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会读书的意义
2023-12-28顾理平
顾理平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几乎是陪伴每个人一生的终极问题。从牙牙学语时似懂非懂地翻阅的自然知识绘本,到苍苍暮年时心相契合的人生哲理著作,要我读书或我要读书似乎是一种生活常态。学者董桥谈到书之于他生命的意义时是这样说的:那是慰藉,是寄托;人生流离,书是故乡。所以到了人生的乌啼时分,“枯坐逆旅静听阶前点点滴滴的雨声”,仍然要读书。进入数字化社会,在今天这样一个短视频盛行的时代,读书依然是每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对传播者而言,只有读书,才会有视频内容的精妙表达和持续输出。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公共传播时代,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但每个人生活的局限性会限制这种观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唯有持续的读书,才会有新鲜有料的输出内容和鲜活有趣的输出方式。从用户的角度看,只有读书,才能在浏览视频时,读懂诗酒风流的古代诗人做派或者意味深长的现代网络梗。从某种意义上说,浏览视频就是数字化社会现代人的另一种简单的读书方式。
读书最重要的意义,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人生的选择权。多元的评判标准和数字技术提供的无限可能性,令现代人拥有丰富多样的成长机会和发展可能。换句话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化社会,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句话听上去很美很诱惑,但仔细琢磨却会发现,这种选择权的享受却一定与读书紧密关联。一个牧民之家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获得广博的知识和多样才能,从而打开思路,拓展眼界。他可以通过现代化牧场的建设继续牧民人生,也可以选择家乡草原生态研究或城市职场精英之路。反之,如果不读书或少读书,他的选择也许只能局限于放牧三十头羊还是三十头牛这个层面。这样类比并不是说放牧牛羊没有价值,而是说多读书显然可以享受更多的选择权。读书,可以让人进入更为广阔的世界,欣赏人生更多的绚丽色彩。
读书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持续成长的机会,拥有安身立命的终极能力。现代人特别强调终身读书,这是因为一个人读过的书所累积起来的高度,就是他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而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也取决于其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我们经常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从容自信的气质和美感,洋溢着的就是读书带来的知识的魅力。网络上有个段子这样说:秋天到了,某个秋日的傍晚,南飞的大鸟掠过水面,有人会感叹:一只大鸟,好漂亮!也有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面对同样的景致,不同的表达可以直观地呈现个体审美能力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广而言之,通过读书拥有相应的能力后,大学毕业生可以从容地选择就业单位,职场人士可以自由地挑选合适的工作岗位。个体也可以据此渐趋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活理想。读书与否,会呈现每个人不一样的生命境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进入智媒时代,人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同类的竞争,还会面对智能机器人竞争。当智能机器人开始全面进入餐饮、快递等广泛领域,智能应用开始快速完成广告文案或者新闻文稿时,不读书,不进步,我们将难于自如地安身立命。
思考过读书的意义后,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我们该读什么书?当然要读好书,读有用之书,有用之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不知、不懂、不会的问题,所以非常“有用”。但是,我们更强调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多读“无用”之书。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主要不是来自“有用”之书——这些书有用的原因是经过了他人的实践和创新,是被他人消化过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有用是即时的。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往往是由蕴涵哲学意味的“无用”之书构建而成,因为“无用”之书往往具有前瞻性、普适性,所以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和完善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眼里有光,看得更清楚;内心有格局,走得更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