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新生代赓续中华文脉传播实践研究

2023-12-27曲凤荣

对外传播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文化传播

【内容提要】华裔新生代的双重文化身份特征,具有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双方文化交流的多重优势。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身份认同感能够促进中华文脉在海外华人华侨中的赓续与传播,在推动文明对话、实现文明互鉴中发挥积极作用,是融通中外的重要群体。对华裔新生代的文化传播活动,既要呈现中华文化的表征符号,又要体现内涵于表征中的精神意向;既要展示中华文化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又要使这种同根同源的文化成为其梦之所萦。因此,传播主体要以传播效果为导向,在时机把握、符号选择、叙事方式方面要与受众的结构特征、接受心理、情感需求高度契合,以符号化、艺术化、故事化、视觉化相融合的表达范式进行传播,体现中国形象的亲和力、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华裔新生代 文化符号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①“2023中华文化大乐园——德国伍珀塔尔营”走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乡,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源和发展逻辑。针对德国华裔新生代这一群体,立足微观传播视角,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在理论取用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高度契合,呈现出有机性、融合性和创新性的特征。

一、研究背景

“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继“请进来”的“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后,针对海外华裔新生代这一群体,于2011年推出的又一项旨在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的“走出去”品牌活动。“2023中华文化大樂园——德国伍珀塔尔营”是由黑龙江省海外联谊会承办、德国国际德中文化交流协会协办的文化交流活动。

从传播主体看,黑龙江省海外联谊会对这次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重视,派出了强大的教师团队。该团队打破了以往文化传播的校际壁垒和学科壁垒,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三所学校选派12名优秀教师,承担本次大乐园活动的教学和演出任务。教研团队由国际中文教育、美术、武术、音乐、书法和舞蹈等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学科种类多,覆盖领域广。

从受众群体结构特征来看,主要以新生代华裔青少年、中德混血为营员主体,同时扩大到当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德国青少年。营员多在4岁至18岁之间,营员年龄跨度比较大。从心理特征来看,这些华裔新生代虽然祖籍国是中国,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国外,语言、生活习惯与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多文化混合的状态。一方面,他们在家庭中接受来自父母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但因为与祖籍国距离遥远,受祖籍国文化环境影响较弱,导致其归属感不足;另一方面,在学校受到德国文化价值观念、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其产生被迫融入的压迫感,渴望被认可、理解与支持。这种情况使得他们时常处于中德两种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之中。

二、案例分析

教师团队在授课之前对教学对象进行了充分调研,针对营员的结构特征确定教学方案和实施路径。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的亮点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把握契合点:以中德传受双方的共性特征为契机

文化传播需要契机,需要找到能触动双方文化认同的切入点,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找到共享的信息和符号。这种信息和符号可以是物理空间符号,也可以是语言符号、心理符号和感情符号。这就要求传播主体善于发现契机,聚焦传受双方的共同特征进行活动设计和策划,“借机”传播,“借题”传播。

一是在时间方面,“2023中华文化大乐园——德国伍珀塔尔营”选择了10月2日至14日这一节点,是中德两国的国庆长假期间(德国的国庆日是10月3日)。一方面德国华裔新生代正值国庆小长假,另一方面教师团队的出行可以减少对正常教学的影响,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在时间安排上更具可操作性。恰当的时间安排使活动不仅受到华裔新生代家长的欢迎,也吸引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德国本土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参加,客观上拓展了受众覆盖面,扩大了影响力。

二是从接受心理看,当时恰逢中秋节刚过,海外华人对于中秋节有着特殊的孝亲情感和乡土情结,有助于唤起新生代家长的情感记忆,使传受双方在文化交流的内容方面找到契合点,增强了文化交流的共通性。

三是从文化交流地点看,将主办区域选在伍珀塔尔,该市所在的北威州有近3.6万华侨华人,占全德华人华侨的四分之一。这里还是恩格斯的故乡,距离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也只有200多公里。华裔新生代家长和当地学生家长代表与教师团队一起拜访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故乡,参观两位伟人的故居,对相关问题进行友好交流探讨。这种共通的文化符号、共同的历史记忆有助于沟通双方情感,拉近心理距离,进而形成价值认同,增强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度和影响力。

(二)传播内容:代表性的文化传播符号叠加组合

文化符号的叠加组合不仅有助于受众深入理解文化符号的表层特征,而且通过符号的反复强化,更有助于受众透过表征理解文化符号的深层内涵,这也是文化传播的理想效果。本次“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牢牢把握“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核心思想,始终以营员的文化获得感为传播导向,针对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同根同源”特征进行课程构建。

在传播内容选择上,既有中国民间剪纸、京剧脸谱、水印木刻、中国书法等物态文化符号,也有中国姓氏起源、节日节俗、古典诗词、经典音乐等精神文化符号;既呈现了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扫码点餐等当代中国的科技活力,也融入了黑龙江特色美食、冰雪文化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

在传播符号的表达方面主要体现了三个特色:一是在开幕仪式上由教师团队将确定的文化符号进行精彩展示,激发受众兴趣。二是教学过程中解读这些文化符号。教师团队打破学科壁垒,不同学科相互交融,通过多模态组合,增大信息容量,强化受众的文化感知和体验。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诵读并讲授“三字经”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武术精神的特点重新创作出“武术新三字经”,利用其朗朗上口的特点,将“三字经”这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武术动作中。在剪纸和水印木刻文化传播中,注重美术符号与语言符号叠加。营员边表演、展示作品,中文教师边结合作品内容和营员的体验过程进行画外音解说,使受众群体不仅能通过颜色、形状等直观体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使他们透过文化符号的表征,深切感悟该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孝亲、团圆、祈盼吉祥、刚健质朴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意向内涵。三是在闭营仪式上,由学生表演展示夏令营教学的产出成果,作品展示范围覆盖所有营员,家长对营员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进行录像、拍照,并通过自媒体进行发布,形成二次传播。这种认知、体验、再发布的传播过程,既增强了受众对祖籍国文化的集体获得感,也增强了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传播方式:叙事方式体现温度与深度

文化对外传播首先要明确传播受众,充分考虑受众的教育背景、心理特征,优化议题设置、传播内容、叙述方式和表达形式。华裔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次活动特别关注与新生代家长的情感沟通。

“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的受众群体虽然以华裔青少年为主体,但很多家长积极参与并全程关注,甚至作为教学助理融入式参与。为了解传播对象,教师团队与家长进行了充分互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

一是教师团队与营员家长多次座谈,就青少年成长问题,回应华裔新生代家长的教育焦虑。海外华人子女接受的社会教育是西方教育,而家庭教育却蕴含着浓厚的东方色彩。在中德文化碰撞中成长的孩子虽然独立生活的愿望强烈,对父母的依赖性相对较少,但有些孩子性格脆弱,缺少自信,甚至存在社交障碍。这造成了营员家长难以言说的教育焦虑。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优势,围绕目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中德文化冲突、对祖籍国文化学习的困惑等问题,为家长们出谋划策,答疑释惑。

二是共同体验当地文化,讨论中德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源于文化符号的共享性。鉴于此,营员家长代表和教师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共同参观马克思和恩格斯故居,了解两位伟人的革命历程,参观体验伍珀塔尔市具有百年历史的悬浮列车,感受德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等。传播主体与受众在共同的文化体验中同话中国,共语文明,通过强化精神黏性提升受众群体的信任度与依赖感。教学过程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主动配合。

三是关注华裔新生代家长的心理,充分体现彼此的共情能力。一方面这些华裔家庭大多不是独生子女,部分父母因忙于工作而忽略对子女成长的陪伴,被动依赖于德国的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学业优秀,不忘中华文化之根,在适应德国文化过程中存在心理挣扎。教师团队针对新生代家长的这种纠结心理,对其进行安抚和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文化交流过程中这些充满柔性的人文关怀,走进了华裔家长的内心,缩短了传播主体与受众间的情感距离,形成了集温度、深度和感染力于一体的传播范式。

(四)话语范式:以尊重为前提的传播场景再造

跨文化传播中,在深入研究传播语境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传播环境,遵循传播规律对传播场景进行深度再造,是重组话语结构、移植话语方式、重构新认知空间以实现传播致效的有效思路。这次夏令营在充分尊重对方文化语境和传播环境基础结构的前提下,从场景内容和调性等方面进行調整,嵌入中华文化元素,进行柔性再造,从而实现改变和引领议程的功能。②

这次夏令营的活动场景综合运用了嵌入、重构、切片、再现等方式进行场景再造,物理空间的布置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共鉴和融合性特征。此次活动充分尊重圣劳伦斯学校原有的场景布置,同时嵌入中华文化元素。例如,在走廊两侧摆放该校学生德国教师课堂的手工作品、摄影作品等学习成果,同时也展示此次夏令营的书法、木刻版画、剪纸、脸谱等具有中华元素的学习成果。

教师团队的授课内容充分尊重受众群体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语言文化程度的多层次性,选择了切片式话语表达方式。切片式话语表达,即将表达宏观生态或者抽象价值观的话语,进行故事切片,用碎片化折射和多元化嫁接的方式构造受众的认知,以适应受众的多元化、多视点、多层面的接受需求。例如,在开营仪式上,教师选择“中国话”这一较为宏观的主题,针对营员及家长汉语水平不一、年龄差距大的特点,将汉语的神秘、古老、丰富、自然,通过甲骨文、古典诗词、历史人物、当代中国等典型画面和典型符号进行视觉呈现,同时配以“我爱你,中国”的背景音乐,以音画结合、声情并茂的诵读方式讲述中国话的特点和魅力,加深受众对内容的理解,提升华裔新生代及家长的文化认同感,现场气氛极具感染力。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又进行场景再现,具体阐释、重复话语主题,增强文化传播效果。

三、思考与启示

(一)多方参与,同频共振

共振原理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借用到文化传播领域,是指不同主体在思想观念上的协同状态,即以文化符号为载体,激发多元主体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观念和态度的一致性。在此次活动中,参与主体的政府与民间同向而行,话语相互协调补充,增信释疑,形成良性互动。主办方、对接方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促成了多方参与,扩大了传播范围。共情、互鉴、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使各参与主体产生同频共振效应,提高了传播效能。

参与此次文化交流活动开营和闭营仪式的嘉宾来自政府及社会各界。其中,有中国驻德国杜塞尔多夫总领事,伍珀塔尔市市长,黑龙江海外联谊会理事、德国伍珀塔尔市教育部门负责人,国际德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全德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会长,中华大乐园教师团体、营员及其家长,甚至包括德国民间摄影爱好者。各界人士一致认为,此次活动的教师团队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带给了华裔儿童和青少年。这种文化交流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双方了解各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促进两国人民的彼此理解、宽容和关心。这种“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交流和互鉴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德国青少年关注中文和中华文化,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中华文化大乐园”能永久入驻恩格斯的故乡。

(二)“自我”与“他者”同向聚合

文化对外传播要以效果为导向,强化效果意识。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话语和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往往较难被接受和认可。如果能让受众以客观、平等的心态看待中国,甚至以他们的视角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那么传播出去的中国国家形象是立体的、客观的,也是更容易被认可和接受的。“中华文化大乐园”德国行突破了以自我中心的传播模式,更关注“自我”与“他者”话语结合。

一是以中德双重视角看中国。在本次活动场景中,特别设置了德国民间摄影爱好者“中国印象”摄影展,把他们过去十年中国之旅的照片精选出来展览,并在开营仪式上发表讲话,通过德国人的视角讲述当代中国的人文地理和风俗文化。这一环节是传播学中重构话语表达范式的成功实践。

二是中德双方媒体相呼应进行信息发布。《西德报纸》、全球华侨联盟等多家媒体、网站,以及网易新闻、《香港商报》等国内外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中西方媒体及自媒体积极参與,共同发力,提高了活动的影响力和显示度。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同向聚合既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互鉴,又突破了自说自话的传播困境,借嘴说话,借筒传声,以朋友圈扩大朋友圈,增强了话语的可信度和传播力。

(三)“外传”与“内寻”相互借力

文化传播主体既要“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也要让对方主动“走进来”,主动了解和体验,成为其梦之所萦。

2018年,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谈到要提高“中国能力”,即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了解中国的能力。该报告认为德国应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层面提供获得“中国能力”的机会,教育机构能最好地帮助两国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重新认识并走近中国。③

应营员及家长要求,海外华人团体、华校负责人在此次活动后组织了寒假“走进中国”的中华文化寻根活动。这一活动策划不仅吸引了当地大量华裔新生代,也吸引了一部分德国青少年报名参加。这既是本次文化活动效果的延续,也是回应参与者的具体需求。华裔新生代和德国青少年来到中国,亲身了解和体验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外传”与“内寻”相结合的文化交流方式,将概括叙事、典型叙事和深度体验相结合,相互借力,形成合力。由此可见,政府部门、海外联谊会、华人华侨团体应深化协同协作,制定长期规划,深度沟通,拓宽视野,扩大合作范围,形成品牌效应,真正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本文系202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俄人文共同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1GJE30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JGY202203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曲凤荣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 yaowen/liebiao/202308/content_6901250.htm,2023年8月31日。

②姜飞:《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传播视角》,《全球传媒学刊》2023年第10卷第4期,第6-17页。

③《德国政府将继续加强“中国能力”》,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18-05-08/doc-ihacuuvu9027686.shtml,2018年5月8日。

责编:荆江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文化传播
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