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背景下的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策略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23-12-28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安徽合肥230091
刘 雷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安徽 合肥 230091)
1 引言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城市风貌凝聚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时代印记和文化特色,不同的发展历程造就不同的城市特色。总体来看,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自然、人文要素形成的城市独特的物质空间意象及人们对其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感受[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风貌同质化日趋严重等问题逐渐显露,城市风貌问题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36号)提出保护好传统文化基因,鼓励继承创新,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因此,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相关背景,立足安徽省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实践,探索并提出安徽省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策略,以供参考。
2 安徽省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实践
安徽省居中靠东,襟江带淮,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淮河、长江将全省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理片区[2],三大片区之间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演进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皖北片区主要包括亳州、阜阳、蚌埠、宿州、淮南、淮北等位于淮河以北的城市,地势平坦开阔,历史悠久,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建安文学、魏晋玄学等思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皖中片区主要包括安庆、合肥、六安、滁州等位于江淮之间的城市,孕育了独特的江淮文化,留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皖南片区主要包括黄山、芜湖、池州、宣城、马鞍山、铜陵等位于长江以南的城市,风景秀丽,拥有黄山、九华山等多处自然人文景观,皖南在吴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至今仍保留了数量巨大、完整的传统聚落群和徽派建筑。
目前,全省16 个地级市已完成城市特色风貌相关规划编制,为城市风貌管控和特色塑造提供指引。2022 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启动了《安徽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以下简称《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为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指明了方向。基于16 个地级市的特色风貌规划和《体系规划》成果,对城市特色风貌主题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核心价值进行梳理(见表1),可以看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山水城市是各城市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分区域来看,皖北片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侧重于文化挖掘、生态修复、城市形态塑造;皖中片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侧重于与自然山水、产业环境的交融和互动;皖南片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则侧重于徽派建筑传承、山水特征和街巷肌理[1]。
表1 安徽省城市特色风貌主题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核心价值一览表
从实践来看,近年来,省内各城市结合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做法。如淮北市结合城市“双修”试点,加强采煤塌陷区生态综合治理,运用更新织补的理念,将运河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雕塑文化和好人文化等元素注入城市建设中,塑造具有“相风汉韵”的山水城市特色风貌;蚌埠市结合城市设计试点,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工作,围绕老城历史文化保护,编制小南山-津浦大塘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对重要历史遗存进行系统发掘和梳理,有序引导该区域拆迁改造;合肥市按照保护优先、分类推进、功能提升的原则推进城市更新计划,承载古老庐州风韵和合肥特色的淮河路步行街探索采用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EPCO 模式进行更新改造,瑶海老合钢片区、合柴1972 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更新改造将工业遗产盘活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塑造特色风貌;安庆市注重基础设施改造和历史城区风貌提升,改善倒扒狮等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基础设施,修缮保护利用张立达堂公馆及酒场旧址、严凤英旧居等历史建筑,结合安庆石化工业遗产打造的安庆市滨江ECD(油罐生态文化中心)项目已成为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文化中心;马鞍山市聚焦长江大保护,全力修复长江岸线,针对滨江区域废弃厂房等工业遗存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丰富滨江公共空间,城市实现了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3];黄山市从整体格局、传统街巷、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着手,进行分类保护利用,开展了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工程暨滨江西路地块改造建设项目,从交通设施、基础设施改造、风貌整治提升、智慧街区建设等方面对屯溪老街进行全方面提升,打造滨江文化旅游街区。
3 安徽省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对策建议
3.1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
坚持保护优先理念,系统、全面、深入挖掘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真实、完整保护自然景观、街巷格局、人文环境、建筑风格等文脉基因,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保留古树名木、古井古桥等历史环境要素,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在空间形态、色彩风格等方面保持协调[4]。列入名城的城市在更新时要严格落实保护规划要求,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整治修复,加强历史建筑以及老居住区、老厂区、老校区、老港区等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更好地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展现城市特色风貌。
3.2 加强分区管控引导
皖北片区:在城市更新片区中,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加强传统建筑文化基因挖掘,对涉及皖北文化特点和建筑风格的老街区、老厂区、老建筑等,要延续传统街巷肌理、强化建筑地域特征、加强城市天际线管理。加强大运河、津浦铁路等重要文化线路和节点的建设活动管控和建筑、雕塑设计引导。
皖中片区:统筹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等,加强地域文化挖掘,重点突出戏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文化、创新文化、三国文化等特色。协调好老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老城宜保持原有肌理,加强建设密度、强度以及建筑风貌的管控,彰显江淮地域建筑风貌特色。重点提升大别山区、巢湖、沿江、沿淮等区域城市特色风貌。
皖南片区:保持适宜的人口密度和社会结构,延续城乡人文环境和生活场景,深入挖掘山、水、人、城(乡)、文等特色要素,加强长江水系、新安江水系、徽商古道等主要文化线路廊道周边的建设活动管控和建筑设计引导,传承传统文化基因,积极探索徽派建筑的传统建筑理念、意象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建设体现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建筑。
3.3 传承和发展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徽风皖韵最典型的特征,继承了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山水情怀的建筑建造理念,天井、马头墙等建筑元素可辨识性高,是安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和“金色名片”。鼓励徽派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传统徽州地区徽派建筑的发展做到“徽而新”,将传统建筑的细部与现代建筑材料、建造技艺、现代功能相融合[5],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他城市的建筑发展鼓励做到“新而徽”,积极推动徽派建筑的风格、形式、色彩、韵律等元素走出徽州,按照“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的原则,提炼并有机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将徽州文化精神进行传承。
3.4 提升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水平
城市设计是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6],要结合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和环境要素,加强对城市的整体风貌、立体空间、平面布局、文脉赓续等内容的设计管控[7],因地制宜体现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等不同文化特色。贯彻建筑八字方针,推动建筑设计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坚决避免贪大、媚洋、求怪、山寨等低俗设计。促进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等建设,加强BIM 等新技术运用,完善城市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制度,推广以设计牵头的全过程咨询及以设计牵头的EPC 模式,鼓励、强化建筑师负责制为主导,建立有利于规划设计创新的制度环境。
3.5 分类开展城市风貌提升行动
按照“规划+计划”的模式和“正面引导+负面清单”的引导体系,针对各城市风貌保存状况,分类提出针对性提升措施。针对特色风貌较完整的城市,应加强城市风貌整体性保护,保护周边山水环境和景观视廊,严控老城区或历史城区周边建设及天际线,制定正负面清单,调整与保护不相适应的功能;针对特色风貌整体性欠缺的城市,应保护城市的格局肌理,保护历史街巷空间尺度,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整治、改造不协调建筑,合理引导新建改建建筑风貌,推进老城功能更新,整治背街小巷环境,实施传统建筑的适宜性改造。针对特色风貌碎片化的城市,应重点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突出重要景观界面、历史街巷的风貌特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保护要素,构筑文道系统,链接碎片化资源,织补城市肌理。
4 结论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安徽省城市建设应当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塑造延续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特征的城市特色风貌、展示城市形象和地域文化多样性,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住乡愁。本研究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背景出发,基于安徽省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实践,探索提出推动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五个方面对策建议,即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加强分区管控引导、传承和发展徽派建筑、提升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水平和分类开展城市风貌提升行动。以期通过以上策略不断提升安徽省城市建设的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徽风皖韵的城市风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