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足和对策
2023-12-25陈梨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
陈梨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更关注社会效益,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且在市场经济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实际上,预算绩效管理仍为预算管理模式,表示单位推动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融合,实施一体化设计,将预算产出与结果作为关键,向项目库管理、预算申报、执行监督等过程融入绩效理念及方法的预算管理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影响深远。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一)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属于关键的组成部分,此项工作具体涵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以及结果运用等内容。而预算绩效管理实际上是将预算管理作为基础,将绩效管理理念及方法引入到各个环节,利用绩效指标,评估预算执行及财政资金使用情况。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良好结合,可以使单位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获得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及效益,有效促进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发展。
(二)特点
第一,战略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应与单位发展战略结合,对资金使用情况做出合理规划,同时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控。绩效目标及指标设置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短期工作目标,还应与长期发展目标结合,从而顺利实现单位战略目标。第二,系统性。预算绩效管理具有系统性与持续性的特征,涉及单位各个业务环节、各个部门及所有人员。此项工作主要有三个阶段,具体为事前阶段、事中阶段、事后阶段,包含较多环节,如绩效目标设置、指标设计、绩效评价等。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际开展中,应注重相关工作的系统性,保证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第三,配置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应与现有资源及战略目标结合,立足单位业务资金需求及开展情况,整合内部资源,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资源被严重浪费。
(三)重要性
第一,促进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当前,国家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而通过科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使单位构建出更加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防止出现财政资源浪费问题,最大程度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促进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第二,促进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单位若想高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支持。因此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单位会根据预算绩效管理需求,对自身内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并注重内控制度的深入落实,以此降低单位管控风险,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第三,促进单位廉政建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对于财政资金严重低效、出现重大损失问题的责任人,会追究相应责任,并且对于违规行为也会依法追究责任,通过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单位廉政建设,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力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预算绩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设定不合理。一些单位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上,主要是由财务人员凭借自身经验确定的,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单位业务人员并未深入参与其中,未能结合单位的年度目标、长期目标、单位职能、基本支出及项目支出的开支效益与成果进行绩效目标的科学制定,使得预算绩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设定不合理。第二,预算管理流程不够合理。一些单位只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未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小组,由于缺乏专业组织领导,严重影响到了绩效管理开展效率,且在实际工作流程上缺乏合理性。加上单位未能构建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未能实现全员参与,人员工作行为缺乏规范性。第三,预算编制有待优化。单位在预算编制上,时间较短,使得财务部门缺乏足够的时间实施全面调研,通常只是将以往数据作为参考,并不能实现下年计划与预算的良好结合,使得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与准确性。此外,一些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水平有所欠缺,对最新法律法规及预算知识没有做到全面掌握,实际工作中,仍沿用以往的编制方式,降低了预算编制水平。第四,预算执行力度不足。一些单位认为,预算编制完成后,也就意味着预算工作结束,并未将预算贯彻始终,使得预算执行存在随意性,进而导致资金使用不够合理,未能将预算作用良好发挥出来[2]。第五,缺乏完善的评级应用机制。单位发展中,若想充分发挥出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不仅要注重事前绩效评估,还应发挥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科学开展后续预算绩效管理,从而形成管理闭环,真正发挥出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现阶段,一些单位管理人员在绩效评价工作上重视度不足,并且专业绩效管理人员不足,从而在预算执行完成后,未能科学实施绩效评价。一些单位虽然实施了绩效评价,但由于不具备完善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未能全面分析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无法深入落实应用,从而降低了绩效激励约束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足的应对策略
(一)科学设定预算绩效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若想高效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应注重预算绩效目标的科学设定,从而在科学的绩效目标引领下,顺利实施预算编制、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各部门职能、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情况,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积极征求各部门意见,将各部门充分沟通协调作为重要基础,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本、产出、可持续影响等绩效指标进行充分考虑,科学设立单位短期预算绩效目标与长期预算绩效目标,明确项目绩效目标与整体绩效目标。基于多元数据、多维视角,通过应用因素分析法、标杆管理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进一步细化绩效目标,并明确相应绩效指标,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更加准确、客观,促进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高质量实施。此外,细化设定绩效指标时,需要进行特殊性考核与共性考核,还应实施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保证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后续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二)优化预算管理流程
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将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作为重要基础,从而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高效实施。单位工作实践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以下工作上:第一,现阶段,虽然针对预算管理流程上,《预算法》中并未详细说明,但单位可结合自身特征及内外环境,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要求及规范,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自身管理需求及国家规范相符的制度管理体系与操作流程。第二,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还应有专业的组织机构支持,所以单位应选择高素质人才,成立专业小组,主要由其指导、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第三,单位还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科学构建,对激励条件与约束措施加以明确,使工作人员约束自身行为,并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中,规范人员行为,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充分发挥出单位社会职能作用。
(三)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第一,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确保财务人员拥有充足的时间,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方法及原则开展实际工作。预算编制前,应提前做好预算编制准备工作,对资金需求做出科学预测,调研考察重要项目及新增项目,对项目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全面考虑,获得评估结果后,将其作为预算编制的参考内容。第二,精细化实施预算编制,单位应对各功能科目以及经济科目进行严格规范,保证预算的细致性与严谨性,预算编制内容应与资金开支性质相符,更加精细化地开展会计核算基础工作。重点推进项目数据库管理工作,向数据库中录入预算项目,利用数据库对每年预算项目范围加以明确,针对新增项目做出合理安排,防止出现粗糙编制的情况。注重新进人员编制办理,向预算中及时融入新进人员工资、保险等开支,避免预决算存在较大差异[3]。第三,预算编制人员素质与预算编制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单位应重点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使预算编制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预算编制满足法律要求。此外,还应注重预算编制内容的专业培训,使人员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拥有更高的预算编制水平及业务技能,更加科学、准确地进行预算编制。
(四)健全预算执行管理机制
第一,明确预算执行主体责任,落实责任管理制,单位应向各部门及各环节详细分解预算指标,细化落实各主体责任,以此实现预算的良好执行。第二,单位应科学构建预算执行分析制度,通过定期开展会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对预算执行的全程跟踪。立足单位全体人员,进行预算执行任务的合理分配,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讨论,并且还应对预算执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各类问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制定改进方案,保证整改建议的良好落实,提升预算执行效率。第三,单位应构建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构建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时性进行监督,并且还应对预算执行严肃性进行监督。防止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混用,避免出现专项经费挪用的情况,通过监督措施,促进预算执行,确保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一致[4]。
(五)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及结果
第一,单位应将绩效评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预算执行结束后,需要科学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选择多样化的措施,提升评价质量,如财政再评价、第三方评价、组织自评,还可将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引入其中。并且,还应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工作。与绩效评价结果结合,对执行环节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与定位,将问题作为导向,及时完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机制、监管机制[5]。第二,单位应将绩效奖励与问责机制引入其中,若发现存在预算资金用途不经程序变更、绩效目标没有完成等问题,需要进行问责,同时对于预算执行中表现优秀、完成绩效目标的人员,应给予相应奖励,包括物质层面奖励、精神层面的奖励等。单位在人员晋升、资源保障、项目安排时,需要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主要依据,提升员工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使人员积极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中,获得更高的办事效率。并且还能优化单位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第三,单位需要使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下年度预算安排形成紧密联系,与财政部门形成良好联动,进行财政资金的科学配置,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约束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六)促进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统一性与综合性,此项工作包含较多内容,如绩效目标管理、评价结果反馈等,涉及领域较广,包含较多数据信息,且对透明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新时期环境下,单位开展此项工作时,应做到与时俱进,重点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各项信息的良好共享。单位应结合自身需求,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全面统计并分析各项数据,快速实现绩效管理信息化。还应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提升信息传输效率,实现高效共享,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单位还应注重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员引进及培养力度,促进绩效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评价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推进,逐渐提高了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为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高质量实施,单位应对自身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形成更加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指标与绩效评价流程更加优化,保证预算绩效管理作用的良好发挥,实现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