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评式角色扮演法在专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26韩琳琳徐俊王小红朱建华钱淑英陈云张云南周怡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23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实习生科室

韩琳琳 徐俊 王小红 朱建华 钱淑英 陈云 张云南 周怡君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后面简称实习生)在学校与医院的桥梁,实习生进入临床至少8 个月的实习时间,才能将学校所学与临床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1]。熟练掌握各项理论知识与临床各项操作技能,培养实习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促进实习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2]。在医院带教中发现,主要的带教方式还是以传统的教学为主,主要包括集中理论授课、带教老师示范操作。另外随着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患者不接受实习生的护理操作,从而影响了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3-4]。互评式教学法是让实习生通过互相点评理论授课内容、方法、患者病史采集、护理查体等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带教满意度,还可以通过互相点评的方式认识到他人及自身存在的不足[5]。角色扮演法是指让实习生扮演相应的人物,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提升实习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6-8]。可见互评式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均可提高带教效果,本研究将两种教学模式结合用于临床专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探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0—2022 年在医院实习的80 名护理专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实习生均完成学校专业的学习,成绩合格,现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将2020年5月—2021年1月40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3月—2022 年11 月40 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年龄在18~21 岁,平均19.78±0.89 岁。观察组实习生年龄在18~22 岁,平均19.8±1.09 岁。两组实习生均为女性,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带教老师均为科室总带教,具有丰富的临床实习生带教经验,经护理部认定合格。

1.2 教学方法

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由护理部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主要讲解医院概况、实习生管理规定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入科时由总带教进行一对一带教,这样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9-10]。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带教法:①实习生刚入科时,科室总带教先对科室概况进行介绍,如科室的环境布局、收治病种、医疗团队及科室文化等;②科室根据实生带教计划进行带教,每个科室实习4 周,在带教过程中,实习生有任何疑问可向老师咨询;③实习期间实习生常规参加科室及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并做好笔记;④实习生出科时由科室护士长组织一次理论和操作考试。

1.2.2 观察组 实施互评式角色扮演法带教:①入科时总带教建立实习生微信群,带教老师在群中可发布各项通知、PPT、课件等内容,同时实习生有任何疑问、想法亦可在群中与带教老师沟通,这样不仅增加了带教老师与实习生的交流力度,而且提高了带教满意度[11-12];②理论授课,带教老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实习生分别按照要求预习教材知识,查阅文献,制作PPT 课件进行课堂授课,其余实习生对讲课人员进行点评,当所有实习生授课且互相点评结束后,最终由带教老师归纳总结;③临床实践,带教老师提前将个案病历发至微信群,要求实习生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示出来。实习生分别扮演患者、护理人员角色,每位实习生表演结束后,由其余实习生对表演情况进行点评。当所有实习生完成表演且互相点评结束后,带教老师提出角色扮演中实习生存在的不足及对应措施;④实习生出科时由科室护士长组织一次理论和操作考试。

1.3 观察指标

(1)成绩考核:实习生进入病区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实习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采取闭卷形式,考试时间60 min,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常见病等,由护理部亲自监考,满分100 分,实习生得分越高说明培训效果越好;操作技能考核采取现场模拟的方式,考核项目主要包括静脉输液、心肺复苏、肌内注射等常规操作,由护理部及科护士长进行考核,评分标准参照医院护理技术考核评分标准,满分100 分,最终得分取平均值。

(2)技能评价:实习生进入病区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采用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表[13]对两组实习生各方面能力进行评估,量表各维度包括护理问诊、护理查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人文关怀、健康咨询、组织效能、整体评价。1~3 分表示不符合要求,4~6 分表示符合要求,7~9 分表示表现优异。

(3)满意度度评价:在实习生临床实习结束后,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实习生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评,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整体评价四个方面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每个条目评分采用10 分制,7~10 分为满意,4~6 分为一般,1~3 分为不满意。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比较

对两组实习生在进入病区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结果显示,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前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带教前后考核成绩比较

2.2 两组实习生技能评分比较

两组实习生在进入病区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采用技能评价量表进行护理技能比较,其中实习生在进入病区实习前的技能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的技能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技能评分比较

2.3 两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及整体评价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护理模式的不断改革使患者服务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取代了传统的护理模式,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综合型的护理人才已成为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14-16]。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医院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实习生带教质量决定着实习生能否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习生实习期间一旦出现差错事故,轻则引起患者轻症不良反应,重则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护理服务水平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7-18]。传统的临床教学多以带教老师集中授课,授课内容按照书本的大纲进行讲解,主要强调共性的知识而忽略了疾病本身的个体差异,实习生被动接受知识,影响了实习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且满足不了现今教学的需要及实习生的学习需求[19-20]。

3.1 互评式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理论与技能水平,提升学习效果

角色扮演法是指在事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下,让实习生扮演设定好的角色,通过相应的情景模拟,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21-23]。当实习生扮演患者时,在扮演前需要知道该患者所有的医学资料,比如该患者的九知道、疾病特征、治疗过程等,实习生只有充分熟悉该患者的疾病特点,才能将患者角色完美呈现出来;当实习生扮演护理人员时,在扮演前需要学习该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还要了解该患者目前的需求、家属的性格特点等,才能进行充分的角色准备,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4]。有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法能够增强实习生的沟通技巧,提高实习生对疾病的评估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并对实习生的综合素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5-27]。互评式教学法是指带教老师与实习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习生通过相互点评理论授课、病史采集、护理查体等过程,不断提升实习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也能让实习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实习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带教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28]。本研究将互评式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有效结合,充分带动了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实习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 进行理论授课,不同角色的扮演,将所学知识能够充分的展现出来,实习生之间通过相互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更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操作技能能力[29-3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证实了上述观点。同时,通过互评式角色扮演法进行临床带教,实习生的护理问诊、护理查体、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带教法,说明互评式角色扮演法更能提升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用于临床专科护理实习生带教是可行的。

3.2 互评式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升实习生满意度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实习生对该种教学方法高度认同。传统的教学多为灌输式教学,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倦怠心理,缺乏主动思考意识,仅靠课堂上的授课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本研究采用互评式角色扮演,让实习生参与到教学中,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还可以促进实习生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互评式角色扮演法在临床专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激发护理实习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式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护理实习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对自身的学习能力评估不足,且已经习惯传统“填鸭式”教学,互评式角色扮演法虽然能带动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对实习生掌握内容的要求较高,部分实习生课前对微信群里的课件及关键知识点掌握较差,从而导致不能指出其他护理实习生角色扮演中存在的不足与对应措施。本研究未能开展多校联合模式,导致所纳入的样本量受限,可能不能全面展现互评式角色扮演法对专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并增加样本量,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为完善该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依据。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实习生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