视、目标相一致时,深度的情感联系自然产生,这种联系不仅是师生之间、生校之间,而且也是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当个体每每想起被温柔以待,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温暖,同样会想将这种温暖传递给他人和社会。因此,就业工作精准化是高校与学生建立情感联接、解决学生思想和就业问题的“对症良药”。

实现就业工作精准化的现实路径

第一,精准调研,精准掌握各方信息。学生是就业服务的主要对象,就业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难,提供学生所需、所盼、所愿的就业服务。在压实院系责任的同时,也应为院系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据学科的特点和师生的诉求,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或技术帮扶,以助力精准就业工作做实做细。全面收集用人单位的信息,除单位介绍、岗位需求和招聘安排外,还要包括单位未来几年的招聘计划、深度合作意向、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反馈及意见建议等内容,实现供需高效对接。

第二,精准帮扶,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一是要扩大服务群体,不仅服务好学生和一线就业工作者,而且还要做好用人单位和校友的服务;不仅做好毕业年级学生的指导,而且也需要关注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和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帮扶。二是细化教育和培训主题,由就业技巧、生涯规划、就业政策等笼统的方面,深入划分为简历、面试、笔试、自我探索、资源探索、生涯决策、就业流程、落户政策、引导政策、就业项目等,并结合学生的就业地域、行业领域和就业单位类型倾向进一步聚焦,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意向,得到更具体的指导与资源支持。三是提供点面结合的就业指导形式,兼顾群体覆盖面与个体针对性,既开展团体类活动,如讲座、课程、沙龙、团体辅导等,又提供一对一的深入咨询,如专业化的个体生涯咨询和即时回复的现场问答。

第三,精准匹配,实现需求与服务高效对接。不断优化就业系统使用体验,吸引学生、教师和招聘单位使用服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就业系统功能分类,提供更多内容选择,便于学生按需选用;通过大数据信息采集,建立完善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库,自主匹配就业信息与学生情况,提高系统推送信息的精准度;完善信息搜索功能,提供更多关键搜索字段,助力学生自主搜索的精细度与便捷度等。

第四,精准组合,扩大就业工作人员队伍。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在推动院系、学工干部、就业教师参与就业基础上,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全员参与就业的氛围。调动学生资源,升级朋辈互助模式,让部分优秀学生成为就业服务的积极参与者,甚至组织者,将“服务对象”转变为“合作伙伴”;创新学校与社会专业机构的合作模式,研发更具校本特点的就业项目;建立更多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供需对接;挖掘校友资源,组建企业导师团,完善就业师资结构,多方携手推进精准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就业工作精准化的效果与目标

第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更合理,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当精准把握学生的就业心态与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进一步厘清学校就业工作方向和重点难点,实现学生需求和学校服务精准匹配。当学生欠缺的就业能力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困惑需求得到个性化的解决,意向的岗位得到精准化的推荐,那么学生在毕业前做出相对满意、适合自己的毕业选择,成功落实毕业去向也就水到渠成,高校当下面临的一些就业难题或能迎刃而解,也可以真正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

第二,就业育人效果显现,毕业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时代责任感增强。通过精准化的就业教育与指导,可以实现师生间双向的良性互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需求能找到相应的服务,迷茫有人给予指导;学生犹豫不决时,有人协助分析让选择明晰;学生消极被动不积极时,有人鼓励陪伴给力量;学生就业困难无助时,有人伸出援手给支持。这些及时而精准的帮扶举措,既能解决学生难题,也让学校的就业育人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实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当学生对个人发展和就业问题在态度上重视、观念上正确、思想上上进、行动上积极时,作为青年一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不断增强。

第三,就业状况反馈价值叠加,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良性联动机制。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其中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是改革重点,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严重。精准化的就业工作,会使得相关的就业调研结果更具有反馈和指导意义,不仅可以得到大数据呈现的数据结果的反馈,而且还能对结果背后反映的深层原因及学生的主观因素有更充分的掌握,实现定量与定性的双反馈,有助于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良性联动的有效机制。

第四,形成可推广的工作成果,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精准就业工作体系。精准化的就业工作体系是各高校充分掌握学生和一线就业工作者特有的需求、问题以及学科特点而相应建立和完善的,适合各学校校情和学生特点,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同时,高校就业工作本身也具有共通性,涵盖的内容、教育的主题、形式和途径、师资背景等高度相似,高校在服务本校师生基础上,可总结出能够普及推广的经验成果,为社会和兄弟高校提供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猜你喜欢

精准服务工作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不工作,爽飞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精准扶贫二首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