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实践
2023-12-28陶玉宇王艺睿
陶玉宇,王艺睿
(1.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2.武汉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经典红色歌曲作为中国音乐艺术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革命走向胜利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年代书写历史的重要精神食粮。红色歌曲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因其是由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拼搏和奋斗而来的成果,它有着与生俱来的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在当代声乐教学中广泛演唱经典红色作品,不仅能够唤起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也能有效体视红色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因此,经典红色歌曲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1 经典红色歌曲释义
在《辞海》中,“红色”释义为“革命、信仰、中国共产主义”等,“红色”本源于苏联红军,随着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人民也开创了中国红色政权的新时代。红色因其颜色特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代表着热情和奔放,更代表着一种积极勇敢的状态,而在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里,红色常带有流血、恐怖的色调,在中国人民眼里红色不仅是传统文化色彩的图腾和精神象征,也是国破家亡之际争取民族独立的战斗符号。
经典红色歌曲泛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革命进步歌曲,“作品题材以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主,同时也包括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创作的反应人民群众精神面貌与现实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1]阎肃先生在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节目中认为红歌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融入我们民族血液、紧随时代发展旋律、启迪我们心智的作品。总而言之,经典红色歌曲指的是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讴歌中华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音乐作品,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颂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经典艺术作品。
2 经典红色歌曲分类
回顾浩如烟海的经典红色歌曲,我们可以从学者关注的论文和出版发行的红色歌曲集中得到一些基本的分类形式。
首先,在论文方面,谢林玲在《井冈山红色歌曲的题材分类探析》[2]中认为红色歌曲可分为反映军民鱼水情题材、反映歌唱新生活题材、歌颂党和革命领袖题材、鼓舞青年参军题材、表现妇女新生活题材、颂扬革命战争胜利题材的作品;赵鑫认为:“红色歌曲的创作呈现为多样化的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都有分别与之适应的红色歌曲,使其在广为流传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把红色歌曲分为了战歌、壮歌、赞歌三种形式。”[3]陈伟、桂强认为红色歌曲可以分为“‘五四’时期的左翼歌曲、土地革命时期流行的‘红色歌谣’、抗日救亡歌曲和人解放战争歌曲等四种类型的歌曲”[4]。彭家璋在《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歌曲书籍简析》一文中将红色歌曲分为号召工农群众投入战斗、赞扬苏区新生活、扩大红军革命根据地、表现军民鱼水情、开展宣传分化瓦解敌人、讴歌革命战争等六个部分。[5]
其次,近20年,公开发行的红色歌曲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针对红色歌曲进行简单的数量罗列,多以数字或者A、B、C、D……首字母作简要介绍,并无具体的分类。如:2004年2月由齐江编著的《红色歌曲经典:东方红》、2007年6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西分会编辑再版的《红色歌曲》、2009年5月由金巍编著的《中国红色歌曲新编合唱》、2009年5月由海弘编著的《100首爱国歌曲大家唱》、2015年7月由贺斯跃编著的《遵义红色歌曲精选》、2015年10月由乐海编著的《最爱唱的经典红歌》、2013年9月由刘天礼和孙鹏编著的《经典红色歌曲集》、2014年6月由张小芳编著的《一歌一世界: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2017年10月由编委会主编《晋察冀边区歌曲选》(上下卷)等作曲集;二是对红色歌曲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和分类。如:2015年6月由欢欣编著的《民族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红歌选》把书中110首红歌分为红军歌谣和传唱较高的爱国歌曲。2015年8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著的《正义之声:100首优秀抗战歌曲集》就把红歌分为具有行进风格的群众歌曲,如:《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开路先锋》。具有艺术性的抒情歌曲,如:《松花江上》《延安颂》《嘉陵江上》《思乡曲》,以及反映抗战题材的影视主题歌曲,如:《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南泥湾》等。2015年8月由王永媛编著的《中国抗战经典歌曲集》把红色歌曲分为抗战歌曲和抗战题材歌曲两种类型。2015年11月,由燕录音、许玉明、汤光华编著的《中央苏区红色歌曲集》把红色歌曲按照红军发展壮大故事情节分为日头一出红彤彤、争先恐后当红军、红军战士呈英豪、打到豪绅地主、穷人翻身乐融融五大类。2019年3月由杨曙光编著的《经典红歌200首》把红色歌曲分为红色经典——影视金曲,如:《我的祖国》《洪湖水》;红色经典——军旅歌曲,如:《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红色经典——祖国颂歌,如:《爱国中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色经典——党的颂歌,如:《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笔者总结以上论文和著作,将经典红色歌曲分为以下几类:抗敌救亡的红色革命歌曲、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歌曲、统一思想战线的战地歌曲,以及歌颂领袖的赞美歌曲等,这些红色歌曲表演形式多彩多样,有独唱、齐唱、合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它们在表现的内容上虽有区别,但它们之间又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3 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基本功能
将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课程教学,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革命思想、革命理论来引领“声乐”课的学习方向,不仅可以完善高职“声乐”课程的知识结构,更是高校音乐美育育人,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在高职声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利用经典红色声乐作品,进一步拓宽高职“声乐”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渠道,发挥经典红色歌曲的协同育人能力。
3.1 方向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经典红色歌曲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走向民族复兴的实践中应运而生,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红色歌曲的旋律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向前、奋发向上。经典红色歌曲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瑰宝,在高职“声乐”课程中融入经典红色歌曲演唱,有利于引领“声乐”课程教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歌曲背后不为人知的革命历史,从而因地制宜地开展高职“声乐”课程教学,满足学生在演唱作品时对民族历史的感知需求,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拥有明辨进步和落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
3.2 教育感化: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人生价值
中国红色音乐种类繁多,经典红色歌曲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旅程中呈现多样化、地域化、共同化的特征,在不同省份、不同历史阶段都有琅琅上口的红色歌曲,这些歌曲在抗战年代不仅具有强大的感召能力,更具有凝聚人心、团结抗战的思想内涵。高职院校“声乐”课程是音乐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在声乐课堂中,要让学生在学唱红色歌曲过程中感受作品本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含义,在教育感化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高职院校的其他课程也应该像“声乐”课程一样,注重挖掘红色音乐元素,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构建正确的人生观,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3.3 激励鼓舞:培养学生的成长动力
在落后、闭塞、封建的旧中国,中国人民群众受难于内忧外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走向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典红色歌曲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表达爱国情怀,各地军民用红色歌曲来统一人民群众思想战线,它一直鼓舞着一批批前赴后继的中华儿女去抛头颅、洒热血,在物资、精神食粮匮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的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张寒创作的《松花江上》等。在高职“声乐”课程中学唱这些经典红色歌曲,不仅可以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艺术特色,还可以传承红色歌曲中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用鲜活生动的旋律和故事激励学生,唤醒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培养其一生的成长动力。
4 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实践路径
“声乐”课程是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培根铸魂的红色课程,它不仅肩负着向学生传授歌唱基本知识、发声技巧、歌曲二度创作的教学任务,更担负着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革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民族复兴重任。“声乐”课程教师应积极拓展育人方式,将经典红色歌曲有效地融入声乐教学之中,提升“声乐”课程育人实效。
4.1 做好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内容衔接
目前,对于经典红色歌曲如何有效融入高职“声乐”教学并未形成系统的教学方式或方法,大多数声乐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做好经典红色歌曲融入课堂的衔接工作。面对浩如烟海的红色歌曲,为了更好地契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一方面,要对经典红色歌曲进行分类和整理,把握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方向,了解红色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红色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要着手建立经典红色歌曲教学资源库,组建学习平台,开展相关培训,做好经典红色歌曲在“声乐”课内容上、形式上、方法上的对接,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中要合理选择经典红色曲目,并将难易程度不同的歌曲合理地融入高职“声乐”课程中,有效强化经典红色歌曲与高职“声乐”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融合。
4.2 推进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教学改革
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紧贴当代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实际。首先,教师要优化高职声乐教学理念。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主体,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一方面,需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歌唱基础知识和发声技巧;另一方面,在课堂中要根植于中国经典红色音乐文化土壤,不失时机的用红色音乐引导学生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甘于吃苦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做好经典红色歌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教育资源与云平台的融合,有利于资源的聚类、共享、升级、推送,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6]过去的几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声乐”等实践较强的课程也转入线上,这进一步要求授课教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优势,丰富线上经典红色歌曲的学习资源,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声乐学习一体化平台,在突出红色因素的同时,让声乐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发挥经典红色歌曲应有的育人价值。
4.3 形成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课程内外的双重育人模式
“声乐”学习是一门舞台实践能力较强的课程,想要拥有扎实的歌唱基础就需要在“声乐”课堂内外齐下苦功。第一,在校内第一课堂中,需要根据“声乐”课程的特点,在歌唱基础知识和声乐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有效融入经典红色歌曲演唱环节,开展“红色歌曲大家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主题的歌曲演唱比赛,通过这类比赛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经典红色歌曲的类型和思想内涵,从而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革命传统;第二,在校外建立经典红色歌曲第二课堂学习基地,拓宽声乐学习的渠道,在校外实践育人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品格,让学生积极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微光支教团队”的学生参与安徽金寨县红军广场、皖西烈士陵园等地方的社会公益演出,让学生用自己的微薄力量践行爱国爱党的红色情怀。
4.4 开展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课程评价改革
评价是对学生声乐学习的总结和评判。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的课程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从而获得良好的声乐教学效果。有学者认为:“课程评价改革应该以实践为中心,在立足教学实际的情况下,改变现在的课程评价模式单一化以及课程评价滞后的情况。”[7]“声乐”课程属于实操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课程评价改革应该把经典红色歌曲演唱能力纳入学生评价的范围,进而丰富对学生多元评价的体系,培育有扎实歌唱知识、有舞台表演能力的学生。
5 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启示
经典红色歌曲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艺术财富,如何把这些蕴含革命精神的优秀作品传承下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经典红色歌曲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当今高校“声乐”教学中要持续唱响经典红色歌曲,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5.1 经典红色歌曲是高职“声乐”教学中优质的土壤
首先,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经典红色歌曲是践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并不代表着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我们需要在“声乐”课堂上牢固树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为每一首红色歌曲都是中华儿女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真实写照,包含着对祖国的无尽热爱。其次,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经典红色歌曲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价值。经典红色歌曲虽然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真实写照,在“声乐”教学中要大胆唤醒学生内心的红色基因,激发学生对中国革命教育功能的认知。再次,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经典红色歌曲就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经典红色歌曲既是战争年代大浪淘沙后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的艺术载体,经典红色歌曲天生和人民群众浑然一体,因为,其多借用民族民间音乐,旋律优美、琅琅上口,特别适合群众的情感表达,在抗日战争、国内民族解放战争统一战线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5.2 经典红色歌曲是高职“声乐”课程凸显中国革命精神的窗口
音乐最善于表现人们内心的悲苦和快乐,尤其是经过炮火洗礼的经典红色歌曲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有着良好的心灵净化作用。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走向民族独立,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而来最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它也是“在百年党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孕育、生发、弘扬的实践过程和基本规律,还具有基因统一、前后相继、不断丰富的开放性特征”[8]。经典红色歌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它作为文化传播载体,时刻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光辉历程。想要充分展示中国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作用,当代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在课本上进行理论学习,更需要在经典红色歌曲演唱方面深入挖掘中国革命精神内容,彰显时代价值。
5.3 经典红色歌曲是高职“声乐”课程思政的最佳媒介
习近平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9]高职“声乐”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声乐”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有着先天性的优势,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声乐的发展主线就是由一部部红色音乐作品构建而来,因为“声乐”课程与经典红色音乐文化具有天然的统一性,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特定课程,它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内涵是要所有基础课、专业课在传授学生知识能力的前提上具备相应的思政教育功能,担负起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作用。”[10]所以,将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职“声乐”课程就是践行“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念,经典红色歌曲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革命精神财富,具有“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学唱不仅可以传承优秀的音乐作品,更可以将爱国情怀牢牢根植于学生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