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学习单”在美术欣赏·评述课中的运用
——以“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为例
2023-12-26夏艳丽
夏艳丽
(铜陵市天津路小学 安徽铜陵 244000)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艺术教学的全过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将“学习单”运用到教学中。“学习单”,又称“学习任务单”,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不同阶段的需要,有效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单”。下面将以“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为例,探究“课前预习单”“课中助学单”“课后延学单”在美术欣赏·评述课中的具体运用。
一、教材分析
近年来,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调整和优化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美术、音乐为主线。《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注重对民族传统美术的认知与传承,体现教科书的中国性。“多彩的民间美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7课教学内容。本课的安排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教材编排的内容包含了多样化的民间美术形式,学生对剪纸、面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基于此,本课中拓展了刺绣、雕塑、年画、玩具等多种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通过比较分析、观察欣赏等多种方法,了解民间美术造型的艺术性、色彩的丰富性、纹样的夸张性、用途的广泛性等特点。民间美术在形式上向人们传达一种质朴、率真之美,并具有一定的寓意,给人带来精神享受。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三年级学生,在造型、表达等方面较一、二年级时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学生有了初步的萌芽写实倾向。
2.心理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学习系统的知识有需求,逐渐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多角度的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
3.知识特点:热爱美术,乐于表现,对美术探究活动非常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并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用途、寓意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观赏视频、游戏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总结等多种形式,学会用谐音、象征的方法解密民间艺术品在图案、寓意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认识和兴趣,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包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涵养人文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难点:
1.学会赏析民间美术作品,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寓意。
2.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教师提前分发“课前预习单”给学生,布置教室,分4个小组,每小组摆放不同种类的民间艺术品。并在教室里张贴和摆放一些传统风筝、剪纸等民间艺术作品,营造民俗氛围。
设计意图:通过提前分组、环境布置等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有所准备,从而达到任务驱动的效果。
(一)设置情境,视频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看过《哪吒闹海》的影视作品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作品的视频请大家欣赏,看看与你之前欣赏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播放皮影戏《哪吒闹海》片段。
3.小结:(出示皮影道具)皮影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隔着亮布进行表演的古老偶戏。它是我们电影的鼻祖,是我们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民间美术”。除了皮影,你们瞧!今天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的民间美术作品,如风筝、剪纸、脸谱、马勺、年画、刺绣、瓷器……包罗万象,品种繁多。它们有着夸张复杂的纹样、艳而不俗的色彩,真可以说我们的民间美术是“多彩的”。
4.出示课题:“多彩的民间美术”。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展现皮影戏的动态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立马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情境之中。以人文环境渗透的方式开启学习之旅。
(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
1.解读课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
(2)民间美术作品浩如烟海,民间艺人从纹样寓意、色彩材料、形象造型、种类用途赋予每一件作品一定的寓意,今天我们主要从“纹样寓意”方面进行讲解、探究。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通过提问的方式确定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明确教学目标。
2.年画赏析
(1)教师出示“盔帽”图片,并提问其有何寓意。
(2)请五名学生上讲台争夺道具“盔帽”,引出年画《五子夺魁》,课件出示“谐音字”。
(3)总结:这张《五子夺魁》画的是五个童子争夺头盔,“盔”与“魁”是谐音。借用谐音字寄托美好愿望,希望五子各自努力争取。
(4)《五子夺魁》为年画,年画的种类很多。教师简述三大年画: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细致儒雅);天津杨柳青年画(精细柔美);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粗犷纯朴)。
(5)小结:中国的地域辽阔,很多地方过年时都有贴年画的习俗。
(6)开展找“谐音”比赛,教师示范并说出比赛规则,游戏分组进行,给出相应图片以供参考。大家分组填写“课中助学单”。
(7)小结:我们如何揭秘民间艺术品中隐藏的寓意?运用“谐音”法。
(8)教师出示解读民间作品密码之一:谐音。(图必有意)
设计意图: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环节教会学生如何赏析“年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谐音法。先学再用,完成“课中助学单”,成功突破教学重难点。
3.剪纸赏析
(1)提问:同学们在找“谐音”比赛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不能用此方法解读的民间艺术品?那我们能否运用其他方法呢?
(2)出示解读民间作品密码之二:象征。
(3)教师出示相关作品,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寓意:
①(剪纸作品)桃子:长寿。
②(刺绣作品)仙鹤、凤凰:长寿、富贵;华贵、美满。
③(玩具、面塑、泥塑、石刻)狮子、老虎:健康、平安。
(4)小结: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有着不同的寓意。
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除了贴“年画”外,我们还有贴“窗花”的习俗。
(5)深度解读剪纸作品:《连年有余》(“谐音”+“象征”)。
(6)小结:以上我们所欣赏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的愿望。
(7)教师出示解读民间作品密码之二:象征。(意必吉祥)
设计意图:设下小小的陷阱,引出本节课的“密码”方法二——象征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民间艺术品,引导学生欣赏,产生审美感知。着重引导学生赏析剪纸作品,并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解读其中所蕴藏的含义,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4.自我赏析
(1)不管是哪一件民间美术作品(“皮影”“刺绣”“陶瓷装饰”“蓝印花布”等),它们都倾注着劳动者的心血与智慧!
(2)请同学们完善“课前预习单”,并说一说在各自小组中,你喜欢的民间艺术品及其中所蕴藏的寓意。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单”的进一步完善,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通过写一写、说一说,用简洁的词语、生动的语言分享本节课学习的精华,体会民间美术多元化魅力。
(三)民俗拓展,表达情感
1.提问: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除了教师今天带来的民间艺术品外,你还见过或知道哪些民间美术作品?大家可以回忆过年过节时候的一些民俗表演或热闹的场面。
2.视频展示:过年——舞龙舞狮,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赛龙舟,等等。
3.小结:民俗文化孕育了民间美术,也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养料,而民间美术也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为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或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赞叹我们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四)课堂总结,明确定义
1.今天我们欣赏了年画、剪纸、皮影……发现民间美术与我们的生活、劳作相随相伴。
2.总结提问:到底什么是民间美术呢?
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美术。
3.民间美术作品具有实用性、艺术性(板书)。
4.总结提升:目前,很多民间美术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教师送大家一件礼物——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课下多多发现、关注民间美术,并请大家课后多去我们的家乡——铜陵走一走、画一画、写一写,按要求完成“课后延学单”,用我们的方式将民间美术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板书:传承)
设计意图:利用三张“学习单”(“课前预习单”“课中助学单”“课后延学单”),前后呼应,课程运用总分总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前期的设问、中期的分析、后期的总结,让学生清晰明了,最终明确“民间美术”的概念。课堂的学习是有限的,但是课后的学习是无限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点燃他们热爱家乡、探索民间美术的情感火花。
六、教学反思
“多彩的民间美术”是一节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欣赏评述课,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欣赏了各种各样的民间美术作品,同时了解了部分民间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最为重要的是在课中教会了学生如何解读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寓意。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通过三张“学习单”的使用,帮助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最终达成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课前预习单”
课前教师按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给学生们分发了“课前预习单”。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去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种类有哪些,并以自己喜欢的一件民间美术作品为例写出相关的信息。“课前预习单”的完成,让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们都有知识基础,带有目的地学习,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地来到课堂上。在本堂课的一开始,学生们有备而来,课堂非常活跃,“课前预习单”推进了自主学习与教师引领相结合,从而真正做到高效课堂的生成。
(二)“课中助学单”
本节课中教师主要教会学生解读民间美术的两种方法:谐音法和象征法。教师通过层次教学,由易到难慢慢推进。在游戏教学中轻松学习了方法一:谐音法。紧跟其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课中助学单”的探究,每一小组的“课中助学单”既有相同的内容,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的填写让学生产生共鸣,不至于有学生一个空都填写不出来,产生挫败感;不同之处的填写让大家各抒己见,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在最终的分享环节大家能够吸取更多的营养,拓展知识面。此处“课中助学单”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将新学的知识点,学以致用,也使本课重难点得到突破与巩固,效果显著。
(三)“课后延学单”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学习是无限的。我将课堂内外有机融合,形成系统的大单元教学。请学生课下多多关注,用不懈的努力、科技的手段,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民间美术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我们坚信传统文化不会没落,新的文化创新还在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多到我们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写一写、画一画,完成“课后延学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承上启下的衔接与铺垫,体现了学科的融合与拓展;同时“课前预习单”与“课后延学单”的使用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一节课的呈现总有不足与遗憾,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观察欣赏、游戏探究、讨论分析、动手体验等教学方法,美术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新颖多变。将审美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美术素养的提升有机渗透在民间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由于时长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解读民间艺术品的寓意上,对于其色彩、造型、纹样、用途涉及较少。为了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更全面、更广泛的了解,后期我将会做部分延续与拓展,并带领学生不断探索、发现与创造,继续探究有关民间美术的其他形式,并动手实践,进一步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有效设计“学习单”并合理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探究,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所学内容,锻炼多方面的能力。鉴于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评述课中,以教学具体内容为依托,设计“课前预习单”“课中助学单”“课后延学单”,以更好地达到增强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