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赤壁:科技支撑产业寻发展新东风

2023-12-27文丨赤壁市科学技术局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赤壁科技建设

文丨赤壁市科学技术局

赤壁青砖茶万亩产业园打造的羊楼洞砖茶文化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湖北赤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三国文化、道家文化、茶马文化在此交相辉映。赤壁也是欧亚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赤壁市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崛起,争当县域发展排头兵,先后荣获中国中部县域百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省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区)、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区)等称号,并于2023年5月正式申报成功国家级创新型县(市)。

赤壁市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定不移走开放创新、特色创新之路,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并取得积极成效,为冲刺全国百强县提供强力支撑。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70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10%,入列湖北省20个高质量发展县(市),在全省二类县(市)排名第3,县域发展能级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县域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前进19位,位列第132。

强基础,优环境,全面提升创新保障

增强推进力度。成立以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多位市领导任副组长,各局单位、镇办、园区等主要负责人任组员的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出台《赤壁市创新型县(市)建设方案》《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若干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高位推进创建工作。

加大创新投入。不断增加财政科学技术投入,成立高投集团,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府股权引导基金首期出资9.2亿元,助推37家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

加快人才引进。持续实施“招硕引博”和千人梯队培育工程,组建人才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引进高端人才100人次,服务企业100家。兑现落实“四线城市、一线待遇”政策,打造人才强市。

建园区,搭平台,着力壮大创新载体

一是园区建设更有力。赤壁高新区面积调增734.01公顷,获批国家火炬安全应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全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省级砖茶产业科技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验收。二是平台作用更显著。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发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用,累计招引科技型企业8家,引进专家教授团队20余个,孵化转化企业10余家,申请专利18项。加快建设中国(赤壁)中试谷,开创校地合作新模式,填补中试放大产业空白。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团队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推进建设武汉离岸科创园,承接武汉资源要素,发挥“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赤壁,孵化在武汉、加速在赤壁,引才在武汉、用才在赤壁”的桥梁作用。

抓产业,促转型,全面释放创新活力

一是成果转化释放活力。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各级校企联合共建创新中心2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的比重为2.79%,同比增长129%。整合政府、企业研发实验室30多个,搭建生物合成技术中试基地、精细化工本质安全中试平台,建有湖北首个县级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赤壁转化落地。二是产业转型迸发活力。大力实施产业转型行动,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培育“312”产业集群,巩固延伸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链,招引培育新材料特色产业链,改造升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链,抢占现代产业发展新赛道。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2022年工业技改投资63.4亿元,奖补企业4477万元。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维达力实业、赛因斯科技入选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三是科技惠民彰显活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75个,投资5800万元建设大健康数据中心,投资3亿元打造集城市管理、政务、医疗等平台于一体的智慧城市平台,群众办事实现“数据跑腿”。智慧公交、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智慧场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下一步,赤壁市将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建设主题,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及现实发展需求,重点推动“一个行动、两个突破、四个工程”的建设任务落地实施。

凝心聚力开展“一个行动”

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围绕青砖茶、猕猴桃、小龙虾三大核心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打造全省特色农业增长极。做大、做强青砖茶产业,做精、做细猕猴桃产业,做优、做长小龙虾产业。

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以第三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全面对接湖北省“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加速融合储能、微网应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以赤壁市应急、大健康、纺织服装等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为指导,推动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及下游制造产业发展,谋划布局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赤壁纺织服装产业、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体量和影响力优势,全力推动产业的集群化改造,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水平。发挥赤壁资源环境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美丽健康、健康服务产业,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

促进三产深度融合。要加强农业、文化、康养与旅游业的资源型、生产性、服务性融合,大力发展旅游融合新业态。加快构建“三国文化区”“茶道寻源区”“汤茶养生区”“生态观光区”。同时,抢抓“全国电商示范县”机遇,加快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经营模式的渗透和创新,拓展电子商务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

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推进“企业上云”,力争在工业信息工程软件平台、智慧工厂云平台、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取得较大技术突破。实施重点产业智能制造推广行动,实施智能制造计划,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和新模式应用。实施新兴技术赋能行动,鼓励企业创建大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平台,推动企业向个性化定制拓展等。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聚焦赤壁产业发展需求,从培育和引进两方面着手加大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坚持龙头带动,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着力引进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加强与武汉的创新资源、科技成果对接,引导科技成果到赤壁落地转化,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荟萃力量实现“两个突破”

赤壁市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建设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平稳、快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重点是要实现“两个突破”:一是突破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将中试谷建设成为光谷科创大走廊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基地,形成全国县域最大中试共享基地;打造县域一流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建强专业研究所,联合各企业研发机构,形成覆盖全县的研发创新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各界兴办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推进现有创业载体提档升级,逐步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生态体系。二是突破创新园区发展。以“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集聚化”为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先进智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循环产业园、商创产业园;加强赤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整合扩大生态文化产业园,打造砖茶旅游区,建设茶园综合体,积极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化实验区特色建设,形成创新推动型、科技引导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等发展经验模式,促进实验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让改革成果惠及实验区全体人民。

务实奋进建设“四个工程”

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工程。全方位建优人才发展平台,引导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模式,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优化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成果应用与推广等活动,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围绕产品和关键技术培育一批优势产品,推进专利、商标融合发展,增强品牌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做实湖北技术交易赤壁分市场,加快构建技术交易、技术经纪、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等公共服务相融合的有效联动的技术转移中心,全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建设生态优化创新工程。建立市镇联动机制,强化部门、镇街协同配合,推动创新资源高效流动。精准科技资金投向,不断推进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确保《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若干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落地实施,并根据赤壁市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推行“极简审批”模式,开展政府机构失信违诺专项治理。简化群众办事手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建设科技创新惠民工程。推进城市大脑指挥中心、智慧医保、智慧应急等项目实现功能全上线;建设“平安赤壁”,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共体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省样板;积极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推进科技创新社会民生做贡献。持续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落实大气防治调度机制,强化土壤污染防控和修复。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留住乡韵、记住乡愁;打造乡村振兴汤茶“三产”融合发展区,打造乡村振兴特色农业开发区;吸引“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参与乡村建设,让农村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积极举办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等科技普及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推进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院校及社会组织申报省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科普惠民社区、省级科普教育学校等。

猜你喜欢

赤壁科技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