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冬学义务教员研究
——以中阳县为例(1949—1952)
2023-10-27董亚泥
董亚泥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冬学作为农村冬季农闲时的社会教育形式,在中国近代农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抗战时期,冬学是根据地教育农民识字和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国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的农村地区急需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传达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引领和回应各种社会思潮,冬学适时地承担起了这一使命。根据现有相关资料可以将冬学运动按照开展顺序划分为四个阶段:筹备阶段、动员阶段、执行阶段、总结阶段。通过对冬学各个阶段的划分,可以明显地看出义务教员的相关工作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冬学之中。通过以官方文件对“义务教员”的相关概念作制度上的界定为出发点,透过义务教员这一特殊群体的视野观察基层工作过程中的“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基层权力运作是有帮助的。
1949—1952年,各级政府官方文件中均出现使用“义务教员”作为冬学教员群体名称,且未区分“义教”“教员”“义务教员”概念。本文以“义务教员”作统一使用。各级文件中也并未区分 “冬学”“冬学运动”“冬学工作”等概念,本文中也作同一概念使用。
一、各级政策中对冬学义务教员的规划
冬学作为全国性的社会教育运动,各级政府都给予了相当程度地重视。冬学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义务教员对群众进行教育。义务教员承担着上传下达的任务,其优劣甚至直接关系着冬学运动的成败,所以对义务教员进行合理的制度规划尤为重要。依托于冬学运动的四个阶段,可以将关于义务教员相关的内容大概分为筹备阶段:义务教员的身份构成、工作重心等概念的界定,动员阶段的选择标准、选举办法、选聘条件等,执行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最终评价阶段的教学反馈这四大类。
义务教员是什么?义务教员在冬学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于这些问题,从各级下发的冬学文件中可以得到答案。中央文件中给出的规划是明晰的,义务教员的教学目标、人员构成、工作任务等相关概念也十分明确。1949年3月公布的《一九四九年冬学运动实施纲要》指出,“今年冬学的目的与任务,就在于通过冬学运动,从积极方面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启发群众的积极性,保证冬季工作的完成,并引导群众积极地进行生产建设,巩固华北,为明年的大生产运动准备基础”[1]。这份纲要明确指出冬学之目的在于政治动员,以冬学教育的形式整合农村资源以支持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冬学目的落实要通过义务教员实现。义务教员在冬学中承担的具体任务便是引导群众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有效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增强生产积极性,更好地支持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此文件中还规定冬学的教育内容为“政治教育、生产教育和文化教育”,各地要“分老区、新区,重点不同”。其中“新区主要开展政治教育,老区适当开展文化教育”。国家对新老区分类管理使冬学在不同区域的教学重点不同。为了降低工作难度,将义务教员按教学内容分成政治义务教员与文化义务教员两大类。“村干部担任群众的政治教育,用自己冬训所学的东西来教育群众,文化课由村中文化水平较高者担任”[1]。
同月,山西省政府也结合华北人民政府下发的冬学指示对本省冬学工作做出指导。省府将冬学目的总结为“把政治时事、中心工作及文化卫生教育均明确地联系于建设新中国与大量发展生产”[2]。山西省政府将中央文件所提到的冬学学习任务划分为三个板块:政治时事、中心工作和文化卫生教育。本省义务教员在教学时则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冬学开展之初,中央政府对基层条件匮乏这一现实情况有所准备,对义务教员选拔制度进行规划之初便预留了弹性空间,仅对基本条件作简要规定。“政治义教由村中干部担任,文化义教不做指派,须有文化程度高的人充当。”文化义教“确无人担任时,可由小学教员主持”[1]。山西省政府对此作出了适当补充。“……文化教员只要有相当文化水平、为人正派、热心教育、要求进步即可,政治教员由所在地机关及驻地干部或村干担任。”[2]
中央政府未设立冬学的专项资金,规定冬学所需经费“从县地方教育经费项下拨出一部分”,课本及烤火费用部分“由群众自己解决”。义务教员待遇与冬学资金类似,也不设专项资金用作聘资,而是规定可通过换工生产的模式对其进行支援,确保生活生产正常。“为了解决冬学教员的生产生活困难,可实行换工生产的办法”[1]。山西省政府将中央文件所要求的“县地方教育经费”进一步细化。“校长教员训练,可由地方干部训练粮项下开支;冬学公费由地方公粮补助”[2]。冬学经费以“谁上学谁出钱”的原则,“主要依靠群众自行解决”[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中央政府及山西省府对冬学中“义务教员”这一角色规划的轮廓:义务教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动员引导群众,使群众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增强生产积极性,能更好地支持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义务教员教学的内容分为政治、文化两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人员构成也不相同。政治义务教员主体是基层干部。文化义务教员则是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村民组成。义务教员无固定聘资,通过“换工生产”的模式对其进行适当补贴。
二、中阳县政府对冬学义务教员的调整
(一)因地制宜
当政策传达至县级及以下政府时,考量到推行中可能会受到的种种限制,基层政府在指示具体工作时往往会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变通。中阳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抗战时期处于晋绥革命根据地。1936年成立的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是山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6年12月12日完成解放。中阳县的基础条件于山西省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以中阳县为例,通过当地对上级政策中义务教员身份、选举标准变化、待遇问题的柔性解读及执行情况的了解,大致窥探山西冬学在基层的执行情况。
山西省中阳县的首次冬学工作于1950年12月开始,持续一个半月,至1951年1月结束并做总结报告。此次冬学总体而言达到了预期目标。当地政府在进行总结时认为本地冬学工作正处于摸索阶段。“有计划、有领导地进行冬学运动,本县说来也是开始因过去工作基础差、干部缺少经验,对今年冬学的建立、巩固与发展仍在摸索期间”[4]。
中阳县政府在执行上级下发的冬学政策时,考量到本地“工作基础差”“干部缺少经验”等限制,对本县义务教员的选择条件、选择方式进行了适当调整。确定冬学义务教员的选择条件是开展冬学工作第一步。但中阳县“本地人才匮乏”“全县仅五区有一小部分平川村庄比较集中,其余均山地,村庄分散,人烟稀疏,知识分子很少”[4]。在进行冬学教员选择时便适当地放宽了省政府要求的“文化水平、为人正派、热心教育”条件。各区间具体情况不同,义务教员的选择也不尽相同。1950年,中阳县选择义务教员的标准大致为有一定文化程度、有进步要求即可。中阳县首批义务教员成分复杂,在年龄、身份、文化水平、思想之间均有较大差距。在教员集训报告中就提及了这一状况:有的“思想上有顾虑,文化水平低”;有的“文化水平高,对政策不了解,怕说错批评,袖手旁观”;有的“年纪大,旧知识熟练不能用,新知识一时学不会”;有的“要求进步思考,这类人多是青年人”[5]。1950年,中阳县挑选的教员在年龄、身份、文化水平等方面并未作统一要求,但有明显的几类:“旧知识熟练”但“怕淘汰”的老年人、“文化水平高”但“袖手旁观”的一类人、“要求进步”的青年人等。对比省政府所要求的“有相当文化水平、为人正派、热心教育、要求进步”各条标准,县级在选择义务教员时放宽条件为符合其中一条,有一定文化水平、有进步要求即可。
在义务教员选举上,中阳县同样做出适当变通,主要是放宽了选举标准及方式。据参加情况来看,中阳县首批教员在选举方式上并未完全依照上级政府“群众充分酝酿”的要求。受制于当地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及“一般区村干部对提高工农文化不重视,对冬学工作帮助少”[4]等困难,县政府进行了适当变通。变通之处有二:首先是人数方面。当地政府没有按照比例对各村做出人数要求,导致“参加义教的人不均衡,有的村上来的人多,有的村上来的人少,有的村上根本没来一人”[5]。其次在选聘方式中。由于当地行政区划中新、老区并存,故而当地政府在首次工作没有强制要求基层民选,而是发挥了基层的自主性。这就导致首批义务教员产生方式复杂,教员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地方“义教质量差,提不起学员情绪,群众不拥护”。总结报告中提及不同方式产生的义务教员时说,“采取群众选举办法是最好的方式”[5]。
面对现实种种,中阳县政府未按比例对各区义务教员的人数作具体要求带来的结果有两个:其一是义务教员人数较少。相对于整个县开展冬学工作所需要的人数是远远不足的。本次参加集训的义务教员共290名[5],但“中阳县全县有十万余人口,其中青年19345人,壮年25730人。全县5个区、57个行政村、536个自然村、30户以上村庄322个”[4]。将这两组数据相对照便可发现,义务教员的人数在全区范围来看是远远不足的。其二是义务教员选择方式模糊,使得教员之间的文化水平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导致随后的教学效果相差甚大。部分地区“义教质量差,提不起学员情绪,群众不拥护”;采用群众选举办法产生的教员“不但提高了学员质量,而且取得了人地两宜”[5]。当然,上述情况的产生也是为迅速展开工作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
在基层冬学的推行中,义务教员的工作内容并非固定的。以中阳县为例,除各级政策规定的政治、文化等具体的教学工作外,义务教员在冬学开展中还承担着上传下达、组织管理等工作。1950年中阳县冬学结束后,先由义务教员总结教学时的各项经验,再反馈至县政府形成总结报告。总结发现,“义教情绪高,教学热心,对冬学的建立与巩固起到了作用,”“义教质量差,提不起学员兴趣、群众不拥护”[4]1951年,中阳县在冬学开展前就下发通知,“义务教员回村后,以行政村为单位,召集全部义教(未受训的文化义教、政治义教)文教委员干部,进行分片训练(传达方针、计划)”[6]。从此步骤要求可知,在基层冬学教学正式开展前,要先由部分义务教员学习上级下发的文件,理解冬学的各项方针政策,再召集全部教员结合村内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计划,然后由教员至各村开展冬学。义务教员在冬学工作的推行中扮演着一个上传下达的“纽带”角色。
冬学的组织工作也极度依赖义务教员。尽管山西省政府专门强调要坚决反对“冬学就是义教的事,村干部不加帮助”的错误想法,但是,冬学在基层开展中,部分地区的村干部若不负责组织工作,这部分便只能由义务教员负责,甚至增加了其工作难度。为了减轻教员的负担,省政府一再要求各地要“尊重义教并适当照顾其困难”[7]。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义务教员有“支夫顶差事”“受训顶数儿”的现象。
(二)因时而变
冬学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使冬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各级政府都在不停地调整。1950年冬学结束后,总结汇总各地情况,针对普遍反映的义务教员选聘制度问题,省政府重新做了指示,“必须经过群众充分酝酿,慎重推选有一定1.文化水平、2.为人正派、3.热心教育者担任文化义教”,着重强调要调动义务教员的自愿精神,积极“发动与组织在乡知识青年,自觉自愿地参加这一工作,当作是自己的光荣任务,鼓励其为人民服务的情绪”[7]。该指示还着重规定了教员集训的比例“每一冬学至少有一人参加集训”,保证训练工作完满成功。故而1951年,中阳县在开办冬学时根据省政府要求及上一年开办经验,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义务教员上。县政府发布指示“须认真选聘今年的冬学及民校义务教员”[8],在人数、选择方式、分配等方面也都加以规定。新增选聘范围的规定,“凡三十户以上的村庄必须选聘民教一名。如果大村子,青壮年在五十以上者,可选二名,”“不足三十户村庄的冬学,应发动群众自搞,义教由区村核定”[9]。
有了首次冬学的开办基础,上一年中央及省政府要求的义务教员要分政治、文化两类的要求才得以实现。1951年,中阳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选聘教员的条件:“文化义教必须是政治上可靠,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为人正派、热心教育工作者,政治义教由村主要干部担任”。同时也考虑到各村实际条件,对于没有义务教员的村庄,“可由其他村聘请,最好有较高文化及在村有威信者”,若“本人不同意者,应加发动”[8]。义务教员的选聘步骤也将省政府要求的“义教选聘必须经过群众充分酝酿”与实际情况结合,落实为“小学教员及干部先在群众大力宣传,使群众认识选下的是为自己当教师,反对应付态度及干部包办受惠。义教必须由群众酝酿民主选出,村政府核定”[8]。
面对资金严重缺乏的问题,1951年,山西省府调整为“除省府分发的重点奖励和重点补助费外,其余完全依靠启发群众的学习自觉,发扬‘群众教育,群众办’的精神,解决经费问题”,还着重宣传左权丈八村早在春天即有计划地组织群众“种麻子”“开荒地种粮食”,从而成功解决经费问题的范例,鼓励各地模仿学习。“换工生产”也参照丈八村的经验。“教师教好教员,学员自愿换工。在一般地区,可在群众自愿原则下,经人代会通过,可以实行‘以时计工,以工折米’的办法”[10]。因而,中阳县在之后冬学的开展中也鼓励义务教员帮助解决冬学经费,在工作总结中专门提出义务教员发挥奉献精神的范例。村中一名义务教员,原任妇女主任,经常在乡和县参加会议,觉得没有文化难以胜任工作。所以,她在村中不断动员干部和群众,拿学习文化的好处和没有文化的害处教育大家,而后大家一致选她做教师。没有校址,把自己的窑洞献出来,让给大家学习。动员起数十名学员报名,没有课本也自己设法解决,星夜赶织了两块褥单,亲自带到城内卖了买成课本,解决没课本的问题。邻村学员怕跑腿。她说“他们不用跑,我们上门去教”[11]。县政府着重提出该义务教员献“窑洞”、卖“褥单”、买“课本”的事例,并将其评选为模范义务教员,以带动其他教员帮助筹集冬学资金。
三、中阳县冬学的执行成效
结合开办数量、入学人数等来看,中阳县冬学开办完成情况良好。按上级要求“三十户以上的村庄开办一所冬学”,中阳县30户以上的村庄有322个。1950年,全县共开冬学294座,差38所。但在开办冬学前,县里综合评估各项条件,定下开办278所冬学的目标,实际开办数比原计划超出16所,全县平均不到两个自然村开了一座冬学[4]。在冬学入学人数上,294座冬学中入学的青年共9 764名,壮年共9 352名。县级政府要求各冬学要达到中青年60%、壮年50%的入学率。据统计,全县应入学的青年有19 345人,壮年有25 730人,青年入学率达到了50%,壮年达到了36%,壮年参与冬学的积极性不高。
从表1情况可见,中阳县义务教员的构成情况较为复杂。总的来说以出身于中农家庭的25-35岁初小文化程度的男性青年为主体。纵向看,在选择义教的过程中,未严格要求出身,从贫农到地主各种出身均有体现,但主体为中农;年龄跨度大,最小的16岁最年长的55岁以上;义务教员的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粗通文字及初小、高小者占据绝大部分,当地选拔义务教员最基础的条件应为粗通文字。从上述三点来看,中阳县的义务教员在选择上做到了充分吸收各个阶层中有文化的群体,得以在当地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选拔适合的人才。
表1 中阳县1950—1951年冬学义务教员统计表
在中阳县冬学的开展中,义务教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在各级政策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工作方面,具体包括开办识字课、读报课;将学生按性别分组、时间分班;进行随堂测验等。1950年开办的识字课程总体可观,共有四个年级:“一年级学员共12 052名,通过冬学最多的认识151字,最少的28个,平均每人识字89个,每人每日平均识字两个多。二年级学员4 946名,最多的识字350个,最少的19个,平均每人识字184个,每人每日平均识字4个多。三、四年级学员共2 118名,由于多数入学时间不久,成绩不及一、二年级。”[4]在冬学教学中义务教员承担着划分班级、组织学生、授课等多种工作,仅从识字课可知班级划分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推测未按照文化程度、出身、年龄等某一具体标准进行划分,以入学时间划分为四个年级。其次,义务教员在实际中发挥着提高群众政治素养、思想觉悟的作用。通过日常教学及娱乐活动等各种方式和群众的交流,义务教员潜移默化中改变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开展冬学前在农民中普遍存在着“劳动不敢致富,怕再斗争,保持一碗水端平”“穷光荣富耻辱”“三十不学艺”等既往生活经验的固定认识,上过冬学了解时事及国家政策后,能得出“共产党在土改前爱能人,土改后爱勤人”“活到老、学到老”等朴素理解[5]。
四、余论
从各级政策中对义务教员的相关规定及实行中遇到的问题来看,冬学运动在推行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调整,如待遇问题。国家对义务教员未设专项基金,仅提及“为了解决冬学教员的生产生活困难,可实行换工生产的办法”[1]。省政府也只是解决了义务教员集训所需粮食“由地方干部训练粮项下开支”[2]。冬学的经费还是要以“谁上学谁出钱”的原则,“主要依靠群众自行解决”[3]。但在基层冬学工作开展中,义务教员的待遇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国家层面规定的“换工生产”未得到有效实施,并且义务教员多不是专职工作,在各地实行过程中教员“怕误工”的顾虑多次出现,也有许多教员对此带有情绪。如文水梨树塔教师张应良说,“冬天搭,春天散,这个破义教不能干,免得吃不饱饭”。义务教员任铁环也说,“义教工作不能办,找上个别的工作吃好饭”[11]。中阳县工作报告中总结冬学效果差的原因也多为“义教能力差”“义教有顾虑、干部不重视”等,甚至导致有的冬学变成了“冬房”。
面对国家无专项资金而地方资金不充裕、群众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困境,各级政府不得不灵活地利用现有资源,将义务教员调动起来,使冬学能顺利进行下去,总体上,从提高基本待遇与模范宣传两方面入手。在基本待遇上,地方政府将原有的“换工生产”模式进行扩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群众通过开垦荒地、种麻子等方式筹集资金,再采用“以时计工,以工折米”的办法。这样在政策要求之内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义务教员的生活水平,同时募集资金也提高了群众参与冬学的热情,减少了义务教员工作上的顾虑。另外,各级政府也十分注重评选各类模范,通过树立模范规定统一的评判标准,对模范义务教员进行大力表彰宣传,提倡其奉献精神,实现了在精神上对义务教员群体的奖励之余,也引导义务教员将冬学工作完成得更好。
正是因为有政府的宏观把握与基层人员的通力配合,山西省冬学运动的开展才较为顺利[12]。义务教员这一群体有着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天然特性。这种性质是否为义务教员形象转变的关键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群体所具有的上传下达、基层组织功能并不是一开始就被赋予的,而是在冬学执行的过程中,基层人员的磨合下逐步确立的。通过冬学的形式,以义务教员为触须,触及到每一个普通群众。义务教员通过将各种政治、文化、生产元素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有效而迅速地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素养,使更多的民众了解接纳新政权,甚至于踊跃地参与到新政权的建设过程中,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