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包虫病防治技术
2023-12-27
近年,中国牛羊养殖业迅速发展,2022年度肉牛出栏4 840万头、羊33 624万只,为广大人民群众肉类需求提供保障。包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棘球蚴寄生而发病,早期症状相对隐匿,养殖户不容易发现,发病后对牛羊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感染人类,会严重危害人和家畜健康。因此,在牛羊养殖中,做好包虫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牛羊包虫病发病机理、发病症状、临床诊断和防治措施,为广大养殖户防治包虫病提供相应技术参考。
1牛羊包虫病发病情况
牛羊包虫病主要发生在畜牧业发达地区,发病率约为3%,在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恶劣地区,患病率可以达到10%。经过统计数据分析,牛罹患包虫病概率大约为20%,羊的患病概率稍高,达到25%,犬科动物是该包虫病的末端宿主,患病概率约为15%。包虫病在牛羊群体中感染覆盖岁龄广,各个生长阶段牛羊都可能被感染,经过调查发现,1~1.5周岁牛群体发病率为最高。家畜感染包虫病后会呈现转圈运动状态,转圈直径在7 m范围内,感染家畜在短时间内可因为压迫神经造成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部分被感染家畜在包虫寄生较多部位呈现颅骨外突或者颅骨变薄现象。牲畜染病后,若人类不注意卫生,接触到被污染排泄物、牲畜食物,或接触狗等犬科动物也有较大概率被包虫病感染。对病患严重养殖场进行调查,发现发病主因是养殖户饲养管理模式不合格[1]。
2包虫病临床症状
牛羊被包虫幼虫(棘球蚴)感染后,具有一定潜伏期,在寄生初始阶段症状不明显,不容易发现病患牲畜,容易被养殖户忽视。一般在2周后,感染牲畜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体温迅速飙升至40℃以上,食欲差,精神状态不佳;牛羊群躁动不安,牲畜冲撞,不断摇头和转圈;在牛羊感染后的急性发作期,牲畜呈现明显亢奋状态,在养殖圈内转圈,几天后即可发展至牲畜脑炎,导致迅速死亡。抵抗力相对较强的牲畜在急性期过后可能会转入慢性发病期,进入慢性发病期后,随着寄生虫不断繁殖,寄生包囊体积不断扩大并逐渐增多,包囊对寄生处神经压迫越来越严重,牲畜出现比较明显的神经压迫症状。
3包虫病诊断
棘球蚴感染牲畜后早期不出现明显症状,潜伏期较长,只有在出现明显症状或进行常规体检时才可发现,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包虫病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国内外对于包虫病诊断通常采用皮内变态反应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和免疫PCR法[2]。
3.1皮内变态反应法
皮内变态反应诊断法可以迅速得到诊断结果,检测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缺点是皮内变态反应法是一种非特异性诊断方法,不仅对包虫病能够得到阳性结果,若以该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治疗,可能会影响效果,该方法目前在感染初筛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3.2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具有反应迅速、操作技术门槛低、可操作性强、反应快速、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而且对设备需求量小且要求低,仅仅需要1台恒温箱即可操作,不需要借助精密仪器,仅凭肉眼就可以直接观察检测结果。此种方法因为成本低廉及检测结果客观、快速,尤其适用于基层养殖户。
3.3免疫PCR法
免疫PCR法为近年推出的适用于包虫病检测的检测法,目前仍在研究優化阶段,检测过程需要试剂进行辅助,诊断原理是应用抗原特异性反应,诊断结果准确率高。由于检测成本较高且对操作有一定技术要求,不适合规模较小养殖户选用。
3.4剖检诊断
若发现有病死牛羊,需对牛羊尸体进行剖检,也可以判断是否感染包虫病。在患病牛羊剖检,能够发现肝脏和肺存在寄生虫,肝脏寄生虫较多,表面呈现突起状态,且肝组织中存在大量大小不一的寄生虫包囊。刺球幼虫广泛分布于患病牲畜体内各个脏器和各种组织中,比如在肌肉、脑髓、肾脏以至于皮下,严重时可能在内部已经发生腐烂。在患病牲畜剖检时,要注意对包虫病和肺炎进行区分,这2种疾病在肺部表现上具有相似特征,必要时需配合其他检测手段辅助诊断。
4包虫病防治策略
4.1免疫接种
通过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包虫病感染,在进行免疫接种时,要根据牛羊年龄确定免疫接种时间。成年牛羊在接种前,先要做好包虫病抗体检测,若抗体为阴性,应该立即进行免疫接种,在第一剂疫苗接种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加强免疫接种后每年进行1次免疫强化接种,以保持牛羊体内抗体滴度。新生牛羊中有部分自母体携带抗体,可以推迟至16周以后进行首次免疫接种,之后按照成年牛羊免疫接种方法进行;若不具备母体抗体,在第8周就要进行第1次免疫接种,之后按照成年牛羊免疫接种间隔进行接种。
4.2药物治疗
通过筛查及科学诊断,可以对牛羊包虫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包虫病感染初期,应用药物疗法都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在选择药物时,对羊感染通常选用吡喹酮治疗,或用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用药,以应对包虫抗药性,取得更好治疗效果,经过总体评估,总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牛包虫病感染在治疗上与羊有所区别,主要以药物驱虫治疗为主,保证每年做到不少于2次驱虫,尤其在包虫病高发地区和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养殖场所,以每个季度驱虫1次为宜[3]。
4.3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染病牲畜可以根据指征进行手术治疗。以病牛为例,在手术治疗前使牛侧卧于斜坡上,保持头部向上体位。工作人员对牛病患位置进行剃毛和备皮操作,以碘伏消毒皮肤表面后进行75%酒精脱碘。手术前,可应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以无菌手术刀V字形切开皮肤,止血钳固定切口皮肤,将受包囊侵犯的骨组织切开,过程中注意止血,若患牛脑膜表面存在较多寄生虫包囊,骨组织切开后会自行流出,也可以由术者以止血钳轻拉牵出。若寄生虫包囊不在表面,可以在颅骨打孔,以注射器刺入包囊,抽取包囊液并注入75%酒精消杀。手术结束后,常规缝合伤口,同时连续3 d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消炎。手术治疗针对病情严重牲畜,为治疗最终选择,即便施行手术,也存在一定病死率,较大部分患病牲畜可以恢复健康。
4.4加强犬科及啮齿动物防控
狗、狐狸等犬科动物和啮齿动物均是包虫病元凶棘球蚴末端宿主,管控不到位会成为牲畜患病传播者。养殖户要定期对家犬进行驱虫操作,同时要对犬排泄物做消毒处理,消灭排泄物中可能残存虫卵,防止成为牲畜染病媒介;在对家畜进行投喂时,要尽量选择熟食投喂,如果选择生食,要在投喂时一并拌入驱虫药物。在养殖场所周围频繁出现的狼、狐狸等终末宿主,也要以投喂方式进行驱虫,做好记录。啮齿动物,如老鼠也是包虫病幼虫宿主,养殖户要尽消灭养殖场及周边鼠类,切断传染媒介。
5加强牛羊饲养管理
棘球蚴虫卵是牛羊包虫病元凶,具备较强环境适应能力,可以抵御一定高、低温度变化和化学试剂,但对光照较为敏感,通过充足光照能够杀灭绝大部分虫卵。因此,养殖户需要根据包虫病发病机理和预防原则对牛羊养殖场制定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日光暴晒,保持养殖场内清洁卫生,及时无害化处理排泄物,防止次级感染;定期进行牲畜检疫,以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为牲畜提供清洁水源并定期检测。
6落实包虫病净化工作
包虫病感染牛羊在宰杀后仍然可见大量包囊,而且经过检测,包囊仍然具备活性,流入市场可能会感染人体,影响人民群众健康,所以要对包虫病进行净化处理。处理手段包括:定期牲畜体检;对染病牲畜立即隔离治疗;病情严重牲畜的进行无害化销毁,阻断传播渠道;牛羊养殖育种、选种环节要做到规范化,防止带病牲畜流入[4]。
当前对于牛羊包虫病尚无彻底消灭方法,包虫病在家畜间传播现象依然广泛存在,给养殖效益和人民健康带来隐患。养殖户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将包虫病防治納入养殖场常态管理中,完善各项养殖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疾病的不良影响,保障养殖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宽海,李全会,杜红梅.牛羊包虫病的优化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8):1.
[2]冯瑶.牛羊包虫病的优化防治技术[J].兽医导刊,2019(16):1.
[3]罗毅,张丹,丁剑,等.牛羊包虫病的优化防治技术[J].兽医导刊,2019(11):1.
[4]朋毛才郎.牛羊包虫病优化防治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4):1.
(陕西省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