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2023-12-26董欲超杨媛媛刘明社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6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互动式研究生

董欲超,杨媛媛,刘明社

(长治医学院 健康管理系,山西 长治 046000)

引言

就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说,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医学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系统、健康医学理念的重要时期。将双主体互动式教学作为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掌握医学实操技能,为学生丰富医学学科知识和提升学科素养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双主体互动教学使医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氛围得到优化和改善,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为推动我国医学文化实现更好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组织开展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至关重要。

一、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概述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本质上属于主体融合教学和互动教学,有助于学生系统化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双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师生以教学内容为客体实施多样化互动,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其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全面研究教学内容、科学选用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反馈方法,创设一个良好、稳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吸收医学知识和实操技能,并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以体现其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为促进学生医学学科素养提升奠定基础。而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应当自主依照教师引导参与课程预习、课堂活动、课后评价反馈等教学活动,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的态度投身教学实践活动,使自身医学知识扎实、医学实操技能熟练,并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为实现医学知识融会贯通、实操能力不断提高以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高等教育阶段的医学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既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医学理论知识,也要注重示范和指导医学实操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正确、客观、科学的医学观念。为达成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目的,更需要师生双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有效互动[1]。综上,基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特性,结合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际需要,概括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全面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借助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学习、互相分享、互相评价与反馈等良性互动,在了解、掌握、内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使学生形成正确、客观、科学的医学观,树立医学理想,提高医学综合素养,同时为教师实现自身成长提供支持。

二、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学生系统化掌握医学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通过讲解医学知识、示范实操技能,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布置任务、背诵各个知识点,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受此影响,学生容易缺乏对医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欲望,只是死记硬背所学习的医学知识,缺乏系统性、条理性。在医学教育教学中选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更容易被体现,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可以得到凸显,使其在理解和内化医学知识的前提下,系统化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实践中灵活、熟练运用知识技能,在总结学习成果时能够明晰联系性、逻辑性,形成体系化医学知识框架,由此促进学生清晰、完整、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

(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高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应是包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做人等在内的一个系统过程,为学生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此,应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可以借助多元化、创新化互动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转化,并且教师可以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医学观、生命观,以及医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2]。因此,通过营造师生间和谐、健康的互动教学交流氛围,既能使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又能为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使所培养的医学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促使教师教学专业水平与时俱进

为使选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取得更好效果,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要想顺利达成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使师生和学生之间进行高效、有序的互动交流,教师要主动转变课堂教学身份,由支配者向引导者转换,并在选用医学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情境以及优化互动形式和内容的过程中,注重了解先进的医学教学理念、教学成果,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成效,实施因材施教和因人互动的教学策略,便于有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突发情况,确保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因此,通过选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可以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及时更新教学思想,掌握更多教学案例,而准备教学、与学生互动、课后评价与反馈的过程均是促使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持续提升、与时俱进的关键。

(四)促进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医学研究生教育学科的理论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复杂、体量庞大,若学生不能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将难以准确把握医学知识和实操技能的要点、重点、难点,也就无法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为保障学生学习成效、教育教学活动质量,选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可以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逐渐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并将死记硬背变为内化理解,进而为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教育教学内容打下基础[3]。与此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互动反馈,教师可以总结和反思教学不足之处,在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并使学生更为全面、深入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改进医学教育教学形式、方法、内容等提供有力支持,进而促进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实现提质增效。

三、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医学教育教学中主体单一化问题明显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和影响,推动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形成互相推动、互相支撑的良好局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主体单一化问题,即部分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互动感、参与度不高,另一部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未能有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实践[4]。造成教学过程单一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师生未能有效转变对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观念。在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依然延续传统的、固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意识到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对于教师“教”的主体和学生“学”的主体有效融合的积极影响,缺少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的有效路径。

(二)应用双主体互动教学课堂氛围有待提升

选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最为关键的,也是不同于其他教学策略的核心就是构建互动式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在高效有序、和谐稳定的课堂氛围中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体现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应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意义。因此,针对双主体互动教学课堂氛围进行有效提升至关重要。针对课堂氛围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准备情况以及高等医学教学难易程度等,都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对课堂氛围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一旦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或是教师对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环节的准备不充分,将难以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也就无法体现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优点和价值。因此,教师应注重优化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环节,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促进课堂氛围持续改善。

(三)教学互动形式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

互动形式是支撑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内容,更是调动学生参与高等医学教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而通过研究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常见的应用问题可以发现,当前所采用的教学互动形式较为单一、固化,缺乏创新性、先进性,导致学生对于互动教学的过程、结果以及最终的评价反馈并不感兴趣,造成双主体互动式教学丧失部分应用价值。教学互动形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未能认识到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关键点,即没有或极少针对教学互动形式进行探究和调整,依旧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采取同样的教学流程,使用统一的互动形式,学生对于缺乏新意、创新的互动难以调动自身的主动性。

(四)教学互动评价反馈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互动评价与反馈是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关键依据。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中选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需要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互动评价反馈机制,以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不足,促进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实现提质增效。但从教学实际的角度分析,教学互动评价反馈存在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有部分时间几乎不做评价和反馈,而进行评价与反馈的指标、权重、内容等也存在不平衡、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如以学生考试成绩、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以及实操考核结果等,作为评价学生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或是以教师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中的反馈形式,包括口头评价反馈、积分制评价反馈等,作为学生评价与反馈教师教学成果的依据。

四、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推动师生“教与学”观念转变

教师要转变“教”的观念,形成知识、能力、素养全面培养和提升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循序渐进地讲解知识点、由易到难地示范实操技能、以点+线+面的学科素养培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调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例如,在组织开展某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软件平台发布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知识点、教学目标等,最好以PPT的形式发布,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在课上可以通过多样化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预习内容,进而更好地投身于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同时,学生须明确自身在“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外也能开展自我学习。

(二)优化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环节

教师针对互动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时,应注重选取有效的提问方法,确保互动内容对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可以引发学生进行多元思考。第一,设计课堂教学互动提问点。教师应分析学生学习医学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兴趣点,由此设计互动提问,运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和探究医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保持良好专注力。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难点、重点设问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和提升学生医学素养,使互动交流的层次性发挥作用。第二,合理选择互动交流时间点。互动时间点可以选在以下节点:(1)需要激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热情的时间点;(2)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学习方向不明确、考虑问题思维受阻的时间点;(3)学生在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互评和自评的时间点。这些时间点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理解、转化程度,进而有策略性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参与有效互动,从互动交流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效奠定基础。第三,给予学生互动交流的准备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互动过程又会耗费一定时间,而选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需要保证互动效果。

(三)调整和完善教学互动的形式

就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言,对话式互动、体验式互动、问答式互动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教学形式。其中,对话式互动形式需要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条件下有效开展,能够通过互相对话分析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对话与教师探讨学习医学知识和实操技能时的疑惑。体验式互动主要是指开展医学实操技能教学便于教师针对普遍性问题、个性问题进行及时答疑,使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效得到充分保障,也能为活跃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提供有利条件,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医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促进学生持续增强学习医学知识和实操技能的主动性。

结语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具有明显应用优势,因而教师应当注重优化教学互动的形式、方法、内容,使学生在了解、掌握、内化医学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同时,乐于参与教学互动,可以大胆、合理地阐述自身观点,以此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环境。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互动式研究生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卫校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实践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