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江苏电影产业发展困境的思考及对策
2023-12-28宋紫闻
宋紫闻
电影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目标要求,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每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要达到50部左右,包括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及配套影视基地、人才服务等全力支撑,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江苏作为经济和文化大省,具有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也是全国电影产业高地。江苏电影产业在发行、放映方面已发展相当成熟,但在生产制作方面还需重点突破。尤其后疫情时代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让全国各地影片数量、质量及票房受到较大的影响。“十四五”是江苏加快推进电影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江苏应做好电影产业创新升级,助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江苏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
国家电影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影上映影片325部,较2021年减少222部,全国总票房300.67亿元,较2021年大幅减少171.9亿元,除2020年外,创近8年历史新低。
截至6月30日,2023年电影总票房为262.71亿元,相较2022年上半年171.81亿元的票房成绩,增长52.91%。其中,2022年江苏省票房29.76亿元,占全国票房9.94%,位列全国票房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江苏是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的高地,2023年我省春节档票房7.17 亿元,占全国票房的10.63%,连续两年春节档票房位列全国第一;2023年五一档,江苏省电影票房1.58亿,占全国票房的10.5%,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3.02%,增长率居全国首位,刷新五一档票房纪录。
2023年以来,江苏电影创作量质齐升,国家重点影片《郑和下西洋》《澎湖海战》《大船》《狂爆》《飞向开普勒22B》先后落地江苏。《觅渡》《封神》《透明侠侣》《八角笼中》《绝地追击》《国鼎魂》等一批多类型多题材的电影陆续定档上映。以时代楷模王继才为原型的电影《守岛人》继获得金鸡最佳故事片奖后,又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重现伟人真实经历的《邓小平小道》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非遗”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在北美、大洋洲、东欧等主流院线公映。[1]
江苏拥有幸福蓝海、东方院线两条国有院线,其中幸福蓝海作为江苏广电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在全国院线排名第7位,在江苏省影院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随着后疫情时代电影产业的发展变化,电影市场也在逐渐复苏。2023年上半年,江苏召开全省电影工作座谈会,总结回顾,部署任务,但离电影市场强势回归和实现电影强省还有较大的差距,亟须政府和电影行业各方面的重视和发力。
二、江苏电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影产业资源相对匮乏
国内电影市场两极分化严重,而江苏电影产业资源则相对匮乏。电影制作成本大,而资源又大部分掌握在大制片公司手里,如博纳、光线、万达等,包括资金、明星、编剧、导演、制片人及专家资源大都集中在以北京为,主上海、广州为辅的大制片公司。江苏小成本制作公司的资金、人才、技术均不足,导致创作、生产出的影片质量及影响力较弱,尤其在宣发、排片上缺少相应话语权。原本在江苏的专业人才,也会因北京、上海等地的资源优势,选择去异地发展。
(二)电影制作上下游断层
目前,电影产业结构是发行、放映与生产、制作相脱离,呈现产业链不连贯的状况,不仅破坏了电影产业的经济活力,还限制了电影产业的运作发展。现在,江苏电影的头部作品数量较少,头部公司主要把更多的资源、资金投入到大制作中,而低成本电影关注度较低,加之制作和放映分离,大制作与小成本影片在宣发和排片上受重视程度差别巨大,一部大片排片量约占80%,让中小影片不敢同期上映或上映后不被重视,出现“一日游”或严重低票房现象。调研中发现,江苏电影制作上下游产业链缺少良性互动,上游缺少突破创新,导致有些类型片消失或减少:如古装武打片、喜剧片等,江苏出品的“黑马”影片更鲜有出现。
(三)资源平台交流不畅
江苏与北京等地的电影资源平台交流不畅。江苏电影制作主要以个体电影公司为主,对内,缺少行业互助、共享精神,各自单打独斗,未形成集体优势;对外,寻求海外分销、代理商、版权保护的意愿较低。并且,由于没有制定专业代理的行业标准,市场接受度相对较低,加之片源较少,质量参差不齐,从而无法在国内国际形成话语权。
三、中外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资本运作模式,助推电影产业发展
美国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索尼、派拉蒙)与华尔街资本都有合作。华尔街合作模式主要是引用投资组合理念,将20~25部电影作品组合成电影拼盘,包含至少一部头部电影及不同比例的腰、尾部电影,以达到分担风险、平衡利益作用。华尔街早期的基金及投行投入电影业大约有150亿美元,催生出美国电影的繁荣景象。《世界之战》《碟中谍2》《阿凡达》等影片都有两家电影基金公司投资60%,高票房高收益,分摊风险,利益共享。
国内的中影、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万达影业、北京文化等电影公司在不同程度上也借鉴了国外电影基金的合作模式。现在,国内几大电影公司在大成本制作上都与基金密切合作。近几年,全国各大电影公司陆续联合金融资本成立电影基金,为后期电影生产制作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双赢。江苏在未来电影产业发展方面,可考虑借鉴电影基金或数字基金融资方式,融合资本运作模式,创新发展电影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二)系统化发展,推动电影产业链良性循环
美国好莱坞拥有成熟的电影产业链,包括制作、发行、放映、宣发。电影投资基金的充足,促进好莱坞电影制作的进一步发展,数量与质量得到提升,这里分为横向与纵向整合,横向的整合是通过电视、平面、网络等媒体形成广泛合作;纵向的整合是电影生产、发行、放映产业系统化联合大电影公司合作。电影生产制作完成后,交由掌握相当资源的大电影公司负责院线发行、放映,以保证整个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畅通。国内随着电影业的发展,也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国产院线50家,其中:万达、中影、幸福蓝海均有电影全产业链,当生产制作一部影片后,联合其他几大院线发行、放映,收益更有保障。全球电影业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价值链重建过程。用户和数字化推动的产业重建,为产业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更有活力的框架,产业重建过程中所带来的经验教训为全球电影产业战略制定做了很好的示范。[2]借鉴国内外电影产业链模式,推动各环节紧密衔接,可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投资、大制作以及强大明星阵容是好莱坞的惯用手法,尤其是漫威和DC电影以大制作、多明星联合的方式为主。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随着人才、技术的发展及资金的充足,也在不断提升。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第一、二部电影也借鉴了好莱坞式的技术手法、明星阵容、投资制作及科幻元素,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战狼》《长津湖》系列战争片在大制作和宣发方面尤为突出,《战狼2》刷新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趋势没有改变,为电影产业迅速恢复提升,提供了具有坚实基础,并且电影具有独特的光影体验和社交属性,“口红效应”突出,有明显的逆经济周期特征。[3]
四、破解江苏电影产业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聚集行业优势资源
为加强电影产业建设,江苏成立了电影集团,由六家大型国有集团(国金资本、国信集团、凤凰传媒、江苏有线、幸福蓝海、江苏文投)共同出资。这是推动江苏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江苏电影强省建设的实际步骤。当前要进一步整合江苏电影行业的资源。一是资金方面。在市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除了电影专项资金外,可由省财政拨款或与地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等成立电影基金,用于扶持江苏电影业的发展,提供完片担保、发行预售、投贷联动等融资方式,强强联合,把不可控的电影投资,变成可控的电影资本运作。二是人才方面。召集产、学、研专家进行电影市场大调研,建立江苏电影企业人才资源库,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来苏,开发电影题材。同时,大力培养电影产业人才,在高校增设与电影配套的相关专业,为电影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促进人才快速升级,为行业发展做好人才支撑。三是技术方面。不断完善江苏电影拍摄基地及后期制作的技术水平,引入同行、跨行的高精尖人才队伍,开放全链条资源,引进元宇宙、人工智能、虚拟制片、全程模拟制作、数字化电影等高精尖技术,降低场景转换成本。逐步建立电影公司品牌资源库,形成电影产业创新联盟,促进电影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每年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影片产出,加快实现江苏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远景目标。
(二)优化江苏电影产业结构
针对目前上游电影制片、下游影院放映相对分离的情况,江苏需要借助大电影公司的产业战略,打通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使电影产品与市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影的收益,降低成本,有效提升电影影响力。要加强电影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无缝链接,改变目前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相分离的局面。一是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全国一流团队在江苏境内立项、制作影片,提升影片的质与量。江苏已成立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但还需制定发行放映指导政策,并逐步在江苏实施,重点推动江苏两大院线品牌幸福蓝海和东方院线科学优化终端排片,有效利用影院放映资源,实现票房收入最大化。二是在联合制片和发行放映上资源共享。江苏是仅次于广东省的全国第二大票仓省份,可以市场换资源的方式与各大出品公司展开合作,让出品公司人员更多地参与到项目制作流程中去,学习其新技术手段,积累人脉资源,以便后期从中、小成本电影着手,提升江苏制片团队的专业能力,最终达到独立操盘高质量影片的目标。三是制作与放映相协调,小成本电影可由独立制片公司负责制作,再交给大电影集团主导发行,利用平台资源,节约成本,扩大宣传推广渠道。江苏可试点联合全国大电影公司实行演职人员片酬按项目票房分账制,发行费用按影片投资规模、档期、票房等级次明文规定收费标准。如此,江苏电影产业链的发展壮大、票房冲全国首位将只是时间问题。
(三)构建江苏电影产业互助交流平台
江苏省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影院市场布局合理, 布点深入各乡镇,终端已具备成熟条件,前端制片则需要加快发展的步伐。江苏应以平台构建为重点,以学术研究为支撑,以交流传播为路径,使江苏电影产业在国内、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一是电影制作可从北京大制片公司中选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引用大制片公司的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深度挖掘大制片公司包括编剧、导演、制作人、明星等行业资源,节约大量的自我探索时间。二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电影局、电影协会、研究会等牵头,每年举办电影高端论坛或峰会,再把江苏各家电影公司的拍摄项目及进度进行梳理和汇总,寻求项目合作并积极推荐参加各大电影节、创投会、专家论坛等活动,加强行业资源共享。三是建立省内外和海外发行、放映渠道,制定行业标准,重点做好影片质量筛选、建立电影产业政策扶持机制、保护电影知识产权、构建国际交流平台等工作,全方位地把我省建设成为电影强省。
五、结语
新时代对电影产业发展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江苏的电影产业发展,要在资源共享、产业结构、交流平台等方面走出新路径。下一步要制定近、中、远期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规划目标,形成电影产、学、研一体化,整合行业和跨行业资源;邀请影视文化、经济产业专家开展调研座谈;建立江苏电影企业资源库;提供电影行业互助平台和政策;整合江苏省作协、文联、高校、出版、网络文学平台、创投会等领域资源,不定期举办剧本海选研讨会,鼓励电影项目在江苏孵化落地;邀请国内外电影专家、制作人、导演、编剧、影评人等,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优秀电影作品投资转化路径,以期早日实现电影强省的目标,为电影强国贡献江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