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以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为例

2023-12-28郝慧芬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历史学三全育人育人

郝慧芬

(吕梁学院 历史文化系,山西 离石 033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质量中学历史教师。因此在历史学专业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其专业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义。

一、整合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全员育人是通过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形成一个教研室、专业负责人、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育人大格局。同时,要积极落实“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的要求,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形成育人合力。

随着对“课程思政”的重视,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对课程思政有了一定的实践,但是不难看出现在的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仍存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各历史学专业课教师之间、历史学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缺少交流; 联动开发课程思政资源较少;教师各自为政导致课程思政资源重复利用;课程思政建设不完善不系统;不能有效完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现象。

如何调动所有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有效课程思政,吕梁学院历史学专业进行了一些尝试,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历史学教研室和专业带头人要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组织示范功能,不定时组织教研室活动,组织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课程思政专项交流,引导教师明确认识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课程思政的要求。第二,为了保证各专业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时能够全面、系统、不重复、不遗漏,各专业课教师应有效协商,明确自己所负责的课程中应该挖掘什么样的课程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内容,共同构建符合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体系。第三,日常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对于思政体系把握完整但是缺乏对历史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历史学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无论从观念上和实际操作层面都相对薄弱,因此系部教研室和学科带头人都应有意识的创造机会和平台增加历史学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关于课程思政的交流。只有通过会议交流、协同备课、合理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等多种手段,才能达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真正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第四,课程思政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立德树人”,而最终的受益者或者说被评价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以及评价过程中不能忽略分团委书记、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政工人员的密切配合。大学教育中学生政工人员相较教师而言和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掌握得更为全面,因此课程授课教师应该和政工人员共同探讨什么样的课程思政元素和课程思政内容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在课程设计阶段、课程中期检查和期末评教阶段,适当引入访谈、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需求和想法纳入课程体系。只有师生共同参与,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落地性和可行性,也能真正为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明确课程思政的走向。

总之,通过建立以系部、专业带头人、教研组牵头,教师之间共享共建共创;师生之间共创共评的全员参与模式,形成沟通及时、协商有效、配合积极、互相补台的工作格局,最终达到历史学专业“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二、精心设计,提升“全过程”育人能力

全过程育人是要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有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升育人能力,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精心设计,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为了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课程思政,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渠道构建起知识目标、能力素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体系。以《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为例,在教学大纲中规定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爱党爱国,能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与学生的‘引路人’。热爱中学历史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立志成为优秀的‘教育家型’教师。”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寻找授课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教学实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效果。如在绪言课中,基于教学内容教师找到了思政育人的主题结合点: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前历史教育的发展状况,感受中国历史教育学科发展的起步晚、发展慢、独立性差等特点。2.了解改革开放后历史学科教学论的发展,感受著名特级历史教学教师的魅力,立志成为新一代“四有”中学历史教师。围绕既有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对于课堂活动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内容如下: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课堂上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本节课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整节课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了专业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教学效果上,实现了教书与育人同步;教学方式上,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思政元素互动;教学收获上,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尤其是思政价值认识域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支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社会实践类课程等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3]。近年来,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以强化红色基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实践活动。

课堂实践中的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讲授之外,更注重创造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嘴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有所行。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史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的在教学设计中引用了任务驱动型和问题导向型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最终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在讲到《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时,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而是提出任务:“说一说商周人的天命观念有什么不同,是什么造就了这种不同?”带着任务和问题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小组讨论,最终得出:“周代继承了商人的至上神观念,发展了“敬天法祖”的社会理念,使得“敬天法祖”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信仰,延续三千年不变,但是也应该看到周人以“蕞尔小邦”,于“甲子昧爽”一举而灭掉“大邑商”。为了解决自己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周人也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和“民”的重要性,提倡“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样,在宗法宗教中渗人人文成分,天命观中理性的成分增加。”这种课堂实践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交流中分享,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课外实践中的课程思政。为了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展开了大量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研、“青马工程”研学、乡村支教、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如何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进行教育和引导学生也是目前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历史学专业同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晋绥边区史料研究院、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八所纪念馆、博物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这些实践基地考察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机会,也是净化思想、增强党性、提高认识的重要活动,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考察完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后,学生在考察总结中写道:“通过这次考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将会自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用臂膀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如何将吕梁地方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深入发掘红色文化在育人、强技等方面的作用,有效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历史学专业的教师和政工干部也摸索出了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教学经验。历史文化系每年举办“虚拟博物馆” 系列活动,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在辅导教师和分团委的指导下,从活动的策划、场馆的搭建、互动环节的安排、到人员的调配、小礼品的发放、后期的宣传全部由学生组织参与。“南京大屠杀虚拟博物馆纪念活动”“八十·砥砺十二月系列历史纪念活动”“改革潮涌、吕院峥嵘纪念改革开放暨校史展览活动”。这些系列活动将实景剧演出、实物展览、场景体验等融为一体,这种利用红色文化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实践形式,让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渗透,也让思政元素“活起来”“动起来”,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形式更受学生欢迎,效果也非常显著。活动被“黄河新闻网”“吕梁电视台”“吕梁发布”等多家媒体报道,也充分说明利用地方红色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创新的有效抓手。

三、拓宽途径,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全方位育人是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拓展育人维度,在方式方法、技术手段、空间上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终极目标。

(一)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课程思政的最佳效果,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1.神入教学法

神入教学法是指教师设置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空,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尽量理解其看事情、想问题的方式,尽量体会其感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4]。以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为例,教师首先设置场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使得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一千多举人举行集会,签名上书,反对签约,这是近代知识分子的一次爱国活动。从康有为、梁启超以及戊戌六君子等仁人志士的奋斗精神中领受启迪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也是上京赶考的一份子,你会在上面签字吗?当学生将自己的身份代入为为国担忧的知识分子阶层,自然而然的升起面对国家危亡的关切,其课程思政的效果要远比教师说教好得多。

2.探究法

探究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5]。在讲完《甲午战争》后教师可设置一个任务:“为勿忘国耻,宏扬爱国主义精神,有一海外华侨想投资建造甲午战争博物馆,请你帮忙选馆址,并说说理由。”要想解决这个任务,学生不仅需要充分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还需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找大量史料,在查找史料、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爱国情怀被激发出来,真正收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双向交流积极解决模拟情境和事件的教学方法。在《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为了达到:“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自觉将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修养结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的教学目标,教师设置了大量案例,如:“你学校要组织一次有关红色精神的参观教育活动,校长要你来负责组织。你会怎么做?”“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学生向你提出了一个你也不知道怎么解答的问题。你将如何处理?”“班长竞选的时候,候选者以贿赂同学的方式竞选。你作为班主任怎么处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教师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二)拓宽课程思政教学途径

要想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就要大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历史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运用虚拟仿真技术,高度还原整个世界通史和中国通史的历史人物形象、历史事件场景,利用声光电,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打造体验式、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将课程思政元素从抽象的概念变为生动形象的内容,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习通、腾讯会议、各种历史学公众号、APP等新媒体的加入也提高了课程思政的效果。以《我眼中的历史教育名家》为例,教师课前在学习通上传大量历史教育名家的图书、论文、网站等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对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了解了历史教育名家的生平、成长经历、教育思想。感受这些教育家一丝不苟、勇于克服困难的探索精神,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了人民教育的奉献精神。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讲授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将自己眼中的历史教学名家呈现出来,增加了学生课程思政的参与度,也提高了课程思政的效率。

综上所述,高校历史学专业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是重要的育人场所。只有全员达成共识,形成课程思政合力,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多种途径创造丰富的课程思政形式,打造广阔的课程思政平台,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任。

猜你喜欢

历史学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历史学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