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生物全降解诱捕器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研究
2023-12-28熊永通李凯旭
熊永通,张 兰,刘 婷,李凯旭
(1.沙洋县植物保护站,湖北 荆门 448200;2.沙洋县农业农村局,湖北 荆门 448200)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是水稻上的主要钻蛀性害虫,在荆门市沙洋县水稻生育期内可发生三代,严重影响水稻安全生产[1,2]。由于防治上长时间连续使用化学农药,使得二化螟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效明显下降;同时也使得自然天敌数量减少,破坏田间生态[3-5]。二化螟生物全降解诱捕器采用PLA淋膜蔗渣全降解材料,在二化螟绿色防控中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等优势[6-9]。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沙洋县开展二化螟生物全降解诱捕器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试验,以期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0]。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地概况
示范地点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鄂冢村5组,示范面积40 hm2。水稻品种为垦稻12,栽培方式为机插秧,2022年4月11日播种,4月16日出苗,5月19日插秧。示范地土壤类型为白浆土,肥力中等,排灌便利。前茬作物为油菜。各处理区农事操作一致。
1.2 供试材料
二化螟生物全降解诱捕器及诱芯(以下简称性诱捕器),湖北绿生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90%杀虫单可溶粉剂,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生产。
5%丁虫腈乳油,大连九信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1.3 示范设计
示范共设置3个区域,分别为性诱捕器防治示范区、农民自防区以及空白对照区。
性诱捕器防治示范区面积40 hm2,根据田间水稻长势以及二化螟剥查发育进度,于6月20日安装性诱捕器。每667m2放置两个性诱捕器,按照外密内疏的方式排布。前期性诱捕器底部距离地面50 cm,后期随着水稻生长调整性诱捕器底部距离植株顶端10~15 cm。
农民自防区面积0.67 hm2,7月9日(二化螟卵孵高峰期)第一次施药,施用药剂为90%杀虫单可溶粉剂,用量55 g/667m2。7月16日第二次施药,施用药剂为5%丁虫腈乳油,用量40 mL/667m2。以上两次施药器械均为大疆T30无人机,作业飞行速度5 m/s,飞行高度3.5 m,载液量30 L。飞防用水量2 L/667m2。
空白对照区面积0.067 hm2,距离性诱捕器防治示范区和农民自防区均300 m以上。
1.4 防治效果调查
1.4.1 螟害率调查
在水稻二化螟危害定型后(8月20日),按螟害轻、中、重选取3种类型田块,在每类型田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2块。每块田采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每点10丛,调查水稻总株数和螟害株数,计算螟害率和防治效果。
螟害率(%)=(螟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螟害率-防治区螟害率)/空白对照区螟害率×100
1.4.2 产量调查
水稻收割前(9月3日)调查:在各处理区选取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3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随机量选10行,测量行距;随机量取21穴,测穴距,计算单位面积(667m2)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并在20穴中连续取3穴稻株调查穗粒数。根据该品种的千粒重计算产量。
理论产量(kg/667m2)=单位面积总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g)×10-6×0.85
增产率(%)=(防治区理论产量-空白对照区理论产量)/空白对照区理论产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二化螟的防效
由表1可知,二化螟性诱捕器防治示范区和农民自防区的螟害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区的螟害率,说明性诱捕器和农民自防均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二化螟性诱捕器防治示范区的螟害率(2.25%)略高于农民自防区(1.88%),二化螟性诱捕器防治效果(68.84%)略低于农民自防(73.96%)。
表1 性诱捕器防治二化螟防效
2.2 对水稻的产量增效
由表2可知,二化螟性诱捕器防治示范区和农民自防区的产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区,增产率分别为16.98%和23.31%,说明运用性诱捕器和化学农药防治均能给水稻带来增产效果。二化螟性诱捕器增产率略低于农民自防。
表2 性诱捕器防治二化螟的产量增效
3 小结
二化螟生物全降解诱捕器防治水稻二化螟是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水稻二化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水稻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二化螟的防治实践中可进一步推进二化螟性诱捕器的推广和应用。另外在二化螟大发生年份,单独运用二化螟性诱捕器防治水稻二化螟是否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还应进一步开展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