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服饰民俗的生态内涵及其当代继承

2023-12-25陈红兵

鄱阳湖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

[摘 要]中国传统服饰民俗在服饰原料、制作、形制、配饰、色彩和图案等方面,均体现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尊重爱护自然万物的生态内涵。各民族服饰原料一般源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与当地生计模式密切相关,体现出与当地气候环境相协调的特征。各民族传统服饰形制和配饰注重与当地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各地传统服饰色彩和图案一般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主色調相一致,服饰染料采用当地自然矿物及植物汁液,避免了当代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服饰图案则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喜爱。现代服饰工业化生产等对传统服饰民俗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消极影响。今天,我们需要从生态环保角度探讨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服饰民俗。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生态民俗;生态文化

[作者简介]陈红兵,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山东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14ZDB005);生态环境部2018年环境教育专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研究”

服饰民俗属于物质生活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其中服饰民俗占据首要地位。服饰民俗体现在服饰原料、制作、形制、配饰、色彩及图案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服饰最初即产生于人自身防暑防寒、防蚊叮虫咬等的需要,是应对自然生态环境不利因素的产物。服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多方面的体现:服饰原料依赖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服饰形制与各地民众生计模式密切相关,而生计模式说到底源于各地自然生态环境;服饰色彩和图案体现了民众对当地自然万物的崇拜、感恩或欣赏,对于促进民众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的生态情怀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服饰原料和制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服饰形制和配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以及服饰色彩和图案中体现的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的理念三个方面,探讨传统服饰民俗的生态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传统服饰民俗的当代变迁及继承。

一、服饰原料和制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

服饰原料是指制作服饰的材料。服饰制作包括对服饰原料的处理、染色、编织、缝制等环节。服饰的制作与原材料密切相关,如兽皮的鞣制、植物纤维的捶鞣、蚕丝的抽取等均据服饰原材料的性质而定。服饰染料、缝制用的丝线及工具等均来自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服饰制作工艺复杂,且主要体现的是纺织经验的积累,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不甚密切。因此,本部分主要围绕服饰原料来源及服饰材料处理,论述其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

各地传统服饰原料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生计模式密切相关,如东北狩猎民族服饰原料一般为所猎取动物的皮毛,蒙古族、藏族牧民传统服饰原料一般为牧养牲畜的皮毛,农耕区民众服饰原料一般为棉花、蚕丝,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原料为羊毛、棉麻等。服饰原料发展大体经历了树叶→兽皮→动物毛→棉麻等植物纤维及蚕丝的历史发展过程。根据我国各地域各民族服饰原料和制作及其就地取材情况,大体可知其适应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

江南农耕区早在公元前4700多年就已经采用苎麻作为服饰原料。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在江南已有极大发展,男耕女织传统已经形成。棉花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很快在江南农耕区推广种植,棉逐渐成为服饰的主要原料。到元代,棉布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技术逐渐成熟,能以棉布织被、褥、带、帨等多种织物。除了葛、麻、丝、棉等服饰原料之外,江南农耕区还采用稻草、蓑草、竹叶、棕丝等编制蓑衣、斗笠等。①由此可见,江南农耕区服饰原料均取自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种植的桑、麻、棉、蓑、竹等植物。

东北狩猎民族多以所猎获的动物皮毛作为服饰原料。根据史料记载,东北狩猎民族先民即以猪皮、鱼皮、马皮、羊皮等制作服饰。早先赫哲族天冷时穿狍鹿皮制作的衣服,天暖时穿鱼皮制作的衣服。鄂伦春族加工兽皮,制作皮袍、皮袄、皮坎肩、皮裤、皮帽、皮靴、皮手套等等,冬季穿绒密毛厚的皮袍,春秋季则穿绒毛脱落的旧皮袍或旧皮裤,夏季常穿红毛狍皮制作的皮袍。鄂伦春人制作兽皮衣时,注重保持兽皮本色,如狍皮帽常以整张狍头皮加工制作,狍耳、狍眼、狍鼻保持原样。②鄂温克人衣、帽、鞋、被褥等同样以兽皮制成,鄂温克妇女早期多以兽骨、硬翎、竹丝为针,以牲畜的尾、鬃毛、松树根须皮下纤维捻成线缝制衣服。③由此可见,狩猎民族服饰原料及制作多来自所猎获动物或家养牲畜的皮毛,既体现了狩猎民族服饰特色,也体现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

蒙古族、藏族游牧民的服饰原料主要是牛羊皮。如蒙古牧民早期主要穿无面的老羊皮和羊皮裤,牛、马、驼皮则用来缝制靴鞋或其他饰物。蒙古族羊皮原料加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生羊皮用酸乳加以鞣制,让它变软;另一种是将生羊皮泡在盐水中,用特制的刮刀刮掉羊皮上的油垢,然后用手搓断皮内的纤维,用它来缝制衣服。④后来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大批布匹、绸缎、天鹅绒进入蒙古,牧民们渐渐改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藏北牧民也主要以羊皮制作服饰,藏靴有全牛皮靴、条绒靴、氆氇靴等,主要以牛皮、棉为制作材料。东北狩猎民族及蒙古族、藏族等游牧民族以兽皮、家养牲畜皮制作服饰,因其结实耐用,能有效抵御当地寒冷气候,体现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应对当地气候环境的特征。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原料包括麻、棉花、蚕丝,其中棉花是最主要的纺织原料。《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载:傣族很早就开始用棉布纺织,明代开始用蚕丝织布,由于棉花生产便利且便宜,一直是傣族民间使用最普遍的纺织原料。傣族还用火草作为纺织原料。火草是生长在高山上的野生草本植物,秋天之前采取更为牢实耐用,采回后及时将叶背上的白色纤维撕下晒干,或者连叶带杆一同晒干后捶打,留下纤维。妇女们空闲时将一两寸长的火草捻成一团团线纱,织成火草布,因布料厚实沉重而多用于制作筒裙。①西南少数民族也常用麻作为纺织原料。例如彝族人收割麻杆后,剥下麻皮,漂洗、晒干,纺成麻团,用水浸泡后纺成麻线,加入炉灰,在水中煮,在水边敲打、晒干,最后过粟米浆晒干,加工成洁白柔软的麻线。②滇东北高寒山区的苗族兼营畜牧业,他们以毛、麻为原料织成大花披肩,辅以镶补、刺绣工艺,既是精美的装饰品,又是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御寒用品。

广西壮锦也值得一提。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四大名锦”,它以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木棉、大麻、葛、马蓝、枫香、姜黄等作为制作原材料及染料,明代以后以棉线为主要材料。其具体制作过程是:将棉花经过除杂、脱籽、弹松之后平铺在方形板上,在搓棉板上将棉花片搓成圆筒状;用纺车纺成纱,盘成线圈;纱成型后,经过煮、装、染、烧四道工序,以朱砂等矿物质及黄栀子、马蓝、枫香等植物染料染色;染好色后,将各种颜色的丝线装在织锦机上织成壮锦。③

广东地处热带,雨水多,当地居民以竹子为原料編成竹笠,使用麦秆、咸草茎秆等编制草帽,方便遮阳避雨。当地民众还用稻草、麦秆、咸草编织草鞋,这种草鞋轻便散热且原料丰富,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相协调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域各民族服饰原料的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传统服饰原料、染料、纺织工具的竹木材料等一般是就地取材,如野兽皮毛、棉麻、蓝靛矿物或蓝靛草等均是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其二,传统服饰原料还与当地生计模式密切相关,特别是狩猎、游牧生计模式为服饰制作提供其所猎获或家养动物的毛皮原料。而狩猎、游牧生计模式的形成源于当地森林资源或草地资源,因而归根结底体现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其三,各地服饰原料的取材还体现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特征。如狩猎、游牧民族以动物皮毛作为服饰材料,能够抵御严寒。又如西南少数民族以麻布作为服饰材料,因其透气性好、穿着凉爽而能适合当地的湿热气候环境。其四,服饰原料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既体现了纺织技术的提高,也体现了各地民众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经验、能力及智慧。

二、服饰形制和配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服饰形制和配饰包括服饰的样式、构件、鞋帽及饰品等,是适应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的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与各地生计模式关系密切。服饰形制及配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主要体现为:不同气温带服饰形制有显著差异,如生活在温带、寒带地区民众服饰形制具有季节性特征,随四季更替而有单、夹、棉、皮等不同的服饰类型;服饰形制适应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具有御寒防暑、防蛇虫叮咬等功能;服饰形制适应不同生计模式的特征。

汉族农耕民的服饰形制大体为上衣下裤,北方旱作区民众上衣为对襟短衫或偏襟右衽,下衣为宽腰大裆裤。江南稻作区农民为便于田间劳动,下装普遍穿“作裙”。作裙制作简单,下摆大,穿在身上行动方便,下田轻便凉爽,防晒防稻子叶芒划伤,冬天束紧腰带则能起到御寒保温的作用。江南水乡一些地区的农民在稻田劳作时,为防蚂蝗、水钻子、水蛇等蛇虫叮咬,有下田穿鞋的习俗,所穿鞋子用厚实的粗布制成,鞋帮连着袜子一直遮到膝盖。江南民众有夏天戴草帽防暑、冬天戴毡帽防寒、雨天戴斗笠防雨的习俗惯制;北方民众则夏天多戴麦秸编织的草帽,冬天戴棉帽或皮帽。①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农耕区服饰形制既有农耕区的共通性,又具有适应不同气候环境、农作环境的差异性。

东北狩猎民族所穿皮袍一般为大襟,男皮袍一般到膝盖,方便行走;女皮袍一般都超过膝盖,甚至覆盖到脚面。为了便于骑马,皮袍都有开襟,男的前后开,女的两侧开。穿皮袍都扎有腰带。传统皮裤一般只过膝盖,下半身需再穿套裤。狩猎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是狍皮帽,帽子以一只完整的狍头皮为原料,保留鼻、眼、耳、角。有学者认为,这种狍皮帽主要是出于狩猎生产的需要,可以起到伪装、迷惑野兽的作用。②猎民所穿靴子有矮筒、高筒两种,狩猎时多穿轻便的矮筒靴,走起路来没有声音,方便逼近野兽。东北猎民服饰中实用性的配饰包括雪镜、耳套、袖筒等。猎民一年中常有半年以上时间奔波在林海雪原上,雪光对眼的刺激非常严重,往往出现红肿、怕光、痉挛、视物不清乃至雪盲等情况,他们因此发明了雪镜以保护眼睛。雪镜一般分为马尾眼镜和桦树包子眼镜两种,其中马尾眼镜是在木板所挖两孔间编织黑色马尾,以防止阳光刺激。耳套是戴在耳朵上的配饰,袖筒是缝在袖口上的配饰,它们均可起到保暖护耳、护手的作用。③由此不难看出狩猎民族服饰适应雪原环境、抵御严寒以及适合当地狩猎生活的生态特征,体现了猎民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创造性智慧。

游牧民族的服饰形制主要是长袍,如蒙古袍和藏袍。蒙古袍宽大严实,大襟很长,撩起来方便干活,放下来暖肚防寒。袍子下摆修长宽松,骑马不冻膝盖,又可防蚊叮虫咬,宽大的腰带不仅能抵挡风寒,而且保护心脏。晚上睡觉时蒙古袍大襟可当被,袖子可为枕。蒙古牧民常将烟、酒、钱乃至蒙古刀、火镰等随身之物掖进怀里,一些牧人甚至将碗筷也装在怀里。藏袍同样为长袍,大襟、右衽、束腰,怀里可以存放酥油、糌粑、茶叶、饭碗甚至幼儿,天热或劳作时可以袒露右臂或双臂,需要时再穿上,夜晚睡觉时可以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靴子是游牧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蒙靴分为皮靴和布靴两种,其中长筒皮靴套上毡袜,可防御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严寒。蒙靴多为船形月牙立筒式,适合骑马,也便于在草原上行走。藏靴一般用牛皮缝制,结实耐用,有较好的防寒保暖性能。牧民服饰中的一些装饰品也具有实用性。如藏族妇女腰间佩带有针线包,还挂有银质奶钩,方便挤牛奶时勾挂奶桶。为了方便野外生活,藏民大都佩带腰刀。④由此可以看出,游牧民族长袍、靴子及配饰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暖性能,适应高原严寒气候,宽大的长袍方便携带野外常用物品,适于长时间的游牧生活,体现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及游牧生活的生存智慧。

西南少数民族生活在云贵高原及岭南地区,该地处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受高山峡谷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山林茂密,江河众多。受以上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活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在服饰形制方面存在共通性及多样性。其一,各民族服饰多短衣、短裤,体现出避热求凉的特征。如傣族男子上穿紧身对襟短衫,下穿短裤或大裤管裤子,女子穿右开襟紧袖短衫,下着丝棉花布筒裙。⑤壮族先民断发纹身,以纹身替代服饰遮掩身体。壮族女子穿短衣短裙或短衣长裙。她们穿的百褶裙多短至膝部或小腿下。①瑶族、苗族民众亦多着短衣短裤等等。其二,各民族服饰可以根据不同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傣族男女上衣无领、双襟,上衣结构可以根据一日的温差将两个襟片敞开或搭拢。女子身着筒裙在田里干活时可以向上提起,中间休息时又可以放下遮住膝盖,以防寒避潮;男子扭裆裤裤身较宽,正午可将裤管卷起来变成短裤用。②彝族男子穿裤脚边宽2尺以上的大脚长裤,跋山涉水或劳作时可以将裤脚收拢拧紧插到腰带内,方便行走。其三,西南地区高山、峡谷、平地、沟壑等地形多样,垂直高度不同,生活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下的民众服饰形制亦存在差异。如生活在山区的彝族穿长至膝下甚至拖地的百褶长裙,裙子厚实、保温,适宜在山区行走,男子穿裤脚边很宽的长裤;生活在半山区、坝区的男子则穿不到膝盖的短裤;石林彝族妇女上衣过膝,袖管宽大,穿长裤,厚薄适中,与当地四季如春的气候相适应。又如住在河谷、平坝地区的苗族妇女大多穿长裙,以防蚊虫叮咬;③生活在高山的苗族则设计了超短裙并打绑腿。其四,为适应西南地区荆棘丛生、蛇虫众多的环境,傣族、彝族、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均有打绑腿的习俗。如彝族生活的高山地区荆棘丛生、毒草孽发,彝族民众无论是穿裙还是穿裤均喜欢扎绑腿,既防荆棘刺破腿部,又防毒虫侵咬,还可以御寒保暖。④生活在高山的湘西苗族为方便山间行走、干活,多穿百褶短裙,又为防荆棘、蛇虫而打上绑腿。⑤其五,鞋帽、饰物方面,西南一些民族为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有包头帕、披披肩、穿钉子鞋等习惯。如生活在高山地区的彝族,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大、晴雨无常,喜欢在衣服外面加披毛皮坎肩或披毡,披毡厚实宽大,可围裹全身,晴可蔽日,雨可遮雨,日作披风,夜作被盖。⑥苗族用毛、麻编织大花披肩,既是精美的装饰品,又用以御寒。瑶族、壮族、苗族民众均有包头帕防晒的习俗。土家族善作草鞋、布鞋、钉子鞋。其中,钉子鞋一般用皮革制成,鞋底钉上圆形铁钉以防路滑;草鞋以稻草加入苘麻编成,不仅结实耐穿,而且凉爽透气防水,适合雨季潮湿的天气。⑦由此可以看出,西南少数民族短衣短裤、打绑腿等适应了当地湿热气候及荆棘丛生、蛇虫众多的自然环境,而穿双襟短衣、宽大裤子、披披肩等根据温差及生活环境调整穿戴方式,则体现了适应生存环境进行服饰设计的智慧。

粤琼闽台热带地区临海。广东渔民出海捕捞时穿着背心、龙裤,布料用烤网的栲皮栲过。⑧热带地区炎热多雨,潮汕地区民众一般用竹子编成竹笠,或用麦秆、咸草茎秆编成草帽,遮阳避雨;也用稻草、麦秆、咸草编织草鞋,轻便散热,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闽台地区渔民为适应热带水上生活,上衣往往身短袖窄,男裤偏短,女裤多宽,裤脚较大。福建渔民出海捕捞时还会穿一种用咸草编织而成的特殊裙子,以防止海水的侵蚀。⑨海南黎族服饰简便,所穿“贯头衣”与今天的T恤衫近似。男子上衣较短,下身围遮体布,女子则穿染成不同颜色的筒裙,色彩鲜艳亮丽。在相对偏远的地区,黎族部落的衣着更为原始,甚至用树皮作为衣服。①热带地区民众衣着简单的短衣短裤及使用竹笠、草帽、草鞋等,体现了适应热带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

服饰形制和配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服饰形制及配饰与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御寒、防暑、防雨、防蛇虫叮咬等是服饰形制和配饰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游牧民族穿长袍有利于抵御严寒,西南少数民族及热带地区民众穿短衣短裤以适应当地炎热气候环境,东北少数民族戴雪镜、耳套、袖筒等以应对当地雪光和严寒,西南少数民族打绑腿以应对荆棘丛生、蛇虫众多的环境,包头帕、裹披肩以应对昼夜温差的气温变化,等等。其二,服饰形制和配饰注重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如江南稻作区农民穿“作裙”防稻叶划伤小腿,下田穿鞋防蚂蟥、水蛇叮咬;狩猎民族穿大襟皮袍方便骑马,穿矮筒靴方便逼近野兽;游牧民族穿长袍方便携带碗筷、蒙古刀、火镰等用品,可以白天当袍、晚上当被,适合游牧生活需要;热带沿海渔民服饰简单,以适应水上捕捞生活,等等。各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本质上是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因此,各地服饰形制和配饰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特征,也体现了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三、服饰色彩和图案与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的理念

不同民族生活环境不同,崇尚的服饰色彩也各不相同,具有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特征。各民族服饰染色一般采用自然矿物或植物作为染料,具有不污染环境的环保特征。各民族传统服饰大多在服装袖口、襟边、胸襟两侧,以及胸背和靴面、鞋垫、配饰等处,绣有与自然万物相关的图案和纹样,体现了各民族对天地、河流、动植物等的崇拜及喜爱之情。

首先,各民族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崇尚的服饰色彩各具特色。东北朝鲜族民众崇尚白色服饰,而对白色的崇尚与朝鲜族太阳崇拜密切相关,因为阳光是白色的,是纯洁的象征,白色在朝鲜民众心目中具有神圣性。朝鲜族崇尚白色还与用加工漂白的麻线制成的白净麻布密切相关。苗族、壮族、纳西族、彝族、傣族、侗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多崇尚黑色、蓝色。如居住在高山上的彝族、纳西族,由于身处青山黑水的生活环境,气候寒冷,黑色服饰有利于吸收阳光,保暖效果好,且与周围自然环境也比较协调。侗族、壮族穿与丛林颜色相一致的黑色、蓝色服装,从事采集及狩猎,更利于隐蔽。傣族、苗族服饰也以黑色、蓝色为打底色,与当地民众用板蓝根或植物根皮给布匹染色相关。纳西族服饰崇尚黑色则源于早期游牧生活中的牦牛崇拜,牦牛毛的黑色成为纳西族的色彩崇拜。由此可见,西南少数民族对黑色、蓝色的崇尚,源于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源于所采用的服饰染料及相关动物崇拜,均带有鲜明的生态特征。傣族、壮族、瑶族、苗族又崇尚五彩。如傣族妇女用色大胆,常用粉红、乳白、淡蓝、淡黄薄纱做紧身衣,用正红、大紫、墨绿、大橙为主色做筒裙。②壮锦用色偏爱蓝、红、绿、黄、黑等鲜艳明快的色调,衣、裙、巾、被等服饰注重以五色绒织成花鸟图案。瑶族妇女也喜爱以红、蓝、黄、黑、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在领边、袖口、襟边、裤脚等处绣上花、鸟、鱼、虫及盘瓠等图案。③这些民族之所以崇尚五彩,与热带亚热带地区禽鸟众多、植物繁茂及自然五彩缤纷密切相关,也与这些民族采用多种矿物和植物染出五彩颜色相关。

其次,各民族传统服饰染色习俗采用矿物及植物以传统方式给布料染色,具有生态环保特征。如彝族以靛叶染靛蓝色,将白花树皮放在灶灰水中熬煮10小时左右,再将白布浸入染出棕红色,将靛染过的布放入煮好的椰卡剂树皮汁中染成黑色,将布料放入煮好的黄连和羊巴巴花汤液里染成黄色。为防止脱色,再用香樟树皮、冬荞籽、糯米一起煮制定色水,將染好的布放入定色水中反复浸泡、拧干、敲打、晒干,直至定色。①壮族也采用不同的矿物、植物染出不同服饰颜色,如红色用土朱、胭脂花、苏木等花液染浸,黄色用黄泥和姜黄汁着色,蓝色用蓝靛,绿色则用树皮和绿草,灰色用黑土、草灰等,若配以土料则可染出更多的颜色。②传统服饰染色采用当地自然矿物及植物汁液作为染料,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其采用的染色方式则是在千百年染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染色水、叶渣不会污染环境,体现出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智慧。不仅如此,像傣族、侗族等以板蓝根等天然材料给服饰染色,对人体还具有清热解毒及杀菌等保健作用。

再次,各民族在服饰袖口、襟边、裤脚、前胸后背等处所绣自然万物图案和纹样,与当地生态环境及自然万物密切相关,体现了各民族民众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喜爱之情。各民族服饰图案中体现的自然万物崇拜包括日月、星辰、雷雨等天象崇拜,以及各具特色的动植物崇拜。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藏族服饰领口、襟边、靴面和佩饰上的“卍”(或“卐”)符号,意为永恒不变,体现的是藏族先民对太阳或火焰的崇拜,壮族民众也经常将太阳、月亮的图案绣在服饰上,纳西族羊皮披肩上绣有北斗七星,苗族传统服饰上则绣有星图、雷雨等形象,均体现了他们对日月星辰及风雨雷电等天象的崇拜。西南地区水流众多,因而一些民族具有鲜明的水崇拜观念,并体现在服饰图案当中,其中尤以傣族服饰最为突出。如傣族妇女筒裙上的许多横向花纹代表的是江河、山泉、溪流,有的筒裙上还绣有与饮水器具、设施相关的水罐、竹筒、竹瓢、涧槽、葫芦等图样,或绣有船纹、葫芦串(漂浮器),以及鱼、虾、江豚、螃蟹、乌龟等水生动物形象,体现了傣族民众与水的亲密关系。③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体现的动植物崇拜多种多样,且因各地动植物不同而体现出差异,但其中最突出的动植物崇拜则以鸟崇拜与花崇拜为代表。各民族服饰中所绣动植物图案多种多样,如壮族服饰绣有鸟、蝙蝠、鱼、虫、葫芦及各种草木花卉,瑶族服饰、佩饰上纹有鱼虾、蝴蝶、玉米花、蝙蝠以及各种竹木花草。各地动植物不同也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动植物崇拜及服饰图案,如彝族不同支系崇拜的图腾即分别有虎、蛇、竹、马缨花等等。不过,西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区,山林茂密,鸟类众多,各种花木姹紫嫣红,因而该地各民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性动植物崇拜还是鸟崇拜与花崇拜。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中的鸟崇拜最突出的莫过于苗族、瑶族的百鸟衣。苗族百鸟衣上绣着造型各异的鸟纹,加上裙脚缀满白色绒球的彩条,看上去像翩翩起舞的鸟儿。苗族男装、女装都有百鸟衣:男装衣背正中有一斜着的正方形图框,框内中央为太阳纹或圆形圈龙纹,四角为枫叶纹或蝴蝶纹,框外四角为凤头龙身图或异形龙图,两袖则多为圈龙图,也有各种飞鸟或异形动物图案;女装肩部、背部、衣袖上都有手绣的龙凤图案,下装是连接在衣摆上的飘带羽毛裙。苗族百鸟衣上的图案主要是鸟,此外还有蝴蝶、青蛙、石榴、花草和几何纹等。④由此可以看出,苗族百鸟衣体现的是以鸟为中心的包括太阳、蝴蝶、鱼、青蛙、石榴、花草等在内的自然万物崇拜,体现了苗族民众鲜明的生态审美意识。而百鸟衣将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等物象绘制在同一画面上,更体现了苗族民众心目中万物平等、和睦相处的生态观。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中的花崇拜突出体现在壮族的花婆崇拜当中。花婆被壮族视为生育之神,人们敬奉花婆,将花绣在服饰上,旨在祈求人丁兴旺。壮族服装不仅饰有牡丹、梅花、菊花、木棉花等图案,而且还有“五彩花”“大花壁挂”等以花为组合的图案。土家族织锦纹样也多以花为主题,形成有梅花、牡丹花、玫瑰花、梭罗花、韭菜花等各式各样的花型织锦。①除了花神崇拜之外,西南少数民族还有枫树、石榴、禾谷等植物崇拜。如石榴内百籽同房,苗族民众将石榴绣在服饰上,祈愿多子多孙。瑶族民众则将禾苗纹绣在服饰上,表达对谷神的敬重,祈愿五谷丰登。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中体现的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關,特别是其中对禽鸟、花木、水的崇拜,不仅体现了对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要素重要性的认知,也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及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愿望。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各地传统服饰颜色、图案的生态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各民族传统服饰崇尚的不同颜色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色调相一致,体现了各地服饰自觉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意识。其二,传统服饰染料采用当地自然矿物及植物汁液,体现了服饰染色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密切关联。其染色方式是千百年来民众从染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染色水、叶渣等不像当代化学染料那样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体现了兼顾服饰艺术、人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智慧。其三,传统服饰图案源于人们对当地自然万物的认知,一般与当地生态环境中最丰富的动植物相一致,其中体现的对日月、山水、动植物的崇拜,表达了当地民众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喜爱之情,体现了关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认识与愿望。通过服饰图案表达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喜爱,能于无形中熏陶民众的生态情怀,具有积极的生态环保意义。

四、传统服饰民俗的当代变迁及继承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服饰民俗也受到现代工业生产等的冲击。传统服饰在当今社会现状及困境如何,是否还能发挥其生态环保作用,在当代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服饰民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反思和研究的话题。

传统服饰民俗及其生态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一,传统服饰民俗正逐渐被人们舍弃。传统服饰在现实生活中已很难看到,往往只出现在重大节日或演出的场合。鄂温克猎民传统的狩猎皮装已经无人穿戴,蒙古族牧民的蒙古袍也已退出历史舞台,南方各民族草鞋与木屐已经被淘汰……西装革履、现代工作装、现代休闲服饰已成为席卷全国的主流。其二,在传统服饰转向现代服饰的大趋势下,传统服饰传承存在地域性、群体性差异。靠近城镇的居民在穿着方面与全国其他地区已无二致,存在同质化趋势;而相对偏远地区的人们则更多地保留传统服饰。对现代服饰文化的接受还存在群体性差异,老年群体、生活在传统社区的群体注重保持传统服饰,而中青年或生活在现代工作场域的群体则趋向接受现代服饰。其三,当代也存在复兴传统服饰的取向及群体,但传统服饰复兴方式往往不是原生态的服饰,而带有现代性特征。如各地区将民俗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卖点”,传统服饰展演只是民俗文化旅游的组成部分,传统服饰的选材、纺织、染色、制作、缝制等环节及工艺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蕴含的生态环保价值并不能为人们真切感知。

传统服饰民俗传承在当代社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首先,孕育传统服饰民俗的本土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服饰是适应传统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是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本土到城镇工作、生活,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环境发生了改变,要保持传统服饰制作方式及服饰形制等已显得不合时宜。其次,传统服饰制作工艺逐渐衰落。传统服饰的制作原料主要来自于当地矿物及植物,服饰制作工艺源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但传统服饰制作周期长,与现代服饰制作技术及流水性作业方式存在极大差异。进入现代社会,纺织原料虽然仍保留不少传统原料,但为了扩大服装产量,越来越多地使用化学纤维、化学染料,传统服饰制作工艺也为现代工业化生产所取代。在追求速度与效益的同时,传统服饰原料、纺织、染色、制作中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方面被忽视或抛弃,现代化服饰制作带来多方面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再次,人们审美及价值观念日益现代化,对传统服饰的情感逐渐淡薄。传统服饰承载着民族情感与民族记忆,具有多方面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电视、网络等多媒体的发展,现代文化正在不断重塑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现代文化观念及西方服饰样式逐渐引领时代潮流,人们对传统服饰的认同与情感逐渐淡化。

服饰民俗作为传统生态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生态环保意义。面对现代服饰文化及制作带来的冲击,以及现代服饰工业化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从生态环保角度探讨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服饰民俗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方面:首先,传统服饰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制作工艺复杂,需要传承人传承,而传统服饰民俗工艺传承在今天却面临人才老化、传承主体青黄不接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整的传承人程序,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保护、资金支持及人文关怀,不断建立与完善传承人才培养与保护机制,确保传承人根据生态环保要求对传统服饰进行有效的传承。其次,注重揭示、宣传传统服饰及图案中蕴含的尊重、爱护自然万物理念。今天传统服饰材料日益被廉价的化纤布料所取代,人们不了解传统服饰图案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体性特征,不了解其中传承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现代服饰设计者一味迎合人们的时尚追求和喜好,追求现代化设计观念,随意改变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要素,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服饰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契合的内涵及其中蕴含的生态环保意识。要发挥传统服饰对于激发人们认同家乡自然生态环境,增进人们尊重自然、爱护动植物的生态情感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将传统服饰传承与生态环保宣传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和环保理念。再次,依据生态环保要求以及传统服饰体现出的生态环保理念,要改变当代服饰制作中不符合生态环保的方面。如过多使用化纤原料、化学染色剂,产品更新换代快,诱导人们购买过多闲置服装,浪费自然资源,造成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等等。这要求我们今天重拾传统服饰制作中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限制或杜绝化学纤维材料及化学染色剂的使用,做到节约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责任编辑:胡颖峰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149页。

②安丰军:《浅谈古代鄂伦春族的生态伦理思想》,《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6期。

③林雨:《鄂温克族生活習俗略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④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①单江秀、刘祖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适应——以金沙江河谷傣族为例》,《学术探索》2008年第5期。

②刘荣昆、鲁新明:《彝族俐侎人民俗生态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③农文君:《靖西壮锦文化与生态环境》,《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3—154页。

②宋兆麟:《最后的捕猎者》,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160页。

③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7—159页。

④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4—156页;觉安拉姆、袁溥钰:《论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星全成:《再论藏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⑤玉腊:《版纳傣装的自然情韵》,《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

①陈丽琴:《论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3期。

②玉腊:《版纳傣装的自然情韵》,《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

③张瑛:《明清西南地区彝族服饰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④黄瑾:《浅谈彝族服饰的变迁与传承因素》,《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⑤吴新绿、谭卫华:《湘西苗族传统服饰款式与生态适应研究》,《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第5期。

⑥黄瑾:《浅谈彝族服饰的变迁与传承因素》,《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⑦李明章、李朝晖:《湘西土家族服饰地域性与艺术性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期。

⑧金光磊、张开城:《广东海洋民俗文化论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1期。

⑨徐杰舜、韦小鹏:《疍民:创造水上文明的族群》,载谭宏、徐杰舜主编:《人类学与江河文明》(人类学高级论坛2013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①林贤东:《海南岛的海洋民俗文化》,《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黎敏:《西双版纳傣族妇女服饰调查报告》,《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

③朱晓佳、卢念念、孔祥翔:《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与瑶族服饰的文化意象》,《贺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①刘荣昆、鲁新明:《彝族俐侎人民俗生态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②韦思捷:《生态美学视野下壮锦对“那文化”元素的呈现》,《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0期。

③玉腊:《版纳傣装的自然情韵》,《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

④孙雨、聂森:《生态人类学视角下苗族“百鸟衣”的审美探究》,《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年第1期。

①陈丽琴:《论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3期;林军:《文化生态视域下湘西土家织锦的文化解读》,《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
“生态无意识”;生态批评的至高理想
“生态无意识”;生态批评的至高理想
“生态无意识”;生态批评的至高理想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进步文化的生态转向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化”书画摄影五人展开幕
“生态文化”书画摄影五人展开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