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家开发纳米加热技术 将器官冷冻保存期延长至一百天

2023-12-25综合整理

海外星云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生物体玻璃化结冰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一名医生,他来帮我们给大鼠做肾脏移植手术。手术完成以后,当他看到大鼠的尿液掉落时非常激动,这说明肾能够正常工作,移植手术成功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韩宗祜表示。

对于生物体来说,器官病变或丧失功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甚至对生命本身造成威胁。器官移植,则是一种帮助生物体恢复功能、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

就器官本身而言,离体后可以保存的时间很短。到目前为止,心脏的保存时间约为6~8个小时,肝脏的保存时间约为12~24个小时,肾脏的保存时间约为24~48个小时。

因此,从器官捐献者捐出器官,到器官被真正地移植到器官接受者的身体中,这期间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需要用来完成术前准备、被移植者通知等一系列工作。在这有限的几十个小时之内,相关工作一旦不能够充分准备,便会造成器官浪费。

团队合照:埃里克·B·芬格(左)、韩宗祜(中)和约翰·C·比肖夫(右)

传统上,为了延长器官的保存时间,使器官接受者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为公平地获得器官移植,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一般采用冷冻保存的方法。不过,由于生物体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而水在结冰时发生的膨胀会导致刺破或杀死器官中的细胞,因此冷冻保存法常因结冰而失败。

据了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玻璃化器官,作为冷冻保存法的一种替代方法。该方法将水置换成冷冻保护剂,可将器官快速冷却到稳定、无冰和玻璃状的状态,安全地度过低温的过程,不会给细胞造成伤害。

复温,则是该方法在之后几十年间面临的主要挑战。玻璃化以后的器官,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复温。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复温过慢,依旧会发生结冰现象,造成对细胞的破坏;如果复温不均匀,器官则可能因热应力而破裂。

“快速复温和均匀复温,这两者缺一不可。其中,为什么要均匀复温?就比如我们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当食物表面已经热起来时,里面还可能冰凉,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不均匀加热。热胀冷缩和受热不均匀,就会导致器官被撕裂。”韩宗祜解释说。

为了解决上述障碍,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纳米加热的技术,利用交变磁场加热器官血管内的氧化铁纳米颗粒,以实现快速和均匀的加热,然后再通过灌注洗掉纳米颗粒。

纳米加热技术概述

详细来说,在冷冻前,氧化铁粒子和冷冻保护剂溶液一起被灌输到器官的血管中,再通过快速降温到零下150摄氏度让器官实现玻璃化。该玻璃化器官理论上可以保存无限长时间而不发生任何变化(文中保存最长时间为100 天)。当需要时,器官可以从冰箱中取出,再将其放置在射频线圈中。而从线圈中流过的交变电流,会产生交变磁场,纳米粒子在磁场中发生振荡反应,进而在整个系统中产生热量,并以这部分热量来加热器官。

肾脏的玻璃化和纳米加热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既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加热器官,又能达到均匀加热,这样就实现了对器官的解冻。解冻之后,我们再把防冻液置换成水,器官便可以用来移植了。”韩宗祜表示。

相关论文

期刊封面

据韩宗祜介绍,器官移植后生物体能否存活,是验证纳米加热技术最终是否可行的判断标准。该团队在大鼠模型上分别移植了五个肾脏器官,成功地证明了肾脏功能的恢复。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肾脏器官的冷冻保存期都不相同,时间范围在1~100天。

不过,该团队只观察了大鼠在30天内的健康存活状态,因此下一步他们计划开展更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以后,冷冻冻存过的器官产生的肌酐清除率(注:判断肾脏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虽然也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相较新鲜器官来说还是比较高,因此接下来该团队也打算继续对冷冻、复温等步骤进行进一步优化,以便更好地降低肌酐清除率。

猜你喜欢

生物体玻璃化结冰
通体结冰的球
生物体的氧感受与适应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鱼缸结冰
草莓玻璃化苗的分析
草莓玻璃化苗的分析
左卡尼汀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纳米低温保护剂提高卵母细胞玻璃化保存效果的机理初探
长链非编码RNA在生物体中的调控作用