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师计划背景下开放大学教师心理专题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以乡村教师学历提升班教学为例

2023-12-27奉美凤余祖伟

教育观察 2023年29期
关键词:思政职业心理

奉美凤,余祖伟

(1.广州开放大学花都分校,广东广州,510800;2.广州开放大学教学中心,广东广州,510091)

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1]“强师”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水平,同时要培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因此,专业课程教师应该认真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具体到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纲要》指出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融合师德师风教育、职业理想引导、家国情怀培育等内容,引导大家力争成为“四有”好老师,为国育才。[2]各高校围绕课程思政这一教学要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国家开放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整体推进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高效的课程育人体系。[3]根据方案要求,国家开放大学举办了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召开了课程思政的主题研讨会,组织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选编活动。这些活动增强了开放大学全系统的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提升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能力。作为开放大学系统的教师,只有明确课程思政的意义,积极挖掘本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引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专业教学与立德树人的双目标。

为此,开放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方向)专业的教师积极探索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思政教学,并以广州市乡村教师学历提升班采用的《教师心理专题》教材为例,深入挖掘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力求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引领作用。

一、意义

在课程思政逐渐深入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教师学历提升班专业课程之一的教师心理专题课程需要积极承担起课程思政的教育使命。发挥好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思政引领作用,不仅是做好乡村教师学历提升班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乡村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的重要途径。

(一)有利于培养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

乡村教师学员长期任教于乡村学校,其专业成长受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师心理专题课程,通过“大先生”的示范和“最美乡村教师”的宣传,让乡村教师学员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自觉规划自身成长,有效应对自身的职业压力,及时调适职业倦怠情绪。课程思政能让乡村教师学员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职业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使命。课程思政还可以激发学员向上向善的内在力量,助力他们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最终使得他们成为“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优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到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有利于提升乡村教师职业情绪的调控能力

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教师运用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知识,尤其是关于情绪调控、心理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乡村教师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感受和情绪,指导他们利用有效的疏导和排解手段,调适自己的职业情绪,从而累积积极情绪,化解消极情绪。乡村教师正处于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除了应该完成学历提升的任务,更应该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实现情绪调控能力提升的目标。这样,乡村教师能在之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快乐教育”“幸福教学”,成为一名幸福快乐的乡村教师。

(三)有利于强化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指他们发自内心认同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并能从中体验到职业的乐趣和幸福感。如果乡村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他们将难以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乡村教师学员通过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学习,在思政元素的熏陶下,其职业认同感会不断增强,能将对学科教学的爱与对学生的爱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只有乡村教师热爱工作,爱护学生,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引导乡村教师学员分享自己富有成就感的职业经历,强化学员们的职业认同感。

二、课程内容及思政元素

(一)课程内容

教师心理专题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方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建设,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心理素养。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自我认知的改善、教师专长的形成、教师情绪的调控、教师压力的应对、教师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等。从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心理专题与教育学原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社会学等课程相互联系。广州市学历提升班的学员多数是正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中小学教师。对于这样的乡村教师学员,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二)思政元素

在“大思政”和“强师计划”的双重背景下,授课教师应该结合教师心理专题的课程内容,将蕴含在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通过思政教学,乡村教师学员在学习教师心理专题知识之后,能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期待,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思政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部分。因此,提炼和挖掘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是开放教育教师进行思政教学的准备工作之一。本文将以本专业所采用教材为例,深入挖掘教师心理专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到教师心理专题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为教师在开展教师心理专题课程教学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如表1所示。

三、思政教学探索

高等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认真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努力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讲解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成为既有本领,又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师心理专题的课程思政中,授课教师要把关于教师心理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结合起来,引导乡村教师学员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追求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调控自身情绪,应对各种压力,协调好人际关系,在增强其职业认同的基础上,预防职业倦怠,促进职业发展,实现职业理想。当然,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同,在授课时应该以专业课的知识点为纲,挖掘各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一)做好学情分析,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

在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新形势下乡村教师的现实情况,做好学情分析,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重视培养乡村教师学员的心理素质。乡村教师学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程的思政元素,从而提升自身的心理韧性和思政素养。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应该根据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以乡村教师学员的学情分析为起点,重新梳理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挖掘各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乡村教师的工作实际或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与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完美结合起来,引起乡村教师学员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授课教师应该采取适合在职学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员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或心理感受理解专业知识。例如,在讲解“教师的角色意识”这一知识点时,授课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名家名言”的经典语录,组织乡村教师学员以“学生眼中的我”为主题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这样的活动,乡村教师学员能逐渐感受到角色意识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如此一来,乡村教师学员能更加深刻理解教材中“名家名言”的相关内容。正如教材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应当成为教育智慧的抽象的化身,而应当成为启迪孩子们不仅认识世界,而且认识自己的有鲜明个性的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孩子们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人。”[4]总之,在讲授专业课时,授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发现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引导他们自觉对标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要求,督促他们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并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二)结合在职特点,创新课程思政的方式

乡村教师学历提升班的学员大多来自广州市各区乡镇和村级中小学学校。因此,与其他班级学生不同,他们已经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在长期的任教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习惯。相对于城区学校的教师,乡村教师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如工作缺乏成就感、社会支持感不够、工作压力大以及职业倦怠明显等。因此,在教师心理专题课程中,授课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乡村教师在职在岗的特点,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教师工作压力”这一章节时,授课教师可以对比城乡教师工作内容和难度,引导乡村教师学员分享各自工作的压力源和应对措施,重点分享自己任教过程中的点滴成绩和喜悦,从而强化其自我意识,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种,授课教师可以播放“最美乡村教师”的纪录片,也可以引导乡村教师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感悟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积累心理资本。授课教师也可以引导学员发现身边的榜样,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当乡村教师学员积极助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时,他们就能构建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产生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职业情绪和体验。所以,面对在职的乡村教师学员时,授课教师要想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以学员自主分享、感悟、反思和总结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真正做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通过这样的思政教学方式,乡村教师学员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坚定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只有将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热爱结合起来,乡村教师学员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激发理想信念,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乡村教师也不例外。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每位乡村教师都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员。每位乡村教师都应该以强师计划的实施为契机,坚守教育初心,坚持教育理想。在教师心理专题课程中,授课教师应该利用思政元素激发乡村教师学员的理想信念,并积极引导学员认真研究乡村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乡村教师学员结合乡村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农村学生走出成长中的困境,才能切实解决乡村教育的难题。在课程思政中,授课教师应该激发乡村教师学员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人才。这样,乡村教师学员才能做到将教育教学工作与职业理想实现联系起来,将个人的成就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将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成才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知识点时,授课教师除了介绍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成长阶段或水平,还应该引导乡村教师学员从多个视角看待自己目前所处的阶段。当学员树立了“专家型教师”目标之后,他们才能以此为动力,在教学策略、情绪调控、工作动机、职业倦怠和职业幸福感等方面明确努力的方向。

(四)对标学员成长,优化课程思政的考核

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内容是要求学员撰写一篇课程论文。实际上,课程论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学员的学术写作水平,而不能反映其心理素质或能力状况。因此,教师心理专题的课程思政应该以学员个人成长为标准来考核思政元素融入的效果,构建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破除“唯文章、唯作业”的考核模式。通过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应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加心理韧性,应对工作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感和疲劳感,从而更好地迎接各类工作挑战,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实现个人成长以进入新的职业发展阶段。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在评价乡村教师学员的课程学习效果时,要关注这些学员是否有更积极的工作情绪,是否有更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否有更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有更强的思政意识。例如,在讲解“教师职业适应”的知识点时,授课教师可以引导乡村教师学员回顾自己入职初期的种种体验和经历,并反思自己解决职业适应问题的策略,重点检视自己是否遭遇了职业发展的困境。乡村教师学员可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技能竞赛、学科教研和课题研究来促进自身职业发展。总之,优化课程思政的考核就应该以学员个人成长为标准,而不是以文章质量为标准。正如有学者说,教学评价要在“化”上下功夫,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5]

目前,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尚未完善,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更高的期待。此外,部分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育人育才的意识和能力都还需要提升。未来,开放教育专业课教师应该努力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引领,从而提升学员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孟子敏等人认为所有课程都蕴含着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专业课课程思政承担着育人和育才的双重责任。[6]为实现育人育才目标,开放教育的教师应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强师计划的背景之下,乡村教师学员可以通过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学习,深化自我认知,调整心态,从而应对压力,管理好情绪,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而这些既是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也是该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思政职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心理感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