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自动心肺复苏仪在急诊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2023-12-28王肖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心肺成人心脏

王肖龙

(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广东 茂名 525400)

心脏骤停是指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重要器官和组织缺血、缺氧。心脏骤停发生10 s 左右可能发生昏迷不醒、意识丧失,1 min 后呼吸逐渐停止,4~6 min 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不可逆的大脑损伤,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需要作好及时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心肺复苏(CPR)是急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治疗心脏骤停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心脏血液继续通过主动脉进行供血。因此,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及时进行CPR,挤压胸腔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然而,CPR 操作受到压力标准程度、外部因素及救援人员熟练程度的影响较大,手动操作需要频繁更换人员,静脉通道打开需要2 人以上完成,存在位置不准确、压力不适当等问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为提升急救效果需要不断改进[1]。自动心肺复苏仪以高压氧为驱动力,可以及时调节心脏压迫的频率和幅度,提高CPR 抢救质量和成功率[2]。本研究旨在探究院内急诊成人心脏骤停患者CPR 抢救治疗期间应用自动心肺复苏仪的作用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 年6 月至2023 年3 月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68 例行CPR 抢救的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复苏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 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0 例,女性14 例;年龄32~80 岁,平均(59.71±13.80)岁;心脏骤停时间1~4 min,平均(2.56±0.44)min;心脏骤停原因:循环系统障碍、呼吸系统障碍、神经系统障碍、其他分别为15、8、7、4 例。研究组患者男性18 例,女性16 例;年龄20~80 岁,平均(61.94±15.20)岁;心脏骤停时间1~4 min,平均(2.55±0.50)min;心脏骤停原因:循环系统障碍、呼吸系统障碍、神经系统障碍、其他分别为14、8、8、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3]中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均进行CPR 抢救;②年龄>18 岁;③无精神疾病史。排除标准:①未能获取完整的就诊资料;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③中毒、张力性气胸、创伤、低体温导致的心脏骤停。本研究经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抢救方法两组患者按照心血管急救指南、国际心肺复苏的相关程序进行抢救操作,进行连续心电图监测,机械通气,开放静脉通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徒手心肺复苏。使患者保持仰卧位,清洁患者口腔异物,抢救者保持跪坐姿势于患者一侧,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即将左手掌根的中点连接患者的胸骨下半部、2 个乳头连线的中点,重叠左右手,使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伸直手臂,翘起双手手指。用上半身力量按压30 次,按压频率为100~120 次/min,使胸骨凹陷至少5 cm,确保每次按压后胸部反弹。按压30 次后,院内急救均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后用呼吸囊或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插管后每6 s 给予1 次通气,可进行多人接力,直至复苏有效。研究组患者接受自动心肺复苏仪[卓尔循环(美国)公司,型号:ZOLLAutoPulse]复苏。脱掉患者胸前衣服后,使其平躺在系统板中央,腋窝与自动心肺复苏系统板的黄色定位线对齐,固定患者胸部(胸外按压带),打开自动心肺复苏系统,压缩频率为100~120 次/min,插管后每6 s 给予1 次通气,按压深度为5 cm。继续加压直至复苏有效。两组入院后均第一时间实施抢救,监测生命体征,快速建立2 条以上静脉通路,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发生心室颤动时随时进行电除颤。心肺复苏后均进行随访1 周。

1.3 观察指标①心肺功能恢复情况。于抢救时、抢救30 min 后使用无创多参数检测仪(南京乐活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TensorTip MTX)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并比较两组患者CPR 成功情况。CPR 成功标准[4]:周围循环改善,身体发热,皮肤、手指、面色由苍白到红色。瞳孔由大变小,收缩压维持在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有对光反射,可触及动脉搏动,意识逐渐恢复,恢复心跳、自主呼吸。②复苏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心跳、呼吸、血压恢复时间。③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与随访期间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④家属满意度。于随访期间使用满意度调查表[5]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 个档次,并统计家属总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抢救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与抢救时比,抢救30 min 后两组患者SpO2、MAP 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CPR 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心跳、呼吸、血压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min,)

表2 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mi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成人心脏骤停是指大动脉搏动、心音的消失,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无法确保重要器官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较大。临床研究显示,成人心脏骤停的病因有很多,主要为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酸中毒、高钾血症、创伤、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冠心病或肺栓塞、低血糖及低温和中毒,其中冠心病导致心脏骤停的发生率较高[6]。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对挽救成人心脏骤停至关重要,通过临时胸外心脏压迫、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心脑血管缺血性损伤,尽快恢复心功能。在CPR 治疗过程中,若发现患者脉搏和血压恢复,患者脸色从苍白、青色变为红色,提示有效的复苏效果[7]。在成人心脏骤停的急诊治疗中,徒手心肺复苏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尽管其实施效果显著,但受操作人员技术掌握的影响,血供恢复只能达到正常值的20%~30%,在使用中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为保障复苏效果,需要频繁更换操作人员,无法实现持续高质量按压,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急救效果[8]。

自动心肺复苏仪设计初衷是增加心脏骤停患者心脏和脑的血流,并为后续包括除颤、静脉用药、心导管技术及其他形式的血管重建治疗的治疗方法起到桥梁承接作用,以提升自主循环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抢救时比,抢救30 min 后两组患者SpO2、MAP 水平均升高,研究组更高;研究组患者血压、呼吸、心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CPR 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使用自动心肺复苏仪可改善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缩短患者血压、呼吸、心跳恢复时间,CPR 成功率较高。分析原因在于,胸外心脏按压复苏的主要原理是取代心脏的泵血功能通过改变胸部的压力形成“血液泵”,以确保基本的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徒手心肺复苏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心脏泵送功能,但该方法消耗了救援人员大量的体力,在使用过程中受外部环境限制较大。胸部压迫2 min 后,大部分救援人员按压质量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在按压过程中进行电除颤,导致心脏复苏中断[9]。此外,人工呼吸应结合胸外按压,常规呼吸机难以控制呼吸模式与外胸压保持一致,影响了救援的存活率、成功率;而自动心肺复苏仪压缩时间和舒张时间相等,采用负荷分布的三维压缩模式,按压负荷均匀分布,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控制压缩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挤压胸部产生潮气量,形成组织灌注,快速、有力的按压模式可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10]。

此外,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家属总满意度更高,提示使用自动心肺复苏仪治疗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究其原因,自动心肺复苏仪使用地点不受限制,快速启动功能可在10~15 s 内实现有效的按压,且可以在患者的移动与救护车的转移过程中使用。使用自动心肺复苏仪后,患者重要器官可获得更多的血液灌注,从而维持机体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改善心肺功能;自动心肺复苏仪使用优势明显,但可能会出现胸廓回弹不充分状况,因此,可结合患者实际状况,与人工正负压心脏按压术相结合,提高自发性循环恢复率,保证器官血液灌注,提高胸廓反弹质量[11]。此外,按压过程可实现通气抢救过程中的最佳配合,不影响心电图、除颤仪器等工作,整体效果良好。徒手心肺复苏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在最佳时间窗接受抢救,最大限度地防止缺氧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但该措施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应用局限;而自动心肺复苏仪的实施可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综上,自动心肺复苏仪可以显著提升急诊成人心脏骤停抢救效果,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且CPR 成功率较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血压、呼吸、心跳恢复时间,增加患者家属满意度,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心肺成人心脏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脏
成人不自在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Un rite de passage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