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培养策略

2023-12-25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信息化信息技术

于 岩

(白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从“互联网+”教育到教育信息化,从教育信息化1.0 到2.0,从教育新基建到教育数字化行动战略,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建设方向。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切实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对新时代对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新需求,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蓄势待发。

一、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多指教师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伦理以及信息应用等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利用、传播和评价。[1]随着教育信息化3.0时代的到来,教师信息素养内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结构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认知与理解能力、信息技术运用与信息获取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与责任感三个主要方面,详见图1。

图1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结构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这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有基本信息素养、数据信息素养、新型媒体素养和交叉学科信息素养等。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的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时代悄然而至。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是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微视频、翻转课堂、微动画、微课等微内容上,制作更为简单,传播更为广泛。

近年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推动下,教师传统教学与微内容的结合越来越普遍,如英语教师用直观微视频的方式讲解重点词汇的变体、背景知识等;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如QQ群、微信群、学习通等课前发布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不再只依赖教师的课堂授课汲取知识,使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翻转课堂对教师信息素养微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线课程,尤其是中国大学MOOC是网络教育时代的全新教育模式,其主要方式就是将教学内容录制成短视频上传到平台供学习者学习,因此,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微课通过录屏课件、短视频讲解、生动交互等使课堂内外紧密结合。与传统以文字、图片以及少量动画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相比,MOOC和微课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要求更高。

移动学习是利用碎片化时间,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这是当今社会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需要简洁、直接体现“微”的特点,满足学生移动学习的目的。[2]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课堂内容的补充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以短视频、微动画等方式上传给学生,学生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随时开展自主学习。

事实上,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不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改变,而且也促进学习模式和教学过程不断更新。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的现状

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不容忽视,高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坊学习、知名专家学者讲座等对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微化有一定作用。但培训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实训中,由于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所以未能将信息技术快速、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

(一)教师缺乏信息意识,主观能动性不强

由于一些高校缺乏引导与约束,教师普遍对于信息素养的提高缺少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学校组织的一些培训活动中,教师积极性不高,大多形式化,敷衍了事,能不参加则不参加。另外,部分教师信息意识薄弱,信息道德观念落后,信息知识陈旧,缺少信息获取、应用的能力。因此,从多角度、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二)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工作薄弱

高校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多聚焦于分析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这只是学校宏观层面的,学校没有具体落实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方便教师学习的信息素养提升策略,致使有提升信息素养意愿的教师得不到切实的帮助。此外,很多高校信息化应用与一线教师实际应用脱节,缺少信息化应用的氛围。众所周知,信息化应用氛围重在实践环节,这是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土壤,理论与实践脱节使教师无法提升信息素养。

(三)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仍沿袭传统模式,缺少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评价体系的覆盖面较小,基于大数据和信息分析技术的信息素养评价更是少之又少。部分高等学校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评价还拘泥于“唯学历”“唯能力”理念,没有相关标准,无法对教师信息素养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更没有建立长效机制,这样,则无法提升育人质量。[3]

(四)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实践环境不优

信息基础设施是高校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开展信息化研究的基本保障。但目前诸多高校无法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提供更多网络教学资源和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使教师无法了解自身信息素养应用能力,无法选择最优化的教学媒体,如微格教学、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无法多样化呈现教学内容。信息环境不优、信息基础设施不健全极易使教师失去提升信息素养的兴趣。

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培养策略

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娴熟的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能力,教师善于利用MOOC,广泛打造校内SPOC,不断创新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强化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意识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不仅要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协同创新意识,实现自我塑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个体不同,需求不同,高校教师要自觉增强信息意识。例如,利用MOOC 或SPOC 提前传递教学内容,有即时性和针对性;利用微信、QQ 推送微内容,分散传递,学生易于接受和吸收。高校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充分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才能顺应时代要求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推动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

有些信息技术工具,如EV录屏、爱剪辑等的共性就是操作简单、实用方便,“用最简单的技术做不简单的工作”。[4]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教师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学习软件,不必从零开始学习,大大提高制作微内容的效率。教师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加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培训

信息素养微化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提供全面、系统、合理的培训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培训,应经过充分调查和论证,本着促进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学校长远发展建设的双重目标,改变以往“重信息知识、轻信息意识”或“重信息技术、轻信息能力”的培训。[5]建立科学可行并易于实践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基本信息素养知识,如信息意识、信息法律、信息安全、信息伦理道德等,更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实操、共享和传播,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其他专业的整合、重构和创新,这样,有利于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的提升。

高校要经过深入调研,基于差异性,采取对不同教师进行分流培训的方式,保证培训内容具有实用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从而激发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首先,高校教师应针对教育现代化要求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信息素养微化进行合理定位,进而了解信息素养微化的薄弱点和需要改进、提高的侧重点;其次,高校可以根据信息素养平台提供的培训内容,综合教师信息素养微化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分组和分流培训,如信息技术获取及应用小组,多媒体课件制作小组,微视频录制、剪辑、制作小组,信息技术平台维护小组等,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与一个或多个小组,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微化培训;最后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师信息素养微化的能力是否提高,由高校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三)建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评价体系

高校应以教育现代化为契机,借鉴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健全鼓励机制,推动教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微化融入教学实践中,提升信息素养能力。虽然高校教师专业多样化,年龄跨度大,信息素养微化程度不同,但根本要求是高校教师要在MOOC 平台、移动终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支持下,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对教师信息素养学习进行全数据采集,分析教师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和能力倾向等,使教师明晰自身信息素养微化的提升目标。各高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以考虑将教师信息素养微化能力列入年底绩效考核。此外,对运用信息技术有成效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以作为高校教师评职、评聘、岗位晋级等的一个考量标准。这样能够带动教师积极探索信息素养微化实践,早日推进教育数字化。

(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优化信息化实践环境

高校应加大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资金投入,例如,建立虚拟教室系统,打造数字图书馆,创建多媒体中心,建设MOOC 信息化平台等。教学资源常态化录播方便教师获取MOOC 制作素材,完善教师校内办公系统,不断引进、更新教学资源,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微化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各高校还应保障校园网络的稳定性,满足日常所需的网络流量等。优质的网络环境可以为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要优化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提供校外安全访问校内资源的VPN通道,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基础保障。此外,各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打造覆盖教师教学、学生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化环境,使师生感受到智慧校园的便利,并不断提升信息素养能力。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微化培养势在必行。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素养高的教师,信息素养高的教师又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强化信息意识,主动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此外,高校要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微化培训,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营造信息化实践环境,更好应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