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到影视表演:土家族传统文化传播研究
——以《漂洋过海来爱你》为例

2023-12-26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9期
关键词:拉纤巴东纤夫

张 园 左 韵

(作者单位:1.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湖北恩施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巴东素有“锁钥荆襄、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6 300千米长江,流经巴东县境38千米。波来夔门,浪往西陵,滩多浪急,高亢的号子,穿梭的扁舟,特别是拉纤的船夫成为当地一处风景,闻名中外。《漂洋过海来爱你》这部电影将巴东神农溪这片质朴纯净、民风淳朴的土地作为创作背景,在这部电影中,不仅可以看到神龙溪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当地真实而质朴的文化氛围。这部电影不只是向观众讲述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更向观众展示了神农溪纤夫文化和土家族文化,展现了神农溪的裸纤情景。2016年该片上映后,摘得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日合拍交流贡献奖和第一届多彩中华民族影片展映优秀新片展映纪念奖。

1 “俗”与“雅”相融:人世间的至真至情

《漂洋过海来爱你》这部影片里,“俗”和“雅”的相融体现在多个维度上。在语言上,有熟悉的方言,“你看,那就是那个er本女伢子(日本女孩儿)”“那个er本姑娘娃儿又来哒”“闷鸡娃儿啄白米”等台词一出来,观影的人顿时忍俊不禁。在音乐上,既有下里巴人的哭嫁、撒叶儿嗬,也有阳春白雪的交响配乐。在故事设置上,有女人争风吃醋、邻里添油加醋、男人好勇斗狠“俗”的故事,也有土家族人民心地善良、义薄云天“雅”的胸襟;有以钱换情拷问人性“俗”的交易,更有不离不弃不越雷池“雅”的真情。笔者觉得整部电影还巧妙地布局了最大的一个“俗”和“雅”:生活中鸡毛蒜皮、情感纠葛,是为爱而私的“俗”;忠贞坚守、相互信任,是为爱而舞的“雅”。俗的是生活,它平凡、接地气,雅的是真情,它伟大、难以言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叶真满眼泪水,第一个跳起了撒叶儿嗬,在“呀是呀米和”的曲声中,很多人早已泪眼婆娑。《漂洋过海来爱你》以专业的眼光看,与所谓的大片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主创团队把他们的朴实和诚意“融”进了影片。

2 神龙溪上的纤夫文化

2.1 纤夫号子

影片中纯子第一次见到纤夫就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也将神农溪上粗犷、原始、野趣、纯朴、憨厚的纤夫影像带入观众的视线。纤夫们在齐心协力拉船时,会齐声喊出口号,这种特殊的口号也称纤夫号子,是纤夫们在拉纤、摇橹、推桡时唱的一种劳动歌谣。神龙溪纤夫号子诞生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根据历史记载有两种可能来源。一说起源于先秦时代。《吕氏春秋》记载,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管仲在鲁国被俘,鲁国用囚车把他押送到齐国去,管仲怕鲁国有变再杀害他,并希望尽快到达齐国,便对拉车的役人们说“我为汝歌,汝为我和”,由此演变成今天的拉纤。二说起源于隋朝。隋炀帝修运河,造龙舟下江南,使用民夫民女拉纤。但有据可查的是,公元前278年,秦大将白起自陕屯兵巴东、灭楚于郢后,巴东即形成一自然港埠,始有拉纤,到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建水驿,配木船十只,长江峡江号子便形成规模,并不断发展壮大。近代,随着社会和航运业的高速发展,木帆船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神龙溪纤夫号子也随之濒临消亡。

神龙溪纤夫号子在音乐体裁上没有固定的旋律和唱词,没有固定的师承关系,以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在音乐调式上,五声徵、羽调式用得最多,歌词大量运用赋、比、兴等手法,其唱腔具有高亢铿锵、急促有力、旋律优美的特点,常用假声喊唱,喊为主,唱为辅。演唱时有领有合,领唱时“倚音”较多,合唱时多以衬词相答。在平静的江面,号子舒缓悠扬,长于抒情,音乐性很强;而在闯滩时,号子则紧促高昂,节奏急促。歌词的主要部分在领唱,合唱部分多以衬词相答。就演唱而言,它既有当地民歌的演唱技巧,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神龙溪纤夫号子注重的不是“唱”,而是“喊”,通过这种喊能够起到协调步调的作用,声音越大纤夫越能使劲,并且每一组纤夫的号子内容也各不相同。传统的纤夫号子目前已经是巴东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成为巴东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向世人展现着巴东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纤夫号子也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音乐文化,为更好地保护纤夫号子文化,巴东旅游局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将纤夫号子内容记载并以现代舞蹈的形式去发扬光大,每年举行的纤夫文化旅游节上就有一个“船工号子”大比拼的节目,目的是更好地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传播和保护。

电影中多次出现纤夫歌唱号子的镜头,而女主人公纯子来神龙溪的初衷就是想捕捉纤夫歌唱号子的场景并将其在作品中呈现出来。以下两首号子在电影中呈现,同时也为当地纤夫最常用的歌唱号子。

《摇橹号子一》:

穿恶浪哦,踏险滩呐,

纤夫一身都是胆啰。

闯漩涡哟,

迎激流嗬,

水飞千里船似箭啰。

乘风破浪奔大海呀嘛,

齐心协力把船扳呐。

么哦咳咳!咳!哟嗬嗬!

《摇橹号子二》:

三尺白布,嗨哟!

四两麻呀,嗬嗨!

脚蹬石头,嗬嗨!

手刨沙呀,嗨着!

光着身子,嗨哟!

往上爬哟,嗨着着……[1]

神龙溪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纤夫号子,但纤夫号子离不开“生活”这片土壤。神龙溪地区的纤夫号子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均与所谓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保持着相当远的距离。纤夫号子的创作主体是船工,受到其文化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影响,纤夫号子内容多涉及神龙溪地区的行船经验和地理知识,甚至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纤夫号子就是船工学习和传承这些经验和知识的口头教材[2]。《漂洋过海来爱你》影片中多次出现纤夫高歌号子的场景,在电影第二次出现这个场景时,女主人公纯子出现了,她拿着相机拍照,通过她的镜头可以看到纤夫们弯着身躯,拉绳嵌入肩膀,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河沙逆水而上。雄奇险秀的峡谷里,声声高亢激昂的纤夫号子回荡在山崖,这样的场景让来自异乡的纯子为之震撼,同时也让观众沉浸在这样的场景中,意识到这段跨国恋情即将迎来高潮部分[3]。

2.2 神龙溪纤夫文化的演变

裸体拉纤是神龙溪古老拉纤文化的活化石。30年前,纤夫一直被叫作“桡夫子”,直到1991年正式对外营业,才将“桡夫子”这一名字改为更为雅致的“纤夫”,这一叫就是几十年,以至于传遍全世界。最为让神农溪纤夫享誉世界的事件莫过于1995年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光临神龙溪,多年以后,两位做客央视节目《对话》时,节目组也邀请了当时为两位拉纤的纤夫余拱让做客节目。

最早长江一带、乌江、嘉陵江等都有纤夫的身影,这些地方的纤夫都身穿长衫,神龙溪纤夫在工作时却一丝不挂,其中缘由之一是神龙时代的遗风。“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这一时期人们处于原始社会,衣不蔽体也习以为常[4]。

裸体拉纤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一时期生产力不发达,纺织技术落后,大多以粗麻为主要原材料。纤夫整天在水里劳作,麻遇水则发胀,穿在身上摩擦皮肤,久而久之皮肤会发炎。除了浸水后的麻衣会导致行动不便,再者神龙溪地区几乎与世隔绝,索性也就不穿了。不光男人选择裸体拉纤,也有女人加入这个队伍,尽管她们不习惯裸体拉纤,但为了生计也就自然地融合了,形成了一道道裸体纤夫的悲壮景观。

1989年,巴东旅游局着手神龙溪景区的开发以后,纤夫成为该景区最大的亮点和卖点。但随着到此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裸纤”却成为游客们投诉的重点。在巴东旅游局的干预下,纤夫们开始穿起衣服。为了保证纤夫们能方便工作,当地还统一给纤夫们定制特殊材料的短裤。随着人们观念越来越开放,恢复裸纤的声音却又悄然兴起。2010年,在湖北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两会”上,一政协委员提出恢复神龙溪裸纤文化引起了社会热议。部分人仍然认为传统裸纤文化应该得到保存与发扬,但部分人觉得不必要,现在江上的船只都安装上了发动机,拉纤的人慢慢减少,现有的拉纤仅仅只是一种表演形式,目的是保存这样一道风景免得失传。

3 撒叶儿嗬舞蹈在电影中的运用

撒叶儿嗬又称“跳丧”,主要流传于巴东、恩施、长阳、五峰等地,是土家族一种以歌、乐、舞祭奠亡灵的丧葬仪式,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流传已久,源头可以追溯到2 000多年前。来源说法之一,也是采纳最多的版本是它起源于古代巴人的军前舞。《华阳国志巴志》记述:“汉高祖刘邦兵出巴蜀、汉中以定三秦,募发间中巴人板循蛮从军,(板循蛮)天性劲勇,处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日:‘此武王伐封之歌也。’”土家族人对于生死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跳撒叶儿嗬所表达的是人去世只是肉体的死去,灵魂却可以得到永生,通过亲友们“击缶而歌”为亡者超度,用歌舞礼赞生命,表达出一种豁达的精神面貌[5]。

影片中谭大志向纯子描绘介绍起撒叶儿嗬时,纯子一再要求谭大志跳给她看,而谭大志婉拒了,因为这个“舞”太“晦气”,所以纯子只有憧憬着——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舞蹈。在生命进入倒计时,女主人公纯子对谭大志说:“如果我死了,你能为我跳一次撒尔嗬吗?”在纯子最终告别人世时,谭大志遂了她的心愿,和神龙溪的乡亲们伴随着隆隆的鼓声,在燃烧的熊熊篝火旁翩翩起舞,为心爱的纯子跳起了撒尔嗬,这一幕令无数人潸然泪下。

4 土家族哭嫁文化在电影中的运用

《漂洋过海来爱你》影片中的哭嫁歌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婚本是大喜的日子,应该欢欢喜喜而不是哭哭啼啼。嫁歌是土家族民族婚嫁仪式中的传统习俗,在影片中时有出现,如叶真在出嫁前一晚的民歌《陪十姊妹》,以及出嫁时抱着母亲痛哭,女主人公纯子刚来中国看到这一幕感觉不可思议,以为叶真被迫结婚不愿意嫁给新郎,通过翻译解释才化解误会。

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将哭与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是有“越哭越发”的说法。哭嫁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婚嫁仪式,哭嫁即新娘以哭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舍和感激之情。“哭嫁,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夕和出嫁过程中,有边哭边唱的习俗,称‘哭嫁’,把边哭边唱的歌称为‘哭嫁歌’。”哭嫁歌是哭嫁仪式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哭嫁歌的家庭伦理教育功能便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下去。哭嫁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将哭嫁融入电影中,使故事变得更加真实感人。此外,哭嫁歌的独特曲调,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其演唱方式与现代流行音乐有很大的不同,它以唯美的土家族民族风情为基础,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得观众愿意去了解土家族的民歌和文化。

5 咂酒文化在电影中的运用

咂酒在神龙溪当地也称“蛮酒”和“御酒”,“土家咂酒”是由当地的民间艺人酿制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并且一直是当地的主要饮品。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前往忠州担任刺史,途经三峡,他写下《巴氏春宴》:“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风。蛮歌声坎坎,巴女舞蹲蹲。薰草铺坐席,藤枝注酒樽。”土家族咂酒是一种悠久而又独特的酒文化,它通常用作宴席招待客人,或是在田野间休息时消除疲劳。据民间传说,明朝时期,土家族人民为了纪念前往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士兵,将酒坛放在道路旁边,内插竹管,每次过去的士兵都会咂一口,这种习俗经过世代相传,逐渐演变成了咂酒。《漂洋过海来爱你》中,谭大志与叶真结婚当晚,便为观众呈现了咂酒画面,亲友们一人拿一根竹竿插入酒缸,每人一口,好不热闹。

6 结语

《漂洋过海来爱你》这部影片,比较全面客观地描述了鄂西地区土家族民间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生产方式[6]。除了本文中提及的纤夫号子、哭嫁、撒叶儿嗬、咂酒等传统的土家族文化,片中对土家族美食也有所展示,比如合渣和巴东豆干等。导演童江南对丰富的土家族文化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不仅很好地推介了神龙溪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是将土家族民俗文化向世人做展示。电影一经上线,就对巴东当地文旅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等物质文明方面、唤起集体记忆和社会共识等精神文明方面、改善城市旅游生态文明等政治文明方面都带来不小的利益。

猜你喜欢

拉纤巴东纤夫
王银成 情系三峡 心念巴东
兄弟拉纤
古树和大树支撑拉纤防护准则和方法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怀念维嘉李老
丰子恺送画
巴东,巴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往事
廖静仁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