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入寻常百姓家

2023-12-28方笑一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命题大会古诗词

方笑一

央视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从2016年春节首播至今,已经播出了整整八季。从第一季开始,我就参与节目的命题工作,与我而言,这实际上也是对古诗词普及传播的一个探索过程。

古诗词在当代怎样重新激活,怎样有效传播,每個学者都会有不同看法,不同的学者、平台也会尝试不同的途径。就《中国诗词大会》的命题工作来说,我们一直在摸索一条“诗入寻常百姓家”的古诗词普及传播之路。

电视是以视觉传播为主的大众媒体,而古诗词的本质是一种文学文本,两者距离是遥远的。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前,传统文化在电视上的主要呈现方式有三种:一是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专家讲授,二是在名胜古迹等地拍摄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三是大型的知识竞赛。当然,央视也播出过一些以“大会”命名的节目,但要把诗词的内容做成电视节目,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很富有挑战性。

诗词在古代属于雅文学,观众如果没有古典文学基础,一下子看着电视,要理解诗词文本颇为不易,但节目制作者是没办法要求观众看节目前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基础的。我们只能追求让绝大多数的观众能看得懂,看得下去,这是首要的问题,如果由此引起他们对诗词的浓厚兴趣,那当然就更好了。

诗词大会应该通过介绍、讲解诗词,引起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这是我们的共识和初衷。因此,我们通常选择观众在中小学时期学习、背诵过一些古诗词,这些最脍炙人口的篇目就是命题的基础。假如一开始就挑选一些观众陌生的诗词,则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在这些熟悉的诗词里,我们尽量寻找一些观众可能较为陌生的知识点来出题,后来导演把这种题目称为“熟悉的陌生题”,就是那种观众一眼看上去感觉自己知道,而其实又未必准确知晓的内容,是我们最好的出题素材。

因为节目一季接着一季做,命题涉及的诗词范围肯定会拓展,但我们还是竭尽所能选择名篇、名句来命题,或者将名句作为题目中的一个选项,这样可以帮助观众重温他们熟悉的诗句。在最近几季的诗词大会中,我觉得有些尝试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将诗词生活化,二是将诗词视觉化。

我们在命题时更加注重与当下现实生活的关联。比如古诗词中有衣食住行的内容,当代人生活也离不开衣食住行,这部分诗词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我们的题目越来越生活化,带几分烟火气,比如把美食、风景、游戏、时事等元素充分吸纳进题目,让观众更有亲切感。

以美食为例,从最早的类似于苏轼的美食地图这样的构思,到近年来外景题中呈现各地富有特色的食物,再到展现食物的制作过程,甚至嘉宾亲自动手制作,这都是试图把美食这个元素做深做透。当然,所有生活化元素的加入,都是有诗词作品作基础的,挖掘诗词中的生活元素,将诗词与日常生活勾连,成为我们近年来努力的方向。我以我出的一些题目为例来略作介绍。

我曾经出过一道关于昆山奥灶面的题目,奥灶面是昆山当地一种很有特色的汤面,红汤面配以爆鱼、卤鸭等面浇头。我想假如能在电视上展现这样一碗美味汤面,观众一定会很感兴趣。但古诗词中当然不会写到奥灶面,我就想中国古代的汤饼实际上就是汤面,而汤饼在诗词中是经常提及的。像苏轼的“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朱敦儒的“肥葱细点,香油慢炒,汤饼如丝”,于是我就把诗词中的“汤饼”和眼前的奥灶面相结合,出了一道外景题,据说颇勾起了观众的食欲。关于美食的题目,仅仅拿奥灶面这样的传统点心做文章还是不够的,我想最好能够融合进当代人的食品,这样就更富有时代气息,会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于是我大胆尝试了一个思路,就是抓住当代某种食品的特点,用古诗词去形容这些特点,让观众来猜到底是什么食品。比如冰激凌,当然是现代才有的,我根据它香甜、柔软、清凉、富有奶味这些特点,用“入骨甜香浓似酒”“如何入口软于绵”“清凉入骨皆恩意”“香美应知胜牛乳”四句古诗出了一道线索题,请大家猜这是什么食品。而这些诗句本来是古人分别形容荼蘼花、银鱼干、秋风、泉水的,和冰激凌毫无关系,但组合在一起,恰恰可以准确描述冰激凌的特点。答过题之后,节目现场真的拿来一些冰激凌,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这些年来,古代的器皿、建筑、服饰等等都进入了诗词大会,这些和美食一起,赋予诗词大会浓厚的生活气息,受到观众的喜爱。

将诗词视觉化,也是近年来诗词大会着力实践的。电视本来就是视觉媒体,电视艺术是视觉艺术,在电视上呈现古诗词,无论是何种节目,以何种方式呈现,归根到底是将其视觉化。最初,视觉化的努力主要体现在舞美设计上。比如第三季大屏幕上展现荷花的背景,地屏上有活鱼游动,这些都是用视觉效果呈现诗词意境。同时,节目还请画家根据一年四季的风景创作若干幅画作为素材,以配合题目中提到的诗句的意境。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观众需求的不断提高,实际上对诗词的视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词大会的题目也都充分视觉化了。比如从纯粹的知识题变为嘉宾身临其境拍摄的外景题。嘉宾在真实的山水或名胜古迹间念出题目,视觉效果当然不同。我曾经去江西庐山、武汉黄鹤楼等地现场命题,思考如何将诗句与实景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尝试将古画中的场景在节目现场通过演员表演和布景搭建复现,以此为背景和素材来出题。从较早用大屏幕展现《听琴图》《瑞鹤图》,到后来由嘉宾和演员一起在现场《清明上河图》的布景中出题,视觉化在不断地推进。

比如在今年刚刚播出《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一集中,我们展现了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人绘制的《福贵岁朝图》。这幅画是描绘大年初一小朋友们在宫苑里嬉戏的场景,喜气洋洋,这样的内容很适合在春节播放。节目想把《福贵岁朝图》充分利用起来,于是就请小朋友穿上画中清朝小朋友的服装,在现场搭起布景,实地把《福贵岁朝图》里的活动演出来。落实到题目,我就选择了图中小朋友攀爬梅树折取梅花的场景,结合诗句出了一道选择题。我选了王维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南朝民歌《西洲曲》的“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郑真的“岁寒清节凭谁共,折得梅花及早归”三联诗句,问哪一联最适合家长嘱咐小朋友。

我又根据该图后方小朋友拉冰床的场景,结合乾隆皇帝诗中对拉冰床的描写,出了一道选择题。所用的干扰项一个有“冰床”二字,另一个是《卖炭翁》“晓驾炭车碾冰辙”,但真正描写冰床的却是乾隆帝的“绳床殊古制,冰上可拖行”,这是颇有迷惑性的。

我们命题组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注意到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一组彩色泥人俑,是四位唐代女子在做面饼。第一个人在舂粱,第二个在用筛子筛,就是把舂下来的壳筛掉,第三个在推磨,把小麦磨成面粉。第四个在擀面,旁边还有一个烙饼的饼鏊。整个一套工序流程都展现出来了。我们节目组找了四个女演员,把整个做饼的过程场景全部给演出来了,器具也全部到位了。我就选择含有汤饼、胡饼、炊饼的诗句,问哪一项最接近泥人俑烙的饼。同时,在该古墓群中也发掘出形态类似于今天曲奇饼干的唐代点心,很有趣,有些显然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在古诗中虽然没有找到对这些点心的描绘,但在使用模具制作这一点上,我出了一道题。题本身并不难,但通过这道题,把泥人俑整个制作烙饼的过程“活化”了。

最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亮点,就是制作了一个数字人苏轼,与真人扮演的黄庭坚对话。我们命题组反复推敲,最后还结合了苏轼著名的书法作品《渡海帖》,出了一道题目,也让观众感受苏轼书法的魅力。

在当代,古诗词主要受到三个群体关注:一个是诗词爱好者,第二个是诗词创作者,第三个就是诗词研究者,主要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当然这三个群体时有交叉,但显而易见,古诗词已经基本上退出今天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了,因为今天我们不再使用文言文进行日常写作,写诗填词也不再是像古代文人那样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尤其是其中的题目,就是想把古诗词推向原本不属于这三个群体的人群,简而言之,让原来对古诗词不太了解也谈不上热爱的人能够真心爱上古诗词,充分领略汉语之美、感受诗词中的情感之美,从而体会诗中深刻的意涵,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迪。

当年在策划《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要做好这个节目,大概要做到三点。第一,诗词这个东西,里面包含着很好的情感,这些情感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心目中都有,但是我们现代人太忙了,跟这种很朴素、很美好的情感有点隔膜了,深埋在心底很久了。要让观众看了以后,把深埋在心里的、能够产生共鸣的感情唤醒。第二,这个节目要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因为现在很多传媒上比较吸引观众的内容,一般都有一个故事情节,要有敘事性。光跟别人讲鉴赏,或者谈一些大道理,观众可能不会买账。第三,要突出技艺。古人写诗,技艺高低有竞争,有比拼。比如两个人同样写一首七律,同一题材,什么样的诗更好,这里面包含写诗的技术,怎样炼字,怎样造句,怎样对偶。如果能突出这三条,情感、故事和技艺,观众就会比较爱看。目前来看,情感、故事两者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已经有充分的展现,而古人写诗的技艺,怎样让它成为观众感兴趣的一个点,这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就诗词本身而言,无论如何生活化、视觉化,毕竟它本质上是文本,读诗词是个人的事,安静的事,甚至是孤独的事,而电视节目是大众的、热闹的,电视节目在传播普及古诗词的同时,也会掩盖和丢失诗词中的一些东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只要制作者的初心是好的,节目的品位是正的,制作方式是严肃的,那么它能够把这种掩盖和丢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把电视本身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和影响力发挥出来。传播普及古诗词的工作在我们看来是有意义的,但任重道远,需要学者和媒体工作者等一起努力。我觉得,古诗词在社会上影响力大些,对古典文学这个学科来说,总是一件好事。

猜你喜欢

命题大会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古诗词中的新年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