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之《春梦》艺术特征探析

2023-12-27占广一

轻音乐 2023年11期
关键词:春梦流浪者舒伯特

占广一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不仅仅是歌曲, 它是音乐、 诗歌、 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音乐与诗歌完美的结合, 伴奏更是极大渲染了诗歌的意象美。 他的音乐中常常以第一人称 “我” 的形式来进行创作, 音乐语言具有联想性的特点, 并且不拘泥于古典主义那样严谨的手法, 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导向, 充分挖掘诗歌中的意象美, 与音乐完美的融合。

一、 音乐形象特征——诗与乐的天作之合

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 诗歌艺术是文人墨客们逃避现实诉说内心理想的精神食粮, 而舒伯特出生于古典与浪漫交汇的时代, 他也将自己凄苦的一生寄托于诗歌,用音乐演绎着自己诗意的人生。 《春梦》 来自 《冬之旅》 的第十一首, 歌词选自于德国诗人缪勒的诗词, 整部 《冬之旅》 以流浪者的流浪之旅为主线, 诉说了这个在严寒的冬日, 失恋的流浪者漫无目的地游走在冬天雪地之中的凄惨故事[1]。 《冬之旅》 创作于1827 年, 这是舒伯特去世的前一年, 这部声乐套曲真实写照了他晚年彷徨和凄惨的生活状态, 而 《春梦》 正是舒伯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顾自己的一生仿佛像一场梦, 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从梦中的甜蜜到梦醒的惊愕, 舒伯特都在用他的音乐感染着听众, 将缪勒难以用诗歌表达的感情, 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使文学与音乐高度统一。

(一) 调性的变化来烘托歌词形象

《春梦》 采用了变化的分节歌的形式, 并列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三个段落的音乐性格非常鲜明。 在第一段中描绘了 “梦中” 的场景, 歌词诉说着流浪者在梦中梦见了五月遍地的鲜花, 如茵的草地等场景, 调性一直在A 大调上进行, 奠基了整首作品温暖的氛围。 舒伯特借助大调明朗鲜明的音色描绘了梦中甜蜜的时刻, 极其富有诗意。 但是当听众都认为音乐会继续以A 大调明朗的音色继续塑造甜蜜的意境时, 音乐与歌词都发生了反转, 美梦被雄鸡的啼叫惊醒, 冷夜的寒意瞬间席卷而来, 出现漫天乌鸦的场景。 第二段 “梦醒” 的调性发生了连续的转调, 用同主音调性对峙的手段烘托了歌词蕴含的意境, 描绘了流浪者对于梦醒时刻的恐惧和无助,接着调性由e-d-g-a-d-a 连续转调, 调性的游离更是烘托了主人公渐渐绝望彷徨的心情, 与第一段美梦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反差, 这种色彩性的强烈对比, 很好地烘托了流浪者的心理变化。 第三段 “迷茫”, 调性从A 大调转到a 小调, 短暂的回归到A 大调后又转入了a 小调,这样的大小调过渡诠释了梦醒后流浪者的迷茫与无助,“你会笑我还在梦中, 在严寒的冬天里, 我却做着春天的梦” 预示着流浪者最终悲惨的结局。 舒伯特运用大小调的对比目的就在于强化诗歌的歌词形象, 明朗的大调象征着甜蜜的美梦时刻, 阴郁的小调象征着梦醒的惊恐与彷徨。 整首歌曲同名大小调的色彩变化也将流浪者的心理变化勾画出来。

(二) 旋律与节拍的变化描绘诗意

《春梦》 的三个部分在旋律与节拍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首先在 “梦中” 的部分, 节拍用了6/8 拍, 速度是稍快的 (Etwasbewegt)。 旋律非常富有歌唱性, 具有奥地利民间音乐特点, 和声上以主属的和弦来构建旋律, 优美动听, 完美地烘托出流浪者梦中的甜蜜。 而再进入第二乐段时, 流浪者的美梦被惊醒, 旋律一改之前悠扬的曲调, 这里出现了多次的五度大跳和一次八度上行大跳。 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营造了不安和彷徨的情绪, 速度也变成了急速 (Schnell), 这样破坏了第一段舒缓悠扬的旋律, 造成了极大的音响反差。 在第三阶段“迷茫” 中既没有第一段悠扬的旋律线条, 也没有第二段如此之大的旋律跳进, 以慢板的速度缓缓的沉寂在寂静的氛围之中, 流浪者仿佛在深思、 在感叹、 在彷徨。诗歌的意境美在苍白的文字下也许并不会瞬间引人共鸣, 需要你反复的体会, 但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多样化的音乐手段, 结合诗歌, 瞬间就表现了诗歌的美。 舒伯特以极具个性的音乐手段重塑了诗歌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缪勒更深层次的诗意。

舒伯特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创作这首 《春梦》, 此时他的晚期音乐风格已经成熟, 他改变了早期创作中悠扬明朗的特征, 通过旋律、 速度、 调性、 节拍大幅度的变化来表达他心中的所思所想。 他晚期生活在痛苦与挣扎之中, 他不像贝多芬那样吹起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的号角来与命运抗争, 更多是像普通人一样对于前途的彷徨, 对生活的妥协, 他就像 《春梦》 中流浪者的形象, 从欢乐到悲伤, 从痛苦到彷徨。 舒伯特细腻的情感使他更愿意去挖掘诗词中隐晦的情绪, 根据每一句歌词来创作旋律, 形成了他鲜明的个性, 真正做到诗与乐的结合[2]。

(三) 诗乐结合的桥梁——伴奏的变化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最极具创造性的突破就是钢琴伴奏的丰富变化, 无论是调性、 旋律、 节拍、 和声都只能起到衬托歌词形象的作用, 而钢琴伴奏织体则才是他艺术歌曲的灵魂, 是真正架起了诗与乐之间的桥梁。 浪漫主义兴起于文学, 诗人在这个时代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舒伯特显然是认识到了诗人与音乐家新的关系, 他并没有一味的去迎合浪漫主义的热潮, 承认诗人诗词的权威, 只是给歌词配上音乐而已, 他有意识地把和声及器乐伴奏这种纯音乐的形式提高到了与诗歌同等的地位,旋律与歌词是均衡平等的关系, 他以自己天才般的手法给歌曲的歌词文本营造了巨大的音乐机体力量, 这种力量足以保持了诗与乐均衡[3]。 作为一个音乐家, 他为席勒的四十一首诗配了音乐, 舒伯特几乎是万无一失的用音乐解读了诗歌中哲学和修辞的障碍。 像美国著名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说的那样 “由于作曲家吃透了音乐的基本因素, 所以造成了人声与器乐的奇妙结合。”

《春梦》 的三段歌词均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舒伯特在伴奏的配置上运用了不同风格的伴奏织体。 音乐的开头以分解和弦的织体勾勒出美梦的梦幻特征。 在梦醒的第二段, 出现了警告式的柱式和弦伴奏织体, 不协和的和弦配以力度上的强化, 在钢琴演奏上呈现出音响的反差, 经过不断的转调, 最终流浪者在诉说 “四周是黑暗的寒冷, 只听到乌鸦的叫声”。 钢琴伴奏配以震音式的伴奏音型群体, 将第二段诙谐阴暗的情绪推向顶峰, 在第三段彷徨的思绪中, 伴奏织体以连续切分音的形式, 极大贴合了流浪者梦醒后迷茫无助的心情, 缓慢的速度下诉说了心中的苦思, 短短的三段歌词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音型伴奏, 同时渲染了三种不同的情绪。 如果说和声、 调性、 节拍、 速度奠基了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 那么钢琴伴奏就如桥梁一样, 承接着诗词文本与音乐的联系, 为这部作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 艺术歌曲的民族特征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旋律、 织体的调式色彩和歌曲的结构都运用了民间音乐素材, 使歌曲具有浓厚的德奥民间色彩。 舒伯特的歌曲不仅与当时的德国民族的诗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并将德奥的音乐主题内容融入歌曲之中, 作品建立在西洋大小调的基础之上, 具有深厚的民族调式基础。 歌曲结构多采用分节歌的形式, 根据歌词内容的需要, 用多变的音乐手法来丰富这一形式。 《春梦》 就是变化分节歌的形式, 根据歌词的变化, 用多变的调性、 和声、 钢琴织体及速度、 强弱的变化来修饰歌曲的内容, 使其获得更强的艺术效果。

(一) 德国民歌因素在 《春梦》 中的体现

18 世纪德国受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 人们的民族意识已经大大加强, 从18 世纪开始产生了近代德国民歌,笔者结合E.H 梅耶尔 《德国民间音调》, 做了关于德国民间歌曲特点的梳理: 1.大三和弦是常用的德国民歌骨架, 属——主关系是构成德国民歌最主要的功能和声基础。 2.调性上, 大调和小调是近代德国民歌调性的基础,主要以大调为主。 3.形式结构上有两种: 一种是一段式、完整的、 旋律上统一的曲式, 另一种是可以彼此分为几个部分的分段曲式, 无论哪种曲式, 都时常会有部分反复, 或者附加上一个结尾。 另外, 德国民歌的歌唱性是最显著的民歌风格, 德国民歌具有简易的可唱性, 风格恬静安详, 速度不快不慢; 力度没有大的对比, 旋律进行也无明显大跳, 缺少激情, 歌曲是从头唱到尾的。 在舒伯特的 《春梦》 中整首曲子都采用变化的分节歌形式, 在 “梦中” 阶段采用了三和弦的伴奏织体, 整个乐段都以属——主的关系所构成, A 大调开始, 奠基了整首曲子的色彩, 旋律婉转动听, 非常具有歌唱性。 从整首曲子的开头就能感觉到鲜明的德国民歌特点, 这也为整首作品奠定了基调。 但是舒伯特在吸收德国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又推陈出新, 后面的 “梦醒” 以及 “彷徨” 的主题调性却不断转化, 主题的鲜明对比, 旋律的大幅度跳跃, 这些都饱含着作曲家个人的情感体验, 也正是浪漫主义审美特征的体现。

(二) 舒伯特艺术歌曲民族语言的成因

1.早期的成长环境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的民歌特点主要与舒伯特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舒伯特从小生长在平民阶层, 一家人都住在维也纳市郊的平房, 从舒伯特出生的那天起, 他便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气息。 当时的孩子们会在院子里嬉戏, 女孩们到喷泉汲水闲聊, 妇女们叫卖着薰衣草; 乡村有时会出现古风琴乐师和福音传教士唱圣歌; 有时提琴手或竖琴师还会带来舞蹈, 女孩们围在他们周围, 随他们的音乐歌唱、 舞蹈, 维也纳民间音乐会洋溢在整个院子之中。[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舒伯特的童年与普通民众一起生活, 他的音乐深深扎根于民间之中,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2.诗歌文化的兴起

音乐与文学艺术相结合是浪漫主义音乐显著的特点, 诗歌作为最灵活和抒情的文学载体, 诗人可以透过短小的诗歌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 浪漫时期的诗人们, 他们渴望民族意识的觉醒, 发扬朴实、 自然的德国民族风格。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经常选用他们的爱国诗歌为题材进行创作, 创作了如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魔王》 《野玫瑰》 这样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 并以“我” 的第一人称角度来表达诗歌的情感, 通过一首首诗歌与音乐, 反映了处于被压抑思想中的社会, 表达知识分子内心中光明与黑暗、 希望与失望、 痛苦与彷徨的苦闷之情。 他的音乐风格反映了当时维也纳市民阶层的典型特征, 也反映了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幸福的追求以及看不到光明前途的苦闷和彷徨。

《冬之旅》 作为舒伯特晚期创作的艺术歌曲, 最能反映出他一生的创作结晶, 同时也体现了他晚年的悲剧生活。 《春梦》 里的流浪者从做了一个美妙的梦, 再到被惊醒, 最后陷入对自身的迷茫与惆怅。 正是反映了舒伯特自身穷困潦倒的生活, 以及对自己民族在政治上的黑暗感到厌恶和悲痛, 但是尽管如此, 歌曲里流露的民歌气质, 让人仍然能够从他的音乐中听到舒伯特那样深爱着自己的民族, 爱着自己的祖国, 从诗歌的选用再到诗歌的创作, 处处显示了舒伯特音乐中的民族性。

三、 艺术形象的悲情美学特征

纵观整个西方音乐史, 几乎所有作曲家笔下的艺术形象都具有悲情的美学特征, 尤其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后, 受到 “情感论” 美学的冲击, 以及动荡的社会环境, 音乐作品中展现悲剧情怀的部分越来越多。 音乐的悲情之美, 就是美在将悲剧性的故事情节通过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段, 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与震撼, 使人们在感性的情感世界里得到激励和启发。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大多都带有强烈的悲情美学特征, 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他所处的时代、 文化氛围、 个人经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探寻舒伯特艺术歌曲中艺术形象的悲情特征, 需要将作品回归到当时的历史环境, 同他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经历结合起来看。 舒伯特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都是他艺术歌曲中悲情特征的重要原因。

《春梦》 中的音乐形象主要来源于舒伯特对于社会的体验, 对人生的感伤。 舒伯特的第一部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 同样取材于缪勒的诗歌, 主人公同样是一位失恋的 “流浪者”。 四年之后 《冬之旅》 问世, 它更像是对 《美丽的磨坊女》 的续篇, 主人公从青年走向了中年饱含了世间的沧桑。 这一时期的舒伯特已经历了生活上的磨难, 感情的破灭, 出版商的刻薄, 《春梦》 很好地体现了舒伯特在希望与幻灭之间的搏斗, 歌词 “我何时才能见到我的爱人” 这是舒伯特对自己爱情最后的叹息, 加之五度六度跳进的旋律与频繁变化的调式极大地渲染了这段歌词的悲剧性色彩。 “流浪者” 的音乐形象在整部套曲 《冬之旅》 中始终是失魂落魄的悲情角色, 而在 《春梦》 这首艺术歌曲中更像是舒伯特在诉说着自己凄惨的爱情, 一场春天的梦原本是生机盎然的场景, 却被突如其来的噩耗给惊醒, 梦终究是梦, 舒伯特悲惨的爱情故事已注定了他音乐作品的悲情特质。[5]

结 语

舒伯特的 《冬之旅》 将一部诗歌写成音乐, 音乐配成戏剧, 他刻画着自己内心的世界, 塑造了缪德诗中寂寞、 孤独、 苦闷追求理想却郁郁而终的苦难灵魂。 舒伯特的音乐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诗歌中的流浪者远离城市, 一个人走在冰天雪地之中, 望着风中的信旗和冰冷的河面, 听着风雪中的邮车声, 极力避开不详的乌鸦, 渴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最终却只是一场梦……那人间的凄凉, 诉不尽的忧伤, 触景生情, 令人感慨万分。舒伯特对于诗歌领悟非常人所能及, 短短的几行诗, 在苍白的文字下, 舒伯特用音乐书写的绘声绘色, 诗中的风声、 邮差的铃响、 春机盎然的温暖色彩与冰天雪地的自然对比, 都是舒伯特的天才绝笔, 他用丰富的和声完美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所以音乐形象入木三分。 音乐中诗乐的融合, 钢琴伴奏的渲染, 鲜明的民族语言以及悲情的音乐形象是他一生艰苦创作的结晶。 在音乐史上, 舒伯特将自己如此细腻的情感融入艺术歌曲之中,他在艺术歌曲中展现了他对人生的领悟, 对社会的反馈, 对自我的救赎。 正是这样, 舒伯特名留青史, 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春梦流浪者舒伯特
枕上片时春梦中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流浪者成美国防疫“定时炸弹”
巴士车上的“浴室”
香港:城寨春梦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吴玉亮《春梦》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一帘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