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后程发力可期 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2023-12-28

地方财政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财政资金

成 丹

2023 年,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我国经济发展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回正常运行轨道。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下的经济复苏,此次复苏是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冲击后的复苏,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层次房地产调整下的复苏,是在全球外部环境极为复杂背景下的复苏,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集中爆发的严峻形势。

上半年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政策性力量支撑和低基数效应共同作用下,我国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 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值得注意的是,“宏观热、微观冷”成为上半年我国经济的特征,宏观经济回暖向居民就业和收入传导、向企业绩效传导、向市场信心传导还存在着明显的时滞和阻碍,经济复苏出现有交易、没利润,有修复和补偿、没有内生扩张等现象,本轮经济复苏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财政政策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较好发挥了逆周期调控作用。但财政政策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束和土地出让金减少影响,许多项目和规划无法到位,从而产生收缩效应。广义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增速不到1%,比过去几年支出增速都要低,难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位,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来达到扩内需的目的。7 月24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今年后程,财政政策发力需更为积极,财政支出要保持必要的强度,形成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风险的推动力。

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不仅要在总量上更加积极,还要关注短期风险、中期结构性问题和逆周期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需更加注重政策传导至经济的结构和路径。为此建议:一是中央财政应更加积极,各级财政部门注重提高财政资金质效。地方财政收支承压和防范债务风险双重要求下需要中央财政更为积极,进一步扩展政策空间,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快财政支出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二是支持方向上重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影响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力量。应强化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救助和刺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三是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合理运用财政贴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专项债发力节奏。地方政府专项债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中性偏慢,后期需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盘活专项债务结存限额。五是有效防范财政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运行监测,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统筹谋划,严格管理,深挖潜力,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确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应对中长期挑战,还需推进系统性改革,使财政领域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协同发力,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财政资金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