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

2023-12-25李全喜曹一迪单景泽

鄱阳湖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文明生态

李全喜 曹一迪 单景泽

[作者简介]李全喜,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曹一迪、单景泽,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6)

[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0年度重点项目“治理主体视角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路径研究”(20LLZZB046)

2023年9月15—17日,第六届全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州大学、燕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拓展与新视角研究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二十大以来,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方兴未艾,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拓展给予高度关注,尝试从诸多新的视角展开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研究。

(一)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拓展研究

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梳理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拓展进行,认为我们应该立足于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三个方面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拓展。

福建农林大学罗贤宇副教授探讨了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推动中国古代城市生态治理智慧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弘扬与传承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城市环境治理理念,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战略方向、价值旨归、作用功能、目标引领、约束底线、方法指导等层面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方法,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生态建设领域的原创性贡献。这一科学理论不仅进一步引领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也为世界各国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新路径、新思路。

南京理工大学肖兰兰副教授探讨了习近平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特征。她认为,习近平提出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全新的理论命题,实现了对传统生态环境理论叙事的扬弃,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生态环境治理的唯物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种崭新理论样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论特质,以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为逻辑起点,以创新合作共赢治理模式为精神实质,以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目标宗旨。

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郑维探讨了习近平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等问题。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体现在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积极利用中华民族治水经验智慧,直面我国长期遭受水灾肆虐事实。这些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表现为:在核心立场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汛救灾理念;在工作原则上全面贯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防汛救灾要求;在具体方法上持续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汛救灾格局;在国际面向上不断彰显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防汛救灾国际担当。

(二)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视角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娟教授探讨了健康中国视野下习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研究问题。她认为,健康中国视野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线,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预防为主、系统防治、因地制宜,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健康中国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普及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健康服务转向绿色集约发展,营造绿色、安全的环境,推动健康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

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教授探讨了数字技术视野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问题。他认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数字技术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应该强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有关数字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论述的研究。这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精准化防治的有效路径,是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动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近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成为学界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动向。如何正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之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等关系是当前学界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解保军教授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发展问题。他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生态政治观、生态历史观、生态自然观、生态财富观、生态法治观、生态民生观、绿色发展观、生态系统观、生态群众观、生态世界观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生态原则,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境界。

(二)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越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她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深刻认识了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意蕴,重视自然生态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和增长财富的作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依然强大的生命力,走出了一条和西方社会不同的绿色发展道路。

(三)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培鑫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的原创性贡献问题。他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的新境界。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的原创性贡献,是充分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前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念、主体、目标、路径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做出了兼具科学性与时代性的原创性贡献。

(四)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文明转型的贡献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吴宁教授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华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为基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结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历届领导人的生态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地回答并阐释了怎样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世界生态文明,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生产力理论,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引领着文明的提升和转型。

三、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建构的逻辑理路研究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生成有着深刻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深入认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語建构的逻辑理路对于增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经典文本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阐释

东南大学陈爱华教授探讨了竺可桢、宛敏渭所撰生物学著作《物候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她认为,《物候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物候生态伦理思想:揭示了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的复杂性,阐述了人类与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生成的历史性以及物候学与物候观测发展的世界性,探索了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生成的规律性,展现了物候生态伦理关系的诗意性。因此,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协调物候生态伦理关系对于当代具有价值的多元性。

北京师范大学李娟教授探讨了《资本论》中的自然观。她认为,在《资本论》及相关手稿中,马克思将自然贯穿于社会关系的现实分析中,阐释了自然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剖析了自然在社会财富创造、剩余价值积累、资本赢利、资本主义技术革新中的作用,批判了资本主义扰乱人与自然的正常物质循环,造成自然环境和人的自然力的双重破坏。《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自然观深刻解释了当今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和本质根源,启迪着人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当前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冬阳探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法自然思想。他认为,马克思发现了自然中的矛盾和对立,从而科学地认识到了自然辩证法,达到了“法自然”的理论境界。根据马克思椭圆运动的辩证法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解决”但不可以被“调解”或“扬弃”。

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周岳认为,基于生态中心论价值观的西方“深绿”思潮质疑了马克思自然观“双重追求”的存在,并寄希望于通过提升人的生态道德境界解决生态危机。因此,必须借助马克思的理论回应质疑,一方面揭示出“深绿”思潮是脱离人类实践和历史的抽象自然观,另一方面也论证了马克思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傲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马克思自然观不是天然形成的理论整体,其间存在着一个由哲学视域向政治经济学视域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外在地表现为“人”“自然”“劳动”等核心概念内涵的嬗变;内在地表现为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建立的过程中,确立起从人类社会内部的结构与运行规律去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理路,最终将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脱离抽象的概念运动,置于现实的资本运动过程之中。

(二)对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回顾

南开大学任铃副教授回顾了1949—1966年我国的林业建设历程。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其中包括:在林业建设中明确党的领导地位,确立各级党委负责林业工作的管理体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并大力培养林业人才;坚持护林造林育林,有计划地发展林业,并对木材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同时不断提高我国林业科学技术水平;制定林业工作管理制度规章,明确山权林权归属,建立育林基金制度,等等。截至1966年,我国的林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有力保障了人民生产生活,有效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

南开大学徐行教授系统梳理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他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从生态学当中衍生出来的,指的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低碳生活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中寻求发展。

(三)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核心概念的阐释

淮北师范大学唐建兵教授着力探讨了“生态获得感”这一核心概念。他认为,生态获得感是指人民群众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共建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因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和基本生态权利等生态权益获得而引起的正向情绪反应和积极心理变化。就生态获得感的生成逻辑来看,积极回应生态权益诉求期待是生态获得感生成的重要前提,依据生态权益需求牵引供给是生态获得感生成的关键所在,生态权益的实际有效获得是生态获得感生成的必要条件,保持良好的生态权益获得心态是生态获得感生成的有力保障。

(四)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生成机制的探讨

清华大学助理教授陈艺文从学术文献史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建构的路径。他认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理论家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中国形态,充分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继承性、主体性和原创性特征,也积累了新时代推动理论创新的基本方法论经验,即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中外互鉴融通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南大学王学荣副教授进一步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式生态文明建构理路问题,认为中国式生态文明建构是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生成与布展的。约言之,“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并存、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新时代”与“资源大/小国”的时空交汇是中国式生态文明建构的时空场域,“丰裕社会”与“生态代价”的张力场是中国式生态文明建构的现实境遇。

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的研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意蕴,是当前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陈云教授认为,应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诠释范式中来阐释绿水青山何以是金山银山,做到在敬畏大自然中发现绿水青山的价值所在。从学理上厘清这些问题,可进一步明确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不仅具有超越于稀缺性假设言说范式下的金山银山效应,而且还具有落地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场域中的“金山银山”效应,这对于我们整体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及其价值引领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师范学院侯子峰副教授以浙江省为例,认为要理解当代中国的绿色价值实现,需要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这样更为宏大的背景与语境下加以审视。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或“经济的生态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因而深入研究它的绿色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探索,有助于理解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点。

(二)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刘海霞教授解析了“两山论”对矛盾分析方法的创造性运用问题。她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对永恒的矛盾,“两山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来分析这对矛盾,拓展了矛盾分析的新视界:首先是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揭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其次是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辨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地位差异;再次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强调“两座山”既协同共生又先后有序;最后是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指明践行“两山论”的中国道路。

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多维审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充分彰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如何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当前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意蕴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蔡华杰教授认为,从根本上看,西方式现代化生态观是以资本为中心,秉持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降格为资本实现无限增殖的工具性载体的生态观。虽然其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渐走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去生态化”,却又陷入了生态现代化的“去政治化”和生态后现代化的“去现代化”的困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走出西方式现代化的困局,在三维体系的构架中破局,即在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中实现独特的历史生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规定下展现独特的本质意蕴,在回答“中国是以什么样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总问题中揭示独特的基本内涵,最终实现了生态化、政治化和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深圳大学田启波教授以《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为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思想基础、理论逻辑、价值取向、内在动力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生态观。

(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审视

黄冈师范学院裴艳丽副教授从利益、话语、力量三个层面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问题。她认为,利益需求是价值生成的本质诉求,话语阐释是价值的理论呈现,实践力量是价值实现的根本动力,三者内在统一,共同呈现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逻辑。从价值诉求看,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和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重要任务。从价值理论呈现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绿色价值意涵,具有发展价值。从价值实现看,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是其主要的力量源泉。

(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方法论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周鑫副教授探讨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与要义,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质,既是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明晰“六个必须坚持”的要义,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六、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和不断探索其中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问题

福州大学陶火生教授探讨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涵与结构,认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规范体系,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领导力量,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约束,主要处理生态文明领域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本保障和基本遵循,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制度保障等内容。其中包含着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个坚持”为基本原则、以生态文明领域中若干重大制度为基础性规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领域一系列具体的重要体制机制为全面表现的结构类型。

(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研究了美丽中国的目标愿景和实践路径。她认为,从整体性视角来看,美丽中国是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的美好愿景,具有整体性、宜居性、可持续性、人民性的鲜明特征。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愿景是多维度的,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体性目标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再到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理想目标,体现了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实现目标是总体性与具体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创造优美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等战略举措来全面推进。

(三)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指向研究

山东大学李慧明教授认为,推进“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内政外交的重大战略行动。“双碳”行动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去碳化(脱碳)过程,这将推动能源体系的清洁化转型和产业结构的根本调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变革。“双碳”行动的内在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旨归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成为撬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杠杆。“双碳”行动的外在逻辑展示了“双碳”行动与全球气候治理之间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

(四)关于中国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与创新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赵远跃认为,政策补丁是完善政策内容、细化政策措施和提升政策适应性的重要策略,也是推进政策创新的一种有效机制。他回顾了中国垃圾分类政策的历史,将其变迁历程划分为概念形成、应用补丁、渐进决策和政策创新四个时期,探讨政策补丁推进政策创新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政策补丁有着独特的行动网络、情景策略和作用价值。探讨政策补丁的相关议题,有利于积累政策知识,对于推动国家治理变革与转型具有重要意義。

(五)关于新时代全球视域下环境治理问题

宁波大学李包庚教授认为,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全球生态治理也面临着公正价值诉求缺失、治理主体之间利益冲突、治理中存在责任“赤字”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实现生态善治。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生态治理,重塑全球生态价值观,凝聚生态共识;重构全球生态利益观,实现利益共享;重建生态责任观,彰显责任担当,携手世界各国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为破解全球生态治理困境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北京联合大学周文华教授对美国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环境治理观点进行了概述。她认为,既有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环境治理的举措及成效,也有学者渲染并夸大中国环境治理中的问题,更多学者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回应民众环境诉求等方面提出治理建议。

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不仅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而且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有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的研究成为学界关心的话题。

(一)关于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一体化问题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计彤教授认为,不同学段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性与贯通性研究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观照小学学段的自然教育、中学学段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大学以及更高学段生态文明理念培植与树立,厘定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探索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育人格局等系统化的路径,既构成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新时代要求。

(二)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研究

燕山大学李晔教授指出,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重大,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现实需要。

(三)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辽宁科技大学孟晓东副教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包含辩证色彩的思维方法和大量生态环保方面的精彩论断,使之为思政课教学赋予新的动能。在二者深度融合的路径上有三个着力点:一是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教学,二是拓展以参与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三是创新以引导为重点的网络导学。

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吴穹建议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

责任编辑:徐 颖 孙飞行

猜你喜欢

现代化文明生态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