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2023-12-28葛长军代俊芬李进兰
葛长军,张 熔,闫 良,代俊芬,李进兰
(1.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浠水县蔬菜花卉科技开发中心,湖北 浠水 438200)
菜豆是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食用人群最多的食用豆类[1]。由于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矿物质,并且含有谷物中缺少的赖氨酸蛋白,菜豆一般被作为调节膳食的保健食品。菜豆具有适应性广、耐旱、产量高等特点,是湖北省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不同菜豆品种的性状表现、产量、品质、抗性等各不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其性状表现也不尽相同[2]。栽培模式对菜豆的性状表现影响很大,适宜的栽植模式不仅能改善植株长势、提高坐果率、延长采收期、增强抗性,从而提高产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植株通风条件、提高光合利用率,从而改善菜豆品质。目前,在鄂东南的菜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品种选用不当、栽培管理粗放等问题,而且随着菜豆产业规模逐渐扩大,这些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菜豆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引进适宜鄂东南地区栽培的优质菜豆新品种对发展菜豆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菜豆新品种在黄冈市平原、丘陵不同区域的适应性,笔者分别在黄州(平原)和英山(丘陵)两地开展了菜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通过对菜豆生育期、品质、抗病性、产量的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宜的菜豆品种,为菜豆绿色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菜豆品种有SJ-0007、SJ-0009、SJ-0297、SJ-0361、江大紫芸1 号、鄂菜豆1 号共6 个,均由江汉大学提供。以本地种植的品种笔杆青为对照(CK)。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3 年分别在黄州(平原)和英山(丘陵)2 个试验点进行。其中,黄州为平原区试验点,位于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其海拔高度约20 m;英山为丘陵试验点,位于英山县孔家坊乡新铺村,其海拔高度约260 m。每个试验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 次重复。小区长7.5 m,宽(包沟)1.4 m,面积10.5 m2,每厢种植2 行。种植密度为行距65~70 cm、株距30~35 cm,每穴播种3~4 粒种子,定苗3 株。黄州(平原)和英山(丘陵)2 个试验点均于3 月15 日播种。
1.3 调查项目和方法
调查记录播种期、始花期、始收期、终收期,花色、荚色、荚形、荚长、荚宽、单荚重、纤维化情况和肉质等果荚商品性状及小区产量。在菜豆结荚盛期,每品种摘取商品成熟果荚1 kg 进行品质分析。粗纤维含量参照GB/T 5009.10—2003 测定,可溶性糖含量参照NY/T 1278—2007 测定。抗病性主要调查田间细菌性疫病、菜豆锈病和炭疽病发病情况,在菜豆结荚盛期连续调查9 穴植株。
细菌性疫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先对发病情况进行分级,分级标准为:0 级,叶片上无可见侵染;1 级,0%<菌体覆盖叶面积<10%;3 级,10%≤菌体覆盖叶面积<35%;5 级,35%≤菌体覆盖叶面积65%;7 级,65%≤菌体覆盖叶面积90%;9 级,菌体覆盖叶面积≥90%。然后按公式 (1) 计算病情指数。
式中:DI为病情指数,Ci为病情级别,Ni为各级别植株数,N为总株数。
菜豆锈病和炭疽病发病情况的抗性分级标准为:高抗(HR),叶片上无病斑或只有不产孢的、直径小于0.5 mm 的小斑点;抗病(R),叶片上病斑小(直径1~2 mm)、分散、不产孢;中抗(MR),叶片和荚果上病斑较多、分散,有轮纹并可见分生孢子器;感病(S),叶片和荚果上病斑多且大,病斑相连,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高感(HS),叶片和荚果上病斑极多且大,病斑相连,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叶片枯死并脱落。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3 软件和DP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菜豆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由表1 可知,在黄州(平原)试验点,始收期最早的是SJ-0361,最晚的是笔杆青(CK);终收期最早的也是SJ-0361,最晚的也是笔杆青(CK);全生育期最短品种是SJ-0361,为86 d,最长的品种是笔杆青(CK),为102 d。在英山(丘陵)试验点,生育期表现与黄州(平原)试验点基本一致。SJ-0361 为矮生品种,不爬蔓,其他品种均为蔓生菜豆品种。
表1 不同菜豆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2.2 不同菜豆品种的品质比较
选取黄州(平原)试验点的菜豆进行果荚商品性状比较,结果见表2,荚长最长的品种是笔杆青(CK),达20.9 cm,其次是鄂菜豆1 号,为19.4 cm,荚长最短的品种是SJ-0007,仅15.8 cm;荚宽最宽的品种为SJ-0361 和鄂菜豆1 号,均为1.4 cm;单荚重最重的品种是鄂菜豆1 号,达13.3 g,最轻的是SJ-0009,仅8.6 g;除了江大紫芸1 号较易纤维化外,其他品种均不易纤维化;肉质除了江大紫芸1 号和笔杆青(CK)为软嫩外,其他品种均为脆甜。
各品种商品成熟果荚的可溶性糖和粗纤维测定结果见表3,SJ-0297 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0.08%,其次是SJ-0007、SJ-0009、 SJ-0361 和鄂菜豆1 号,均为0.06%,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的品种为江大紫芸1号和笔杆青(CK),均为0.04%;粗纤维有促消化的作用,日常饮食中适当摄入粗纤维食物有利于维持膳食营养均衡,粗纤维含量最高的品种为SJ-0361,达2.36%,其次是SJ-0297,为1.55%,鄂菜豆1 号的粗纤维含量为1.17%,粗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SJ-0009 仅1.08%。
表3 各菜豆品种商品成熟果荚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比较(%)
2.3 不同菜豆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选取黄州(平原)试验点调查菜豆的抗病性,结果见表4,细菌性疫病病情指数是鄂菜豆1 号最低,为2.5,江大紫芸1 号最高,为7.4;江大紫芸1 号和笔杆青(CK)中抗锈病,其他品种高抗锈病;各品种均高抗炭疽病。
表4 黄州(平原)试验点菜豆抗病性调查结果
2.4 不同菜豆品种的产量比较
由表5 可知,同一品种在平原和丘陵试验点的产量表现基本一致。在黄州(平原)试验点,以SJ-0009 的产量最高,达1 295.3 kg/667m2;其次是SJ-0007,为1 231.8 kg/667m2,分别比CK 增产22.9%和16.9%,且这2 个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产量高于CK 的品种还有鄂菜豆1 号和SJ-0297,分别比CK 增产5.4%和3.6%。在英山(丘陵)试验点,产量最高的品种也是SJ-0009,为1 155.6 kg/667m2,比CK 增产17.4%,且显著高于除鄂菜豆1 号以外的其他品种;其次是鄂菜豆1 号和SJ-0007,分别比CK 增产10.3%和3.9%,且均显著高于SJ-0361 和江大紫芸1 号,但该2 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产量高于CK 的品种还有SJ-0297,比CK 增产1.5%。
表5 不同菜豆品种的产量比较
3 讨 论
在菜豆品种筛选方面前人做了大量研究。例如:曾岩等[3]对大连地区8 个菜豆品种的物候期、嫩荚性状、产量等进行比较后发现,不同菜豆品种的嫩荚性状和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谭澍等[4]选用宜昌地区16 个菜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菜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存在差异;赵龙等[5]选用贵州地区10 个菜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菜豆品种的生物特征和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侯富恩等[6]从经济性状、生育期及熟性、产量等方面对山西中部地区7 个蔓生菜豆品种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笔者在黄冈市的黄州(平原)和英山(丘陵)2 个试验点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排名前三的品种均为SJ-0009、SJ-0007 和鄂菜豆1 号,其中,黄州(平原)试验点的产量以SJ-0009 最高,其次是SJ-0007,分别比笔杆青(CK)增产22.9%和16.9%,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鄂菜豆1 号的产量比CK 增产5.4%;英山(丘陵)试验点的产量也是SJ-0009 最高,为1 155.6 kg/667m2,比CK 增产17.4%,且显著高于除鄂菜豆1 号以外的其他品种,其次是鄂菜豆1 号和SJ-0007,分别比CK 增产10.3%和3.9%,且均显著高于SJ-0361 和江大紫芸1 号。这3 个品种的抗病性强,全生育期为91~94 d,为中晚熟品种,其果荚不易纤维化、口感脆甜,可溶性糖含量为0.06%,其中SJ-0009 的粗纤维含量最低。这3 个品种可在黄冈平原和丘陵地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