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在地性视角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青山村为例

2023-12-28王旭真黄焱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安徽建筑 2023年12期
关键词:青山景观设计景观

王旭真,黄焱 (浙江工业大学 设计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1 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国乡村整体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许多乡村也脱离了“穷”“乱”“差”的固本印象。与此同时乡村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导致了大批乡村“盲目跟风”,乡村的景观风貌与建筑形式在跟风浪潮中逐渐归为同一。许多乡村景观出现与地方脱节、与实际脱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从在地性视角探讨乡村景观设计策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乡村景观与在地性视角

2.1 在地性概念阐述

“在地”来自对英文in-site 的翻译,原意是指在现场制造,其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地域与传统的思考[1],是由批判的地域主义结合国内乡村实践向前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设计手段。“在地”设计主张要充分尊重地域中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人文环境及在其影响下所产生的价值体系[2]。以在地性为视角探索乡村景观设计策略,应在满足景观功能需求的同时,考虑景观与区域地势地貌、水文、气候条件以及乡村的整体风貌契合,同时考虑如何通过景观体现当地特有文化以及如何通过景观空间形成更加良性的乡村社区联系,使景观真正融入村民的生活之中。

2.2 乡村景观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乡村建设热潮涌动,推动了国内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乡村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挑战。

2.2.1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违和

自然景观是乡村景观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从外部形态特征来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组合[3]。然而由于规划范围的框定以及区域功能的划分,作为景观设计主要对象的人文景观未能与场地自然景观进行很好的融合,甚至与之格格不入,造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违和的现象。

2.2.2 本地村民参与度较低

当下的乡村建设多为政府出资请设计团队设计,而后进行施工。本地村民并没有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这也是乡村景观缺少当地特色的原因之一。本地的工匠相较外地设计团队来说,对地域习俗、当地文化、村民生活状态等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本地村民是真正生活在此处的人,因此邀请本地工匠与村民参与其中能够使乡村建设更好地满足本地村民的诉求,且本地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更加有利于营造积极、有凝聚力的乡村社区氛围。

2.2.3 景观风貌同质化严重

我国乡村景观实践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实践经验不足,设计师们参考了国内外成功的设计案例,生搬硬套在乡村景观设计中,从而导致乡村独特的景观风貌被忽略,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和差异性逐渐消失[4]。马敏在《迷失的乡土:从农村景观的“瓷砖化”谈起》一文中也对此现象提出了看法,“在瓷砖铺装的外墙中,一切的丰富的可能性被剥夺了,单调同一的景观,宰制着人的情感与精神体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5]。”久而久之,同一单调的景观导致乡村景观风貌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

2.2.4 乡村文脉断裂、乡土文化消逝

村落是乡村文脉的载体,乡村景观又能将乡村文脉具象化。近年来,为了满足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需求,乡村已经逐步失去与当地文脉的传承[4],加之一些有保护价值的乡村没有被重视起来,许多优秀的文化景观遗产在建设过程中被破坏,同时那些极具特色的乡土风俗,由于乡村人口的流失也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乡土文化正在迅速消逝。

2.2.5 乡村景观与生活脱节

生产景观呈现出乡村生活的真善美,是乡村景观中至关重要的景观类型之一。然而,旅游业的逐步兴起促使许多乡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其反映在乡村景观建设上,就是景观服务主体由村民转为游客,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为游客群体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因此,在景观呈现上缺少了乡村真实的生活、生产情景,使得景观与真实的乡村生活脱节。

2.3 以在地性为视角探索乡村景观设计

在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当下,乡村景观设计大量借鉴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经验。这种不加思考的借鉴导致了“千村一面”。乡村在建设中逐渐丢失了原本的面貌,同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村民的归属感逐渐消失,乡村活力愈发降低,最终成为乡村发展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在地性理论重视当地的原生要素,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以在地性为视角进行景观设计,围绕当地的生态格局、周边的自然环境、村民的社会生活、当地民俗文化以及审美观念来进行,在保证设计景观、聚落以及周围原生态相互融合的同时,也能够做到弘扬民俗文化,激发乡村内在活力,最终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占据了城市以外的大部分土地。因此,乡村景观研究为在地性理念提供了优秀的实践场地,入口牌坊、河道、巷道、公共空间、景观小品、建筑样式以及生活形态都属于乡村景观范畴。“千村一面”的产生究其根源是地域感淡泊。基于在地性理念进行设计,既能够保留本地特色,促进本地文化发展,又能够传播地域性精神情感,因此在地性乡村景观是地域感得以建构的现实载体。

3 乡村景观的在地性设计策略

3.1 尊重场地条件,注重场地的自然资源

“在地性”设计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抵制在设计中对环境、场地产生的破坏以及对场地过多的人工干预,强调对场地的原真性表达[6]。乡村的形成经历了数年的累积,整体的环境肌理已经稳定,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选择在对乡村原有的环境肌理进行延续的基础上调整,保留其格局,充分利用村落的自然要素,展现地方特色。首先,在景观设计中对于地形地貌的介入应以不破坏原有空间秩序为前提,将空间的环境特征转化为在地设计的依据,使景观充分融入场地中。其次,气候环境是自然环境中最具地方特性的要素,其能决定地方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以及地方村民的生活状态、生产方式等内容。因此应当顺应自然气候,通过空间功能的划分、空间尺度的大小、景观材质的选择等更加具象的设计,对气候因素进行适应性设计。最后,地方植物也是原生态环境的要素之一,在进行植被选择时,应更多地使用本地植物,直接并自然地营造当地的独特风貌。

3.2 村民介入设计,采用参与式景观营造

建筑师何崴、陈龙在其文章《当好一个乡村建筑师--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解读》中就表达过,“在乡村建设中,设计师们要和本地的村民、工匠一起参与,而不是独自一人完成”,并表达“这才是乡村建设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7]。”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请本地工匠参与景观营造来达到保留传统技艺的目标。通过工匠与设计师之间的协作交流,使传统建造工艺与设计师新的设计理念进行碰撞,技艺在地的效果得以呈现,传统工艺也可以得到新的延续与发展。其次,在设计初期也可以请本地村民参与进来,将本地村民对当地环境的了解与对当地的归属感相融合,汇聚成在地性景观设计思路的基础。与此同时,这种参与式互动设计,还能够使村民对乡村产生更加强烈的认同感,更容易提升文化自信。

3.3 挖掘本土资源,选用特色材料与技艺

在地设计重视对本土建造的体现,挖掘本土资源运用在创作中是在地性的重要体现[8]。其主要反映在材料以及建造技术上,在材料上选用乡土材料,运用本地常见的建筑材料,如砖、瓦、石、木、竹等,通过拼接、搭建、造型等方式呈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建造技术上主要对本地传统建造技艺的延续。本地传统技艺是地方通过长久的发展而探寻出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并不在于追求时代的潮流,也不在于呈现与当地不符的精美细致,而是立足于乡村本身,能够更好地诠释当地的建筑与景观,并同当地自然、经济、文化等因素相协调,因此基于在地性视角的乡村景观设计中,对传统建造技艺的采纳与延续成为必不可少的策略。

3.4 传播地域文化,促进文化适应性发展

地域文化是经过长久累积而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对地域文化的保留和场地记忆的延续是在地性设计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中应在材料、技术、设施以及一些标识性景观上都有所体现,实现地域文化的多途径表达传播。其次,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其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化、乡村的发展等处于不断衍生更迭的状态中。在设计中,需注重文化传承与发展,应对地域文化的原型进行转译,将其融入顺应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表达方式中,从而使乡村景观空间既能够呈现出特定的风貌特质,又能够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从而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给人带来归属感。

3.5 贴近生活状态,塑造人性化空间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精神需求不断出现新的改变。在设计初期,需调查分析本地村民的行为特征、生活需求以及兴趣爱好,在设计中将村民的诉求转化为设计语言,运用适宜当地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乡村生活的真实性、村民的本土智慧以及最奇妙的社区人情关系都是乡村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9]。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除了其具有自然的美景、舒适的节奏以外,还有纯真朴实的氛围。然而营造贴近生活状态的原真性空间氛围,却是乡村景观设计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要点。因此,在设计中应了解乡村生活状态,利用古井、晒谷场等具有浓烈生活气息的景观空间,营造原真性的场域氛围,给人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同时,空间场所的设计应严格按照人性化尺度来进行,村落中的街巷空间、建筑空间以及广场空间等是人们接触最多的空间,在进行设计时要对其体量、与周围空间的衔接等进行仔细斟酌,充分考虑本地村民的使用感受。

4 青山村景观在地性设计案例

青山村位于杭州西北郊,距离杭州市中心42km。其由里山村、塔边、东坞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15.6km²,共有人口2600 余人。青山村三面环山,气候宜人,主要产业为毛竹、水稻和苗木种植。村内有生态组合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保存良好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近80%。青山溪、里三溪和大马湾溪串联三大水库以及梯田、田园,形成了青山村山环水绕的优美格局。

2015 年,青山村龙坞水库被大自然保护协会定为小水源地保护项目,青山村从水源保护开始逐渐向自然保护、旅游度假、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创创作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设计师携手本地村民依据本地环境,挖掘本地特色,使用本地建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在地性设计实践,如表1、图1所示。

表1 青山村景观在地性设计实践

图1 青山村景观在地性设计点位图

4.1 依山就势:在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青山村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设计师携手本地村民以尊重当地环境为前提,积极地保护村落生态格局。通过对龙坞水库的水质进行净化,改变当地植被耕作施肥方式等,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也因此获得更好的自然资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人工干预,最大程度展现乡村的自然风貌和本地特色。如项目“涟漪草坪”的四周任由本地特色植物“毛竹”生长,利用在地植物营造出了具有当地生态特色的公共空间。另一个项目麦芒基地,是由青山村老皮鞋厂在场地原有地势上改建而成,为村民及游客在原生态自然中创造了许多浸入式体育体验。

4.2 村民共创:参与式营造方式的选择

参与式营造是非常智慧的一种乡村建设方式,使乡村中的建筑、空间、景观与当地居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青山村的发展中,东坞礼堂项目很好地诠释了参与式营造的优点。设计师们邀请了五十年前参与礼堂建设的老木匠再次参与到礼堂的修缮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本地工匠的智慧,以“最小干预”的原则保留了弯曲的梁柱,其也成为改造中最有特色的亮点。除了设计师邀请村民参与的在地项目,还有许多通过设计师引导,以村民为主体的在地实践,如竹圈椅、知了亭、竹编垃圾桶以及竹编景观灯,使用了竹材料与当地的手工竹编技艺,既满足使用需求又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此同时在乡村发展的决议层面,成立了“同心荟”,建立了各方人士共同商议的平台,青山村也得到了更完善的发展。

4.3 源于本地:建构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除了对本地资源的利用和邀请本地村民共同建设外,在地特性还直接体现在青山村建筑以及景观小品的建构材料上。景观小品五芒星竹桥,运用了本地标志性的材料老毛竹,如图2 所示。青山村访客中心建筑外立面,是将本地盛产的毛竹与夯土相结合,如图3 所示。还有溪滩沿岸竹桥、竹圈椅、停车场廊架、花坛以及矮墙等诸多景观小品与服务设施,都以当地常见的建构材料为主进行建造,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使建筑、构筑物更好的与周围场地融合。同时,这些节点作为青山村的特色景观,深受游客的喜爱。

图2 五芒星竹桥

图3 青山访客中心

4.4 融合共生:在地资源的创新型应用

青山自然学校是由原青山村废弃小学改建而成的环保教育基地,其外立面保留建筑本身的夯土材质,顶部使用了当地较为常见的小青瓦进行修缮。“融设计图书馆”建筑在东坞礼堂原本框架基础上进行改造,对礼堂空间进行了极高的还原,大方的保留了历史对礼堂留下的痕迹,如图4 所示。这些废旧空间通过设计改头换面,重新拥有了活力,荒废的公共空间得到了重生。如今,青山自然学校与“融设计图书馆”成为了每个来访青山村游客的必达之处。

图4 “融设计图书馆”内部

4.5 设计为人:与本地村民的情感应答

2019 年,青山村被余杭区政府正式确立为“未来乡村实验区”。设计师们认为“未来乡村的意义不在于如何售卖,而在于如何生活”。因此邀请本地村民来图书馆学习中国传统手工艺,接受美学教育,让本地村民一起参与到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景观设计采用当地特色材料,充分考虑村民感受,在乡村空间中积极保留院落关系等,这些举措不仅将乡村发展引申成为了乡村中人的发展与乡村社区关系的发展,还使参与在其中的本地村民对当地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情感。

5 结语

乡村景观设计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把握其地域特色是使乡村具有特殊性与唯一性的重要方式。以在地性理论为视角,探索乡村景观设计策略,更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乡村景观设计,应从地方资源环境、特色材料使用、传统建造技艺、历史文化适应性发展与主体情感等角度出发进行多维度设计思考,以乡村潜在资源带动当地可持续发展,而这也正是基于在地性视角给予的新启示。

猜你喜欢

青山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青山揽胜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