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奋力书写乡村绿化生态篇章
2023-12-26石琳
石琳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乡村绿化美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兴旺、彰显特色”的建设思路,着力构建“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目前,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2081 个村实施了村庄绿化,占全市现有村庄总数的46.8%;有8 个县(市、区)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占全市农村县(市、区)总数的47%。2019 年以来,全市先后建成国家森林乡村17 个,全国生态文化村7 个,省级森林乡村142 个。
林长负责 高位推动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将乡村绿化工程作为全市国土绿化重点工作之一,每年印发工作方案、召开全市林长工作会议,并以1 号《林长令》形式下达全年营造林及村庄绿化任务,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切实把“千万工程”经验融合到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创建,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活动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市直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6 次作出明确指示、批示,乡村绿化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8 次列入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题进行研究;先后多次组织召开调度会、推进会、观摩会等,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34名市级“林长”采取包县(市、区)负责制,并将乡村绿化美化作为日常“巡林”重要内容。
乡村绿化
政府主导 确保投入
各级政府坚持以政府为主的投资取向,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探索乡村绿化美化多元化投入渠道。
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和省级林业项目建设要求,对乡村绿化给予中央和省级林业项目补助。自2019年以来,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项目补助资金1200余万元。
各县(市、区)政府充分发挥“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优势,坚持将平原绿化、和美乡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资金捆绑使用,更多地向乡村绿化美化倾斜。2023 年,各县级财政安排乡村绿化资金达1.5 亿元,其中鹿泉区财政专项安排乡村绿化资金1000 万元,对全域内乡村绿化给予补助;藁城区预算安排1000 万元,计划实施乡村绿化185 个村。
村集体一方面积极发动村民投工投劳,主动参与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生态家园;另一方面拿出一定数额的村集体收入,解决乡村绿化先期的清整土地、购买苗木及必要的抚育管护工作。藁城区张家庄镇鲍家庄村曾经是一个底子薄、街道脏乱、群众怨声载道的典型村。2021 年新班子上任后,通过多渠道筹资,投入160余万元绿化村庄,规划建成了高标准的通乡“绿美景观大道”、高标准农田林网,实现了“有路有渠必有树”的目标,还建设了3000多平方米的街道游园,街道及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等可利用空间均栽上了果树及绿化美化树种。村民们不用走出家门即可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起步闻香”的生活。2022 年,鲍家庄村被河北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省级森林乡村”,并作为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大跃升行动的典型村在全市进行宣传。
各县(市、区)积极争取发改委、财政、住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市直部门的项目资金用于乡村绿化,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入。一方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冠名林、绿地认养认管等形式,吸引有能力乡办村办企业、公司、大户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建设;另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承包、租赁、股份造林、合作开发等形式,把乡村绿化与发展林果、旅游、观光采摘、林下经济、苗木花卉等产业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吸引各方面社会资本投入。
树立典型 打造亮点
全市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鼓励乡村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业态,培养树立了一批乡村绿化典型。
灵寿县南营镇车谷砣村地处国家4A 级自然保护区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森林覆盖率超过95%,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势明显。过去,村子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如今,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康养医疗等产业,车谷砣村年人均收入超过8000 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首批绿色村庄、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全市还命名了藁城区世外桃源采摘园等44 个森林城市创建示范园,井陉县南峪镇张家峪村等26 个现代林果花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带动 绿色富民
石家庄市坚持把发展林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持续实施太行山生态绿化、现代林果产业园区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生态自然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2022 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175 亿多元;经济林种植面积超过14.7万公顷,年产量135.8万吨,其中干果种植面积9.97 万多公顷,产量超过19.5 万吨。
2023 年,全市争取省级财政项目资金572 万元,重点对现代林果花卉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扶持,在行唐县鲁家庄村栽植优质大枣710亩,在井陉矿区天户峪村栽植林下射干500亩,在赞皇县完成树体修剪提质增效1000 余亩,在鹿泉区实施核桃园树体改造提质增效400 亩、高接换优100 亩。
平山县的西柏坡镇北庄村,坚持走“以红带绿”的发展路线,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条件,建设了以幸福果园、北庄半岛等休闲采摘项目为主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村集体年收入从2020 年的6.5 万元增长到2022 年的130 多万元,2022 年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同为“省级森林乡村”的井陉县南峪镇张家峪村,曾经是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出门就爬坡的纯山区村。原本200余人的小山村,除去搬迁到县城、出门打工的人口外,村里只剩下50 余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乡亲们在荒山上选择栽植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大红袍花椒3 万多株,并办起了加工厂,注册了“张家峪”商标。全村年产花椒5000多公斤,年收入超过50万元,户均收入超过1 万元。花椒过去无人问津、只能榨油和家用的花椒壳,而今也成了农民致富的“金豆豆”。
加强指导 优化服务
全市大力推广机械化、专业化造林,不但加快了造林进度,也大大提高了绿化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规划设计、苗木、挖坑、栽植、管护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严格落实验收程序,保障绿化成效。市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市县两级包联、调研、联络员、恳谈会等四项制度的通知》,7 名领导带领7 个包联工作组,深入全市62 家林业企业进行对接恳谈,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32 件;由林果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组,包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举办现场实训,发放宣传资料等,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市林业局还开设“林果科技大讲堂”微信公众号和广播版栏目,每年发布林果技术信息及林果技术讲座280 余期(条)。
乡村绿化
弘扬生态文化 讲好林业故事
石家庄市把林业生态文化嵌入乡村文化,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果王花王争霸赛”“经济林采摘节”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市林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赵县的梨花节、井陉的连翘节、赞皇蜂蜜文化旅游节等,已成为当地政府一年一度的重要招商和文化活动。在全市选择7 家优秀特色林果企业拍摄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市级各大媒体广泛投放,进一步传播林业好声音,为林果企业生产产品打入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积极引导各地创优林果名牌产品,打造名牌战略,目前已有平山、晋州、赵县、赞皇、行唐、井陉等县(市、区)的核桃、鸭梨、雪花梨、大枣、花椒等林果产品分别获得中国地理标识产品认证。以“关注森林”为宣传主题,结合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国草原保护日等节点,组织开展一系列爱绿、植绿、护绿宣教活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古树名木认养、爱心救助野生动物等公益事业,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