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古籍图书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2023-12-26陈素美
陈素美
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传统纸质古籍文献,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纸质的形式存在的,但是纸质的形式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腐化和变质等情况。然而在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后,古籍就会以数字形态存在,其能够被无限次复制,所以说这对古籍文献的流传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和传统纸质古籍相比,在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后,文献载体由最开始的纸张变为了光盘和网络,而且将古籍文献资源保存在这两种介质中,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通过在网络平台上传播,古籍文献将从根本上摆脱对纸张的依赖,继而便可达成“绿色”出版的目标。
由于我国古籍文献收藏始终遵循着“保护为主”的基本原则,很多普通读者根本没有阅读稀有古籍文献的机会。当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时,文献资源会在网络中传播,这样就会使得古籍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现阶段的古籍文献资源,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共享,读者通过共享古籍资源,便可一睹其“真容”,继而从中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之后,古籍文献的传播便不会再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内传播,而且拥有着较大的信息传播量,此时亦可节省诸多运行成本。
一、高校图书馆进行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升古籍文献资源保护效果
众所周知,我国古籍文献资源甚是丰富,它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结晶,所以说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我国在古籍文献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但是古籍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旧很严峻。古籍文献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古籍文献的数量也会持续减少。随着现阶段文献信息载体朝着数字化方位和网络化方位不断发展,古籍文献也必然要以全新的载体形态,将原来的纸质介质取代掉。由于数字产品具备着容易保存、可多次使用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将古籍文献打造成数字化产品,那么就可以达到永久保存其史料价值的目标。
(二)提升古籍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古籍文献资源是华夏五千年璀璨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长久以来,古籍文献中有些纸张早已变得脆弱不堪,所以便很难实现长久的流传阅读。再就是一些孤本文献和珍本文献都需要珍藏起来,此类文献便不能正常在市面上流通使用。在对纸质古籍文献进行防虫和防霉的基础上,很多古籍保存机构均会严格限制古籍文献使用方式,进而达到保护古籍的目的,但此种行为明显有悖于“书是为了使用”的基本原则。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古籍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便可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如此便可使古籍文献原本免遭破坏,同时还能够对其进行长期保存。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强对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能够加强古籍文献资源的传播效率,拓宽古籍文献资源的传播范围,此后便可为古籍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揭示古籍文献信息
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强对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可将古籍文献中所蕴含的一系列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从古籍文献数据库角度来说,传统意义上的古籍目录,仅可根据书名和责任人以及分类等渠道去展开检索。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中所著录的书目信息则十分广泛,通常情况下囊括了题名、主题词、责任人、资源形式和资源来源以及资源类型等多项内容。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完成后,能够为读者提供各种检索途径,并且还能够综合性反映出古籍文献书目信息,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古籍文献资源利用效率。
(四)方便广大读者阅读
古代人治学并不讲究对学科的精细划分,并不会过度区分文学、史学以及哲学。人们以往习惯性使用手工检索的方式去查阅古籍文献,此种方式速度慢,并且查全率、查准率都不高。有的时候我们去查找一个事件、一篇文章,往往都会消耗很多时间。但是当读者使用数字化古籍文献全文检索系统后则大不相同,任何字符和字符串均能够作为检索的切入点,无论是关键词检索和逻辑检索,抑或是条件检索,都能够获取良好的效果。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古籍文献全文检索系统之后,便可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同时还具备着全文检索功能,可向用户显示出古籍文献的所有信息。以上大容量、快速度的模糊检索模式和任意检索模式,对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古籍图书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20 世纪末辽宁省图书馆率先进行了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历经多年发展,现在很多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都相继参与到了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工作中来。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很多高校图书馆通过复印和扫描以及电子识别等,进一步提升了古籍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现阶段高校古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国内现存的汉文古籍,根据品种来计算有将近20 多万种,根据版本来计算有将近5 万多个版本,例如《红楼梦》就存在着甲戌版和己卯版等,如果想要将古籍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换的话,就需要耗费约60 亿元。除了一些古籍文献资源已经完成了数字化,现阶段仍旧存在着约40 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高等院校经费普遍由国家统一调拨,高等院校图书馆一般会将大部分资金用在采购图书文献资源上,然而投入在古籍建设层面的经费却非常少,这样就会造成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工作不能得到顺利推进[1]。
(二)版本与格式不符合标准
在古籍文献资源流传期间,往往会有很多版本,不同版本的古籍无论是语句,还是字符抑或是排版等,均有着显著的差异。当我们在建设古籍文献资源时,如果说没有对其版本进行仔细甄别和认真筛选的话,那么后续就必然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众所周知,古籍文献的不同版本均有其特定价值,所以说在数字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务必要切实做好版本管理工作,但现在很多图书馆的版本管理工作却没有做到位。
一些高校图书馆就算是建成了古籍文献数据库,但平台功能也存在很多缺陷,其间并未对古籍文献资源设置多元化检索途径,更没有对其进行标签化处理,久而久之,无论是馆员还是读者,都无法有效识别古籍版本真伪,也更加不能完成快速的信息检索。再有就是因为古代的字符标准并不统一,有着明显的字符差异和字体差异,所以无法准确识别其中字符。加之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致使文字语言表达形式也随之变化,大量的繁体字和异形字均被停止使用,这样就会对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和现代化传播造成一定的阻碍。基于上述所言,正因为各地高校图书馆缺乏一套统一化、常态化的古籍文献数字化运作流程,所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效率,亦会阻碍古籍文献资源的全面共享。
(三)人才缺失
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一项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务必要有强大的人才团队做支撑。高校图书馆开展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时,需要考古学人才、文学类人才、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等去对古籍文献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在进行资源数字化转化时出现数据失真的问题。另外在进行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时,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对数据库管理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予以充分利用,要将之前的纸质文献,以数字化加工手段,将它转换为能够被机器识别和检索的可视化数据资源,这样才能促进古籍文献的大范围传播。但目前我国多地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才普遍以图书管理人才为主,此类人才虽然说绝大多数都是图书情报专业化和信息管理专业出身,但是其文学知识、历史知识、计算机知识等不是特别高深,因此就不能更好地把握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2]。
三、高校图书馆古籍图书数字资源建设的具体方案
(一)加强统筹规划
高校图书馆应该和友馆、出版机构之间进行紧密的合作,之后通过合作去实现古籍文献资源共建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应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打造古籍文献数字化行业发展联盟。高校图书馆要和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出版社、政府单位之间加强合作,一同建立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统筹部门,基于此将其视为行业联盟的主管单位,继而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展开深入性的战略规划,最终将数字化建设进程和建设目标以及建设周期等明确下来[3]。
第二,加强对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的管理。行业联盟需要按照相关专业特性及发展情况等,制定出具体的项目建设规划,而后引导各所图书馆根据自身实力去进行古籍文献数字化项目申报,而后还要委派专人从中指导,更要反馈申报进度。当古籍数据库建成后,行业联盟需要做好专利申报和著作权保护等工作,在授权管理和版权交易层面给予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继而通过此种方式去促进古籍文献资源的有效流通。另外在古籍文献数据方面,高校图书馆需要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依据学科和年代以及区域等不同情况,对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分类,而后对多样化的数据内容进行完善,防止资源重复建设问题发生。
(二)加强对版本和格式的管理
时代在不断发展,同时信息流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古籍文献资源往往都缺少统一的样式,所以说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期间,要对其版本和格式加强管理,推动古籍数字版本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古籍文献数据库中的数据流通,这样才能和多元化的网络共享场景相适应。高校图书馆需要协调各个机构,之后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好版本统一和版本规范等工作,对多版本的古籍文献进行有效整理,最终去提升版本识别效率。再就是要在格式管理上下功夫,高校图书馆应按照国家标准,对相关的字符和字号以及字形等进行有效转换,当面对比较复杂的文字内容时,图书馆方面需要使用简化法、替代法、标注法等对其进行改造,继而去强化古籍文献内容的可读性,以便于用户在网络平台中高效完成数据检索。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在相关语言学专家的引导下,创设古籍文献学习和教育的一系列课程,对古籍文献知识进行广泛宣传,这样才能为之后的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4]。
(三)加强人才建设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使用社会化招募的模式,高薪聘请计算机学、考古学、档案学等领域的人才入驻图书馆团队,而后委派这些人才担任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继而对古籍文献数字化项目的可行性、建设标准等予以综合把控,以保证相关操作流程和业界规范相互统一。
其次,高校图书馆需要对现有人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应定期开展部门例会和经验分享以及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内部工作人员和专家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之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比较系统化的培训框架。
再次,高校图书馆要对参与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要让部分成员成为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打造一支能力和素养兼备的优质管理队伍。
最后,高校图书馆要及时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同时强化实践导向和结果导向,要让馆员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前提下能够胜任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管理工作[5]。
(三)加强经费供给
正确的做法是,高校图书馆方面要按照古籍文献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努力向上级申报专项经费,此为处理高校图书馆经费匮乏的有效办法之一。以安庆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经过多年努力,早在2018 年就向上级申请了约80 万元经费用于古籍资源智能化建设,现在这个项目已经通过了专家答辩环节。再者,高校图书馆方面需要多路径进行融资,其间可使用校友捐赠和企事业单位赞助以及众筹等方式去筹集资金,如此方可保障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
四、结语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同时它也是高校图书馆中的一类重要馆藏资源,其能够为学校教科研工作提供充足的史料支撑。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的高等院校中,有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看重古籍资源的学术参考价值。基于上述所言,高校图书馆务必要在做好古籍图书保护工作的同时,使用先进科技,将古籍文献资源尽可能以完备的形态呈现给广大读者,这样才能显现出古籍应有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