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土地区不同支护方案基坑变形规律研究

2023-12-25吴开元

四川水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坑壁坑底黏土

吴开元 段 颖 杨 科

(山东汇友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造成土体原有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应力重分布过程中导致土体结构发生变形,主要表现为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以及坑底隆起等3种变形形式。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基坑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是有必要的。以纵支八路桥涵基坑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支护方案下基坑结构变形和土体变形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总结基坑变形规律。

1 工程概况

纵支八路位西起空天花园横一路,东至房晨路,道路全长4.5km,规划为城市快速路,道路红线宽100m,双向十二车道,其中桥涵长1568m。场地地勘报告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素填土,海积淤泥质黏土,冲洪积淤泥质黏土、细砂、中砂,第四系上更新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细砂、粗砂、砾砂、圆砾,花岗岩残积砾质黏性土;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土,粉质黏土,含有机质黏土;

(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粉土,粉质黏土,细沙;

(4)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浅棕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少量姜石,局部黏性含量较高为黏土,该层仅在两座桥梁附近揭示。

2 基坑监测点布置

在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的下沉、倾斜、开裂可以判断建筑物的安全性,并可判断支护措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1],因此对基坑和周边建筑的变形进行监测。基坑周边沉降利用精密水准仪监测,在基坑周边布置测点,通过观测测点数值来判断周边地表建筑物的下沉量及倾斜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纠偏加固措施。水平位移通过高精度激光测量仪进行观测,根据基坑大小、深度、周围建筑物管线分布情况及结构类型与荷载分布综合确定测点。

建筑物的测点应先在坚实基础上钻眼,将沉降观测钉置于特定位置,做好标记,之后用与原建筑材料同配比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填实,位置选取一般在通视较好的位置,便于观测,并做好测点保护工作。基坑测点在基坑开挖前布置,位置选取在红线范围外、靠近基坑选取不同距离设置[2]。因支护结构方式不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点埋设方法也有所不同。放坡开挖与喷锚支护的支护结构采用土体钻孔的方法埋设测斜管;钢板桩支护在桩顶用冲击钻打孔,将水准钉埋设到指定位置处;沉降监测点可以将水准钉浇筑在指定位置。

测点的布置应满足在能反映结构变形的基础上,做到测点少而精,做到精简成本、便于监测记录,减少布点对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根据以上原则,基坑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基坑测点布置示意

3 基坑变形数值模拟

3.1 模型建立

利用ABAQUSER 软件建立基坑模型进行变形分析[3],对桥涵基坑3种支护工况分别建模,分析不同围护结构下基坑变形规律。建立模型的水平方向为X方向,竖直方向为Y方向。综合考虑基坑变形影响范围,X方向取150m,Y方向取原地面标高以下100m。模型的左右侧边界处施加X向位移约束,坑底边界施加X、Y双向约束,忽略其余因素,认为基坑为对称结构[4]。同时考虑施工便道、坑边堆载及动载对基坑稳定性影响,施加20kPa的坑边超载。采用三角形十五节点单元进行模型划分,模型及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计算模型共划分为1266个单元,9618个节点。

图2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3.2 基坑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放坡明挖无任何支护条件下,基坑周边沉降及坑底隆起计算结果云图如图3所示。

图3 无支护条件下基坑周边沉降及坑底隆起云图

由图3可以看出,基坑在无任何支护措施时,无论地表沉降还是坑底隆起,变形数值都比较大,尤其是坑底隆起,最大值已经接近120mm。还可以看出,土体开挖过程中,基坑开挖土体后土体应力发生改变,由于基坑周边土体应力得到释放,土体向基坑开挖侧方向移动,呈现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越远离基坑,地表沉降越小的规律[5]。

根据数值计算结果,不同工况下地表沉降及坑底隆起如图4所示,各工况坑底隆起极值及位置见表1所示,各工况沉降极值及位置见表2所示。

表1 各工况坑底隆起极值及位置

表2 各工况沉降极值及位置

图4 不同工况地表沉降及坑底隆起曲线

由图4、表1、表2可以看出,与坑壁距离越远,地表沉降越小,最后无限接近于0,说明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基坑开挖对地表的影响范围区间为距离坑壁[6](0,100m)。3种工况中,钢板桩支护条件下,地表沉降最大值约为23.941mm,距离坑壁越远,沉降差越小[7];放坡开挖锚喷支护条件下最大沉降差达到32.695mm;放坡开挖无支护条件下地表沉降最大,其极值达到36.043mm。坑底隆起总体趋势呈波浪型曲线分布,这是由于本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层中含有磐石,建模时对有磐石区域单元施加约束,因此坑底隆起模拟结果呈现波浪形。钢板桩支护条件下,坑底隆起最大值为30.84mm,最小值接近1.02mm;放坡开挖锚喷支护条件下,坑底隆起最大、最小值分别为67.54mm,2.17mm;放坡开挖无支护条件下,坑底隆起最大,极值分别为120mm,3.28mm。

4 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

由于监测点较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模拟与监测数据,不同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模拟结果整体要比监测数据大,但差距不大,说明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安全储备[8],且整体趋势和实际工程中较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随着基坑的开挖,隆起量越来越大;钢板桩支护条件下,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值最大在2.2mm左右,在1~2mm居多;锚喷支护条件下,随着开挖的进行,隆起值逐渐增大,最大值在8mm左右,并且随着开挖的进行,隆起起伏也增大。无支护开挖时,距坑壁10~15m的位置坑底隆起起伏最大。5结束语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合的手段,对纵支八路桥涵基坑3种支护条件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无论基坑周边沉降值还是坑底隆起值,均是无支护时最大,锚喷支护条件下次之,钢板桩支护条件下最小。

(2)基坑周边沉降随着基坑开挖土体卸荷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9];随着距离基坑坑壁越远,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的影响越小,最后趋向于0。

(3)无论哪种支护方案,桥涵基坑变形规律存在时效性:根据监测结果,各测点的沉降及隆起速率随着开挖暴露的时间越长而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距离坑壁越远,沉降值越小[10],基坑开挖对基坑周边影响距离约为100m。

(4)从现场监测数据与模拟值对比可以看出,不同支护方式下基坑变形规律有所不同,在土质不好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钢板桩支护,此时基坑变形最小,最稳定,施工最安全。

以上结论对以后软土地区基坑施工中选择支护方式、控制结构变形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提供技术指导。

猜你喜欢

坑壁坑底黏土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两只螃蟹
绕坑散步
黏土多肉植物
报纸“黏土”等
基于压差传感技术的坑底隆起监测方法及应用
考虑渗流作用时深基坑开挖坑底隆起变形分析
浅谈不同的坑底加固方式对深基坑变形影响
大型铸锻件及锻造热处理工程井式炉施工技术
浅谈明挖扩大基础的基坑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