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故事型微课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研究

2023-12-27屠敬贤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案例设计

屠敬贤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形成更高水平的鉴赏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古诗词兴趣以及如何提高其古诗词鉴赏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用故事型微课,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确保古诗词教学高质量开展。本文阐述了故事型微课的内涵,探讨了基于故事型微课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用策略,并以《示儿》为例设计教学案例,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故事型微课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1-0145-03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很难提起兴趣,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诗文阅读环节,导致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师忽视古诗词情境的创设,也不利于学生深入体会诗词。因此,教师需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故事型微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的古诗词情境,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更加深入,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古诗词的魅力。

一、故事型微课的内涵

近年来微课经过不断发展,在制作和内容方面都日渐成熟。目前,微课教学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故事型微课在微课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现阶段受到各学科教师的广泛欢迎。故事型微课主要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按照一定的故事主线梳理整合知识内容,并查找相关素材制作而成的微课[1]。故事型微课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故事型微课在单一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了相关故事情节,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型微课中含有极具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专注听讲。最后,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在制作故事型微课过程中,需要学习相关技能,将故事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这对于教师而言是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机遇。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故事型微课的优势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其一,阅读不充分。阅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基础,在阅读古诗词过程中,有助于领略古诗词中音乐美、节奏美,古诗词朗读中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可以丰富阅读储备,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所以,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在朗诵和阅读过程中加深古诗词理解感悟。但实际上,很多语文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阅读不充分。其二,过分强调知识点学习,情景感悟缺失。应试教育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中多是借鉴现代文教学方法,学生阅读后由教师介绍作者,讲解具体含义,然后将其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和主旨思想呈现在学生面前,有着相对固定的教学流程。课堂上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字词剖析方面,即便是古诗词中的情感思想,也是由教师剖析并告诉学生。全过程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跟随教师思路学习,难以切身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色彩。其三,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薄弱。古诗词相较于其他现代文而言,语言晦涩难懂,学习难度较大,加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因此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古诗词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诵,掌握其含义,还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但如果盲目要求背诵和理解,那么古诗词学习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2.故事型微课的优势

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故事型微课,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突破重难点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在微课教学中分析古诗词教学重难点,灵活选择微课辅助教学,最大程度上发挥微课效应。在理解含义类的古诗词教学中,如,山水田园诗,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差距较大,很多学生无法通过作者描绘的场景去想象。对此,可以采用微课来抽象化古诗词中的意象,辅助学生学习理解,提升学习效率。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词讲解中,对于其中的“空蒙、潋滟”词语理解难度较大,可以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来剖析,微课中呈现西湖晴天和阴天不同景象,让学生对比感悟,获得置身于其中的美感。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烘托学习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古诗词教学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自然无法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故事型微课方法的运用,可以在观看微课视频时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描绘的场景,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三、基于故事型微课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用策略

1.应用于课前

故事型微课可以应用于课前预习环节。故事型微课具有直观性,能够启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學生预习古诗词时,需要提前了解诗词中的重点字词、读音、节奏以及部分古今异义词,这一过程能够为古诗词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并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同时,学生对古诗词的预习质量对课堂学习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能够围绕古诗词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故事型微课的制作,将其作为古诗词预习资料上传至教学及社交平台,在群里告知学生完成相关预习任务。故事型微课中突出了古诗词的学习目标,并进一步丰富诗词内容。除此之外,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学生带着困惑学习,能够针对性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深化对诗词的理解。利用故事型微课展开古诗词预习,能够提高预习效率,并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内容,为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保障。

2.应用于课中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加详细全面地为学生讲解古诗词知识,学生能够及时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并掌握古诗词中的知识内容,并将知识内化于心,因此,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掌握古诗词的重点字词、诗词大意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等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故事型微课时,可将其作为可视化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型微课提炼出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帮助教师创设生动的诗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诗词,加强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提升诗词教学质量。

3.应用于课后

学生课后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复习巩固课内知识和拓展延伸课外知识两方面。对于古诗词学习而言,拓展延伸课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古诗词知识,加深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理解,并补充相同类型的古诗词丰富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故事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补充材料,能够拓展学生古诗词的视野,并可以及时对课堂学习进行查缺补漏,并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故事加工,更具针对性地使用故事型微课解决自身问题,完善古诗词的知识结构体系,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

四、基于故事型微课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设计

本设计将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这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课堂设计。

1.设计背景

《示儿》这首诗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出自爱国诗人陆游之手,诗人在弥留之际依然不能忘记国家被金国占领的国情,便作诗教导自己的后代,将自己的遗志传承下去。学生在学习《示儿》时需要对诗人的爱国情感进行认真分析并领悟,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虽然五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陆游的诗词,但是已经学习过爱国类的诗词,如三年级下册中的《塞下曲》。五年级学生在理解诗词的内容后,还需要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欣赏诗词的魅力以及精神内涵,体会诗人传递出的真挚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示儿》故事型微课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对故事型微课的教学内容展开分析,判断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使用故事型微课进行教学,之后再进行设计活动。《示儿》的作者陆游生平背景以及作诗的时代背景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故事型微课,使学生全面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分析和把握诗人情感。其次,教师需要设计故事脚本。诗词本身的故事背景能够使脚本的逻辑更加清晰。微课视频一开始先吟诵《示儿》,之后出示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诗?接下来介绍陆游生平信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之后教师再以动画的形式简要讲述南宋朝廷苟且偷生,国都汴京被金国占领的屈辱历史。再讲述陆游弥留之际仍怀有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信念,留下《示儿》这首诗。再次,教师需要搜集脚本中需要的故事素材。素材主要包括教师需要阅读整理陆游的背景资料以及与历史和诗句相关的视频资料,将这些内容作为剪辑素材。最后,教师开始后期剪辑制作工作。按照脚本内容并参考部分与故事型微课相关的资料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并添加音频和字幕,最后导出微课视频[3]

3.故事型微课在古诗词课堂中的实施

首先,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理解遗嘱。教师向学生提问遗嘱的含义后,在课件上展示名人的遗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给出不同答案后,教师总结:遗嘱是人在临死之前为后人留下的嘱托。之后顺利导入陆游为子孙后代留下的遗嘱《示儿》这首诗词。其次,教师读题解题,引导学生体会诗意。学生齐读课题后,思考并交流题意是什么。学生分享想法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示”是指展示,“示儿”就是指讲给子孙们听,也就是在导入环节介绍的“遗嘱”。教师先指导学生朗读诗词,并划分节奏,纠正个别字词的读音。之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理解前两句诗词,先带领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元知”是指本来知道;“万事空”是指什么都没有了;“但”与现代用法不同,这里指只是;“九州”指整个国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前两句诗词的意思。学生回答得出:本来我明白人死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未看到祖国统一,心中感到悲伤。后两句诗词,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进行理解,小组讨论后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在一旁给予必要指导。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是南宋军队;“中原”是指被金国占领的土地;“家祭”是指祭拜祖宗;“翁”指父亲。后两句的意思是南宋军队平定中原后,你们在祭祖时不要忘记将这件喜事告诉你们的父亲。再次,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微课,理解诗人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诗词,并让学生独立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为学生播放故事型微课视频《陆游的一生》之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观看结束,开始回答问题。第一位学生:诗人表达未能收复失地的遗憾;第二位学生:诗人表达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恨;第三位学生:诗人虽生命垂危,但仍然想亲自上战场杀敌,死前未能亲自收复失地感到悲痛。学生分享想法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进行总结:陆游最大的心愿是祖国统一,但诗人直到死去也未等到这一天,心中十分悲苦。诗人悲祖国尚未统一,恨南宋苟且偷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诗词,这一次学生需要注意将诗人的情感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将爱国情感内化于心。最后,教师进行拓展延伸,内化诗人情感。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课件,带领学生探索陆游的意愿是否实现。教师向学生展示陆游死后南宋的战争情况,陆游去世二十四年后南宋与蒙古联合灭金,六十六年后,元朝军队即原来的蒙古军队灭宋。虽然陆游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愿望实现了,但是南宋也因为更强大的元朝灭亡了。但是陆游这首诗词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许多仁人志士受此影响,面对强敌入侵奋起反抗。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陆游的精神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勇跃交流,认为小学生需要永怀爱国热忱,努力学习,少年强则国强,为国家的前途奋斗。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故事型微课,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确保古诗词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应用故事型微课,并且制作故事型微课时需要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故事脚本,整理素材并剪辑制作。通过故事型微课教学,学生能够提高古诗词学习及鉴赏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育贤,郑小军,卢添桂.故事型微课设计的误區及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8(2):25-28.

[2]宋彩梅.故事型微课程开发研究范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6):213-214.

[3]林璇,叶年森.故事叙述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7(11):30-32.

猜你喜欢

案例设计
仿真案例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案例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情趣兴趣为基,实践创新为主
重庆市政府债务风险案例研究设计
案例教学法在VB中的应用
一对一个性化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分析
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游戏案例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策略小议黄新琴
“药品与健康”项目学习案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