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人的类本质的理解

2023-12-26薛晓丹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机器人工智能人类

薛晓丹 马 豪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 030012)

1956 年,“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专有名词被正式提出,这也意味着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被确定。不同于以往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以其独有的特点和超高应用价值迅速成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性技术,在众多领域中都展示出其重要意义。它是整合了以大数据、深度学习、云计算、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一系列前沿技术为基础展开活动的,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人工智能及其发展阶段

何谓人工智能?至今为止人工智能专家也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人工智能与智能概念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智能是指人具有的感知、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以及根据人的计划和目的行动有效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智能是人类最核心的标志,其特点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是具有血肉之身,一定意义上说,智能特指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是指“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机器所呈现出的智能,与自然进化而来的人类智能相对应。”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是由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拥有说话、情感、决策及行动等能力,比如:AlphaGo、谷歌的无人驾驶车等。换言之,人工智能就是使机器拥有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可能最初并不能达到完全的拟人,但是依据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来说它就是不断在模仿着人类的思维活动。或者说,人工智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器拥有人类的思维能力。虽然它不是人类智能,也不具有人类的智慧和综合判断能力,但它在某些方面也能够像人那样“思考”,甚至有可能在某个专业性领域超过人类智能。

一般认为,人工智能有三个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首先,是弱人工智能阶段,这时的人工智能只是在小范围、特定的工作领域内发挥作用,并逐渐表现出超越人类智能的倾向,但此时的人对于机器还是处于绝对控制的地位,因为这个阶段的机器人只能够做到简单思维的模拟,对于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还不能够完全掌握;其次,强人工智能阶段,这时的机器人不单单是一种工具,它同人类智能一样拥有了思维和情感,在各个方面均可与人类相媲美;最后,超人工智能阶段,即远景阶段,这时的机器人已经全面超越人类智能,拥有了自我意识,人机高度融合,具有自主的科学创造能力,甚至还能像人类一样进行社交活动。

相较于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只是在原有机器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感知、计算、存储等算法,使机器看起来具备了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但其本质上还是缺乏人的情感和自我意识。“根据谷歌工程总监、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的估计,2029年,人工智能就可以实现与人类智商的并驾齐驱。2045 年,它则能够达到超越人类智能的‘奇点'”。弱人工智能相较于其他两个阶段,整体比较专一和专业,更加侧重于发展某一方面的人工智能。例如AlphaGo就不具备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复杂的智力活动,只是擅长下棋。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弱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帮助人类解放了部分体力和脑力劳动。

强人工智能最早是作为一种哲学立场出现的,美国心灵哲学家约翰·赛尔通过做“中文屋”实验而提出“基于心智的计算模型,以通用数字计算机为载体的人工智能程序可以像人类一样认知和思考,达到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水平。”可以说强人工智能能使机器完全实现自我意识,拥有着像人类一样的认知和思考能力,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净化,也可以独自应对外界的挑战,具有甚至超过人类智能的“非生物性智慧新物种”。科技的本质在于创造先进生产工具,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对强人工智能技术而言,乐观主义者认为,这项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实现社会进步和社会理想,其技术目标在未来数十年或一百年内会实现,如库兹韦尔、霍金斯等代表人物就持一种乐观的技术决定论立场。可以看到,只有当强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实现跨越,从而进入到超人工智能阶段。而超人工智能的出现,这才是人类担心人工智能会威胁到自身的根本原因。

二、人工智能是人类理智的表征形式

“智能”与“情感”原本属于人的本质的特殊属性。人是能够进行对象化活动的对象性存在物。“这种对象化活动是人类自由自觉、有意识进行的生命活动,这是人类的本质所在。”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能动与受到的统一,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并且最终能够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类存在物,从而与别的种类的生物与事物相区别开来。而人工智能的实质是人的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的自我创造的展现。但纵观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也逐渐发现机器同样可以拥有人的思维,而且在特定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超越人类的体力、速度等方面,也逐渐在思维上超过人类。所以,当人类之前一直使用的智能机器逐渐具有了我们一般认为只有人类才拥有的一切情感认知和思维能力,甚至超越人类,实际上就已经挑战了人类的思维本质。

众所周知,“人类思考智能模拟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尝试理解人类理智本身,把理智活动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主要标志,并以人类理智和情感作为衡量一切事物具有灵性的标准。”这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机器人的出现都是人类智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们深入研究人类智能,比如说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人机协同和跨界融合、类脑智能等方面都体现着这一观点。

可以说,人类智能的发挥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反过来可以使人类智能呈现出新的表象,进而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智能提供新的方向,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智能可以对人工智能进行整体谋划和设计,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每一次创新都会使得人类智能迈向新的台阶。2017 年6 月,《自然·通讯》中的一篇文章明确提到了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成功破解人类大脑的信息,这一结论是由神谷之康及其团队经过多次实验而得到的,他们凭借对人类大脑的了解在实验室里构建出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现实中人类的大脑神经元,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测试、记录,发现这一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成功破译出人类大脑活动的信息,从而进一步促进我们理解人类的思想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大脑机制。这一成果无论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是人类智能领域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在当代心灵哲学家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一元论的观点,认为始终要用物理主义和现象主义来描述身心状态,而人工智能就是利用了外在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出人的内心活动,这种表现形式就是运用了可观察的计算和推理模拟了人类的理智过程,可以说人类智能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人工智能。所以说,我们研究、使用人工智能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模拟人的状态、减轻人类劳动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重新展示出人类的智能。同样地,人工智能用模拟人类智能的方法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美好的世界图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不过,我们也不会赞同强人工智能倡导者提出的强计算主义世界观的主张,而是应该把人工智能看作是人类理解自身的一把新钥匙,这样的主张是更符合未来趋势的。

三、人工智能促进对人的类本质的理解

人类已经迈进人工智能时代,而人工智能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人类从复杂的劳动中脱离出来,而应该更加侧重对于人类智能的探索,或者说是对人的思维本质的研究,尤其是关于未来人类智能进化方式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和意义,也就是进一步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将会以何种方式影响人类智能的进化以及人类智能进化将会走向何处。

我们按照人类智能进化与发展形态分类,可以将其分为递进的四类,分别是生物进化、文明进化、智能进化以及精神进化。第一种进化主要指的就是由猿进化为人的这一发展阶段,人类大概经历了200 多万年才完成了这一进化过程。之后人类依据处于不同的环境在历史上开始产生各种文明,在这样阶段人类开始利用智慧生产各种各样的农业、工业工具,开始逐步学会减轻劳动的压力。而智能进化则主要表现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信息时代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人工智能的运用,它也成为了人类智能进化的技术手段之一。“我们认为,这将是人类进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展开,是人类智能进化对纯自然进化或纯生物进化方式的突破。它预示了进化规律尤其是智能进化规律的新的形式或表现。”而对于精神进化,因为是属于未来的一种发展形态,以我们目前所查找到的资料来说,还无法给出确切的范围及概念。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在众多领域极大地解放了人类复杂的脑力劳动,甚至已经超越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完成了许多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例如,宠物型机器人的出现避免了家里繁重的打扫工作,还可以与人类进行情感交流;农田打药机器人的出现,帮助人类在雨雪等恶劣条件下还能够作业保障农业产出。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否定自从人工智能诞生以来,人们对其发展的担心和忧虑,比如《黑客帝国》《机器战警》《终结者》等科幻影视作品中的体现,还有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失业、加剧贫富分化程度等问题。实际上即使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并不能够反映出人类已经被完全复制了,或者说已经对人类的存在构成了致命的危险。“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的目的、方向,以及它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更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人工智能本身决定的,而是受制于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于影响。”诚如大工业与机器本身并不必然地产生对人的压迫和奴役问题,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却带来对人的剥削和压迫。同样如此,人工智能并不必然产生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关键是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使用它。重要的是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唤醒人类的理智和良知,不要不负责任地滥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目前,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秉持着悲观主义的态度,认为人类最终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或统治人类;另外一种则是保持着乐观主义的态度,认为人工智能始终是由人类创造的、服务于人的工具,其决定权始终掌握人类自己的手里。笔者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成果,目的是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正如上文所述,我们应该承认人工智能确在某些领域所发挥的能力超过了人类自身的能力,但人工智能毕竟是人的设计和制造的结果,离开了人的智慧和能力,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发展下去。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重要的不是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存在,而是人的本质如何不断地提升,从而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机器人工智能人类
机器狗
机器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未来机器城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