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2023-12-26曲爽梅

山西青年 2023年21期
关键词:考研工科毕业生

曲爽梅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界定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指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受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影响所产生的心理与情感的倾向性。简单而言,就是大学生在毕业求职和就业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对求职和就业的影响。近年来,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盲目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很少有时间外出实习,即便增加了相应的实习时间,也会因为缺少社会经验从而影响就业选择。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迷茫,就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时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不知如何选择,甚至“躺平”不作选择,成为毕业就失业的“啃老族”,深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二、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据新闻报道,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1076 万人,同比增加167 万人。这是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加大了就业压力。相对而言,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原本还是较高的,但是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使得工科高校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承受着压力,这也给2022 届和2023 届的毕业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也明显出现不同类别的就业心理问题。造成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个人缺乏自我认知

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除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以外,通常还会考虑工科专业的就业率,工科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会比文科类专业有较高就业率,市场需求也比较高。但是仍然有部分工科专业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不是觉得工资不合适,就是认为企业规模不够大,或者工作太辛苦。这明显表现出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不准确。这部分大学生往往不能够准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知识掌握方面。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会学习很多专业知识,知识的难度也较高,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全面不深刻,实践能力不强。此外,部分学生存在不肯吃苦的思想,从小到大都是家庭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着自己转,部分学生接受不了毕业后去车间轮岗实习,觉得工作太辛苦、太脏、太累,直接放弃就业。

除此之外,超70%的学生选择准备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追求更高的学历,部分学生并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合适或喜欢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而是身边同学都在准备考试,自己盲目跟风。

(二)“慢就业”现象明显

“慢就业”指的是大学生毕业时,不急于找工作,也不继续深造,缓慢规划未来职业道路的现象。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有两年的择业期,只要在两年内找到工作就可以。同时,伴随着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招,更多的同学选择考研。本学部近三年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2023年,报考研究生考试的比例从56%提高到72%,但是考研的成功率远远低于报考率,对于考研失利,第二年再考的学生占比越来越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淡薄,追求高学历的比例逐步上升。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家庭、个人、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思想开明,家庭条件殷实,支持孩子继续深造、等待就业机会、考察就业市场。大学生个人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过分地依赖家长,希望家长帮忙做出选择或直接希望家长安排好一切,殊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就业理念和就业观念也会出现一定偏差。对于工科专业大学生而言,就业岗位较多,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找个更好的工作,最后导致工作不理想,甚至放弃当前工作等待第二年更好的机会。

(三)学校就业心理教育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必要的就业心理教育是学校就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及了很多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的方法。但是,在就业心理教育方面仍显不足,学校教育缺少了教会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

在就业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焦虑、抑郁、从众、挫败、畏难等就业心理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教育、提高就业指导咨询服务质量、制定就业心理辅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工科类院校很少有心理或教育学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就业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

三、工科专业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工科专业是人们公认的好就业专业,但是伴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和学生就业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存在“慢就业”“备考型就业”等现象,逐渐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自卑与抑郁

自卑与抑郁是一些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在求职、备考、初入职场时,有些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感觉自己的努力和想要的结果之间有的时候不成正比,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以偏概全、完全否定自我的自卑心理,自卑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且没有得到良好的疏导和解决,很容易引发抑郁症。目前,大学中高年级患抑郁症的比例正在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所谓的“理工直男”较多,他们想法简单,不善于人际沟通交流,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别人面前,不喜欢把自己的不开心跟家人、朋友分享,久而久之,长期积累的自卑情绪,会影响自己的就业和工作情况,有的大学生还会认为就业失败等于人生失败,觉得生活无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引发抑郁症。

(二)挫败与畏难

大学生在大四考研和择业期间,难免会遇到考试不理想、面试失利、压力较大等情况。实际就业求职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总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很多工科专业大学生家庭条件殷实,成长过程中挫折和困难较少,突然面对毕业时各种困难时,容易出现挫败感和畏难情绪,尤其是对于没有社会经验,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不同性格的同事、不同风格的领导、繁重的工作任务,容易出现强烈的心理落差,从而感到失落和挫败。如果挫败感不能够及时得到缓解和疏导,很容易导致畏难情绪。畏难情绪将会打击毕业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让大学生在毕业就职的过程中出现“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情况。特别对工科专业学生而言,毕业后在企业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畏难情绪的产生会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

(三)焦虑与迷茫

当前就业形势紧张,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对就业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他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期望、社会的认可、同龄人的压力,众多压力的同时袭来,让未经世事的大学生感到焦虑和迷茫,极易造成就业心理问题。曾经遇到一名来就业咨询的学生,他说:“我太难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想学习也不喜欢学习,就想好好找个工作,可是父母一定要让我考研,家里的哥哥姐姐都是博士,我要是连个研究生都上不了,太丢人了。”从这名学生的苦衷中明显能感到他所面临的压力。

工科专业的学生面对就业选择多种多样,焦虑和迷茫主要表现在不知如何做出选择,进入职场后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对未来迷茫;急于求成,但是却事倍功半。一旦出现焦虑和迷茫,大学生会陷入思考,忽略解决焦虑和迷茫的唯一方法是行动。

(四)从众与攀比

从近三年考研统计来看,工科专业大学生从众就业心理明显,2021-2023 年,报考研究生考试的比例从56%提高到72%,但是真正走进考场的不到70%,2023 年考研也是有史以来弃考率最高的一年,达到了35%,除去因病无法参加考试的学生,剩下的有多少是“看着大家都考研我也去考”的学生可想而知。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又有多少学生是从头坚持到考前最后一刻的,其实也可想而知。

相互攀比也是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同时也是较难解决的一个就业心理困境。当代大学生一直深受父母宠爱,想要任何事情都做好最好,不自觉就与他人进行比较,这促使他们在就业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引发就业观不符合实际等情况。[2]

四、解决工科专业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多管齐下,完善就业心理教育

鉴于工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就业心理教育不仅要在课堂,还要在实践中增加就业教育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在企业实习阶段,增加就业心理指导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就业指导放在企业,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切合度高的就业岗位,还需要做好就业培训和就业辅导工作。仅通过辅导员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工作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企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学业导师共同努力,根据学生特点,依据企业和学业导师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心理教育贯穿到毕业环节的各个方面。

(二)完善生涯教育,创新课程教育内容

职业生涯教育是开启职业人生的基础,通过生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和认识职业。对于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多地关注于专业课的学习,经常忽视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因此创新课程教育内容变得尤为重要。要根据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例如:大学一年级适合开展专业教育和适应性教育,提高专业兴趣;大二适合推荐就业岗位,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大三可以去企业实习,深入了解企业现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四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就业信息。如果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引,帮助学生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增加就业心理指导课程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切实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就业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三)勇于创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工科专业大学生不喜欢与人沟通,喜欢与机器打交道,也不喜欢参加各种专题讲座。但是,就业心理指导、职业规划、生涯发展等讲座还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就要勇于创新。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跟工科学生所关注的内容结合起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心理指导活动,通过有奖知识竞赛、模拟面试、辩论赛、企业家论坛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笔试和面试技巧、经验,促进学生就业技能水平提升。大学四年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开展择业、升学、创业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转变角色,促进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3]

(四)学会调适,迎接美好的职业生涯

就业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靠自己,还是要大学生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引导大学生疏导自身的就业心理。

第一自我肯定,就业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合理认识自己的方式,降低挫败感,再通过树立榜样、自身激励、寻求帮助等方法顺利解决问题。第二学会求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必定会有社会关系,正是在这种关系中人才能不断成长,在遇到不良就业心理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求助,可以向身边的老师、家长、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和指导。第三适当宣泄,情绪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会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学会适当的宣泄能够帮助大学生平衡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第四辩证看待,任何事情不可能只有好的一方面,所以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出现的情绪或就业心理,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更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猜你喜欢

考研工科毕业生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