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培养价值与策略⋆
2023-12-26赵子瑜金波
赵子瑜 金波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0 引言
2022年7月8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1]。数字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培育大批创新力量。在“数字中国战略”的推动下,档案部门正着力实现档案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具备数字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由此,新职业“档案数字化管理师S”(S为数字职业标注)正式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公示稿)(以下简称《大典》)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定义为从事数字文件及元数据的采集、整理、归档、检查,并通过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控和利用的人员。为何会产生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如何培育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成为亟待明确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档案数字化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这一新职业的价值,并从职业标准、工作内容、教育培训、晋升通道、社会认可等方面提出其培养策略。
1 国内外档案数字化职业的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也对档案职业主体的数字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档案工作者更加适应信息环境,国内外档案界对档案职业的“数字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1.1 国外档案数字化职业的发展情况
加拿大著名档案学者休·泰勒在20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了信息时代档案职业主体的职业倦怠问题,他认为档案工作者如果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就会产生困惑和压力,失去职业发展动力[2]。杰拉德·汉姆是20世纪中后期美国档案学者,他认为档案职业发展面临外部和内部的困境[3],外部原因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时,信息爆炸、数据泛滥成为时代难题,要求档案工作者有能力识别、访问、加工、利用有用信息,但是档案工作者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往往不如其他信息行业从业者;内部原因是档案工作者缺乏教育和就业标准,未能找到应对外部挑战的行动方案[4]。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汉姆提出了档案职业发展策略,包括成立档案规划和发展委员会,推进档案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制定档案行业标准,加强档案专业教育和培训,突出信息时代对档案职业发展的要求等。
汉姆成功地预见了信息革命给档案工作者带来的角色转变机会,其档案职业发展思想驱动着多国提出档案工作者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技能[5]。欧盟提出21世纪的欧洲档案工作者不再是被动的文件记录保管者,应该成为能够使用计算机通用技术、掌握档案文件管理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主席Richard Pearce-Moses认为数字时代档案工作者能够了解电子文件使用的XML语言和结构化查询SQL语言,了解网络环境下档案形态的转变,识别电子文件的可靠性;英国和爱尔兰的档案专业组织“档案与文件协会”(ARA)发布了档案工作者的职业技能要求,包括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逻辑性;澳大利亚档案工作者协会(ASA)和澳大利亚文件管理协会(RMAA)联合发布了《文档保管专业知识的声明》,强调档案保管人员全面理解档案保管理论、政策规章,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并熟悉其功能。加拿大的不少档案管理岗位也对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掌握能力提出要求,例如应聘者具有档案长期保存、元数据、IT、数据库系统、数字化软件等专业技能。
目前,国外的档案实践部门已设置了与档案数字化相关的职业,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6]、美国教育基金会[7]等设置了首席档案官岗位。美国哈特福德金融服务公司[8]、运通公司[9]、诺德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等企业设置了首席信息官,负责档案信息综合开发工作[11]。此外,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中,美国档案工作者资格认证学会(ACA)提供的职业资格证书最具代表性,成为全美乃至整个北美地区的职业认证标准。
1.2 国内档案数字化职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我国档案实践部门关注到了档案从业者角色及其能力发生巨大变革,增强数字素养、职业细分、设置新型岗位成为促进档案人才培养、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之举。长期以来,业界依据档案管理环节或模块分工进行岗位设置,档案职业技能和功能的单一性、分散性导致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统筹与综合管理能力较弱。而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下,档案信息综合管理与开发要求档案从业者具备统筹规划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已开始创新档案岗位,例如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为股份有限公司等设立了档案总监(CAO)岗位,负责设计企业档案工作体系、审核档案技术、协调档案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关系等。学界也提出了关于档案职业的一些设想,王广宇认为应创设“档案规划师”,其核心职业技能包括档案资源体系构建、档案管理软硬件架构、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数字档案馆(室)规划设计等[12]。
此外,我国正在加快完善与档案数字化相关的职业技能认证制度。2020年5月18日,四川蓝宇档案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了“1+X档案数字化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是我国第一张档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1年4月2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档案数字化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此举打破了我国档案行业未建立档案职业认证制度,行业和企业未制定相关职业技能规范的局面。2021年4月26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档案赋能数字社会”论坛上,四川省档案学校校长徐宏提出在职业院校施行“1+X”档案数字化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将满足图书管理、档案管理、文秘、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为档案赋能数字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上述实践表明,虽然业界和学界均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职业需要做出一定调整,但是提出的新型档案职业主要在单位内部进行试点,或者停留在理论构想层面。因此,《大典》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正式列为新增职业,意味着我国的档案数字化职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 培育“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价值
档案职业是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而产生的,档案职业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社会意义[13]。阐明“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国家、社会、行业和个人等四个维度的价值,能够认清职业存在的现实根基和发展前景,促进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2.1 国家维度:数字中国和国家治理的战略要求
第一,设立“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契合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到2025年,要实现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长等目标”[14]。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对数字文件及元数据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和利用,有助于深度释放数据价值,服务于数字中国建设。第二,设立“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契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任务要求。《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文化体验、数字内容供给、产业数字化布局、数字化治理等八项重点任务[15],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工作任务与战略重点任务高度契合,助力档案文化的数字化转型。第三,设立“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是治理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档案作为一种原生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对数字文件和数字档案进行有序化管理,有效应对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指数型增长与管理落后、社会需求与保管分散、海量资源与价值实现等矛盾”[16]。
2.2 社会维度:数字经济和扩容就业的市场需求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国劳动力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刺激新职业产生。自2019年以来,我国连续发布了4批共56个新职业,外卖员和直播带货员已有专门的职业名称“网约配送员”和“互联网营销师”。这些新职业的出现表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蕴藏着巨大的职业发展机遇,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媒体的蓬勃发展使数字劳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劳动模式”[17]。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智造”转型,高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取代机械性、重复性的岗位已成必然趋势,档案传统常规工作已无法为数字化转型积蓄足够的技术动能,而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对数字文件和数字档案进行管理,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是培育档案技能型人才的有益举措。数字经济时代一、二产业减少,第三产业显著增加,服务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大典》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归入“文化和教育服务人员”类别,这一举措表明增设“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契合了数字经济时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的需要。
2.3 行业维度:助推档案事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提出要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制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划,保障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18]。在各单位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网络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等信息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大典》规定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检查数字档案的“四性”,提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进行数字档案的迁移和备份,管理、控制和利用数字档案,设置“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正符合档案信息化的现实需要。《“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也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档案工作的内外发展环境,要推动档案工作全面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破除档案工作面临的制度缺陷、技术瓶颈和人才短板问题[19]。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出现意味着档案行业将出现大批技能人才,档案人才队伍素质更高、结构更加合理,能有效提高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提升档案技术应用水平,符合档案人才市场的需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迎接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2.4 个人维度:提供全新的职业选择
《大典》首次增加“数字职业”(其标识为“S”)。除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外,还有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97个数字职业,这是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重要创新。数字职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有助于扩大数字领域从业人员的规模,现已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20]。“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正式公布,对档案从业者而言,有三方面意义:一是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全新的职业选择,丰富了可供选择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技能提升方向,为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激发档案从业者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档案数字职业的理解和关注度,改变社会各界对档案职业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带动从业者参与档案数字化建设与应用的热情。三是为创业就业储备数字化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有意向从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任何个人都能学习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资格考试后成为“斜杠”青年,获得更多收入和工作经验。
3 “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培养策略
培养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养策略至少应包括制定职业标准、明确工作内容、加强教育培训、畅通晋升通道和提高社会认可等内容。
3.1 标准先行:加快开发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档案局发布声明称“国家标准正在起草,但已有群众反映个别社会机构和公司发布举办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收费培训和资格认定”[21]。这反映出当前应尽快发布“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职业标准及配套政策,国家档案局应联合各部门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明确职业特征、职业身份和工作内容等关键问题,其余相关部门应对未授权开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培训和资格认定的机构和公司责令整改并进行处罚。编制国家职业标准有几点要求,一是展开全面系统的调研,覆盖中、东、西部的档案从业者工作情况和各类产业、行业、高校的档案职业发展情况;二是绘制用户画像,明确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应当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三是划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技能等级,确定初级、中级、高级技能人员分别对应何种能力;四是遵守编制标准的基础规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严谨地完成编制。
3.2 内容突出:聚焦数字化管理工作
《大典》第二大类是“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2-10-07档案专业人员”,这一职业区别于档案数字化管理师,档案专业人员主要指档案局馆的档案工作者,而档案数字化管理师主要面向公司和企业的档案工作者。“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提出,对档案工作来说有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者是专业技术人员,而非职业技能人员的现状,从而规范企业档案工作、提高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二是强调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工作内容带有“数字化”特征,区别于传统档案管理职业,顺应了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因此,培育“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应当注重对其数字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育。一方面,从业者需要掌握档案数字化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例如《文书档案数字化整理要求》《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另一方面,“档案数字化管理师S”除了具备基础的接收、征集、编目、整理等管理技能,还需要将“掌握数字化知识与技能”作为核心能力。根据《大典》,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应做好数字文件及元数据的采集、捕获,对数字文件进行整理和归档,检查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提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实现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此外,还需要细化档案管理师的工作内容,具体的技能要求应与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级别保持一致。
3.3 技能规范: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档案职业话语权是关系到档案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吴红对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进行了调查,有六成以上的人认为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近三成的人认为档案职业社会地位较低和极低[22]。这项研究表明,档案职业在当前的数字情境下面临被边缘化、被漠视的困境,核心竞争力易受威胁,其根本原因在于“档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传统观念中对档案管理的随意性根深蒂固,外行参与成为普遍现象”[23]。为解决这一问题,档案职业应提高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才能得到大众认可并获得档案职业话语权和地位。提升档案从业人员专业化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职业教育培训,从国家层面来看,应当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全面统管、部门具体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档案教育培训格局,各省市应统一标准,做好新职业技能体系建设,培养一支数字化政策领悟到位、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卓越的档案人才队伍。从个人层面来看,档案从业者需顺应职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官方组织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职业教育培训,增强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在数字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3.4 评价导向:畅通职业晋升通道
“职业通道是员工职业发展和职业晋升的路线”[24],为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这一新职业的发展活力,应当打通职业晋升通道,这将引领新职业群体准确识别传统档案工作与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区别,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推动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创新发展[25]。首先,制定科学明确的职业评价标准,建立透明公开的职业发展体系。综合考察档案从业者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创新成效、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情况,构建多维度的职业评审标准,激活档案人才的创新能力,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其次,创新多层次的职业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联合员工、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组建职业晋升评审小组,由主管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评估其未来的发展可能,科学预测职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人才成长。再次,依据行业实际特点,合理设置职业上升通道类型。档案数字化管理师作为一种“职业技能人员”,应重点创建职业晋升的技能型通道,例如可以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技能水平划分为五级,五级、四级、三级是作为技工层面的,二级和一级则成为技师/专家、高级技师/高级专家。当员工的学历、年龄和能力具备升级之时,组织对其进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测试,合格者将予以职业晋升。
3.5 形象重塑:提高新职业的社会认可度
新职业是就业的新增长点和蓄水池,但也面临着社会对新职业的认可问题。有研究发现“档案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不高”[26],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设立,是提升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社会认可度的有益尝试。为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社会认可度,一要构建新职业的法律体系,增强从业者和各企事业单位的法治观念,加强法律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快速识别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二要制定新职业规范,在鼓励支持新职业发展的同时,要严格制定和健全行业制度与工作指南,规范用工行为,营造有序的职业发展市场环境。三要优化新职业政策,保障劳动者权益,不断完善新职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做好新职业从业者工资薪酬、资格认定、人才评价,充分调动从业者的职业能动性和创造性。四要打造新职业宣传的全媒体矩阵,借助传统媒体(电视、广播等)和新媒体(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抖音等)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在社会范围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宣传内容包括新职业的政策支持、社会意义和从业渠道,广泛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的职业声望。
4 结语
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分工空前细化,各领域出现了大量人才缺口,数字职业的市场需求激增。这一时代背景下,设置“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具有国家、社会、行业和个人等多维度的重要价值。为了促进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这一新职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五方面的培养策略,加快开发国家职业标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区别于传统档案职业,聚焦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提高专业化水平,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以评价激励人才成长,为新职业打通晋升通道;借助法律、政策和宣传手段,重新塑造数字化背景下档案工作者的形象,提高新职业的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