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中国军事体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图谱分析

2023-12-25赵航李小涛周敏吴潇男刘瑾桦李春雷

体育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发文学者

赵航 李小涛 周敏 吴潇男 刘瑾桦 李春雷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殊环境生理与体能训练军民融合创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126;2.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陕西西安 710076;3.北京体育大学军民融合体能训练学院,北京 100084)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一流军队需要有一流的战斗力,而军事体育是提升战斗力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强军目标、有效履行我军使命任务的重要基础与保证[1]。当今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模式,高精尖武器装备对战斗力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部分官兵对于军事体育训练产生了懈怠思想。但无论作战方式如何变化,军事体育训练作为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载体不会改变[2]。在新时代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指引下,军事体育发生了重要变革。适时梳理军事体育发展脉络有助于了解改革过程中军事体育发展的变化。知识图谱通过绘制可视化的图形来挖掘不同知识及其之间的关系,已经广泛应用于其它研究领域[3]。因此,本文采用CiteSpaceⅤ可视化研究工具绘制知识图谱,梳理我国军事体育在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为今后我国军事体育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研究方法

以“军事体育”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跨度选取2012~2022 年,共获得957 条相关文献。为保证文献的有效性,对报纸、通知及主题无关的文献等进行筛选删除,共得到有效论文464 篇,以此作为数据来源对国内近10 年来军事体育领域研究做可视化分析。通过文献计量法对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的整体发文量、刊载来源期刊等采用Excel 进行统计,并运行CiteSpaceV 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关键词共现、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等使用软件可视化功能进行分析处理,绘制相关知识图谱,对国内近十年军事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脉络进行描述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研究发文量与趋势

如图1 所示,近十年军事体育领域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双峰型波动起伏但总体趋于上升趋势,2012~2018 年期间文献每年均在40 篇上下浮动,这一时期的文献主要关注当前军事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和未来改革方向。2019 年突增至60 篇以上,同时发文机构也达到近几年的峰值,这可能与新《军事体育训练大纲》的颁布有关,学者在这一阶段主要围绕新大纲下军事体育训练的问题及方法等,同时更多的地方高校体育学者也开始关注军事体育领域,这也侧面反映我国当前军事体育领域正在积极响应“军民融合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而2022 年显示的急剧下降主要因为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 年4 月1 日所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 年出现峰值以后,连续两年都出现了下降趋势,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受2020 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人员流动受限,部分研究无法开展。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研究人员的后备力量不足,自从解放军体育学院改革重组后,相关的研究学者数量锐减。

图1 历年军事体育研究论文数量及其增长率趋势

2.2 期刊分布

通过对论文刊载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 所示,其中《军事体育学报》共计刊载118 篇,约占据整个来源期刊的1/4,这与军事体育学报作为全军唯一的军事体育期刊密切相关。排列前十的来源刊物中有核心期刊3 个,分别是兰台世界、中国体育科技和体育文化导刊,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体育科技》在2019 年将军人体能训练研究作为年度重要选题,并设置了军人体能训练研究专刊[4],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广大体育学者对军人体能训练的关注,但其并未设置长期的军事体育专栏,在选题方向引导缺乏长期连续性也可能导致后续潜在研究人员的关注度不足。而其他期刊均未设置军事体育相关专题、专栏或专刊。

表1 主要期刊2012—2022 年论文发表数量

2.3 资助项目

统计近十年来军事体育领域研究相关资助项目分布如下, 排序前 5 位的分别为中央军委科技项目(17-163-12-ZT-002-124-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科研重大项目(AWS17J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BTY022) 、河北省博士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BS2018090)、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9GFYY01)。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 年和2021 年国家社科基金又有两个军事体育相关课题立项(19BTY104、21BTY120),这也从侧面反映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军事体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2.4 发文作者和机构共现网络

2.4.1 发文作者

如图2 所示,近十年来我国军事体育领域高产学者包括:林建棣、尹岳、徐海亮、孟涛和叶伟等。其中有四位来自于军队院校,这也体现了在军事体育研究领域,军队院校拥有绝对优势的资源。其余一位虽来自于地方院校,但进一步发现其为地方院校定向士官生的军体教员,因此也拥有士官学员军事训练的一手资料。由此说明军事体育由于其军事属性对于地方研究者是存在一定的门槛的,但是随着军民融合、体育强国等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者有机会去研究军事体育,助力体育强国强军的有机统一。从合作关系来看,我国军事体育研究发文作者的联系节点280 个,连接线数132,网络密度0.0034,节点数明显大于连接线数,说明我国军事体育研究作者合作整体趋于离散状态。仅有林建棣作者为核心的一个合作网络,而其他学者合作关系较为分散,虽然单篇合著关系较多,但是文献总量并不多,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团队来对军事体育领域进行持续的研究。军事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体育学者的关注,未来应加大体育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力度,鼓励更多体育专业研究人员投身军事体育研究。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共现图谱

2.4.2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

如图3 所示,我国军事体育研究文献机构网络联系共有333 个节点,连接线数为85,网络密度为0.0015,表明发文机构虽然较多,但是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发文机构最多的是特种作战学院(包括军事体育理论教研室、学报编辑部和训练部)42 篇,其次是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发文量超过2 篇的研究机构全部为高校,其中军事院校占比绝大部分。特种作战学院军事体育理论教研室和特种作战学院学报编辑部存在一个较显著的机构合作网络群,其他机构合作零散,说明我国军事体育研究机构缺乏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而有合作的机构几乎都处于同一单位,几乎没有出现军地单位合作的关系,这可能跟军队单位的管理制度有关,在未来研究中,应当在符合军队管理的要求下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图3 军事体育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共现图谱

2.5 研究热点

2.5.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整篇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和精炼[5]。如图4 所示,出现频次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军事体育、体能训练、军事体育训练、军事体能、军事体能训练等,这几个关键词在很多研究中只是表达形式有所不同,但其中的内涵很相似,甚至重叠,因此可将这几个关键词合并为军事体育训练,由此说明近十年军事体育领域研究聚焦于军事体育训练。黄为根从理论研究角度对军事体育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做了进一步的阐释[6],林建棣等主要从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作用、改革变化总结了当前军事体育训练的现状并提出了推进军事体育训练发展的重要举措[2]。同时其它学者的研究中也指出了军事体育训练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当前军事体育训练理念相对落后、训练内容相对单一、基层军体训练骨干严重匮乏[7]、训练伤病问题突出等[8],相关问题也进一步引发了更多的体育学者的关注。“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军校学员”这些与研究人群出现的关键词频率也相对较高,可见院校军事体育教学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研究对象为军校学员和高职院校的定向士官生,军校学员和士官生未来将会是各个基层部队的骨干力量,因此向他们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科学的训练安排至关重要。此外,也有少量研究指出将军事体育引进到大中学校的国防教育课堂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军事体育的研究对象会逐步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军人。如果说以林建棣等为核心的学者是对军事体育训练理论的研究,那么“功能性训练”“对策”等关键词则更凸显了将现代体育训练方法应用于军事体育训练的具体实践,牛森等通过对60 名新兵进行12 周功能性训练,结果表明功能性训练能显著提高引体向上、臂屈伸等体能考核成绩,同时改善了新兵的动作模式[9]。闫琪的研究中对实验组的30 名士兵采用了筋膜球、弹力带等简易器材,在传统体能训练中加入筋膜松解、肌肉激活等等现代体能训练方法,经过8 周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军事体能、减少训练伤病[10]。陈南生等对高原特种兵进行8 周的功能性训练,表明功能性训练在高原极端环境下有良好的实战应用效果[11]。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将周期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等理论也应用到战士体能训练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要积极加大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科学的训练理念和手段落实到基层部队的日常训练中。

图4 军事体育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2.5.2 关键词演化脉络

如图5 所示,对关键词时区分布结果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热点关键词使用频次降低,研究方向逐渐细化,研究人群和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除了聚焦军事体育训练,功能训练方法也被应用于具体的军事体能训练中;军事体育课程、军民融合和军体融合受到更多关注;军事体育思想和战斗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涉及。

图5 军事体育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2.5.3 研究前沿

突现词表示某一时间段关键词的突然增加,通过关键词在不同时间段的突现分布能够展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沿[12]。如图6 所示,464 篇中文论文中共检测到8 个突现词。

图6 军事体育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从突现强度来看,“军事体育训练”突现强度最高,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军事体育训练贯穿了军事体育领域的整体研究中。“体育史”与“功能性训练”这两个关键词的持续时间较长,表明该研究方向在近年来的军事体育领域受到学者长期的关注,学者们从体育史学的角度去解读不同时期[13]、不同人物的军事体育思想对于当前军事体育发展的启示[14],而“功能性训练”和“定向培养”自从2019 研究突增以后,一直持续至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持续作为军事体育研究的热点。而这些突现词的潜在含义信息量有限,由此推断,军事体育研究的创新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近十年军事体育领域研究的发文量趋势呈现双峰型波动起伏但总体趋于上升趋势,并且发文机构同发文量同步增长,关注该研究领域的机构和学者逐年增多,但近两年略有回落。(1)支持引导方面,军事体育学报刊文数量较多,其余刊文期刊分布较为零散;资助项目略有增加,近年出现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军队重大课题立项。(2)研究学者分布方面,该领域研究高产学者大多来自于军事院校,但并未形成较为固定的研究团队,跨单位合作的较少,军地合作更少。(3)研究内容方面,该领域研究主要聚焦于军事体育训练,面向人群主要为军校学员和定向士官学员,随着时间推移研究主题和研究人群逐步丰富,定向培养人员和功能性训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3.2 建议

未来军事体育,需不断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军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继续推进现代体能训练方法在军事体育训练中的实践应用;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军兵种,探索以军事任务为导向的专项训练模式。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发文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学者介绍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