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茶叶产业体系建设问题及优化路径
2023-12-26骆颂纯
骆颂纯
黄山茶叶产业体系建设问题及优化路径
骆颂纯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产业作为安徽省黄山市的特色产业,在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阐述了黄山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黄山茶叶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山茶叶产业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以期为黄山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黄山茶叶;产业体系建设;问题;优化路径;黄山市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以及“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措施,这意味着我国要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为此,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现代农业体系,以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黄山作为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茶叶资源丰富,近年来不断扩大茶叶产业主体,打造特色品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因此对安徽省黄山市茶叶产业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黄山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1 黄山茶叶主要品类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黄山茶叶以其独特的品种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目前,黄山种植生产的茶叶品种有30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黄山金豪、顶谷大方6种。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名茶”,黄山茶叶已占三项,分别是“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和“太平猴魁”[1]。其中,“黄山毛峰”自清代光绪年间闻名至今,其形状似雀舌,白毫显露,呈淡黄绿色,色泽光润,口感醇厚且保持较高的知名度;“祁门红茶”作为“十大名茶”中唯一一款发酵茶,其汤色深红润泽,香气浓郁,有暖胃养生功效;“太平猴魁”外观修长翠绿,香气浓郁,凭借清香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1.2 黄山茶叶产业区位状况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北纬30°附近,气候温和湿润、夏无酷暑、冬季温暖,气候条件优越,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偏酸性的土壤适合茶叶的生长。该区降水充沛,四季的温差符合茶叶不同生长周期对自然环境的需求,茶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形成独具特色的黄山茶叶产业。
1.3 黄山茶叶产业生产及销售现状
黄山茶产业规模庞大,截至2022年底,种植规模达78.84万亩。2022年黄山市茶叶产量达4.5万t,一产产值46亿元,全年总产值达231.8亿元。黄山茶叶加工企业1 200多家,其中,国家级茶企4家,省级茶企22家,黄山市招商引资著名茶企“小罐茶”于2022年在当地建成超级工厂并投产,同时还引进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茶业在黄山建厂生产制作。2021年黄山市市政府发布显示出口茶叶5.9万t,出口金额达16.5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和九分之一。2022年黄山茶叶出口量仍保持在4.3万t,出口金额为11.7亿元,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14%。黄山茶叶产业荣获10个中国驰名认证茶叶商标,辖区内两区三县入选“2022年度中国茶业百强县”,7家茶企入选“2022年中国茶业百强企业”榜单,使黄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名茶之都”。
2 黄山茶叶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管理水平低
生产管理流程不完善,由于茶叶种植环境多为山地,种植地较为分散,无法形成大规模机械化的种植,多采用人工分散采摘的方式,无法将采摘、制作、贮存等环节进行连贯管理,使得茶叶产业管理水平不佳。同时,黄山茶叶的种植人员多为当地中老年人,在施肥、防治病虫害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案,不利于茶树生长;部分农户没有定期对茶树进行修剪和施肥,导致黄山现有的茶树树龄较老,且由于茶树的长时间种植,未进行土壤翻新导致土壤营养下降,茶叶单位产量进一步减少,茶叶品质下降,不利于茶叶的生产管理[2]。
2.2 产业销售竞争能力差
(1)茶叶品牌价值低阻碍了茶叶销量。福建、浙江、安徽、山东等8个省份2021年—2023年茶叶品牌价值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安徽省茶叶品牌价值连续三年均低于其他省份,无法形成带动当地经济效益的品牌优势[3]。黄山茶叶是安徽省茶叶的典型代表,在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意识,大部分茶叶品牌价值较低,缺少竞争力较强的茶叶品牌,导致销售量较差。
图1 各省2021年—2023年获评品牌的品牌价值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
(2)出口壁垒导致黄山茶叶销售陷入困境。黄山市人民政府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2022年5月,黄山市茶叶出口2.1万t,同比减少10.4%,出口值仅5.5亿元,同比下降15.3%。近年日本、欧盟等国提高了进口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标准,而我国茶叶仍采用传统的农药杀虫的种植方式,加之企业缺乏统一标准对品质进行把控,品质差异较大,增加了该省份茶叶出口的难度[4]。
(3)销售渠道单一进一步限制了茶叶销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黄山茶叶销售渠道单一,仍以线下模式为主的茶叶销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线下销售需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进行推广,售后服务无法及时跟进,不利于茶叶的销售。
2.3 产业附加值低
黄山茶叶生产多为家庭小作坊,其生产经营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的问题。由于经营模式的限制,个体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对茶叶的科研投入有限,导致黄山茶叶产品结构单一。同时,黄山茶叶主要依靠小户家庭作业式种植模式,种植、采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较少,使得该地区茶叶仍停留在初加工层面,未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茶业文化,没有打造奶茶、便携茶包等新的茶饮方式,也没有利用黄山作为全国5A级旅游城市的宣传效应,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最终导致黄山茶叶产业在茶叶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
3 黄山茶叶产业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3.1 加强对茶叶生产的管理,提高茶叶产业管理水平
首先,建立科学的茶园管理体系,对茶树种植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地设计茶园布局,合理进行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对种植土地进行定期养护,加厚土层。为长期生产提供保障,建设高标准茶园,从而提高茶叶品质。
其次,加大对茶叶种植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助力茶农掌握茶叶种植与管理技术,培育优质的茶叶树种,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同时,建立规范的制茶工艺,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强化茶叶在采摘、杀青、揉捻等环节的质量把控,确保茶叶的高品质。
最后,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争取农业补贴和技术援助,推动合作社和其他茶叶企业的参与,提升黄山市茶叶产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3.2 提升品牌价值,拓宽销售渠道
首先,树立茶叶产业的品牌意识,打造黄山特色的品牌价值,如与黄山迎客松等品牌热点进行关联,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同时,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对品牌进行推广和宣传,利用政府媒体等官方渠道进行背书,打造高质量品牌,获得消费者信任,提高黄山茶叶的品牌效应。
其次,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前提下,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增加出口零售业务,调整茶叶出口结构,针对性出口满足国外消费者口感需求的茶叶,增加出口量。
再次,政府需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建设规模化的物流集散中心,建立集中的茶叶仓储基地和物流运输园区,保障线上线下的秩序化销售。这不仅可以减少因存储落后带来的成本损耗,还可以缩短物流运输的时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此外,整合区域内茶叶企业,形成产业的规模化,打造国家级茶叶企业示范生产基地,提升当地茶叶销量。
3.3 延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附加值
首先,延长茶叶产业链,研发以茶叶为原材料的食品、饮品等深加工产品,促进茶叶产业经济增长。具体可根据茶产品的不同成分和功效,制作茶酒、茶饮料等,满足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增加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引进茶叶专业人才,加大茶叶研发投入力度,运用科技萃取技术,提取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打造茶叶产业特有的价值属性。例如,提取生物碱(咖啡因)以满足上班族的需求,提取氨基酸满足老年人的养生需求,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加强茶叶深加工,制作固态茶、液态茶等具有经济效应的附加产品[5-6]。
再次,利用黄山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将茶叶产业和文旅产业相结合,通过产业整合,将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制茶农家乐、亲子采摘等活动,增加茶叶的娱乐性,吸引大众的关注。
最后,加大茶艺和茶文化的建设与推广力度,吸引潜在消费群体,加大向国际宣传推广茶叶的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茶叶外交”,增加茶叶评鉴、茶文化研讨的相关活动,提升茶叶附加值,增加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4 结语
黄山茶叶产业作为黄山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成为黄山市经济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茶叶企业要想突破当前生产销售的困境,需要加强对茶叶生产的管理,提高茶叶产业管理水平,提升品牌价值,拓宽销售渠道,延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附加值,促进茶叶产业的稳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1]孙婷.黄山市茶叶品牌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12):140-143.
[2]王小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23,45(8):9-11.
[3]胡晓云,魏春丽,施金敏.2023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中国茶叶,2023,45(7):15-28.
[4]程晨.黄山市茶叶出口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96.
[5]令狐绍霞.湄潭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困境及对策探究[J].广东蚕业,2022,56(10):89-91.
[6]陈玫,马玲,杨毅坚,等.茶叶绿色生产现状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J].广东蚕业,2020,54(7):103-104.
F326.12;F426.82
A
2095-1205(2023)11-106-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31
骆颂纯(1994—),女,汉族,安徽绩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