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报道中正向情感传导的实现路径

2023-12-26林硕峰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共情传导

林硕峰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先进典型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

与其他新闻报道相比,典型报道的鲜明特征是高度“浓缩性”,其背后的传播心理逻辑在于,只有通过“浓缩”的方法,“事实才能造成突出的形象,让人难以忘怀”[1]。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一个作品只有抵达受众,并在其内心形成某种程度的“震荡”,才算完成传播。因此,传播者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中发现典型人物行为背后蕴含的普遍正向思想情感,从而将潜藏于普通人内心或“在其喉咙打转”的声音表达出来,实现受众和典型人物之间的“共情”,是报道成败的关键。

本文结合部分实例,综合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美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传播者在典型报道中通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四个路径向受众传导正向情感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实践原则。

1 脚力:基于事实真相的情感传导

传播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让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愈发便捷,鼠标一点、手指一划,甚至眼睛一眨就有海量的资讯扑面而来。今天,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记者即使是坐在办公室也可以轻松“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这些经过多次传播、信源模糊的“新闻”有可能只是不明真相的人在特定时间从某个方面切入看到的表象,并不等同于事实。为了真实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记者首先必须迈开双脚,深入现场。正如罗伯特·卡帕的经典名言,“如果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衡量记者是否“拍得足够好”最重要的功力之一就在于其与新闻“赛跑”时呈现出来的“脚力”。

没有扎实的“脚力”,就很难还原出足够让人信服的事实,从而建构出一个基于真相而实现正向情感传导的叙事文本。

1.1 信源的可信度

无论是记者依靠深入现场拿到的第一手资料,还是记者在场本身,都可以极大增加信源的可信度。信源的可信度则可以强化受众的接受度。相反,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受众如果判定信源不真实,那么无论传播者试图传导怎样的正向情感,都很容易遭到阻断。因为人们只有在一个值得信赖的讲述者的叙述中才可能将自己置于故事中的情境,并由此去想象自己如果面临相似处境将产生怎样的情感反应。即使个人对各类传播者有依赖和信任的态度,但是“这些态度在哪些情境下会被激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哪种情境中他能够找到自己”[2]。

1.2 记者的感受力

为了“帮助”受众在典型报道的具体情境中“找到他自己”,记者还必须提升自己的感受力。靠近现场的近距离观察通常会使记者“触景生情”。比如,报道关于“救火英雄”的新闻,记者如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肯定会提升自身的感受力。离现场越近,记者越能够与报道对象感同身受,并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给受众。事实上,进入现场的记者本身也可以构成事件“真实”的一部分。尽管通常是以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观察新闻现场,但是他们呈现出来的情感和状态,直接影响了受众对于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共情认知。

为了实现典型报道的正向情感传导,记者有时需要反复去同一个“现场”不断求证,有时候则需要去不同的“现场”进行交叉论证。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深化过程。记者对真相的认识和感受也是在不断深入的采访中累积起来,从量变达到质变的。如果记者不注重“脚力”,报道必然不够深入,呈现出来的情感也会浮于表面。

2 眼力:两极视野下的情感发现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典型报道中,缺少的也不是正向情感,而是记者的眼力。同样的报道现场,同样的受访人物,不同的记者都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却“空手而回”,差别就在于是否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眼力,是记者识别新闻事实所蕴含的价值与感情的能力。拥有一双“慧眼”,记者才能创作出有感染力的报道。没有好眼力,有再好的脚力,走再多的路,也可能是冤枉路。

典型报道的正向情感传导,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两极视野”下,提升记者的情感发现能力。

2.1 宏观视野

2.1.1 时代潮流中的情感共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典型人物是从现实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从时代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蕴含大众共性与时代精神的“复合体”,作为典型报道的创作者与典型形象的塑造者,记者必须将自己视为时代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只有将典型人物置于时代浪潮中进行衡量、比对、审视、思考,才能将蕴藏在典型人物身上的正向情感传导给当代社会最广泛的受众。

尽管新时代中国人的情感生活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人们仍在呼唤那些“以旁人不具备的品格和耐力,在这个世界中行动并引导这个世界的方向”的典型人物[3]。记者不仅可以从我们这个时代“史诗般的实践”中发现鲜活生动的典型人物,还可以寻找这些人物与产生于过去却依然回荡在今天的典型人物形象之间的情感连接。典型报道《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回响》就是例证之一。该作品紧扣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在追寻黄诗燕、蒙汉两位“新时代焦裕禄”故事的同时,将“两代焦裕禄”身上可爱、可敬的精神品质进行互文式表达,用正向情感的传导实现受众的“破防”共情,激发全社会凝聚共识。

2.1.2 国际传播中的情感认同

因为具备共情能力,人们不仅可以理解朋友和邻居的想法,还可以理解陌生人的情感。随着媒介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共情对象从最初的身边几个人,“已经扩展到部落、城镇,甚至其他国家”[4]。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典型人物与受众之间尽管存在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的差异,但是情感这一“人类经验的核心部分”却是相通的。记者需要善于发现典型报道中具有共通价值的正向情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笔者透过“八闽楷模”林占熺先进事迹的报道,发现其在跨文明传播中的新闻价值(林占熺的菌草事业是世界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缩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责任和国际担当)和可能性(试图讲述一个出生于农民家庭的知识分子服务农村的故事)。这篇题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的典型报道在欧洲新闻网推出后陆续被美国新闻网、欧联华文网等海外媒体转载刊播,均取得良好反响和传播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作品呈现了“父亲与儿子”“人与土地”等人类共有的关系,并由此向受众传导“爱”“责任”与“家国情怀”等世界上最朴素的正向情感。

当受众基于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对报道传递的信息进行“同向解码”,原本存在于人心之间的“鸿沟”便会逐渐消融,并在情感认同群体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情感共同体”,实现更大视野中的共情传播。

2.2 微观视野

如果说宏观视野下的情感发现是要求传播者借助“望远镜”,看得更远、更宽广;那么微观视野,就是要求其靠近“显微镜”,看得更细致、更清晰。

细节,是记者对人物、物件以及环境细微之处的观察。通常情况下,比起笼统的叙述,人们更愿意相信能够提供具体情境和详细背景信息的细节描述。同时,由于细节通常是人们生活习惯的自然表达,其中包含人物的喜好、习性,甚至某些缺点,并可能包含与受众生活经历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因此,报道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受众对典型人物产生亲近感,从而为正向情感的传导提供有利条件。

3 脑力:主流价值观的理性共情

共情是一个多维度概念:一方面强调情绪,另一方面注重理解和思考。心理学家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对他人情绪的感受、对他人处境的理解以及帮助他人的动机。因为共情可以促进个体的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所以人与人之间可以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共情传播的核心过程分为情绪分享和认知调节。情绪分享包含情绪的传递、接收,它使人们感受他人的体验成为可能,从而与其建立情感连接;而认知调节则通过对他人情绪背后的原因进行思考,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情感作出适时调整和应对。

随着社会生活和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果让情绪共情主导媒体的报道决策,就有可能导致非理性共情传播的发生。只有当共情与理性的价值导向相结合时,共情传播才可能向受众传导具有主流价值观的正向情感。

3.1 典型报道的价值底蕴

“新闻实践活动本质上属于人的认识行为,其中必然包含着特定的认识论立场和价值取向。”[5]典型报道的目的在于通过挖掘先进典型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为社会树立榜样,发挥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的正面作用。因此,典型报道中正向情感的传导必须通过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下的理性共情传播才能实现。

3.2 理性共情的传播力

尽管情绪化叙事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受众情绪的急剧爆发和宣泄,但从长远的角度观察,基于深度认同的理性共情具有更持久、更稳固的传播力。

通过典型报道中的理性共情引起的社会性情感共鸣能够形成特定的记忆场域,促进受众集体认知的提升,并孕育其价值观的形成与转变。中国新闻史上,雷锋、孔繁森、焦裕禄、谷文昌无不闪耀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和正向情感,这些深入人心的典型形象,正是通过理性共情传播,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社会需要媒体的情感话语,也需要理性声音。新闻的客观性要求典型报道必须是理性的,而共情传播则要求其具备感染力。记者只有用好“脑力”持续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才能创作出理性与情感并重、思想与温度并存的典型报道,引导受众的共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4 笔力:个体化叙事的情感表达

典型报道的本质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媒体叙事和共情传播。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典型的艺术形象必须是“这一个”。只有刻画出特定的“这一个”的特征,人物形象才会鲜活起来,“表现对象精神本质的任务才算完成”[6]。因此,在典型报道中,个体化叙事是实现正向情感传导的有效途径。

4.1 视角

对受众来说,典型人物在被抽象为某种“象征符号”之前,首先是从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熟悉的陌生人”。因此,记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不应一味地将其置于高不可攀的位置,而应该从小处落笔,贴着人物的个性写,采用平民视角的叙事策略将“抽象的符号”还原为贴近受众日常生活的鲜活的个体,更容易引起共鸣,在“润物细无声”中传导正向情感。

4.2 冲突

与凡人相比,典型人物的非凡之处在于他们面对矛盾和冲突时的思想活动与行动抉择。因此,在典型报道的故事化叙事中,对戏剧冲突的描写不仅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更重要的是展现典型人物身上潜藏着的代表人类普遍精神的原始意象。此时,“谁说出了原始意象,谁就发出了1000种声音,摄人心神,动人魂魄,同时他也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摆脱了偶然性,转入永恒的领域。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纳入整个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曾使人类摆脱危难,度过漫漫长夜的所有亲切力量”[7]。由此可见,在典型报道中,真正有传播价值,值得大费笔墨的,并非典型人物遭遇的困境与磨难,而是人作为渺小的个体在与命运搏斗过程中所展示的信任、忠诚、勇敢等崇高精神。这些正向情感一旦作为核心价值观传导给受众,就可能在其内心建立长久、深刻的连接。

4.3 语言

语言可以陈述事实,也可以表达情感。新闻报道的情感传导最终要通过语言来实现。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语言学的研究中首要任务就是区分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在他看来,“言语就是人们所说的话,语言则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8]。在典型报道中,记者一般采用从新闻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以“准确、清晰、生动”等为主要特征的新闻语言传导情感,而较少采用文学性语言。

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记录事件的进展,所以典型报道的行笔以第三人称为主。但在部分亲历式或体验式报道中,第一人称叙事给人一种自然、亲切的感觉,有利于正向情感的传导。而在极少数情况下,记者为了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也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这样写道:“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5 结语

记者的笔力,与其脚力、眼力和脑力构成一个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只有将“四力”融会贯通、相互激荡,才能真正拓宽正向情感传导的实现路径,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创作出“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典型报道。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共情传导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神奇的骨传导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