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四重情感逻辑

2023-12-27杨敏

上海视觉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情人类情感

杨敏

(上海开放大学,上海 200438)

享誉全球的法国哲学家和作家雷吉斯·德布雷认为人类历史是合二为一的两个历史,即人与人的关系史、人与物的关系史。“前者是一种可逆反的强度,一种不分前后的重复空间;后者是一种积累性的延伸,一种发明与发现的开放空间。艺术、宗教、神话、政治属于第一个领域;科学和技术属于第二个。”[1]他在考察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及社会效果时,将历史上的文化传递系统分为三个阶段:逻各斯域、书写域和图像域,并把当下信息技术下的文化传递称为“媒介域”,认为“每个阶段有其自身的技术环境的结构,并在其效果扩散的过程中导致人们在使用方法、心智状态、思维方式和信仰方式上产生颠覆和震荡”。[1]

进入21 世纪,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 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推出的ChatGPT(图1),因其敏捷的知识应答反应和跨领域知识的清晰答案受到全球关注。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界、知识界和舆论界越来越多的应用体验及其传播,众多科技专家、人文学者、教育者、文艺作者及其他用户加入了ChatGPT 的使用和研讨行列。在回顾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的基础上,他们预测了ChatGPT 必将与全球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ChatGPT 将对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及人类共同文化精神产生的深刻影响。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ChatGPT 出现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①盖茨盛赞ChatGPT:人工智能历史意义不亚于“PC或互联网诞生”,腾讯网·腾讯科技,2023-02-03 08:36:32,https://new.qq.com/rain/a/20230203A00YGN00.英伟达创始人CEO 黄仁勋认为AI 可以帮助人类创建初稿、建立初步的设计,帮助人类打开“脑洞”,激发创造力,提升生产效率。②人工智能归根结底还是算力的比拼,东方财富网,2023年03月22日,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30322210349688512030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彦宏说:“AI 技术与物理世界不同的人群、场景结合,让其不经意间融入到社会的脉络中,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也终将演变成为人与社会的一种‘下意识。’”并预测说人工智能将会是影响未来40 年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③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人工智能将会是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财经网·科技,2021年07月08日 14:33,https://finance.china.com/tech/13001906/20210708/37256391_all.html.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许纪霖先生认为:“ChatGPT的诞生不仅是技术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它将带来第四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④混沌学园.许纪霖教授:我对ChatGPT了解得越深入,越是无法乐观.搜狐网,2023-04-22 11:32,https://www.sohu.com/a/669130548_99922069.但是,仅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考察ChatGPT 在各领域的快速渗透及巨大影响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从人与物关系的视角进行的观照;还必须从人与人关系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其迅速发展的内在机理—人类的情感逻辑。本文以ChatGPT 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日渐趋热之现状为切入点,在对这一领域现实图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ChatGPT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背后的四重情感逻辑,探索科技发展与人类精神之间互动共进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确认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与存在意义,以期实现对科学技术之人文属性的回归。

图1 ChatGPT 网站

一、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现实图景

(一)全球热捧与用户井喷

从2022 年底发布到2023 年3 月,ChatGPT 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迭代到最新版本—GPT-4,其强大功能呈现出四大特点:(1)可处理多达2.5 万字的长篇内容。显示其拥有更强悍的“记忆力”,能够长时间更聚焦地与用户对话,提供更精确的回复。(2)具备图像分析能力,且有一定的“幽默感”。(3)生成网页。能够辅助撰写程序,生成整个网站的程序代码。(4)超强推理能力,比如,可以依据多位与会者的行程空档安排会议,参与高难度考试且名列前茅。回首ChatGPT 推出仅两个月后,即2023 年 1 月末,其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 1 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而今,每天都有海量的活跃用户加入到GPT-4 的体验式使用行列。

这些海量用户的体验式使用主要集中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三大领域:(1)AI 创作。(2)智能编程。(3)工作生活助手。在此背景下,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科技巨头公司微软和Adobe 发布了与图像生成相关的新应用。微软推出AI 画笔,让用户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生成图像,且图片可预览、可修改。Adobe公司推出的应用则专注于创建图像和文本效果,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命令快速修改图像,整合到产品套件中。百度也发布了AI 作画功能。为此,有人预言当下的画师都会被AI替代,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的惊人潜力会带来一个全新的领域—智能艺术: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等。文艺作者通过ChatGPT 可以探索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产生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二)ChatGPT 与文艺创新

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前期基础,是机器人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文艺作品,掌握纷繁各异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技巧,继而模仿和生成文艺作品。正因其背后集中了全世界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成就和智慧,并一直进行持续不断的优化和提升,它就有了超越一般人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在创作作品之外,ChatGPT 还能为文艺作者提供仿真场景体验、洞察生活角度、拓展文化视野、扩大创作边界及激发创作灵感等,且能通过智能互动不断优化和完善作品。

国内运用ChatGPT 及其他人工智能创作的文艺作品纷纷面世且引起热捧:百度与荣耀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AI 数字人创作歌曲《每分 每秒 每天》刷屏。酷狗“AI 歌手”可以一键合成歌曲和音乐,想听什么AI 歌手就唱什么。AI 写作的全国新高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获得48 分,已赶超约75%高考考生。至于AI 主播、主持,更是十分普遍。国际上,2022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博览会数字艺术评选中的第一名是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Theatre Dopera Spatial)(图2)的作品。日本著名画家和人物设计师天野喜孝,把自己著名的游戏作品《最终幻想》中的设计和插画转由AI 生成自己风格的绘画,几乎接近理想。2023 年4 月,德国艺术家鲍里斯·埃尔达森的摄影作品《虚假记忆:电工》(图3),获得2023 年度索尼世界摄影奖的创意类大奖。另一位知名漫画爱好者用AI 创作了一共40 页的完整漫画故事作品,发布之后大获成功,完全达到了出版水平。时至当下,运用ChatGPT 及其他人工智能创作的文艺作品结集出版、公开发行,已成文艺创作界的热点现象。

图2 《太空歌剧院》,杰森·艾伦

图3 《虚假记忆:电工》,鲍里斯·埃尔达森

(三)科技力量与情感逻辑

从技术层面看,ChatGPT 与文艺创作融合的发展趋势是科技进步所致,比如建立于多次迭代升级之上生成式的预训练语言模型,拥有1750 亿个模型参数,接受了570GB 的文本训练,同时使用有监督和无监督的人工智能学习技术(Open AI,2022),使得ChatGPT 具有强大的学习和信息整合能力;能与用户流畅对话和生成文本,辅助用户制作图像和视频、编写和调试代码等。然而,这些科技的重大突破只是ChatGPT 背景下文艺创作出现重大变革与解放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内在机理则是潜藏在背后的人类情感逻辑。可以说,正是ChatGPT 将原本存在的人的情感因素进行聚焦,才让人们流动的、散状的情感交由工具呈现,汇集成技术创新者和参与使用者的共同行动,进而助推了一个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的新时代。无论是ChatGPT 的创新者,还是遍布全球的文艺使用者与参评者,其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驱动机理都是情感,在各自奔赴ChatGPT 的过程中显现了情感动力的强大影响。

“所谓情感逻辑,就是在情感状态到审美意识过程中,以表象、意象为基本单位,以情感为中介,最后形成形象、意境所构成的逻辑关系。”[2]在日常状态下,人的情感逻辑和理智逻辑相辅相成,前者体现人的性格特征,后者体现人的认知水平。二者中最常起作用的是情感逻辑,因为它是一种先天的相对恒定状态。理智逻辑则千变万化,因为它是后天的学习与思考所致。在意义上,情感逻辑容易让人走向共振和同行,理智逻辑则容易让人特立独行。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人们大多都是凭借情感逻辑而非理智逻辑;在人类宏观历史发展中,情感逻辑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探索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情感逻辑,就是在探索科技发展与时代变迁、人类进步之间互动互联的内在机理,意义重大。

二、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四重情感逻辑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尔斯认为情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几乎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是由情感引起的。而人的情感逻辑作为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则是从情感出发,并以情感来判断事物的主观性逻辑。另一位美国学者,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他的《互动仪式链》中提出,情感能量是社会互动真正的驱动力,是“理性选择的总司令”。[3]可以说,情感逻辑是人类推动包括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制度设计、文化更迭乃至文艺创作等一切发展的内在机理;从个体到群体,从个人到国家,从以往到当下,概莫能外。以ChatGPT 与文艺创作的深度融合为剖析点,可以发现其背后蕴藏着四重情感逻辑。

(一)人类情感趋同: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前提基础

趋同现象作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指的是系统之间通过耦合作用达到同步的过程。这一理念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行为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2005 年,加拿大安大略大学的菲利普·拉什顿和裘蒂·保斯在《心理科学》杂志撰文指出,相处较久的人会长时间经历相同的情绪,这表明人类的情感也存在趋同现象;而这种趋同现象在亲密关系间,体现得尤为明显。而ChatGPT 与文艺创作的深度融合中人类情感趋同现象的产生,有着坚实的自然基础与社会基础。

1.经验与情感的共通性。从人类共有的自然属性看,人有七情,与生俱来,所谓喜怒哀惧爱恶欲。人类之所以对外界事物有“感同身受”的自然机理,是因为人的大脑存在一个“镜像神经元系统”,随着在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行为变化,这个系统就会被激活;随之就会尝试理解在大脑内部“镜像”观察到的行为,由此产生了感同身受。因此,美国学者戴安娜·阿克曼说:“如有任何雷同,主要来自人类经验与情感的共通性。”[4]

2.情感生发的相同性。从人类情感的生发过程看,虽然存在外界刺激的差异,触发的情感的差异,以及情感的触发程度的差异,大大增加了人对外界事物情感的差异性。但是,人的情感主体部分是相同的,遇到开心的事就会欢快喜乐,遇到伤心的事就会悲伤沉郁,遇到可恶的事就会怒火中烧,触发的都是同一种身体反应机制。

3.情感传递的同理心。从人类情感的传递机制看,存在着跨越种族的同理心机制。同理心是一种能够分享、理解和关心他人情感状态的自然能力,帮助人提升社交能力,实现与他人的顺畅交流,进而理解他人的行为以及该行为背后的原因。同理心由三个要素组成: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和分享;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通过理解他人的经历,进而同情他人。此三者结合,共同组成人类的同理心机制。

4.人工智能的助推力。从科学对人类情感的助推看,人工智能强化了人类的情感趋同。一是情感识别技术。许多AI 系统已经能够通过分析人的面部表情、语音和生理反应等,准确识别出人的情绪和情感,在推送中加大了人的情感趋同力度。二是人机情感交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让AI 具备情感交流能力,从而实现与人类的有效沟通,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三是情感挖掘功能,能在多角色网络中挖掘那些隐藏的群体。

正因如此,基于ChatGPT 的文艺创作,可以在拥有大规模情感趋同现象数据支持的基础上,在创作之前进行三个层面的创作铺垫工作:第一,为海量真实数据下的情感趋同建模,建立一种普适性的情感趋同度量框架。第二,对特定情感下的趋同模式展开分析,把握人情感交互过程中的情感趋同方向。第三,进行多模态下的情感趋同建模,掌握不同群体内部的情感趋同细节。以此原理指导ChatGPT 下的文艺创作,最能触及生活的本质、人的本质、人的困境、人的压力、人的关系等,引导人在情感震撼中醒悟、反思、行动,从而开启新的自我和新的人生。

(二)情感激发能力: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相较之前的信息技术,ChatGPT 在人的情感交互上突飞猛进式的突破,就是可以展现真实的、人类反应的力量,以技术性的突围创造比信息时代更加自然亲切的交流环境,促进人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由此增强人的情感能力,畅通彼此关系。具体策略包括:(1)情感识别技术。(2)情感生成技术。(3)情感交互应用。基于此,相较于之前的信息时代,ChatGPT 与文艺创作的深度融合在让作者的行为角色愈加个性化、自主化以及具有行动力的同时,作者本人的接受行为和接受能力,也能够贯穿在情感唤醒、情感释放、情感发酵的路径之中。

1.情感唤醒:从情感投送到情感提供。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马莎·瑞金斯在深入研究顾客的消费情感时,提出了“情感消费学”理论,认为消费者决策的情感基础是影响消费者收视和购买决策的一种推动力量。[5]可以猜测,ChatGPT 的设计与生产方在创新这一产品和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都考虑到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从情感上吸引消费者。基于它的数据和算法,机器人会通过用户画像和精准推送,唤醒文艺创作者的隐秘情感,实现与各种隐秘情感的“相遇”。唤醒情感成为勾连ChatGPT 设计与生产方→与用户消费者的重要通道,以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同时,海量的用户消费者,也是情感资源提供者;那些能够售出作品的用户消费者,也可以由情感资本转为知识产权的拥有者。由此,整个平台在流量逻辑下不断迭代用户黏性机制,量产纷繁各异的爆款内容,文艺作者置身其中去满足、迎合用户的情感需求,也在自我情感表达上取得了很好的效应。

2.情感释放:从情感际遇到情感共鸣。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点[6];人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情境之中,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构成的,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看法,所积累的一切素材也都来自于情境。在这一理论视野下看当下的ChatGPT:当一个文艺作者打开一个使用界面向机器人发布命令时,不管是提问、撰写文案、绘画,还是唱歌、写歌词、写代码,都是置身一次际遇。这种即时即地发生的互动活动,其实是一种互动仪式;这种互动状态,既是情感场景和行动基点,也蕴藏着大规模宏观社会变迁的一些秘密。[6]ChatGPT在满足文艺作者情感表达和自我呈现的同时,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唤醒更多相似情感→汇聚起情感表达的多元个体→抵达某个趣缘集合→实现某种情感释放→达到某种情感共鸣。例如:当用户向ChatGPT 发出“画一张善良、勤劳、坚韧的母亲画像,表达对母亲的爱”这个诉求,且在随后一次次修改画像、使之达到自己理想的时候,就是一场指向母爱的从情感际遇到情感释放的经历,也是一场人工智能场域下,全人类母爱的情感际遇与情感释放经历。

3.情感共建:从身份认同到情感共同体。首先,ChatGPT 中机器人的情感源头是人的情感,被设计为爱人类的机器人情感总是贴近人的;同时,在现实中情感丰盈的用户,也会把自己的情感联结到机器人上,产生更广阔的情感链接。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创作者在运用ChatGPT 进行创作时,就可以和机器人之间对接上相同程度与相同性质的感情。其次,人与机器人互动中的情感关系,也会影响现实中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或者舒缓、弥合,或者加剧、撕裂人与人的相处。正如兰德尔·柯林斯所说的那样,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种长的互动仪式链,人们从一种际遇流动到另一种际遇,在不断的组合中交流互动,改变着自己的生命生态和人生景观。在ChatGPT 背景下,当文艺作者表达的某种情感与机器人呈现的情感高度相同时,就实现了潜在同一类人群的身份认同,并在一次次叠加与递进中成为情感共同体,他们感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得到无限延伸和交流,并由此达到某种默契,实现对自身主体性的确认,继而构成相对稳定的情感团体,以此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且提升境界。例如前段时间流传甚广的艺术短片《AI 的礼物》,就是从人类情感中最基础、最普世的父子亲情切入,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当短片中的隐形主人公搭载人工智能的虚拟人镜JING,通过技术手段完成了一段跨时空的情感传递时,触碰到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在一个爱的场域中突破人与人的情感壁垒,让爱在人间延续,由此成为献给父母和儿女的最好艺术作品,让人们对母亲的爱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找到了归依之所。

(三)积极情感建构: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潜在秘诀

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如何建构积极情感是一个通向成功的潜在秘诀。人们通常把人工智能中的情感称之为人工情感,而其背后的学理支撑是心理学中关于情感的分类原理。学术界通常把情感分为三大类型,即积极情感、中性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表达的是个体正向状态,包括爱、赞美、信任、快乐、温暖、乐观、美感、幸福、感恩、同情等。中性情感表达的是个体中性状态,比如迷茫、遗憾、好奇、焦虑、无聊等。消极情感则是负向与痛苦状态,包括厌恶、恐惧、嫉妒、悲观、愤怒等。[7]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中的积极情感建构,并不是简单地模拟人的情感,获得人的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识别能力、情感思维能力和情感实施能力,而是建构一个积极情感系统,以此强化ChatGPT 与文艺作者的共同精神基石—凸显文学艺术作为一剂抚慰人心的良药,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表达对社会、生命、内心的深切关注和敬畏,来直击心灵,慰藉精神,引人思考。主要策略包括:

1.精细化情感识别。首先,ChatGPT 会在与文艺作者的互动中进行情感类别及其置信度检测,在对话场景中识别文艺作者的情绪。其次,针对文艺作者呈现的正面和负面情感,机器人给出参考建议,帮助作者更全面地把握作品的情感指向。再次,当机器人发现作者对作品的呈现附加了不应有的负面情感,就会及时予以指导和修正,减少作品负面情感浓度,让作品能够赢得更多的受众和成功。

2.给出预测性评估。ChatGPT 针对文艺作者呈现的情感,会给出预测性的社会评估,对其作品中的个体情感会产生的社会评判,给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做出预测。同时给出相近作品获得的赞同与反对数据、跟帖数据以及行动影响数据等,给作者作情感表达参考。包括:(1)作品的情感在社会上可能引起的影响、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等。(2)对影响作者情感的个人经历进行分析评估。(3)对与作者情感有关的社会关系进行检索评估。(4)对作品可能对他人情感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3.进行情感纠偏。在情感识别和预测性社会评估的基础上,ChatGPT 会对文艺作者进行作品情感纠偏,纠正作者对情感认定的错乱。比如对一个“贫困与人生”主题的绘画艺术作品,如果作者仅仅表达了贫困给人带来的羞愧、可耻与痛苦等负面情感,或者对贫困仅仅是一味地炫耀,ChatGPT 就会判断他对贫困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会进行情感纠偏,注重引导关于贫困的正面情感力量,“贫困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具有正面功能,因为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理路、一种防御机制,缺乏这些穷人是活不下去的”[8]。让人感受到这组作品具有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安宁和生命的活力等意韵。

(四)建构人类情感共同体: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终极目标

英国社会学家、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之苦,就在于原本坚固而有质感的关系状态被一种流动的、液化的状态取代了。如同被液化为流体一般,事物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所处地位都成了融化流散的样子。这不仅消融了个体在共同体中的安置场所,也消解了共同体的各种持久可靠的位所,人因此成为生活和精神的双重游牧者。[9]在此状态下,失去了传统保护、稳固与束缚的人,该如何共同生活?如何共处在天地之间?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马费索利对此提出了“新部落主义”的概念[10],向人们指出了在平淡稀疏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属于个人的小“部落”,即各种各样的精神与情感共同体。正是它们散发出的感性、温暖、亲密、强烈的生命本能,让个体不再是形影相吊、孤立的“自我”,而是抱团取暖、互助共生的“我们”。于是,“部落”这个人类千万年以来的集体梦想,变成一种在当下生活中连接过去、通往未来的方式。

在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散落于世界各处的文艺作者,可以以网络为媒介,以人工智能为生态环境,以文艺趣味为追求,以审美精神为底蕴,从充满羁绊和规则的日常生活抽身出来,进入情感共同体,相互学习也相互砥砺,在共情交往中相互温暖,共同体验,实现时空跨越,激发和满足自己的文艺创作欲,让文艺作品对现实的呈现得到无限延伸。有研究者称这种境况为“临界书写”;[11]是一种“参与式文化”[12];也是一种基于“集体智慧”的群体创作形式。[5]那么,在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中是如何实现人类情感共同体重塑的呢?

1.情绪共情:情感关切拓展到对方之外。通常情况下,人之所以无法共情,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差异。美国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认为,虽然全球化趋势以无形的方式把整个世界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人与人在性别、个性、家庭、职业、民族、国家等上的差异,依旧会导致很多的不一致甚至冲突。对此,她提出了“世界主义”的思想。[13]“世界主义”就是提倡跨越性别、个性、家庭、职业、民族、国家等,以世界公民的视角,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的平等、公平、正义,互相观照,悲欢相通。而实现这一切的最佳选择,就是共情。共情的结果会激发人的利他精神,“共情中常见的主体间性涉及自我与他人融合,激发利他主义。”[14]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下的情绪共情,要求机器人与文艺作者通过三个策略进行:(1)把情绪共情拓展到文艺作品之外。(2)把情绪共情拓展到个体之外。(3)把情绪共情拓展到群体之外,从而最终实现全人类、多维度的情绪共情。

2.认知共情:自我与他人视角的观点采择。认知共情指的是人从对方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去理解和看待其正在经历的事情。认知共情的核心,是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观点采择是指个体能在对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区分的基础上,理解其所处的情境,并推断出他对此做出的反应。观点采择具有三个特性:(1)它是一种推断,对他人的意图、需要等做出判断。(2)它需要把两种以上的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具有递推性质。(3)观点采择者在做出判断时控制自己的观点,以防影响对他人观点的判断。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潜在不信任与畏惧感,常常会在处理日常生活和情感困境时,无法站在别人的视角、立场去思考问题,其获取的观点因此也就无法克服片面性。[15]而在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下,机器人和文艺作者之间,作者与受众之间,都要能换位思考,在创作意愿、情感表达、风格好恶、手法采取、个性特征等方面具备同理心,实现自我艺术心理表征与他人艺术心理表征的更大重叠,有效地协调整个文艺创作行为,实现艺术创新上的突破。

3.共情担忧:为对方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共情担忧,即通常所说的同情心,其产生建立在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基础上。共情担忧要保持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支持的状态,需要具备三个要素:(1)具有源于本真的热忱和善心。(2)情感上能够真正关心他人的感受。(3)对他人的处境能够有认知层面的理解。在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下的共情担忧,要防止三种阻碍共情实现的情况出现:(1)机器人在给文艺作者提出创作建议或修改意见的过程中,触犯了作者的心理边界。(2)机器人在给文艺作者提出的创作建议或修改意见的内容上,其价值观是与作者相对立的。(3)机器人在给文艺作者提出建议或修改意见之前,没有经过充分沟通。不当的共情担忧会伤人伤己,破坏ChatGPT 与艺术创作的情感生态,引起作者反感甚至反对,导致共情失败。

三、情感逻辑在ChatGPT 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中的价值意义

(一)凸显创作情感

在运用ChatGPT 进行文艺创作之前,创作者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意向。创作意向受创作者的生活经验、立场观点、艺术追求和审美趣味影响,凝聚为创作情感和创作愿望推动创作的展开、推进与完成。而创作情感的内核主要呈现为两个方面,即文艺作品承载的道德感和价值感,表达出来的爱、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各种情感。在此基础上,ChatGPT 在作者的导向和指引下,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精细化处理,就能对标创作主旨,凸显创作情感,继而通过作品呈现可感的表达效果,包括感人的语言、精妙的暗喻、生动的象征、美妙的图像以及动人的音乐等,构成独特的艺术意象和表现逻辑,完成创作文本。

(二)提升情感能力

当一个文艺创作主题被赋予积极的情感,ChatGPT 就会表现得激情满怀、文思泉涌,创作过程自然流畅。当一个文艺创作主题被赋予消极的情感,ChatGPT 则会婉转回避,并进行规劝和提醒。如果作者的情感导向出现了偏差,就会被ChatGPT 解读、开解、抚慰及勉励等。正如兰德尔·柯林斯所说的那样,情感能量是“理性选择的总司令”,是社会互动真正的驱动力。可以说,情感作为文艺创作在内的、人的一切行为的直接动力,从个人到集体,情感始终都是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运用ChatGPT 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不能仅仅将是非曲直的衡量标准,放在人作为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的维度,还应关注人作为精神的人、心灵的人的维度,注重艺术作品对人的完整情感建构,进而纠偏不良及错误的情感倾向,提升自己和受众的积极情感,促成个人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三)促进情感调适

人类的情感自身具有适应机制。人的情感与环境总是相互关联,整个生长过程也需要依靠情感的适应机制达成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的和谐,包括正确理解和解释别人的情感、自己的情感以适应社会需要;控制自我情感的表现以适应文化环境;借助情感表达功能以实现人际沟通和情感认同等。也因此,在运用ChatGPT 进行文艺创作时同样需要情感适应和自我调适。因为,ChatGPT 对海量信息资源的精准注入,可以使作者摆脱创作素材不足的困扰;但伴随着对大规模海量信息进行智能筛选与理性整合的,还有情感表达的相似化、创作范式的程序化、语言运用的从众化等特征。对此,既需要创作者建构一种情感适应机制,使自己能够拥有一个有效的情感表达策略,以适应现有的ChatGPT 环境,实现良好的情感认同;又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文艺作品内容的个性化、主题思想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个性化以及创作手法的个性化等。

(四)重塑人类情感共同体

在文艺创作中,情感具有自身的整合机制。作品中的情感呈现,既是作者个体追求自我满足的重要目标,也是人类群体追求团结与和谐共处的重要路径。因此,从情感的角度唤起自我与群体增强的动力,是运用ChatGPT 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情感与精神的相对贫乏不仅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很多人痛苦的原因不只是自身物质缺失与能力不足,是情感与精神的贫瘠,更是个人原子化、碎片化的状态。由此引起的人与人关系日益疏远和冷漠,社会生活中关联机制的减少与弱化,乃至原有社区秩序的紊乱与断裂,都使得当下社会各种各样的极端冲突不断。在此背景下,社会整合需要情感的黏合力来弥合人在生活中的撕裂和痛苦。运用ChatGPT 进行文艺创作就是在科技提供的海量信息整合之上,一方面给创作者赋能,给予他们艺术创作的技术、能力和机会,增强其情感能量,使之能够生成一种增强情感能量的意识与内生力;一方面给社会赋能,引导人们打破人与人的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和情感疏离,召唤人们冲出制约人发展的陈旧社会结构和固有壁垒,实现人类情感的社会整合、世界共融,使得个体逐渐通过情感聚集、释放及互助的渠道,被明亮温暖的集体吸引、着色,甚至同化,到达重塑人类情感共同体的终极目标。

四、结语

人类需要有情感之家与精神之家。科技不应只是人类向外的利器,更是一条自我精神回家的路。ChatGPT 与艺术创作高度融合,其实就是在科技发展的河上,用文学艺术建筑的人类的一个精神居所、栖居之屋。对于众多的文艺作者而言,ChatGPT 给人们带来的除了减轻劳碌、解放人力、供给知识与便捷创新之外,更有情感的靠近与聚合、互温与互助。就像90 后作家栗鹿所说的那样:“它的发展和进化会让现在的写作者感到一点恐慌,但是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我们能做到的是跟朋友们有更多的相聚,更多地看到他者,这是可以滋养到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文学的一种存在。”

猜你喜欢

共情人类情感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类第一杀手
情感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