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现状及提升途径
2023-12-28周宝银张建会
李 阳,周宝银,张建会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江苏 淮安 223003)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内的基层成员,承担着社区内部救死扶伤的重要职责。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抗疫中,救治患者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对患者精神上的鼓励与心理上的抚慰和关怀。[1]很多患者在此期间极为焦虑,心理压力较大,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心理干预和帮扶就显得非常重要,适当的情绪疏导和安抚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还能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积极求生的勇气和信心。“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具有健康的心态、内在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丰富的人文知识。”[2]因此,通过积极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能够促使其树立关怀他人、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从而提高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1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趋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管理意识也愈发增强。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破坏给卫生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要求。为此,党中央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为人们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覆盖的健康卫生服务。此种情况下,对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全过程的健康理念要“一以贯之”。《“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这就说明除了临床医学,更需要康复、护理和预防等多学科的全过程协同。同时,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方面,体现的是人生命发展不同阶段健康服务。其次,全民健康意识要“一以贯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掉队。同样,在健康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要实现全民健康,健康意识是必须要的。这就要求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必须要有为全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树立全方位健康思维,除了专业过硬的技能素养,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更是必不可少。
可见,新时代只有积极培养和完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健康观念,才能促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
1.2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首先,患者对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技术水平的担忧。因为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清楚,对工作人员的治疗手段和效果有很大的疑问,诸如:医生水平行不行、开的药效果好不好,诊治过程中有没有耐心,诊治是否尽心尽力等。所以,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医学人文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其次,医患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在健康观念的沟通和诊治过程中,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和社区群众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和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效率,依靠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保障了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成就了公共卫生人员群体的存在价值。如果在健康普及与诊治过程中,公共卫生人员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对待患者,在情感上与患者达成共鸣,更有助于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
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培训贯穿于社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公共卫生人员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与患者建立和谐共生的医患关系,以生命共同体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最后一公里,全民健康终将会实现。
2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困境及原因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承担着社区内部救死扶伤的重要职责,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技术手段飞速发展,但作为服务主体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人文素质却在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金钱至上逐利观的熏陶下,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逐渐弱化,导致人文素质面临困境。作为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成员,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就显得愈加重要。
2.1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困境
首先,医学院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较少。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构成大多为国内各大医学院的毕业生,而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类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生命伦理学在内的医学专业公共课程。上述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生命观、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以“课程思政”的方式,筑牢医学生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
第二类包括“马克思基本原理”“道德伦理学”“法学”在内的公共性人文素养课。这些课程设置虽与普通高校无异,但对有效提升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较大作用。因为其与医学专业联系不甚紧密,交叉部分有限,所以,对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升契合度不高。
从以上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开设的可供医学生选择的素质提升相关的课程较少,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他们进入社会后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此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多为前两到三年学习理论知识,后两年开始临床实习,人文素质课程普遍存在与临床实践结合不甚紧密,以死记硬背方式接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相结合,导致参加工作后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契合度不高,两者缺少逻辑性和系统连贯性。
其次,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需要以学校为主的各个社会主体针对具体的育人目标进行综合推进,才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医学院校整体人文教育意识的淡薄,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者——教师,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受众——学生在整体上缺乏对人文素质的重视。
教师方面,教师在教授相关课程的时候认为多教授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可,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其他专业教师的任务,同自己关系不大,从而未能在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发挥综合推进的育人功能。同时,部分医学院校的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水平就比较低,是因为其自身人文教育意识淡薄而导致,如果医学专业教师不能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全部交由人文专业教师承担,就会使其孤立无援。因此,教师群体人文意识的淡薄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较低的重要原因。
学生方面,部分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在学生时期就已经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医学院校,以及与自身关联紧密的医学技能培训方、主办方将对医学生的考核标准过多关注技术层面,导致医学生大多只会通过医学技能来证明自身价值和专业性,关于人文素养的考核与评价较少,导致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在学生时期就开始只注重医学技能的锻炼,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学好相对应的医学技能就能满足作为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职业要求。他们认为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顶多就是听听故事,导致其人文意识淡薄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2.2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困境存在的原因
首先,人才培养理念未能与时俱进。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占据着我国各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赛道,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为医学生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严重忽略了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软实力。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学校和社会都觉得医学理论知识加临床技术把考试应付过去就等于拥有了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所需的全部素质。只要考试不出现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必要,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人文素养、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都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导致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养的缺失。
其次,人文素质提升动力不足。影响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的因素不只有外部的,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内部自身的原因也要重视。由于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内容杂、任务重,很多工作人员无法从海量杂务和工作中抽出时间投入人文素质提升中,导致大多数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对人文精神和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提升人文素养的动力不足,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在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职业素养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同时,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在学生时期就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重专业、轻人文,学习主动性不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度思考不足。他们的学习目标也以拿到对应的学历证书为目标,而非对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现代医学的应用不仅要求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具有相应的医学知识,对其内在的人文素养也有一定要求,要提高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人文素质,还需要从根本上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
再次,实验技术对人文服务的冲击。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普遍应用,各种疑难杂症有了全新的治疗方法,然而,人们对医疗技术的依赖程度也与日俱增,致使卫生人员逐渐忽略了医学应该是人文服务的本质,继而滑向实验、技术与数据的非人文因素。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在临床实习阶段被分配到疾控中心或社区医疗站,实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习利用医疗技术治病救人,更多地把自身定位局限在“治疗”“看病”的医疗行为本身上,很少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素养培训,忽略了职业的人文性和经验性,继而忽略了患者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忽略了医疗技术、检验数据以外的因素如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等。在这种背景下,部分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在对有卫生需求的人进行诊治和帮助时,更多的是追求“技术红利”,通过对病人的诊治来提升自己的医疗技能和医疗技术手段,对病人的精神状态、尊严等则漠然视之。正如郭卫华所说:“正是人类对技术的过度崇拜和追求,进而对技术产生了更大的依赖,导致人的意志被技术所控制,造成精神自我的绝望与迷失。”[3]
3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提升途径
3.1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社区公共卫生实习
鉴于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普遍现状,中央出台的《医学教育临床时间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在临床实习、见习、培训阶段,教学基地和医 疗机构要担负起对医学生医德医风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责任。”[4]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社区公共卫生实习与见习的方式来弥补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带领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实习的老师和教员自身需要转变“重技术、轻人文”的观念,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传递给实习生,重点讲述大健康、生命教育、人文关怀、社区关怀等社区卫生工作内容和要素,以便于实习生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老师和教员在带领实习生进行诊疗、走访、案例分析时应以身作则,主动引入医学伦理、医患沟通的内容,使社区公共卫生人员能清晰且充分地意识到“人文关怀”“沟通”“服务”对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推动工作人员与社区成员之间的行为互动和情感交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实习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3.2 鼓励公共卫生人员自主提升人文素养
马克思说过:“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5]纵观古今中外,那些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与个人幸福的人都是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过程中,通过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是实现医疗保障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不仅要有着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更要有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境界与职业素养,使自己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生命的热爱、生命的温度。而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素质培养关键在于内化,只有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充分意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才会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提高人文素养,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一方面,社区公共卫生部门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整体氛围,引导社区公共卫生成员克服自身惰性,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坚持不懈地提升职业技能、社科知识、沟通意识,以便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社区公共卫生部门应强化道德责任意识,要充分意识到道德责任于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社区公共卫生人员还要深刻意识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团队努力、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而不断强化自身道德和责任意识,主动肩负起对生命、对团队、对他人的责任。因此,将患者要求的人文关怀转换为内在的品质追求,秉持“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态度,不断提升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3.3 激励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积极参与社会人文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6]在“两创”背景下,公共卫生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人,成为社会人。而对社区卫生公共人员来说,人文素质培养则更加注重医疗服务及其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因此,不仅需要扎实的医疗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丰富的、具体的医学人文实践来提升自己。所以,积极参加社区的人文实践活动是对社区公共卫生人员进行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社区要积极引导公共卫生人员到群众中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内的义诊和健康宣传活动,在与群众、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中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切实所需,不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主体责任意识,在交流和接触中熟悉和运用沟通技巧,不断改进自我,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坚定终身学习的目标和追求。其次,活动组织者要重视人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要确保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影响力,使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既能获得专业技能的积累,又能将其间展露的人文素养和培育经验进行广泛传播。同时,社区人文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医患之间、医医之间、患患之间本着“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态度,去学习、丰富、完善自身人文知识。
4 结束语
随着医疗教育改革的深化,提升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以建设合格的社区医疗队伍,成为当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通过多种途径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社区公共卫生人员职前实习、引导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主动提高人文素质、激励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积极参与社会人文实践有效助推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引导其发自内心地尊重生命、关怀患者,提升其对自身职业的认知与思考,从而弘扬“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成为有仁爱之心和担当精神的新时代高质量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