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靶向药物间断服药能延缓耐药?
2023-12-25
辟谣专家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梁平 刘明峰
复核专家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刘江
【谣言】
我身边好多病友服用靶向药物一段时间后都耐药了;有人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据说效果还不错—看来,间断服药能延缓抗肿瘤靶向药物耐药。
【辟谣摘要】
抗肿瘤靶向药物进入临床使用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试验来研究最佳给药方案,包括确定最佳给药间隔、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确实存在对抗肿瘤靶向药物耐药的情况,但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仅通过间断服药并不能实现延缓耐药的目的。
也的确存在间断给药的情况,但并不是为了延缓耐药而采取的措施,而是為了减轻不良反应。
【辟谣】
每一种抗肿瘤靶向药物进入临床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临床试验来研究针对特定某种肿瘤的最佳给药方案,包括: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和给药制剂;确定最佳给药间隔;计算最适宜的给药剂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与剂量调整。
例如,肺癌患者常用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它们属于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临床研究表明:EGFR-TKI如果在服用过程中中断了一段时间,即使以后继续服用,最终疗效也会下降,因此间断服用EGFR-TKI万不可取。若患者在服药期间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需要停药,必须咨询临床医生,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停药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周,随后需要恢复之前的剂量,切勿自行停药。
临床上,确实有患者服用抗肿瘤靶向药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耐药的情况,但耐药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报道较多的包括药物转运蛋白过表达、药物动力学改变、药物靶标扩增、肿瘤建立代偿信号通路、靶蛋白改变、肿瘤微环境变化、肿瘤异质性产生以及肿瘤对靶向药物的适应等;而且,很可能是多种耐药机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靶向药物耐药的发生。所以,抗肿瘤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十分复杂,仅通过间断服药并不能实现延缓耐药的目的;恰恰相反,间断给药还有可能导致更复杂的耐药机制,给治疗带来更大的损失。
另外,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确实存在间断给药的情况,但并不是为了延缓耐药而采取的措施。比如,一项前瞻的Ⅱ期临床研究评估了舒尼替尼间断给药治疗晚期肾癌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对于既往未接受过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在进行舒尼替尼治疗时可以适当暂时停药,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可以达到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这项研究证明:服用舒尼替尼治疗疾病稳定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短暂停药以减轻不良反应是可行的。
总之,通过间断服药来延缓抗肿瘤靶向药物耐药是不科学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