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情程度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
2023-12-28丁桂贤周泳威刘勇波
丁桂贤,周泳威,刘勇波
(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佛山 52823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可增加患者致残和截肢的风险,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且一旦出现糖尿病足,患者体内高血糖环境会为细菌增殖带来有利条件,进而出现糖尿病足感染,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会给临床诊疗带来困难。感染是造成糖尿病足截肢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应作好早期感染控制及治疗。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患者体内会出现炎症因子的水平上调与感染情况相关[1]。降钙素原(PCT)是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感染程度评估的常用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疾病、组织损伤等情况下,其水平可短期内迅速升高;白细胞计数(WBC)是判断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检测指标[2]。且糖尿病足创面难以愈合可导致感染,并进一步导致难以控制的高血糖,而高血糖也可进一步加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3]。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炎症指标、血糖指标与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 年2 月至2023 年7 月在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足感染的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感染组,并根据糖尿病足国际工作组和美国感染病协会关于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分类指南[4]将感染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0 例)、中度组(20 例)、重度组(20 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诊断为非感染性糖尿病足的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感染组患者中男性39 例,女性21 例;年龄31~89岁,平均(65.40±3.37)岁;糖尿病足病程7.0~34.0 d,平均(13.61±2.34)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1 例,女性19例;年龄41~82 岁,平均(64.86±3.77)岁;糖尿病足病程3.0~35.0 d,平均(12.96±2.08)d。对照组与感染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5]中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下肢缺血;辅助检查示下肢血管病变;感染组患者同时符合糖尿病足国际工作组和美国感染病协会关于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分类指南中感染的诊断标准[4],溃疡创面及周围组织具有两个以上局部症状,如红斑、水肿、皮温升高、疼痛、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结核、真菌感染;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功能不全。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的实施。
1.2 研究方法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其中一部分血样离心(3 5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型号:AU640)及配套试剂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DQ-S2000)及配套试剂测定,采用荧光分析法分析血清PCT水平。另一部分血样经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C-7500(NR)CS]检测WBC 水平。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对照组和感染组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②比较不同感染程度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将感染组患者按感染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度:局部红肿、疼痛、触痛、发热、化脓、溃疡边缘红肿直径<2 cm,蜂窝织炎直径≤2 cm,同时感染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中度:蜂窝织炎直径>2 cm、或感染扩散筋膜下,或出现淋巴管炎、深部组织脓肿、坏疽,感染累及肌肉、肌腱、关节、骨骼;重度:代谢不稳定,有全身毒血症状[4]。③通过Pearson 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足感染者严重程度与炎症指标、血糖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本研究计量资料均经K-S 法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通过Pearson 相关性进行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比较感染组患者WBC 及血清CRP、PCT、GLU、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表1 对照组和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注:WBC: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GLU:空腹血糖。
2.2 不同感染程度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比较重度组患者的WBC 及血清CRP、PCT、GLU、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感染程度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不同感染程度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轻度组比,*P<0.05;与中度组比,#P<0.05。
2.3 糖尿病足感染者严重程度与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的相关性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感染严重程度与WBC 及血清CRP、PCT、GLU、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糖尿病足感染者严重程度与炎症指标和血糖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发生因素较多且复杂,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复杂病变。糖尿病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多会引起的血管病变,继而造成脂质斑块大量的沉积于血管内壁,造成血管壁增厚变硬,由此而诱发下肢血液出现供应不足症状,甚至可能会完全堵塞血管,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从而引发糖尿病足。临床多认为糖尿病足一旦发生,其所产生的感染程度是影响糖尿病足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则会进一步加剧患者溃疡面扩大、加重病情,甚至截肢[6]。糖尿病足感染尤其是急性感染发展迅速,后果严重,因此需要及时对糖尿病足感染进行诊断,并根据感染程度采取合理的医疗措施,对于治疗和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而仅根据视诊、触诊判断感染程度具有主观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很多糖尿病足患者的局部炎症或全身中毒症状不典型,由此其感染的严重性和危害往往被忽视,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血清炎症指标检测简单易行,可用来判断患者糖尿病足感染的程度。
由于患者高血糖、氧分压降低及营养不良等原因形成的环境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同时白细胞功能受到影响,局部软组织易于感染。GLU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检测指标,反映胰岛β 细胞功能,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非酶促糖基化的早期产物,反映患者近3 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不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下,继之对于糖基化终末产物数量增加,由此产生损害血管壁的蛋白质交联,损伤血管功能,促进感染的发生[7]。糖尿病足患者存在糖代谢严重紊乱,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可通过负反馈刺激空腹胰岛素释放,进而导致胰岛细胞凋亡,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进一步下降,体内血糖水平升高,而葡萄糖通过体内物质转换可增加三酰甘油水平,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血管内皮损伤,提升炎症反应程度和氧化应激水平,促进感染的发生[8]。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GLU、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表明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体内GLU、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现高表达,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且患者病情越严重,上述指标水平表达越明显。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低炎症性疾病,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CRP 是炎症时期肝脏合成的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情况下,其水平可在几小时内迅速升高,属于非特异性反应物,其水平的异常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从而表现炎症反应。PCT 是无生物活性的糖蛋白,感染后其水平明显升高,可将其作为感染病情诊断和评估的判断依据[9]。WBC 是临床常用的炎症指标,感染发生时,中性粒细胞代偿性升高发挥抗感染作用,间接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水平增多。本研究中,感染组患者WBC 及血清CRP、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表明WBC 及血清CRP、PCT 可诊断糖尿病足感染,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上述指标变化越明显。
发生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加,且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率下降,体内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加重神经及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后,血清炎症因子呈现高表达状态,且感染程度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10]。本研究中,糖尿病足感染严重程度与WBC 及血清CRP、PCT、GLU、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表明WBC 及血清CRP、PCT、GLU、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诊断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综上,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体内WBC 及血清CRP、PCT、GLU、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现高表达,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且患者病情越严重,上述指标水平表达越明显,可用来诊断糖尿病足感染的严重程度。考虑到本研究是单中心研究,仅对就诊患者进行血清检查,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更多的临床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