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既济》《未济》二卦的忧患意识

2023-12-26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川程颐渡河

徐 飘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02)

《周易》蕴涵着丰富的哲学义理与时代关切,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生存背景,也是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同时还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论域。《乾凿度·上》曰“乾坤……为上篇始……坎离为上篇终,……咸恒……为下篇始……既济未济为最终……”可见既济、未济在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谨就其中对《既济》《未济》二卦的阐示,提供研究此二卦的几个维度,以此抉发《周易》所蕴含的思想义理。

一、卦名释义

许慎《说文解字注》注“济”曰:“济水。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泜。”这里指的是济水,一条古水名。《周易注疏》王弼注:“既济者,以皆济为义者也。小者不遗,乃为皆济,故举小者以明既也。”;孔颖达疏:“济者,济渡之名;既者,皆尽之称。万事皆济,故以既济为名。”;程颐《周易程氏传》注:“各当其用,故为既济,天下万事已济之时也。”;朱熹《周易本义》注:“既济,事之既成也。”;来知德《周易集注》曰:“既济者,事之已成也。”通过对以上注解的疏理可知,“济”,本指济水河,后引申之义为“成”;“既”为已然、已成之意。因此“既济”原初应指的是成功渡过河这件事,在古代渡河是一件大事,平安渡河,则万事皆济。因此《既济》卦的基本卦义就是事情的完成。如《杂卦传》所说:“既济,定也”。

“未济”原初应指的是尚未渡过大川,后则比喻事情尚未开始。如来知德《周易集注》所说:“未济,事未成之时也”。“既济”有圆满之意,《周易》如果以此卦为终结,则表示理已穷尽,无所事事了,然而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物本无穷尽之理,因此《周易》以“未济”为终篇,即是终结,也表示新的开始。程颐就赋予了“未济”生生之义而昭示“理”的无穷无尽。《周易程氏传》曰:“未济则未穷也,未穷则有生生之义。”

二、卦象观及卦辞说解

若以卦象来论,《既济》《未济》卦就是《坎》《离》的组合,因此研究《既济》可从《坎》《离》二卦谈起。

《既济·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从卦象“”来看,既济卦呈水火相交之象,离为火,处于下位;坎为水,处于上位。火性炎热,水性温良,水火相互交融而相辅相成。然而,如果火势过大,则会将水烧干;水势如果过大,则会将火熄灭。从卦爻结构看,初九、九三、九五,阳居阳位,六二、六四、上六,阴居阴位。这就是“刚柔正而位当也。”所以,从表象上看,既济卦即是事情完成之后的和谐相状,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未济·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从卦象“”来看,坎为水,离为火,火处于上位,水处于下位。水的性质是向下滋润万物,火的性质是发热燃烧,初看二者似乎不能相互辅助,其实这里暗藏着刚柔相济以成功业的可能性。王弼解卦象为“存不忘亡,既济不忘未济也。”就是这个道理,即君子应当效仿此水火相辅相成象,处既济之时就要深思豫防。

《既济》卦辞曰:“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既济·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朱熹《周易本义》认为,“济”下疑脱了“小”字,按照朱熹的讲法,应是“既济,小亨。”既济之时,天地既交,阳升阴降,六爻之位各得其所,属于一件事情或事物的小有亨通,所以初吉;但天下之事物极必反,若不时刻警觉,最终将走向祸乱。

《未济》卦辞曰:“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说文》:“汔,涸也。”“汔”指的是河水干涸;《周易本义》又说:“汔,几也。几济而濡尾,尤未济也。”“几”指的应是将动而又未动的状态。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小狐狸想要渡过即将干涸的河水。即是“将要”,说明“过河”这件事情尚未完成。因此《未济》卦的基本卦义就是事情尚未结束。《未济·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处未济之时,六五以柔得中位,故说亨通。

三、爻辞研析

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皆备于辞。卦爻辞就围绕着“变易”这个论域展开。

(一)《既济》卦爻辞研析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王弼《周易注》解“曳”为拖牵,“濡”为浸滞。“轮曳”“尾濡”均比喻尚未开始行动。此卦描写的应该是渡河的场景。处于渡河之初,拖曳车轮,使车不再前进;狐狸渡河之时,尾巴被水打湿了一点,以减缓前进的速度。初九处于既济卦的开端,事情刚开始尚未取得成功,因此君子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于义无咎。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此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阶段,继续说过河的事。《周易正义》王注:“茀,首饰也;”孔疏:“茀者,妇人之首饰也。”妇人丢了首饰,不要忙于去找,七日后会再得到。六二虽以阴居阴,但承接中正之道,劝诫君子要恪守中道,等待时机,总有一天必会为上所用。因此王弼说“不须己逐,而自得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象》曰:“三年克之,惫也。”高宗是大国的中兴之主,鬼方是北方之国,当时鬼方还未归服,于是大国出兵征战。九三以阳居阳,形式大好,可出兵伐国,但上体为“坎”,有险难之象,因此不可速达,经过三年后才成功。然后此时已财匮力困,进入了疲倦期,故说“三年克之,惫也”。此爻警示此时更要注意防微杜渐,不要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乾为衣,故称“繻”。袽,败衣也。乾二之五,衣象裂坏,故“繻有衣袽”。离为日,坎为盗,在两坎间,故“终日戒”。谓伐鬼方三年乃克。旅人懃劳,衣服皆败,鬼方之民,犹或寇窃,故“终日戒”也。

王弼注曰:“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履得其正,而近不与三、五相得。夫有隙之弃舟,而得济者,有衣袽也。邻于不亲,而得全者,终日戒也。

程颐《周易程氏传》曰:四在济卦而水体,故取舟为义。四,近君之位,当其任者也。当既济之时,以防患虑变为急。繻当作濡,谓渗漏也。舟有罅漏,则塞以衣袽。有衣袽以备濡漏,又终日戒惧不怠,虑患当如是也。

初爻时水位较低,二三爻水位渐高,到六四时水位已很高了,故不可不准备破絮等东西以防船漏。综上,六四以阴居阴,应是当位,但正处于下体与上体的过渡处,也就是“初吉”到“终乱”的转折点。因此处于六四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终日警惧。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东邻,西邻,古来学者多认为指殷、周两方。李杞《周易详解》:“纣居东山,故为东邻;文王居岐,故为西邻。”《六十四卦经解》:“纣为东邻”“文王为西邻”。《周易通义》:“殷在东,周在西。东邻指殷人,西邻指周人。”商代祭祀最繁,杀牛是大祭,而禴祭是小祭,但为什么大祭不如小祭呢?王弼的解释是,祭祀“在于合时,不在于丰也。”即周人祭品虽然简陋,但把握住了祭祀的最佳时机,因此实实在在地受到了上天的庇佑,纵然殷人杀牛祭祀,祭品丰盛,却错过了时机。

“上六:濡其首,厉。”《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上六处于既济之终,水终于打湿了小狐狸的头,故说“厉”。虽然既济卦整体呈现和谐贯通的相状,但只要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掉以轻心,盲目冒进,最终仍会走向失败。

(二)《未济》卦爻辞研析

“初六:濡其尾,吝。”《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初六以阴居下,处于未济之初,说明情况危险,不可渡河,若执意渡河,就会深陷困境,如小狐渡河就会濡其尾。

“九二:曳其轮,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九二处于未济之时,又以刚柔居中上应六五。“曳其轮”,意为自动延缓前进的速度,使车不冒险猛进,如此才能行中正,得到贞吉的结果。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这是事物发展的第三阶段,六三以阴柔之质居于险位,不能行中正之道,因此占卜结果为“征凶”。但随后又给出一个矛盾的结论,又可以渡过大川。朱熹认为,六三以柔乘刚,如果能“弃己委二”,解除溺身的危机,那么将会走出险境,因此有“利涉大川”之象。程颐则将此爻看做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既从本爻分析了“未济征凶”,又从《未济》全卦分析了“利涉大川”。《周易程氏传》就说:

未济征凶,谓居险无出险之用,而行则凶也。必出险而后可征。三义阴柔不中正之才,而居险不足以济,未有可济之道、出险之用,而征,所以凶也。然未济有可济之道,险终有出险之理。上有刚阳之应,若能涉险而往从之,则济矣,故利涉大川也。然三之阴柔,岂能出险而往?非时不可,才不能也。

六三以阴居险,没有出险之用,结果自然为“凶”;但是事物没有终穷之理,六三又上应阳位,因此只需等待时机,终会走出险境。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鬼方是当时西北远方异邦;大国指商朝,当时商最强大,统治天下,各国称之为“大邦”或“大国”。程颐将“震”解释为“动之极”,讨伐鬼方,需用力之久,最终才会胜利。九四刚走出险境,尚处于文明之初,此时“其德未盛”,因此需用三年时间才能赢得胜利。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六五以柔居尊位,处文明之盛,可以主未济一卦,因此必得贞正,吉而无悔。又六五以柔应于九二,正如君子以德行驭天下,以功实而称位,取信于民,自然光盛有晖。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周易集解》引虞翻之说:孚,信;是,正也。六位失正,因之“有孚失是”;程颐则将“失是”解释为“失其宜”。如果饮酒从乐而耽肆过礼,以至于濡其首,最终将入于凶吝。此爻仍是警戒之语。

结语

《既济》《未济》作为整个《周易》系统的最后两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周易》生生相续、变易无穷的生命意义。另一方面,《既济》《未济》两卦的相辅相成,不断地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之初,要脚踏实地,恪守中道;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及时纠正错误,终日警惧。只有保持“未雨而彻桑土,未火而徙积薪”的忧患意识,才能保证生命之生生不息、无穷变通,同时也能完成自我生命之顺徜与变革。

猜你喜欢

大川程颐渡河
THE NUCLEAR OPTION
众猴渡河
【程门立雪】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程门立雪
四渡河大桥:划过天际的最美“彩虹”
贾人渡河
双色人生
恋上你的床
UFO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