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组章
2023-12-25车晓浩
风雨兼程走五盘
“君问今年快慰事,风雨兼程走五盘。”麻林乡五盘山的户外行走,虽过去一段时日了,回想起来仍不免引以回味。
今年孟夏的一天,我们这群户外活动爱好者,早上7:18从新宁县城出发,盘桓几十里乡路,历时一个多小时,来到此次徒步的起点——麻林乡三水村的白岩水,开始了五盘山防火道的登山之旅。一行九人鱼贯而下,沿着简易土路,踩着山石,伴着淙淙水声,溯溪而上。越往上走,路就变得陡窄起来,行至半山腰,山路隐而不见,只好寻找能落脚的地方,一步步向上攀登。户外達人明哥,手捏着GPS定位的手机,一马当先。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钻山林,蹚溪水,拨荆棘,劈枯枝,躬身而上,费时一个多小时,终于抵达防火道的起点。
一行人长吁一口气,伸伸腿脚,散坐于一棵大板栗树下,整理行装。防火道,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未雨绸缪,将事先规划路线上的大小树木悉数伐掉,形成一道控制火魔的防线。我们憩息时,看到防火道两旁长着极葱翠的树木,像一排排哨兵挺立。有知情驴友说,这种常绿乔木,学名为“高山木荷”,当地老百姓叫它爆火树。树干挺拔,叶片圆润,树形很好看。当火魔肆虐时,火焰舐到爆火树,树叶燃烧噼啪作响,可就是引燃不了,起到阻止火魔的作用。
据了解,防火道的宽度一般以山上最高树木的两倍计算确定,我们今天行走的这条防火道,估测足有15米宽。那情形,仿佛有位看不见的理发师,持着一把巨大的推剪,向着茂密的森林推过去,推剪经过之处形成一条草木不生的空旷大道。我们就沿着这一条大道,一路向前。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完几个小斜坡,一堵高大的截面,像一面镜子悬在面前,其垂直角度莫说90度,至少也有75度,中间有水流冲刷过的沟痕。明哥见此,也不言语,提神、屏气、铆劲,蹭蹭蹭,猿猴一般敏捷,三下两下,眨眼间就登上坡顶。我陡然来了精神,紧走几步,接踵而上。才走了小半截,感觉坡度越来越陡,简直无处安脚。西边君见状急得在后面大喊:H哥,停下快停下,往左快往左,别冒险!我闻言犹疑起来。向上吧,很有挑战性,但的确太陡峭了,立足不稳时,极有可能直线滚落几十米。想起出行前告诫自己的话:户外活动时,涉险而勿冒险,猎奇而不添堵。既要保护自己,更要顾及众人!一念至此,虽心有不甘,我还是听从劝告,侧过身子,小心翼翼地迈步,挪到左边有树木的地方,攀着树枝,一步一步向更高处爬去。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站在通往五盘山顶峰的斜坡上,展望大气磅礴、连绵起伏的山峦,一群人挥杖指点之际,悠扬的歌声穿越邈远时空,穿透云端,自天际随清风轻轻飘来,诠释着眼前美景,雀跃着我们的心情。俯瞰连绵起伏的群峰,陡峻雄奇,蜿蜒起伏的防火道很有个性,我们仿佛站在微缩的作战沙盘面前,顿生“君临天下”的豪情。遥望左前方,风雨殿风车群挺立山头,风叶不停转动,有若仙女舞动着长长水袖;麻林水库静静地躺在群山之中,水波不兴,白光一片,恰似白色珍珠镶嵌在绿色大地;万字寨、界富山遥遥相对,拔地指天,巍峨雄峻,气势磅礴;而世外桃源般的五盘村被大山揽入怀抱,民居散布在山腰山脚,村子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在海天一色的大海边旅行,沐海风,观椰林,逐浪花,印足迹,心旷神怡,是一种难得的福分。而在高山大岭徒步,一路向前,挥汗如雨,却最能考量团队精神,检测体能与耐力,岂非一般人所能为。一路行来,山风殷勤跟随我们,白云在脚下涌动,满眼都是白绿之色。白者莹白,那是轻巧若棉的白云;绿者翠绿,那是满坑满谷的山林。白绿相间中,色彩十分鲜明。云海横掠山谷,就在眼皮底下流动。我们有幸看到一个宛如电影镜头的画面:分布于山脊两边的一团轻云,似一对久别恋人,在山风的簇拥下,迫不及待地扑向对方,急切拥抱,忘情热吻,缠绵之际融为一体,最后分不清你我。那一刻,“风云际会”一闪而至,跳入我脑际。《周易》云:云从龙,虎从风,圣人作万物睹。现实中的风云,是指难得的好机会;际会就是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文友醉风吟见此情景,信口吟哦道:“功名事业本由天,不须挂念意悬悬。若问中间迟与速,风云际会在眼前。”言之妙哉!
五盘山的最高处海拔2021米,接近山顶处有一棵遭雷电劈而枯死的松树,立于道中,像一根路标引领着众人向顶峰攀登。在距离山顶还有100米时,天色一下子暗淡下来,我转身侧望风雨殿群峰时,发现那里正悬挂着一帘雨幕,雨挟风势,迅速向我们这边推进。我心下一急,不由得加快步伐,向同伴呼喊:木子今,快快快,帮个忙,快帮我把新雨衣打开!木子今闻言,收住脚步,待我赶到后,麻利地与我一道拉开锁链打开雨衣。刚披挂好,豆大的雨点急骤地打在身上,恰似漫天的银豆子从天倾倒,欢快地往下坠。山风呼啸,雨点激越,那橙色的雨衣,在雨幕中开成一朵艳丽的花。雨点虽大,落在身上,却一点也不感觉到凉,反而有种愉悦感!大雨中,人影绰绰,有种诗意的朦胧。
站在高山之巅,山风呼啸,空气清新湿润,五脏六腑通体舒畅。人们在山顶尽情接受着风雨的洗礼,过了好一阵才陆续往岭下走。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信然。因为路陡得像竖着的梯子,不免让人提心吊胆,稍有闪失,就会顺坡滚下。我们不敢走路中央,而是移步路边抓住树枝,把脚探下去,踩牢后再小心翼翼地把身子放下来,如此再三,直到走到一块平地,才放下心来。在山际行走,实际就是上坡下岭的重复,将一座又一座山峰征服。当然,徒步的过程,增添疲劳,考验耐力,更兼有途中惊喜。那清亮的鸟鸣,那随风摇曳的格桑花无不悦耳、养眼,还有那一路上同伴们插科打诨,令人捧腹,缓释疲惫,催快了步伐!终于,在翻过几座山头后,雨势渐小,最后偃旗息鼓了。时钟指向12:20,经过几个小时不停歇地奔走,肚子也开始唱空城计了。大家口头商定后,在一个小山包上吃路餐。于是众人从背包里取出囊中之物。食品丰富多样:有“焖烧杯”装的米饭、有巧手煎的燕子粑粑、有松软的米糕、有油炸的芝麻坨等等,大家分而食之,吃得有滋有味,香甜爽口。能量得到补充,疲劳感一扫而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既是国策,也是民众矢志追求的目标。作为环保志愿者,西边君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他将众人用完餐后的粽叶、糖纸悄悄收集起来,放入随身的垃圾收纳袋,一起带下山去。
后一段路程,由于不再往上爬,就轻松多了。联想到过去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的瑶族老乡们,有很大一部分人一生终老林泉,从未出过远门,大家颇为感慨。途中,在司法部门工作的蒋所长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麻林乡某人,30多年前应征入伍去云南戍边,在部队附近遇到一位绝色女子。郎有情妹有意,两人互生情愫,后来某人退伍回乡,那女子决意随郎君返乡。路上辗转三四天后,谁料竟走入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大山深处。那女子始料未及,悔意顿生,哀哀地哭了三天三夜,最后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先后为丈夫生下两个儿子,一生走不出大山,心有不甘,苦楚无处诉。我们为这故事唏嘘不已,却不知故事的结局竟有一丝暖意。话说那嫁入大山的母亲所生的两个儿子聪明伶俐,读书十分用功,长大后竟双双考上大学,到北京念书,最终走出了大山。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说交通吧,水泥公路如巨龙在瑶乡的崇山峻岭间穿梭,出行不再是伤心的难题。我想,那位嫁到瑶乡的母亲,几十年后回家省亲,也是“万里关山一日还”!
黄江,我生命的驿站
“有钱路路通,无钱使广东”,这是从前新宁老家的谚语。没想到老境将至之时,我竟也“出使”了一次广东。那是庚子年夏末,某一条学校招聘信息吸引了我的眼球,彼时觉得与我所求比较契合,遂与妻子简单商量后,第二天一早背着行囊出了远门,下午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深圳宝安。翌日早上见过老总,简短地交谈几句后,朋友将我载到了80公里之外的东莞市黄江镇。
我所应聘的是一所民办小学。我拖着行李箱,亦步亦趋地跟在朋友身后,跨入学校大门,望着眼前的学校。这里有宽阔的操场,四周有高大的棕榈树,亭亭如盖的大榕树。这些绿叶婆娑的植物们,以阔长的浓荫抵挡住午后炽热阳光,衬托出一方宁静。
我清楚地记得报到那天是8月25日下午,离9月1日开学已迫在眉睫了。学校动员部分留校教师帮着一起收学杂费,我之到来,力量骤增,校方自然很高兴。我顾不得喘上一口气,立马加入收费团队,埋头收款、复核,紧张工作着,一直忙到晚上八点过后。
校方分配给我的住房,位于教学楼五楼,靠东边的顶层。走入其间,里面有一张空床、一副旧课桌、一把小椅子。华灯初上时分,在学校当大厨的老乡走来,拉着我去了附近的集贸一条街。在一家小店把床单、垫絮、被套一股脑采购回来。住宿的单元无专用浴室,要冲凉只得去厕所、浴室合二为一的狭窄地方。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胡乱解决洗澡问题后,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抛到床上,心情复杂地过了一夜。第二天,揉了揉惺忪的双眼,翻身下床洗漱,用过早餐后又去了收费室,闷声不响地开票收款,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接连忙碌了整整七天。
置身火热的南国,此地气候、环境与我生活惯了的湘西南迥然不同。抬头向上望,太阳白晃晃的,犹如炽热的大火球,炙烤得人浑身发烫,出汗就似涌泉。衣衫换洗是每天的必修课。好在热天洗衣比较简单,把衣服脱下来后浸入盆中,撒上一把洗衣粉泡一泡搓几下,用水冲洗后晾上,不到一个下午衣服就干透了。
广东地处岭南,气候湿热,多雷雨天气。在这里下一场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几乎隔天下一次雨,多时一天下两三次。在湘西南新宁,若要下一场雨,像一则故事情节,须充分地酝酿造势。先刮一股冷风,再驱一团乌云,半空中,那位看不见的雷将军在使性发威。轰隆隆轰隆隆,雷声由远及近,大雨点才砸下来了。而东莞则不,大雨说来就来,说下就下,那做派颇像一个风风火火的急性子。呯呯呯,哗哗哗,雷声大、来势凶、声浪急,仿佛上演一场大剧。雨点来得迅猛,落得干脆。约莫20分钟后,大雨骤然停了,声浪息了,那雨遁得无影无踪。
东莞是个具有个性与包容性的城市。常住人口有190万,而外来人口竟达830万,香港人、台湾人在此设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各类工厂。林立的厂房,如潮的人流,日夜轰鸣的机器,使得东莞有了“世界工厂”之美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此打工谋生,养儿育女,造就了一方的繁华。
忙碌了一段时间后,我迎来了难得的清闲周末。孤身在外,附近无亲可走,亦无友可访。我决定去镇里的图书馆看看,准备饱吮墨香。我是步行去的,三公里距离走了半个小时。黄江镇图书馆是位于广樟路边的一栋三层高的建筑。当我满怀希望健步走到图书馆门口时,却被工作人员拦下。她指着贴在墙上的告示提醒我:来馆看书,须提前一天预约,否则恕不接待。想来,当时的黄江仍处于新冠疫情后期,图书馆之所以这样做,旨在控制入馆人数,减少人群的接触概率吧。我怏怏而退,从三楼下到二楼的书城,在里面挑了一本《读者》合订本回来,以充实独居一隅的散漫时光。
黄江比邻深圳,这里不通地铁,但乘坐交通工具还是很便利的。到这里后的一个周末,我约上一位洞口高沙的老乡张老师,去了离学校仅几站车程的樟木头。樟木头是远近闻名的塑胶之城,我们县城有不少人在此打拼奋斗,有的铩羽而归,有的成了腰缠万贯的小老板。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就是在此发迹的,现在已成为身价千万的富豪。我们打的去了汽车站,再去火车站,又在市民广场逗留,兴致勃勃地玩了一个上午。后来我应邀去深圳会友,便从樟木头乘动车去罗湖火车站,到站后再转地铁去福田区上梅林。在这里,我见到了多年没见的朋友学贤。二十年岁月,光阴飞逝,鬓毛添霜,学贤从意气风发的少年走到了沉稳的中年。他在深圳组建了幸福家庭,妻子是位东北姑娘,女儿聪明乖巧。令人欣喜的是女儿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对文字同样青睐,作文写得特别棒。学贤发挥所学专长,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但在深圳站稳了脚跟,事业上可谓风生水起。那一次聚餐,我们聊得十分痛快。
东北人把性情相近、关系密切、无话不谈的人,亲切地呼作“老铁”。我想把这样的称呼送给虎哥是很贴切的。他从小喜爱文学,一生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人到中年终于开花结果,接连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好几万字的小说,成了知名的作家。我们认识好几年了,两人情谊深重。听说我来黄江后,在我来到后的第一个周末,他联络了擅长写现代诗的琴姐姐,特意从深圳坂田驱车60公里赶过来见我。当我们三人坐在学校边一家私家菜馆,六目相对时,我无限感慨,还能说什么呢?我嘴里没说,心里翻卷着热浪,此时无声胜过有声。古人说人生有四喜,其中一喜“他乡遇故交”,就这么让我深切地印证着、体会着!琴姐姐、虎哥是我出门在外最知心的友人。琴姐姐教我一些生活中应注意的常识,虎哥则带着我周游黄江附近的名勝古迹。我们去了东莞市茶山镇,漫步在距今已有800年历史的南社古村,欣赏具有浓郁的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稍后去了潼湖,第一次看到了树干上累累坠坠结着绿果的木瓜树,蓊郁一方天地,还有满眼皆绿的龙眼树,心里特别欣喜。我们还一起流连在乡间小道上,看大型拖拉机平整菜地,与贵州来广东打工的农民工交谈,随后又去了惠州,游了西湖,感受江浙文化,让满湖的潮气洇染胸中的诗情。再后来,还与定居深圳的重明兄一同游览深圳龙岗的甘坑小镇,感受客家文化与文明。虎哥又是一个非常心细的人,他还特意组建了一个“新宁作家深圳同乡会”群,供我们在外的老乡们交流切磋。虽然人数不多,却让人感到心头温暖。
某天,我突发奇想:我来南方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了,干吗不去近在咫尺的深圳机场看看呢?于是先查地图,随后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从黄江乘城市公交到长安镇的霄边,只有十多站,再换乘两站路,就到了地铁11号线的碧头,20分钟就到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机场于1991年10月正式通航,是中国境内集海陆空联运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空港,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个采用过境运输方式的国际机场。候机楼是一个主体为四层楼高的庞大建筑物,置身于南中国海边。我从地铁中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从一层到四层,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遍,又到落地玻璃窗前观飞机起降。机场设计宏大、环境舒适,楼内国内、国际航班待客区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一切井井有条。我一路行来,感受到了极大的愉悦与满足。
将要离开之际,我给新宁老乡连旺兄弟打了一个电话。他原在机场工作,后因事离去。听说我来此后,他连忙从11号线的沙井站赶了过来。简单寒暄后,又带我去住地会友。原来,这里的厂区有一个文学小圈子,三五老友偏好文学、书法,不定时小聚,唱酬往来,自得其乐!其中的贯一先生,毕业于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下海后,独自开办了一家工厂。一有空暇,便手不释卷地品读佳章,偶尔也提笔为文,实为大隐于市、不染尘俗的一位文学爱好者。我们在氤氲着书香的客厅品茗,欣赏壁上书法作品和满室满柜的经典名著,也对目前的文学现象各自发表了一通议论。中午时分,大家一起去附近的湘菜馆用餐。从楼上走下来,路边就是一排大门敞着的工厂,隆隆的机器在轰鸣。
从机场回来的某个早上,我尚在半梦半醒中迷糊。耳畔隐约传来唰唰唰有节奏的声响,像物体划过地面。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位叫彭阿姨的校园清洁工在早起工作。我们学校的清幽环境,多亏了这些高高大大的高山榕。“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荫”,唐代诗人许浑不仅形象地勾画了榕树“独木成林”的特点,而且也歌颂了它庄严而不矜持的风度。学校的这一棵棵比肩而立的高山阔叶榕,相比细叶榕更具观赏性。绿树成荫,树上结满圆圆的黄色果子。因其存在,美丽校园才有了长盛不败的风景。只是这些榕树不分时令,每天都会飘下叶片,坠落果子。而彭阿姨的工作就是每天不厌其烦地清扫,周而复始。我悄然起身,站在走廊上望着这一幕,幡然顿悟:世上的每一件与你相携相伴的事物,你接受了她给予的美好,就要付出同样多的辛劳。这是成正比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概莫能外!
我所在的学校叫翰杰小学,学生有2150人,教师近百人。这是一所民办学校,专为农民工子弟开设,在黄江镇众多的民办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学校实行严格的学位制管理,无学位就无法入学,就读学生享受政府学费补贴。学校出台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生源稳定,优秀学生可升入重点中学。商界有句口号:顾客是上帝!在学校,学生也可被视为上帝。没有这几千号学生,一切无从谈起。学校有12台校车,每次均派有一名教师跟车,校车奔走在黄江镇的主、次干道及附近的大朗、常平、樟木头等地。早上6:30起开始接人,下午4点统一送走,周而复始。学生到校后,投入紧张的学习。学校既要管学习,又要管安全,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弦都绷得紧紧的。生怕一不小心搞砸了哪件事,绷断了哪根弦!
我在黄江的时间并不长。后来,一个偶然的原因,我离开了黄江,离开了东莞,回到了长年生活的这片热土。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人生在世,我们往往被一些不可预知的力量推着走,轨迹也因此改变。跋涉在生命的长河中,常恨此身非我有,还是顺天时听天命吧。因为人生中所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山一程水一程,黄江,我生命中的驿站!
花儿不开了
——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光
父亲身为农业干部,一生事农,常下基层深入农村,风里来雨里去,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锻炼出强健的体魄。退休后,他生活重心有所改变,钓鱼、玩牌、走访老友,毫无挂碍。年过八旬后,一向硬朗的身体一夜间就虚弱。俗话说:“人老从脚起。”此话一点不虚。以前的他,性子比较急,性格风风火火,办事雷厉风行,走路健步如飞。不料年纪大时说老便老,行动一下子变得迟缓、步履蹒跚起来。起先他从家里去农业局宿舍楼会会老友,来去自如。后来单位通知他参加老干会议,却走不动了,得让老母亲陪着,再后来,连200米的散步距离都感到吃力。走一段歇几次,气喘吁吁。他的活动范围限于宿舍上下楼梯的狭小空间。每年逢节日、他老人家生日我都安排他到我家吃饭,但父亲畏于爬高楼,找理由摇头推脱了。总在室内待着缺少运动,也不是一个办法,母亲就张罗着要给他买台轮椅。大弟闻知后,就去网上搜索,主动为老父买了一辆小巧的轮椅。此后,遇到晴好天气,母亲就推着他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转悠。陷入老境的他,常常自嘲:老啦老啦,不中用了!面对日渐衰老的父亲,我们也想帮帮他,却有心无力,无可奈何。
花儿不开了
老妈的晚年生活,除了操持家务外,还喜欢侍弄花草。有一年,我受朋友之邀,赴邻近的东安县参观菊花展。该花展位于某水库边的一片广阔田园里,面积几十亩,场面蔚为壮观。面对姹紫嫣红、琳琅满目的各色菊花,我欣喜异常,流连忘返。临走之际,特意挑了三盆开得又大又艳的菊花,其中一种花朵是纯绿色,这是我从前没有看到过的,非常新奇。回来后,我把购买的这些菊花全部送给父母,让两老怡情养性。在母亲的精心打理下,菊花长势很好,在每年的秋光里绽放出缤纷色彩,芬芳了两老的晚年生活。我每次去探望时,他们总是带着喜悦的口吻,向我描述着菊花的娇美。只是到了2021年秋季时,这些每年定期开放的花朵,好像相互约定了似的,连一个小花骨朵也没有,更不用说开放了,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直至父亲去世后,我们才揭开了花儿不开的谜底。原来花儿也通人性,能预知人的大限降临!
向亲人辞行
2021年春节前夕,七十岁的舅舅开车远道来新宁,接我父母去浏阳小住。在浏阳,舅舅对姐姐、姐夫关怀备至。不但照顾饮食起居,还带他们去浏阳革命老区参观,去了谭嗣同、胡耀邦、王震等名人故里以及秋收起义的文家市等处。舅舅还特意备了一只小板凳,父亲走不动时供他坐一坐,实在不行时就背他走一段。这样的日子过了不到20天,父亲不干了,一个劲儿地嚷嚷着要回新宁。本来住得好好的,为何要临时变卦?母亲很是不解,说来时不是讲得好好的嘛,住上几个月,过了年待到春暖花开后才回去。父亲闻言不吱声了,过了几天又提出要走。母亲拗不过,只得依他。家在益阳的两位姨妈,原想邀请父母去她们那里住一段时间的,听说父母不准备在浏阳过年了,考虑到这里距离新宁太远,以后姐妹们见上一面不容易,就让我表弟开着车,从益阳出发、过长沙、赶赴浏阳,来与父母相见。在舅舅的住地,姐妹们免不了寒暄一番。父亲拉着满姨的手说:满妹子,我身体差、感觉不好,可能过不了年了。我死后,你一定要来给我送行啊。骤闻此言,满姨不由得一怔。望着父亲苍老的面容,满姨百感交集,赶紧劝道:“您好好的不会有意外,您会健康长壽的,别多想。”并当面承诺,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她一定会来送别的。
元月2日下午,舅舅、舅妈把父母送到长沙。3日上午,儿子诗剑、儿媳沁君他们两口子陪父亲去湘雅三医院检查皮肤疾患,拿了一些药。午饭后,诗剑又开车送父亲去汽车西站乘大巴回新宁。去候车大厅有一段台阶,父亲迈不动腿,诗剑就把他背上去。不承想,回到新宁才一周时间,父亲就突发重疾。高寿老人在去世前,民间有辞路一说。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此次远行,有意无意间,他是来辞路的,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
挽救濒危的生命
人至耄耋之年,身体机能大多衰竭,犹如一支燃烧了大半截的残烛,一阵大风吹来,扑地一下就熄灭了。这些年,我最怕的就是接听老人突然打来的电话。元月10号上午,我在乡下上班,突然接到老妈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妈妈带着哭腔,急切地对我说:“晓浩呀,你快回来啊——你爸爸倒在地上起不来了!”我听后心里猛然往下一沉,挂了电话马上呼叫120前往抢救。随车医生初步诊断,父亲为右脑大面积脑梗,整个左边完全失去知觉。妻子跟着救护车去医院,在车上父亲尚能喃喃地呼着:“四清四清——”妻子在一旁安慰着:“送你到医院打针,很快会好起来的。”可是待我从乡下赶到医院时,父亲已陷入昏迷,没有与我说上半句话。医生实话告诉我,县医院条件有限,建议马上转送上级医院救治。情况紧急,不容多想,于是我立即叫了救护车,将父亲送往邵阳市中心医院东院。
入院后住了不到两天。父亲病情转危急,必须进行开颅手术。开颅风险非常大,而不开颅将面临马上死亡的危急情况,真让我把心悬到了嗓子眼。在与远在北京的小弟紧急磋商后,决定冒险一搏。所幸的是,手术取得成功,父亲暂时保住了命。后来,虽然度过了术后的愈合期,但据医生讲:父亲的右脑已完全栓塞、坏死,只能靠呼吸机呼吸。
治疗十多天后,无奈之下,我与母亲将父亲转回县人民医院,住进ICU重症监护室继续救治。父亲生命力顽强,配合医生治疗,摘除了呼吸机,度过了最危险的一周。但由于他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性疾病,加之久病卧床,造成尾椎、腿部身体创伤溃烂,严重到露出了软组织,医生已回天无力。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尽快送老父回家乡。2月11日叫了救护车直驱澧县,住进澧县人民医院。
当亲人们看他时,一向平静的父亲,面部反应特别强烈,眼睑睫毛眨个不停,极力想睁开眼睛。在这里治了一天,医生也连连摇头,又过了一天,我们把他接回老家花圃村堂哥传浩家。2月14日早上8点26分,父亲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停止了呼吸,去了没有病痛没有忧患的天国。
严父已逝,精神永存!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箩筐挑来的财富
一渡水207国道旁边,有一个聚居着三四十户百姓人家的小村落。这里流传着箩筐挑来一担“横财”的故事。那是清朝咸丰年间,当地兵荒马乱的,闹得人心惶惶。一天,从东安至新宁的官道上,走来一位挑着担子,步履匆匆赶路的中年人。可能是走累了吧,他把沉沉的担子挑进位于路边的曾家歇息。曾家人见此,忙端给他一碗水喝。喝完水抺下嘴,這个操外地口音的陌生人,指着盖得严严实实的竹箩筐悄声对曾家人说,他因有要事急着返回东安,这担货物就委托帮他照看,言明过三天再来取。约定的时间到了,那人却未如约前来。曾家人按捺不住,好奇地揭开盖子查看。这一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把人吓了一大跳。原来箩筐里是白晃晃的银锭银饼。曾家人惊慌之余不露声色,一直守口如瓶。又过了很久,所托之人始终未露面,估计也不会再出现。曾家人没有对外张扬,而是私下筹划,用这笔钱大兴土木,建造了这座青砖黛瓦、内有前后院、天井阁楼俱全的豪宅,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可以说,没有这笔意外的横财,曾家人只能在温饱线上生活。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风水流转,其结局没有人想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曾氏后人因这笔家产,理所当然地被划为地主,成了末等公民,这栋豪宅被人民政府充公,分配给穷苦人居住。后来此屋做过小学教室,也做过生产队仓库,房子的使用一直兜兜转转的。后来村里人以此屋作为公产卖给了一位家居本地的范姓富豪。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句话不仅在以前行得通,放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意义。横财是指数额特别巨大,且在意料之外的财富,并非一定是不义之财。当然这样的概率小之又小,正因为小,才让人无限羡慕,津津乐道……
缘结白沙老街
今年春上,作协第一次采风活动地点放在白沙小镇。我偕一众文友进入老街,驻足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往事历历,如潮汇聚,我想到了与白沙老街的缘分。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青涩年华的我,刚离开校园,就早早参加了工作。工作地点是夫夷江边的黄龙,单位是一家国有商业银行。
那时候,乡下的业余生活很枯燥、单调,没啥文化活动。镇上虽有一家简陋的电影院,但没有吸睛的剧目,且不是天天放映。单位的电视机摆放在会议室,观看时得随众,遵从长者之好,无法选台换节目。好在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业余时间除了浏览大量的报纸杂志,还无师自通地练书法、打快板、学英语,激情澎湃地写诗。那时,小镇上的银行、供销社、食品站有着一群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精力充沛,激情四溢,我们有着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工作之余,我们凑在一起不知天高地厚地谈文学、搞创作。那时我们极想找一位文学造诣深的老师来给大家做指导。凑巧得很,我们不久便打听到真有这么一个人。他是白沙中学的教师,叫徐月明。别看他当时只是一名乡村教师,名气大着呢。那时,他已是湖南省作协会员,创作的儿童诗《月下磨镰刀》被国内一家儿童刊物刊发,风靡一时,要知道,彼时的省作协会员,的的确确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经过联系,徐月明老师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记得那是初夏的一个星期天吧,徐老师来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高个、长脸、门牙有点凸,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说话嗓音不高,细声细语,一副很谦和的样子。徐老师听完大家介绍,略微问了我们各自的一些情况,便给我们上了第一堂创作课。内容大概与打基础有关,要大家多阅读、勤观察,注意出新意等等。徐老师与我们共进午餐后领着我们去白沙,迈出了观察社会的第一步。在白沙老街,我们屏声静气听徐老师讲解,他把老街建筑的特色,老街的历史、风俗、人情娓娓道来,大伙听得入了迷。离开老街,我们还去了江边的竹林。这里小径弯弯,江柳依依,竹叶絮语,颇有情致。我记得徐老师在讲到观察时,攀住身边的一棵小树告诉我们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即使同根生、同枝长,每一枚树叶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与不同。从白沙回来后,我们那群青年男女的文学热情特别高涨,分头写作,很快交出了各自的稚嫩得滴出水来的习作。并分工协作,刻钢板、油印,出笼了咱们的第一期文学刊物《柳林》。后来我想,正是因为文学的神奇魅力,有了徐月明老师这个身边的导师,有了他耐心细致的辅导,从而让我迈出了创作的蹒跚之步,才有了对文学的一生眷恋。
作为一名业余作者,我自认为是那种比较勤奋,有点悟性,但天赋并不怎么高的人。笔下的文章,源于生活,源于观察,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写作水平也是逐渐提高的。见到林家品老师之时,我早已突破了创作苦闷不得法、肚子里有货倒不出的瓶颈期,在大小报刊发表了可观作品,还加入了省作协,在县里小有名气。那一次,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当文德绍副部长把家品老师介绍给我时,我特别兴奋。林老师是从新宁走出去的本土作家,老家就住在白沙老街的下街。他生于斯,长于斯,直到16岁后才被涟邵矿务局招工,离开了生养之地。林老师最先是以写煤炭题材出名的,创作成绩斐然。《野魂》《热血》等作品接连在国内斩获大奖,是湖南20世纪80年代实力突出的作家,被评论界称为“湘军七小虎”之一,很了不得。与林老师聊起创作时,他的体会是:普通的生活也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平凡的生活也能入诗,就看你怎么提炼,怎么捕捉一闪而过的灵光。他创作的《接龙岭》《结出甜果的酸橙树》,就是写故乡风物的,在文学界引起较大反响,获得一致好评。他还叮嘱我,在写作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最好写自己最熟悉的本土生活及地域性强的作品,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一席话,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好了写活了,一样可以生色生辉,艺术生命能够经久不衰。《老街的生命》是林老师倾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二战时日军侵入新宁白沙,涂炭生灵、烧房毁屋的罪恶行徑。该书叙述之精妙,文笔之生动,人物性格之鲜明,事件之真实强烈,无不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而被评论家誉为“纪念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典范之作”,一举荣获首届国际亚洲太平洋战争文学奖第一名。2007年春天,我应家品老师之邀,在白沙老街附近的江边沙洲,参加了该书首发暨祭奠死难英灵的仪式,更加深了对这块浸润着抗战志士碧血的土地的敬重之情。
我的文学之旅一路走来,倾注着许多老师、前辈对我的奖掖与关爱。林立老师有恩于我,是值得一生敬重的谦和长者。他出生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白沙老街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是前清秀才、老同盟会员。自幼聪明的他,秉承家训,志向远大,特别钟情艺术。在县印刷厂工作期间,他创作设计的“中国楹联”火柴包装品,获全国设计评比银奖;在广东工作期间设计的香烟包装和“中国龙”标志分别获中国之星大奖,翌年5月获世界包装组织“世界之星”大奖。林立老师不但艺术造诣高,同时也是一个文学情结很深的人,青年时期吟诗作文,写下了许多作品。正是因这层关系,我们相识相交,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从1995年发表处女作起,稍后几年,我便进入了创作的丰产年,一年发表几十篇作品,积叠多了,就有了出书的念头。当我忐忑不安地把这个想法告诉林立老师时,他当场表态极力支持,愿意为我的第一本书设计封面。当时的恩师受聘于广东虎门一家印务公司,事务特别繁忙。一个月之后,林老师托人把设计好的散文集《梅溪》封面菲林,从广东带回来了。只见豆绿色的底色中,静立着一丛疏朗的梅枝,远处小溪淙淙流淌,杉林挺立,薄雾弥漫,诗意朦胧,效果出奇的好!这件出色的封面图,仿佛给书披上了一件美丽的霓裳。林老师情义并重,分文不收设计费。要知道,像他这样的设计大师,交付一件作品,行业润资不会少于几千元。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动力,催我奋力前行,之后的几年,我的新书接二连三地印行,都是恩师为我设计好封面,如此深情厚谊,叫我情何以堪?
白沙老街,一个临江的狭长的弹丸之地,有如此多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在这里诞生、成长、汇集,说明这里文星闪耀,文运昌盛,文脉绵延。我有幸能与老街的精英们相识、交往,继而关注老街,亲近老街。冥冥之中,缘分前定。这缘分说不清道不明,且把它称作老天的美好赐予吧!
春天的白沙老街是静寂的,春雨中的白沙老街是湿漉漉的。那雨中的巷子、人影,那泛着青光的石板路,那阅尽沧桑的古屋,都有一种诗意的朦胧。我说啊,老街就是一个物象的标本、一段历史的观照,让人明白肩上的责任,挥挥手作别昨日的彷徨,无畏困难,昂首前行。
白沙,有一片竹林
去新宁白沙,无论你是乘车跨桥而过,还是于小镇悠然漫步,你都能望见那一大片竹林,风吹绿浪,沙沙作响,仿如波涛涌动的大海,起伏不定,翻腾不息。
我十四岁时,老妈是农业干部,在离白沙不远的水农场工作,而去水农场必得穿过这一片偌大的竹林。
在少年的眼中,林子很宽,宽到要用足丈量好久;竹子很高,高到能仰掉头戴的草帽。林地间长满闲花野草,我与小伙伴们追逐、打闹,疯够了玩累了,就坐到青草丛生的草窝子上,好不舒坦惬意。有时,我们也不吵不闹,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走到竹林外围边,倚竹向外张望。看村民们在水田里弯腰插秧,把大地织成绿色锦绣;看白色鹭鸶倏地从水沟边腾空而起,划着美丽的弧线,扑棱棱飞翔,生动着寂静的天空。那时,看山观水望飞鸟的少年人,脑子里描绘着许许多多的瑰丽而斑斓的梦想。
后来,妈妈调离白沙,我们家也远离了这片竹林。一晃眼,人生就过去了几十年。但少年时萌生的美好感觉,一点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泯灭。只要一提起白沙,我就会想起白沙江边的一排排亭亭玉立、英姿飒爽的竹子。似乎听到一阵风吹来,竹子就沙沙作响,给人一种置身幻境的缥缈感觉。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这是杜甫《咏竹》里面的诗句,完美地表达了我恋竹爱竹的情结。所以,当这个春天的中午,我与这片竹林再次重逢时,真的难以抑制内心的欢喜之情。
虽然是乡村之地,当地人已将它开辟为一个自然朴实的绿竹公园。园内纵横交错地铺设了褐红色的砖道,便于游园的人们行走。那些年轮有几百年的槐树、柳树,树身挂着“古树名木保护牌”,像个胸佩奖章的骄傲将军;而最让人注目的还是这些如剑出鞘、拔地而起的青青翠竹,它们顺时而生,随势而长,一点不用担心被戕害、被砍伐、被无端破坏掉,竹子们以无限的勃勃生机,丰盈着无边的绿色,给人们带来心神俱爽的愉悦。
竹子是梅兰竹菊中的四君子,是凌寒傲雪的岁寒三友,是胸有成竹,竹报平安,青梅竹马,竹节虚心等美好词汇的组合。
不知道你钟不钟情、喜不喜欢这些依依翠竹,反正我是喜欢的,源于久远,发自内心!
千里迢迢只为“仙”
唐诗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从识文断字起,我就对仙山、仙境、仙女有种无穷的想象。只要是带仙字的地方,便由衷地生出一种美好,心驰神往!
江西的望仙谷景区,位于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景区内,那幽深的峡谷、陡峭的崖壁,还有那像壁虎一样附着在悬崖上的栈道、旅舍等奇特建筑,悬在空中,藏在雾里,被来去无踪、往来不停的白云裹袭着,是现实版的人间仙境,特别勾魂摄魄、撩人情性。这片常年白云缭绕、远离人间烟火、云海缥缈的地方,仙气十足,令人怦然心动,急欲一探究竟。
7月20日清晨6点,我们几十位游客乘坐旅游大巴从新宁县城出发,一路途经湖南株洲和江西萍乡、新余,穿过广袤的鄱阳湖平原,风尘仆仆,马不停蹄,最后抵达了渴望已久的望仙谷景区。全程穿越945公里,沿途18个服务区,历时12个小时,屁股都粘在座位啦!一路除了在服务区放松、活动筋骨、填充肚皮外,真的好辛苦,好疲惫!
傍晚6点多,我们下得车来,导游告诉有两个多小时游览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众人依次通过验票口,跨过一座铁桥,耳闻轰隆隆作响的溪水,沿渐行渐高的山路向上行走。向上仰望,但见悬崖峭壁上修造了许多精美的建筑,有横跨两山的独管铁桥,让人头皮发麻的玻璃栈道,还有错落有致的石头房子,它们一律附着在光溜溜的崖壁上,集险、峻、奇、幽于一身,构造奇特,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从峡谷的右边拾级而上,沿着一条“之”字形的路线往上走,身子一点点地抬升,原来站立的山下房舍成了渐渐变小的火柴盒。峡谷的正面,曲曲折折的游龙似的栈道,激起游人无穷的征服欲望。贴着崖壁的栈道有一段玻璃桥,人踏上去,脚底便是万丈悬崖,让人大气不敢出,而恐高的女游客则吓得失声尖叫,不自觉地把身子往崖壁那边靠,同行的男士紧紧把女伴拽着,及时给予坚实依靠。连接栈道的长廊,建造十分牢固,给穿行山际的游客一种安定感,一点也不用担心这些挂在崖壁的建筑会垮塌下去,从而掉入万丈深渊。我是个生性好奇者,在山道上攀上纵下,一心想着多跑一些路段,多赏一些美景。一趟下来,山上的亭台楼阁几乎被我看了个遍。总归是夏天吧,太阳把崖壁烘烤得滚热,攀登者不一会儿便汗水涔涔。于我这个爱出汗的人来说尤甚,整个身子都被汗水浸透,衬衣紧贴前胸后背,浑身没有一根干纱,好似和衣在水里泡了一次!
一番辛苦,我们登上望仙谷最高层的类似望江亭的阁楼。站在窗边瞭望,“江山存眼底,我辈复登临”,一种说不出的畅快。看着自己走过的蜿蜿蜒蜒的山路,征服山岭的豪情油然而生。凉风习习,我感到舒服极了,感觉全身的毛孔都在山风中舒展开来。我深深地呼吸,张开双臂,感觉全身心都扑进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大山用苍翠的松柏、缥缈的云烟、嶙峋的怪石迎接了我,我向着山谷大声地喊叫,声音在山谷里久久回荡,仿佛是大山与我对话。
踱步到阁楼的另一侧张望,只见又一座桥梁跨空而过,飞架两岸,山顶平地里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探仙访胜的大小车辆。在这个夏季,他们不顾关山阻隔,跋涉千里,为的是留宿望仙谷山中,体验仙境当一回仙人的切身感受吧!我们一路攀登,耗费了一个多小时,天边收尽最后一抹晚霞,天色慢慢暗淡下来。峡谷的宿舍区依次亮起辉煌的灯火,渐渐连成片,迷离、朦胧,不似人间,颇像天街仙界。我望着不远处明明灭灭的灯火,脑子忽然跳出大诗人郭沫若先生的诗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是啊,这眼前的一切,我心中神往的仙境,真真切切地来到眼前!
哦——望仙谷,上天的仙界,人间的奇景,就这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桃花岭上看风景
初秋某午后,文友逐轻骑直驰我住处楼下,说载我去游览附近的桃花岭。季节早已轮换,不见桃之夭夭,也不闻果子甜香,还有什么可看的?跨上摩托后座时,我嘴里仍不免嘟嘟囔囔。文友且不与我理论,只说去了才知道。
一渡水镇多崇山峻岭,桃花岭位于一渡水村与光荣村之间。我們去时,时令虽已序初秋,天气仍很燠热。我们顶着骄阳出发,在阵阵热浪中穿行。一路上,远近山头植被丰茂,树木繁多,成林成片的柏树们,像听从了集结号似的,把整个山头都覆盖了。现在的村村通公路,尽管窄且弯多,但畅通无阻,出行无碍极为便利。路两旁的森森古木与密集丛林,遮天蔽日,把暑气一点点逼走了。车子越往上走,海拔渐次增高,反而不觉得怎么热了。
摩托车一路向上,左盘右旋,拐弯抹角的,约莫过了半小时,我们到达一处山顶。文友停靠路边支好摩托,朗声相告:桃花岭到了!我顺势下车,站在路边眺望,视线中出现一列长长的山岭,像条巨龙雄踞东方,绵绵延延,足有几十公里,当地人唤作青龙岭。它又像一堵屏障,成为新宁与东安两县的自然分界线。站在桃花岭上直视无碍,毫无遮拦。真个是:人到山顶我为峰!
文友双手叉腰,一幅气定神闲的样子。他指着长长的青龙岭告诉我:咱俩所看到的正对面就是谢家岭林场,是县境内西北方向的大型国有林场,稍往左一点,是风水宝地九龙庵,再过去一点是阳芳岭,曾以20世纪60年代因扑救山火献身的几位英雄而闻名全国。而以飞瀑流泉声名远播的飞水寨就在青翠群山的怀抱中。以前人们往往有着“看山不知山之峻,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疑惑,须知跳出身来,隔着一段距离,你才看得更加清楚。世间的万事万物,大抵如此。
初秋时节,尽管太阳毒辣,但桃花岭傲然出世,清凉入水;尽管天气闷热,它自清凉自溢。青龙岭上方,一碧万顷,长空如洗,白云朵朵。蓝得纯粹,美得陶醉。天高地阔的浩然之气,揉碎了秋的燥热,如同张大千笔下的山水长卷。站在桃花岭,仿佛拉近了人与天空的距离,你看吧:白云在瓦蓝瓦蓝的天空里游弋,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美景。一片云,以天空为家,自然而然,飘来飘去,好不悠闲自在。连绵不断的青山,与天相接,天上人间,心旷神怡。每一朵云,都有神气,每一棵树,都吐露芬芳。世界最美的蓝天白云,在世界不同地方,都能与自然相依相融。我惊叹,因为白云的点缀,天空更加空旷浩渺,世界竟然如此纯净。
我们在高山之巅流连,看行云流水,风摇树吟,身在尘嚣,神在天堂!行走在充满灵性、娴静、奔腾的桃花岭山水里,我们只愿自己能够人淡如菊、心素如莲,只愿自己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得从容坦然。
一处绝美的风景,就像是一首动人的诗词,而与桃花岭美景相遇,就恰似遇见一位遗世佳人,只需一刹那,就可以让人一见倾心,念念不忘。
最是书香能致远
——我的一点读书体会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小爱读书,可以说书籍是我一生最好的陪伴。无论是求知若渴的青少年时期,还是压力如山的中年时节,我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书本。行得春风,必有夏雨。读书,不仅使我积累了学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使我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也使得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2018年我们全家荣获湖南“书香家庭”称号,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时,今年我们全家再次喜获邵阳市“书香之家”称号。我非常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在此,我粗浅地谈谈个人对读书的一些体会。
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背读千首唐诗宋词又有何用?大部分读过的书或文字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下面是我见过的与读书相关的最好回答:“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滋养我生命成长,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有这么一段对话:父子二人饮茶,儿问:“为什么要我读书?”父答:“我这么跟你说吧!你读了书,喝这茶时就会说:‘此茶汤色橙黄透亮,气味幽香如兰,口感饱满纯正,圆润如诗,回味甘醇,齿颊留芳,韵味十足,顿觉如梦似幻,仿佛天上人间,真乃茶中极品!而如果你没有读书,你就只能说:‘茶好喝,真不赖啊!”你看看,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就是如此的不同。
有人说得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益智,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陋习,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辽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亲聆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华,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著名女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使人富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可以使人心胸狭窄,寡廉鲜耻,俗不可耐。
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小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一本书,他是渔民的儿子。白天,他跟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有一天,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打鱼,忽然,一阵狂风,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他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扎结实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那你要什么呢?”“我要买一本书,爸爸,其他我什么都不要。”“难道一件鹿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爸爸,我想要一本好书,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得睁圆了眼睛。长大后,罗蒙诺索夫成了俄国著名的科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科学研究范围很广,涉及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他又进行文学创作和语言学、历史学研究,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我相信这个故事,一定会让大家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吧。
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文学的、艺术的、科技的、生活的……只要是好书,就开卷有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渊博;只有与书做伴,思想才不贫穷、不孤独,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满情趣。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必要性。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做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天地,欣赏壮丽山河,可以知文史、品诗词,可以回溯历史的久远,眺望未来的美丽!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读书可以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读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无疑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
曾经有个海外媒体发布过一个读书报告,说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21本,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17本,我国还不到3本,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看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这一堆统计数据,真的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深思。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特别是电视、手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冲击是巨大的。仿佛只是一夜之间,我们诧异地发现,世界变了,生活变了,人变了: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人们似乎忘记了许多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和需求。但我们深深地知道,那种流淌情感,洋溢智慧的生命是永遠不能替代的。就说电视吧,其画面瞬息万变,观看时大脑的思维只能跟着画面的变化,所以无法展开想象力和思考。尽管手机中的信息量大,但也有着无法克服的弊端,看多了还会严重影响视力;只有书,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只有书,让喧嚣的人返璞归真。古人讲,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一本好书,如美食佳酿,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人生快乐莫过于读书。
各位朋友,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年7月9日,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文化、文联等部门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书香新宁”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县正式启动,一个喜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愿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吧!多读书,读好书,真正享受读书的快乐,做快乐的读书人!愿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精彩飘逸,愿我们的家庭因充满书香而和睦温馨,愿我们的社会因崇尚读书而更加美丽!
异国天空下
芽庄是越南中部的海滨城市。
这次我们去芽庄,是因为要参加一次国际性的大型活动。九月二十六傍晚,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几十名成员,从长沙黄花机场出发,乘坐大型客机直飞芽庄。三个小时的航程,似乎只是短短的一瞬,我们很快就踏上了越南的土地。
走出国门,一切都倍觉新鲜。我们这个旅行团实行的是落地签,手续比较简便。大家按秩序排队,依次接受海关查验。这时导游小声告诉我们,越南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可是他们在某些行为处事上效仿西欧,在酒店、海关等接受服务后要给付一定小费。就如本次入关,每个旅客须在护照内夹上一张十元人民币,免受刁难。我虽然内心有些反感,但一想到旅行在外,最重要的是开心,不应在小事上纠结。可身上无零钞,一时颇为踌躇。急难之中,忽然有人从我身后递来一张十元钞票,转过头看时,一位面容清秀、气质优雅的女士正冲我微笑,她轻轻颔首:拿着吧,过了关再说。我接过钞票,点头连声说谢。过关时果然顺利,我轻轻吁了一口气。
登上本地导游前来接机的大巴,坐下来后,我才回过神来,便加了热情相助的女士微信,才知道她网名叫“上善若水”。她自我介绍姓韩,湖南益阳人。哇,益阳!当这两字传入耳膜时,我的心不由得一激灵!我外婆就是益阳的,我的整个童年、少年,都是在益阳度过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异国他乡邂逅老乡,自然非常欣喜,也就多了一份亲近。
翌日,看过天堂湾海边美景,又游览一处景观,成员逐渐熟悉起来。第三天我们去本次活动的城市——大叻。大叻是法国殖民地时期所开发的旅游胜地,距芽庄四个多小时车程。一路上,为了打破沉闷,组织者安排成员们互动,讲述自己的投资经历。韩总待第一位讲后,接过话筒,讲述了她的投资故事。说了她多年前,从听到项目信息,到迅速做出综合判断,然后作出决定,连夜乘机飞到对方城市,下单入金,短短的两天时间即完成所有投资流程。那颇具传奇性的一幕,听得人竖起了耳朵,睁大了眼睛。真想不到,看似柔弱不堪的韩总,竟有那么大的气魄与胆量!韩总见众人惊奇,轻描淡写地笑笑说,这不算什么啊,因为我看准了趋势,这是顺势而为呢!对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有顺应当今趋势,才能走出小天地,迎来一片艳阳天!韩总的一番言语,令众人敬佩不已,大家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
一路观景之余,我与韩总有过或长或短的交谈。接触多了,我发现她这人,打扮得体、神态优雅,说话轻言细语,得体大方,是那种集教养、品位、知性于一身的女人。在大叻某山庄高高的山顶,我们眺望了整座城市的市容,那些依山而建的法式建筑,廊柱、墙体、房顶都是法国风格的翻版,极具异域情调,这是西欧文化带给人的视觉冲击。韩总轻声告诉我,大叻有种很有名的香水叫“西贡小姐”,据说其配方就来自于法国,品质一点不逊于“香奈儿”,她打算也购一瓶带回去,与闺蜜分享。在大叻的城市花园,韩总边走边看,对一草一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遇到有特色的景物,忙于自拍或请人帮她留影,那些有特色的画面,体现着她的喜好与审美,可见她是蛮有生活情趣的人。在情人谷景区,从山腰到谷底有一段长长的步道,韩总舍弃乘电瓶车,很兴奋地走下又爬上,轻松自如。
我这人平时喜欢写写画画,随手记录生活中的见闻与随感。这次出国前整理行囊时,随手把一册个人作品集塞入箱底,当时我也不知道要送给谁。当我与韩总谈得投机时,提出送书交流的想法。她听后,竟像一个少女似的,欣喜地连说:“好啊好啊,我很喜欢看书呢。”那声调一下高了好几度!当时,我以为韩总只是客套一下,谁知,过了一天,韩总很认真地对我说,她看完了“上善若水”这一章节,并与我分享她非常认同文中对水的观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要保持水的平静心境,无坚不克的柔性、耐性,水的涵养和气度,以及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精神!韩总说,因为我平生太喜欢水,所以就取了“上善若水”这么个网名。我说好啊,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我的书自然要送给知音,懂它的人。
九月二十九日,公司成立五周年庆典会议放在越南大叻召开,同时举办了集万千货物于一体的商展。在这次商展上,韩总指导我用数字货币购买了一条鳄鱼皮带,让我熟悉了购物流程,更坚定了我对拥有此种数字货币的信心。稍后,我站在韩总身旁帮她参谋,选购了一件越南旗袍——奥黛。那件明黄的衣服,没穿之前就是一件折叠好的、不起眼的商品,孰料穿在韩总身上,显得那么凹凸有致,仿佛专为她而订制,行走之际,明艳动人,翩若仙子。
在芽庄的一个傍晚,一行人相约去一家川味馆用晚餐。走出餐馆,夜色已笼罩街头。我们信步街头,去了有名的“沉香大道”。越南处于亚热带,气候宜人,水果丰富,且价格比咱们国内便宜许多。榴梿香且甜,好吃得不要不要的。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程,返回时,韩总在一家水果店门口驻足,说要买榴梿让大家尝!我这时接到室友一个电话,让我送房卡给他,于是我抽身离开了。韩总买好榴梿不见我的身影,连忙打电话追问,我便说明了情况。十多分钟后,韩总回到酒店。见我坐在大厅沙发上,开言便道:嗨,我以为你一直与我们在一起,你怎么悄没声地走了呢?语气中满含嗔怪。虽然挨了她的批评,我却感到特暖心,心里暗想,韩总这人真的不做作,挺实在。
临回国的前夜,韩总邀请我们去芽庄一家风味特色店吃牛肉火锅,这是本次为我们导游的帅哥推荐的,但位置較远且偏僻,至少距离我们的住地八公里。我们连比带画地上了那种蓝白两色的城市的士,司机很快就把我们顺利送达,下得车来,六个人开心地笑了。在异国我们不通语言,无须陪同,也能出行!牛肉火锅的味道确实不错,众人大快朵颐,买单时价格亦不贵,比国内消费还便宜。晚饭后,见时间尚早,我们决定步行,走回下榻的酒店。芽庄的马路设计都不宽,但很洁净。韩总步速较快,一马当先走在前面,显得非常干练。她不时回头张望,鼓励我们加快步伐。望着她的身影,我想这样的人干事业是勇往直前的,决不会拖泥带水。我们走得很快的,不一会就回到了住地。
一晃眼,从越南归来已多日,发生的一幕幕恍如电影镜头,回想起来,觉得奇妙而有趣。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有缘人的聚合,在于上帝的那双手!感谢旅行,感谢上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车晓浩 1962年生,湖南新宁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宁县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